一、豬應激性疾病的癥狀 1.豬應激綜合癥 應激因素的強烈刺激使豬發(fā)生潛在性疾病,甚至出現突然死亡的癥候群.大體分為四種類型: ?、儇i肉變性 肉眼可見肉質松軟,水分滲出,色澤灰白,主要由于在運輸中擁擠、捆綁、冷、熱刺激所引起.在臨床上表現為不安、眼無光、站立不穩(wěn)等癥狀,宰后剖解病理變化,背最長肌、腰肌、股肌、肱二、三頭肌色澤蒼白,肌肉松弛、液體滲出、表面濕潤,折光性強,似用熱水洗過一般,嚴重部分如爛肉狀,易于插入,失去彈性,水腫嚴重,在肌模上有小點狀出血,淋巴結腫大出血.豬肉輕度變性,宰后可見肌肉干燥,質地粗硬,色澤深暗,主要是由于長時間受到低強度應激源刺激引起的. ?、趯嵸|性心肌炎(急性心臟衰竭)多發(fā)于4~6月齡、體重在50~90千克的豬,其特點是在沒有預兆的情況下突然死亡.經剖檢可見心肌蒼白、灰白或黃白,有條紋或斑點狀變性. ?、鄢赡曦i背肌壞死 常發(fā)生于75~100千克的豬,臨床檢查可見單側或雙側背肌腫脹,按壓無痛感.宰后可見背肌壞死. ?、茇i急性腿肌壞死 這類豬肉外觀特點與白豬肉相似,主要發(fā)生在腿肌,腿肌呈現出急性漿液性壞死性炎癥,主要由于長途運輸中捆綁、擠壓引起. 2.豬胃潰瘍 屬于一種慢性應激性疾病,圈小無運動的群養(yǎng)豬易發(fā)生,平時不顯癥狀,在運輸過程中或在激烈沖突后突然死亡.剖檢可見胃中有大量的淤血塊,胃粘膜糜爛,易于剝脫. 3.同類相殘 在高密度飼養(yǎng)的情況下會引發(fā)同類相殘的行為,相互踐踏,并引起死亡.分析原因是環(huán)境對動物的刺激而引起的應激反應. 4.條件性細菌感染 在應激的情況下,豬抵抗力下降,大腸桿菌、巴氏桿菌等細菌迅速繁殖,毒力增強,侵入血液,引起毒血癥、菌血癥. 5.倒斃綜合癥 因抓捕、驚嚇或擠壓,未見任何癥狀突然死亡,剖檢可見心臟有原發(fā)性病灶. 6.運輸病 在長途運輸的過程中,容易使豬發(fā)生急性支原體肺炎、日射病、熱射病等,表現為精神沉郁、體溫升高、呼吸加快、粘膜發(fā)紺、肌肉震顫、口吐泡沫或嘔吐.往往會引起死亡. 二、應激性疾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1.圈舍設計及建設要合理,要體現動物福利的原則.保持通風,避免陽光長時間直接照射到動物身上,冬天要防寒,夏天要降溫.保證足夠的飲水并保持圈舍干燥衛(wèi)生. 2.合理飼養(yǎng)管理,定專人飼養(yǎng),定時、定量加料,要在日糧中添加足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每一群豬的大小要相同或差異不大,強弱要分開,密度要合理,減少噪聲保持安靜,減少轉圈和抓捕次數,嚴格防疫制度,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圈舍. 3.減少、減輕應激的誘因.在購、銷、運輸、飼養(yǎng)的過程中要避免恐嚇、粗暴捕捉,防風吹、雨淋、暴曬、擠壓和撕咬 24.喂飼誤區(qū)五 早些年,由于糧食產量低,人們吃飯都成問題,所以人們養(yǎng)豬就習慣于放養(yǎng).而現在有些農戶還錯誤地認為放養(yǎng)更利于豬的生長,其實放養(yǎng)不僅不易長膘,而且易患傳染疾病,更不利于環(huán)境衛(wèi)生,也不能積攢農家肥.特別是,放養(yǎng)豬易長蛔蟲.而每頭豬蛔蟲卵數60000個影響料肉比10%,6000個影響料肉比5%,600個影響料肉比3%.而多次使用驅蟲藥,也不利于豬只生長,同樣也會提高料肉比. 25.喂飼誤區(qū)六 農民養(yǎng)豬,有時會混群同圈養(yǎng).大小豬同圈飼養(yǎng),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造成豬只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廝咬,不僅不利于小豬和弱豬的生長,而且不能根據豬齡特點合理供料.更為重要的是:豬群里若有"弱豬".這種"弱豬"雖然經過諸多防疫,可由于其體弱,其免疫力就會大大降低.因此一有疫情,首當其沖,它們就成了疫病的溫床,進而也就成了最大的活體傳染源.加上農民只打疫苗,忽略防疫管理等,成批死豬也就在所難免. 26.喂飼誤區(qū)七 養(yǎng)豬穿什么衣服,豬愛長肉.恐怕沒人注意這個問題,但是,穿錯衣服,豬不長肉或生長放緩,卻是事實存在的.特別是外購仔豬,一個星期都處在恐懼之中,加上轉群所帶來的應激反應,豬只不僅食欲不振,而且生長也會放緩.所以,穿錯衣服,也是影響?zhàn)B豬賺錢少甚至不賺錢的因素之一. 27.喂飼誤區(qū)八:飼養(yǎng)無效公母豬 正常豬場母豬年產2.2胎,胎產活仔10頭以上,每頭公豬應保證20-30頭母豬的配種,如果豬場沒達到上面指標,很有可能是飼養(yǎng)了不少無效母豬.無效公母豬主要有以下幾種:(1)長期不發(fā)情的母豬.(2)屢配屢返情的母豬.(3)習慣性流產的母豬.(4)飼養(yǎng)在妊娠舍中,但卻不出現返情的母豬.(5)產仔數少或哺乳性能差的母豬.(6)有肢蹄病不能使用的公豬.(7)使用頻率很低的公豬.(8)精液質量差,配種受胎率低的公豬等.這些公母豬的飼養(yǎng),浪費人力,浪費飼料,浪費欄舍等,應及時淘汰. 28.喂飼誤區(qū)九:技術不過關 這個現象很普遍,如不看食欲隨意給仔豬加料而造成的剩料或不足,不看膘情機械地飼喂妊娠母豬而引起過肥或過瘦,不看時機配種造成的受胎率低和產仔數少等.所有這些都是因為缺乏技術造成的,只有通過加強技術力量解決. 29.喂飼誤區(qū)十:飼養(yǎng)無價值豬 什么是無價值豬?無價值豬主要是一些病弱僵豬.如:無法治愈的豬,治愈后經濟價值不大的豬,治療費工費時的豬,傳染性強、危害性大的豬,治療費用過高的豬.還有更為隱藏的,如拉揸豬(后出生搶不上奶乳的豬、搶不上食的豬),等.這些豬還是及時淘汰出圈為好,否則,一旦變成"弱豬",同樣,這種"弱豬"一樣也是經過諸多防疫,可由于其體弱,其免疫力就會大大降低.因此一有疫情,首當其沖,它們也會成為疫病的溫床,進而也就成了最大的活體傳染源.反之,即使勉強長大,也會浪費人力,藥品,精力,最后收效很小 30.喂飼誤區(qū)十一 農村小規(guī)模養(yǎng)豬,一般是不考慮養(yǎng)殖密度的.然而,規(guī)模性養(yǎng)豬,就不得不考慮養(yǎng)殖密度了.因為它涉及豬舍的投入問題.投入大,當然是賺錢少甚至不賺錢. 那么,養(yǎng)殖密度基于什么來考慮?一般來說,夏季疏養(yǎng),冬季密殖.夏季疏養(yǎng)是為了降低豬舍溫度.而冬季密殖是為了豬只之間相互取暖,減少豬只能量消耗,也有利于節(jié)省采暖燃料.更為重要的是,合理密殖是為了減少豬舍投入、以及減少豬只活動(少耗料). 實踐證明,有利于豬體生長和圈舍利用率提高的密度是8-12頭/圈,每頭占地0.8-1.2平方米,其中夏季每頭占地1.1-1.2平方米,冬季占地0.9-1.0平方米.每圈豬的大小應一致,體重差別過大要及時調整,以促使均衡增重而統(tǒng)一出欄.然而,小豬和大豬又有不同.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5 14:3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