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是實現農業(yè)適度規(guī)模經營的一種有效方式。歐洲是家庭農場的發(fā)源地,歷經10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或許我們可以從歐洲家庭農場的發(fā)展經驗中得到借鑒。 荷蘭 高科技深入到每個環(huán)節(jié) 阿納姆是荷蘭省會城市,卻被數以百計的各種養(yǎng)殖農場包圍著。這里大多數農場采取家庭式經營、科學養(yǎng)殖、產業(yè)化管理。 在距阿納姆不遠的杜溫小鎮(zhèn),筆者參觀了烏林柯先生的奶牛場。這是一個在當地比較典型的家庭農場,由烏林柯夫婦倆經營,沒有雇工。烏林柯說,現在農場飼養(yǎng)的180多頭均為新一代優(yōu)良品種。從牛的喂養(yǎng)、牛棚清理和擠奶到小牛接生都是由自己搞定。筆者有些疑惑,每天如此大的工作量怎能承受得了?烏林柯隨即帶筆者走進了緊靠牛棚的擠奶房,展示了他們的好幫手——機器人。 這臺機器人正在給牛擠奶,且點滴不漏。每頭牛都有耳標,這是機器人識別奶牛的信號??刂破鞯男∑聊簧巷@示出擠奶量等數據,每頭牛日產奶30升~50升,機器人24小時“連軸轉”,擠出的奶自動輸送到不銹鋼儲奶罐中,保持3.5℃恒溫,以確保牛奶新鮮。 烏林柯家的牛奶專供荷蘭菲仕蘭·坎皮納公司,每隔3天,公司的運奶車來取一次,通過連接管自動完成。烏林柯拿出一張試紙說:“只需滴一滴牛奶在試紙上,再將試紙放到指定的檢驗機上,就可以鑒定出奶的各種成分和含量。每次公司來取奶時都要進行嚴格質檢,收購價根據當天牛奶的含脂量等指標而定?!?/p> 烏林柯的工作間有兩臺電腦與擠奶機器人連接。烏林柯說,電腦里有每頭牛的檔案,每天記錄牛的健康、飲食情況和營養(yǎng)分析等,還可根據每頭牛的體質測算出當天應產奶量。 原來,烏林柯夫婦正是靠這些現代化設備來科學經營自己的農場,不僅奶牛產奶量高,而且質量上乘。 烏林柯的奶牛場是荷蘭乃至整個歐洲家庭農場的一個縮影,很有代表性。 荷蘭農業(yè)之所以能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除了有利的自然條件外,關鍵在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農業(yè)科研、推廣、教育“三位一體”形成的良性互動。集約化經營、高技術生產、現代化管理和注重環(huán)保,給荷蘭農業(yè)帶來高產、高質和高附加值。此外,長期以來,歐盟一直實行“共同農業(yè)政策”,農業(yè)專項補貼占其預算支出比率40%,使荷蘭廣大農場主受益匪淺。 法國 農會資助家庭農場 克勞德·莫里索住在距法國塞納—馬恩省。上世紀70年代,克勞德·莫里索一家人就開始經營占地240公頃、年產約600噸小麥、350噸大麥和5000噸甜菜的家庭農場,同時還養(yǎng)羊、雞和兔子,并兼營旅游業(yè)。 農場分工明確,克勞德負責管理,妻子瑪麗向游客和學生開辦“農業(yè)課堂”;兩個兒子中,梵尚打理店鋪,主管自家農產品銷售;皮埃爾負責種地和操作各種機械。此外,農場還雇了一名工人養(yǎng)雞、養(yǎng)羊。 1 2 3 下一頁 ![]()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5 22:1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