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替代日益升溫,也是促使華北玉米價格漲勢放緩的重要原因。目前,華北周邊用糧企業(yè)已積極詢購新麥,有關部門暫估今年新麥替代或在1200萬~1500萬噸之間。當前華北玉米市場價格繼續(xù)大幅上行的空間逐漸被壓縮,需關注飼企新季小麥替代的數量和比例。 東北產區(qū)玉米價格穩(wěn)中趨強 6月下旬以來,東北產區(qū)玉米價格穩(wěn)中趨強,市場購銷基本以政策性糧源為主。截至目前,黑龍江綏化大型深加工企業(yè)15%水分三等玉米收購價1650元/噸,吉林四平1700元/噸,遼寧沈陽1650元/噸,均與上周末基本持平。 上周吉林增加30萬噸2013年產玉米拍賣,從23日成交結果看,吉林74萬噸幾乎全部成交,均價上漲。而黑龍江2012年玉米仍為主要投放糧源。雖然東北產區(qū)投放量增加,但溢價區(qū)域已有所降溫,市場情緒趨于理性。在山東玉米站上2000元/噸大關之后,東北輪換玉米開始經汽運發(fā)往山東,只是因其按質論價,且質量較差,其出庫節(jié)奏難以把握。 南方港口玉米缺貨價格急漲 6月下旬以來,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均現上行態(tài)勢,尤其是南方港口零售價格因港口缺貨嚴重而出現飆升。目前廣東港口進口玉米庫存呈下降趨勢,國產玉米庫存保持極低位置。目前廣東二等輪換玉米(霉變2%以內)少批量實盤成交價已高達2180~2200元/噸,高出目前理論到貨成本近150元/噸,為今年罕見。當地大部分規(guī)模飼企繼續(xù)執(zhí)行前期合同,成本普遍在2000元/噸以內。 伴隨著我國南方進口谷物庫存低位徘徊,未來到貨量逐步減少,國內糧源主要來自臨儲輪換和定向拍賣。 國內玉米未到真正“看跌”時 在國際市場玉米價格遭遇大跌、國內臨儲玉米拍賣熱度減退及新季小麥替代預期三重影響之下,國內期貨市場率先憂慮下跌。而臨儲玉米持續(xù)拍賣,且大幅溢價成交情況消失,也有利于平抑未來國內玉米市場的“瘋狂”漲勢。 對于國內用糧企業(yè)而言,玉米市場雖然“瘋狂”漲勢不見,但強勢運行格局依舊,故保持庫存為上策。畢竟當前國家“控盤”格局不變,不排除國家為保障成交價格而減少玉米投放量的可能。距離國內最早的新季玉米上市還有近兩個月時間,因此,目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還未到真正“看跌”時。 摘自:糧油市場報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9 06:4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