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頁 飼料 飼料要聞 查看內容

動物福利立法刻不容緩

    “10月24日,豐臺太平橋城管分隊執(zhí)法過程中,六里橋南一地攤十余只待售貓狗等小動物遭踩摔斃命。售狗攤販夫婦向中國小動物保護協(xié)會承認自己有摔狗行為,同時稱與城管同往的保安踩死兔子和“金絲熊”在先。豐臺城管大隊稱,現(xiàn)場小動物均為商販摔踩致死。~~ ”文中同時配發(fā)了幾幅10余只小動物橫尸街頭的慘狀照片。筆者在互聯(lián)網上搜索,短短2天時間竟有近千條的相關報道,成千上萬條的相關評論。再次引發(fā)了中國應該盡快通過有關動物保護和動物福利法的大討論。

    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成為我國的主旋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和諧”更是成為人們追求的最高境界。但和諧并不僅是存在于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胡總書記說的很明白,人與自然也應和諧相處。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人類對大自然的倒行逆施從未逃脫過大自然的懲罰。人類社會要發(fā)展,就必須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把人的道德關切逐漸擴及到非人類的生命形式,首先是那些具有較強感知能力的動物,是我們文明程度提升的一個標記,和諧的本意,就是要消除殘酷行為和暴戾之氣。我們能夠想象一個充滿殘酷暴戾氣息———即使是在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社會嗎?而用行政和法律的方式來確認和保障這一改變,則是社會文明的進步。當然,和諧社會不可能只靠法律來實現(xiàn)。但是法律可以通過定義和懲戒違法行為,來限制和減少各種嚴重破壞和諧的因素。而且,這樣的法律本身也是一個符號,它表明一個社會對殘酷行為的不姑息態(tài)度,對國民道德的提高具有莫大引導作用。用法律來保障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

動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

    動物福利的概念最早提出源于英國。按照現(xiàn)在國際上通認的說法,動物福利被普遍理解為幾大自由,即讓動物享有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免受痛苦的自由、生活無恐懼感和悲傷感的自由以及表達天性的自由。總結起來就是動物的康樂。即:首先是動物的健康,然后是動物的安樂,這是動物福利基本的內容。禁止虐殺動物是文明社會的共識。一個國家的公民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如何,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因為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直接反映出人們對待生命的基本態(tài)度。

    1822年,世界上第一部反對人類任意虐待動物的法律在英國頒布,這就是著名的《馬丁法令》;雖然19世紀初,英國就有人提出禁止虐待馬、豬、牛、羊等動物的法案。只是當時這項提案沒有被下議院通過,還被有些人嘲笑,但到1822年,世界上第一部反對虐待動物法案還是在英國首先出臺。法國也在1850年通過了反虐待動物法案。1866年美國駐俄公使伯格回到紐約后開始呼吁反對虐待動物。駐俄期間他曾目睹馬被馬夫毒打而痛苦萬分,伯格認為殘酷地對待活著的動物,會使人道德墮落,一個民族不能阻止其成員殘酷地對待動物,也將面臨危及自身和文明衰落的危險。在他的努力下,美國迅速成立了“禁止虐待動物協(xié)會”,并迅速通過了“反虐待動物法案”。隨后的一百多年里,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相繼通過了保障動物福利的法律,WTO中也寫入了動物福利條款。截至目前,包括一些非洲國家在內的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都出臺了反虐待動物法案,我國的香港、臺灣也有這方面的法案。

    在諸多動物福利保護法律中,禁止虐殺動物已經成為最基本的底線規(guī)則。但是,現(xiàn)在環(huán)顧我們四周,殘酷地對待動物,包括以殘忍手段殺戮動物、隨意遺棄伴侶動物和圈養(yǎng)動物、為牟利而濫用動物、無視我們控制之下動物的生命需求而把不必要的痛苦加于動物,甚至,毫無由來地折磨和殺死那些信賴和依靠我們的動物,這類事情時有所聞。現(xiàn)在更有人僅僅為了保健和美容,就置動物的死活于不顧,比如割去活海狗的生殖器,再把海狗扔回大海,任其在極度痛苦中死去。令人痛惜的是,這些殘酷危害動物的行為正日益擴大和蔓延,而消費者就是這殘害動物的最后一環(huán)。雖然殘酷對待動物的行為也會受到公眾的譴責。但是,僅僅是輿論譴責、道德施壓,已經不足以有效制止各種殘酷對待動物的行為。在國外,這種行為則是要被公訴、判刑的。日本1973年曾出臺《關于愛護及管理動物的法律》,1999年又進行了修改。該法在基本原則中闡明了制定法律的目的:“所有人要認識到動物是有生命的,不僅希望不要肆意虐待,而且要致力于建成人與動物共生的環(huán)境,在充分了解動物習性的基礎上采取適當?shù)姆绞綄Υ齽游?。”處罰條款規(guī)定,濫殺和任意傷害動物要處一年以下徒刑,同時處以100萬日元的罰款,虐待和遺棄動物罰款30萬日元。由于法律的威懾力以及人們對動物的保護意識不斷提高,日本國內濫捕濫殺野生動物的現(xiàn)象多少年都沒發(fā)生過。

    清華大學生硫酸傷熊事件發(fā)生后,關于犯罪嫌疑人有罪還是無罪的爭論很能說明問題。其中反映最多的是在適用法律上的尷尬和立法上的空白。按照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狗熊應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受保護的范疇。但是該法中沒有明確規(guī)定在動物園繁殖的狗熊算不算野生動物,另外該法中只規(guī)定了“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該定何罪,對故意傷害野生動物該如何處理沒有明確的條文。這就讓人們對犯罪嫌疑人該不該被定罪的問題產生了分歧。河南開封發(fā)生的馴獸團殘害老虎、獅子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行為,也曾被當?shù)厥忻衽e報到動物保護站,但由于沒有具體的法律條文為依據(jù),保護站的同志也只能看著傷害動物的人為所欲為。國家級保護動物的命運尚且如此,家養(yǎng)動物、畜牧動物、實驗動物受殘害、被虐待的情形就更是可想而知。

    我們應該期望法律對動物福利做出最低限度的保障,明文規(guī)定禁止虐殺動物,禁止虐殺那些用皮毛血肉滿足了我們生存發(fā)展需要的動物,這是同為生命的人類應盡的義務。這些已不僅僅是動物福利的問題,它本身也涉及到人類自身。是人類自身的需要,也是對人類自身負責。以農場動物為例,在飼養(yǎng)過程中,如果動物本身健康、福利等得不到保證,那么當人們去食用這些動物時,人的福利、健康也要受到侵害。如果動物的生存狀況惡劣,也必然會傷害到人。比如SARS,還有最近的禽流感,都證明了人和動物之間唇亡齒寒的關系。

動物福利立法的緊迫性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在l992年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通過的《里約宣言》中就得到確認。WTO中也寫入了動物福利條款。在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時代,許多國家強調以合理保護和利用動物為目的的動物福利法治,除了出于倫理道德建設及公共衛(wèi)生與環(huán)境保護的需要外,促進本國的動物國際貿易或者加強本國的動物產業(yè)保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目前,我國對于動物的保護范圍過于狹窄,僅限于保護野生動物。對于非野生動物,如實驗動物、伴侶動物、工作動物、娛樂動物、表演動物、展覽動物、競技動物都沒有相關法律進行保護。另外,立法體系十分松散,除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檢疫法》等幾部單行法外,其他只能在一些零散條文中找到,并沒有一部綜合性的專門法律進行保護。就是已有的相關法律,可操作性也很差,司法和行政部門難以落實到位。這種缺乏立法的規(guī)范和激勵,不能及時應對國外動物福利保護標準的設立和變更的現(xiàn)狀,使得我國的動物、動物產品及與動物和動物產品有關的服務和其他產品在進入國外市場時,遇到了強有力的貿易狙擊。如2005年3月,因特網上出現(xiàn)了一段名叫《慘絕人寰的時尚,每件皮草都殘酷》的錄像,該錄像曝光的是河北省蕭寧縣尚村皮毛交易市場活剝貉皮和狐貍皮的事情。之后,美國的CNN有線新聞臺和歐洲的一些媒體也大肆渲染,一些動物福利保護組織也強烈呼吁禁止從中國進口毛皮。據(jù)了解,在2004年底和2005年初就發(fā)生了我出口的皮草產品在一些歐洲國家無端遭受下架和停售的事件。

    事實上,近些年來我國在出口動物產品貿易中已屢次受到有關動物福利壁壘的影響。如前幾年由于我國的漁船上沒有裝有海龜逃生裝置,危害某些海龜?shù)纳?,因此,用這種捕撈技術捕撈的蝦類,被禁止輸人美國。特別是近年來,在我國出口的動物產品中遭國外退貨或銷毀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其中的原因之一就與我國在執(zhí)行動物福利標準不足方面有關,如飼養(yǎng)管理條件差,動物在飼養(yǎng)、運輸、屠宰的過程中,不能按照動物福利的標準執(zhí)行,導致動物產品質量下降,達不到出口標準。我國中藥的療效世人皆知,但中藥的出口卻屢屢碰壁,碰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藥動物的福利沒有得到保障。

    “動物福利”對國際畜禽產品貿易產生影響有幾種情況:一是發(fā)達國家提高國際獸醫(yī)局(OIE)標準,目前OIE標準已有關于動物福利的基本要求,如果發(fā)展中國家沒有達到這些要求,就無法進入發(fā)達國家的市場,也無法向WTO提出貿易糾紛仲裁;二是雖然發(fā)展中國家的動物產品已達到OIE標準,但仍然遠低于進口國的標準,進口國消費者可能選擇價格較貴、動物福利較好的產品,發(fā)展中國家的動物產品在進口國市場沒有銷路;三是發(fā)達國家限制進口已達到OIE標準的動物產品,由于進口國在國際貿易中占有主動權,即使進口國違反了WTO規(guī)則,但這種貿易官司會耗費出口國許多人力、經費,實際上造成對出口國的傷害。

    我國是一個畜牧生產大國,目前國內很多宰殺方法非常野蠻,我們現(xiàn)在的屠宰流程是讓動物排著隊走進宰殺場,動物能夠看到自己的同伴怎樣慘叫、流血,怎樣被分割。而國外在宰殺畜牧動物時,一般都是一頭動物進入屠宰房后立即阻斷,在一個單獨的空間用高壓電快速擊中動物的致命部位,使動物在很短時間內失去知覺,再進行宰殺。國內這些野蠻宰殺方法,不僅對畜牧動物非常不人道的,對食用的人也是很有害。因為動物處于突然的恐怖和痛苦狀態(tài)時,它的身體本身也會產生一種急劇的生理變化,產生一些毒素或是其它不好的物質。這些毒素對食用者也非常有害。我國是個畜牧大國,但是我們的蓄產品卻很少達到出口標準,其中的原因之一就與這種落后的屠宰方式有關。如果我們不盡快制定與國際慣例接軌、同時又符合中國國情的“動物福利法”,那么,以不人道的方式從事動物的生產和經營,不僅會破壞中國人崇尚倫理的傳統(tǒng)形象,還影響到中國的動物、動物制品以及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出口貿易。

    同樣,由于沒有動物福利法,我們的科學研究也受到了影響。比如,那些涉及動物實驗的科研論文要想拿到國際刊物上發(fā)表,就必須出示由“動物倫理委員會”提供的證明,證明該研究符合動物福利的倫理準則。

    我國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現(xiàn)在我們正全力以赴的迎接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保護動物、善待生命不僅是國內所有善良人的愿望,也關系到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

    和諧社會是個目標。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即需要有良善的風俗,也需要有良好的法律制度。近幾年來,中國公眾對動物處境的關注有了明顯的增加,動物福利的概念也已出現(xiàn)在我們的法律條文中,愛護生命和反對殘酷對待動物日益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動物福利立法應該提到日程上來了。(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研究所副教授)

摘自:人民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fā)布主題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6 16: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