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霍啟光——用“新版豬、雞飼養(yǎng)標準”制作飼料配方
[打印本頁]
作者:
古文勝
時間:
2006-11-23 17:41
標題:
霍啟光——用“新版豬、雞飼養(yǎng)標準”制作飼料配方
應用“新版豬、雞飼養(yǎng)標準”制作飼料配方
應考慮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對“新版豬、雞飼養(yǎng)標準”的認識 在制作飼料配方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確定待配飼料的營養(yǎng)水平或稱營養(yǎng)濃度,這就要求我們去查詢、選定載有這類參數的資料,并熟練地掌握它,我們一般把這類資料稱之為“飼養(yǎng)標準”、“營養(yǎng)需要量”、“營養(yǎng)供給量”。
1
、術語
“飼養(yǎng)標準”可理解為等同于“營養(yǎng)需要”
,即正常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動物健康生產的最低營養(yǎng)需要量。
“營養(yǎng)供給量”
:
如果把需要量看作是動物群體對某一營養(yǎng)分的平均需要量,那么供給量則是大于這種需要量的數據。它考慮了動物個體、飼料原料以及千變萬化的應激源造成的影響,在營養(yǎng)需要的基礎上,追加了大小不等的安全裕量或稱保險系數。即使這種賦予保險系數的供給量(標準),亦只能是配方設計指南,應用時仍須深思熟慮。
新舊飼養(yǎng)標準
:
按上述三個術語歸類,我以為舊的豬、雞飼養(yǎng)標準(1986版本)更接近于NRC的營養(yǎng)需要。在經歷了近20年的歷程以后,我們不僅對引用來的數據經過了大量的驗證,還在動物營養(yǎng)、飼料科學等方面,在我國的飼養(yǎng)管理及飼料資源條件下,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使新的飼養(yǎng)標準在許多方面更貼切中國畜牧業(yè)生產實際。新的《標準》在許多方面賦予《營養(yǎng)供給量》的內涵,為我們應用動物“營養(yǎng)需要”或稱“飼養(yǎng)標準”于實際中提供了方便。
2
、關于《雞的飼養(yǎng)標準》
修訂內容及其說明(摘自
文杰“雞的飼養(yǎng)標準”編制說明)
1
)增刪內容
(1)增加了黃羽肉雞營養(yǎng)需要量,原標準只給出了能量、蛋白以及體重和耗料參數。
(2)增加了肉用種雞和蛋用種雞需要量。
(3)增加了蛋雞部分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
(4)為便于國際交流,需要量表格部分增加了英文對照。
(6)隨著蛋白質氨基酸研究的不斷深入,氨基酸營養(yǎng)的重要性日見突出。本“需要量”中刪去蛋白能量比參數,代之以賴氨酸能量比參數。
(7)“需要量”刪去了總磷參數。
2)
階段劃分:
(1)肉雞:隨著肉用仔雞生產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肉雞飼養(yǎng)期也逐漸由二階段制轉換為三階段制(0~21日齡、22~42日齡、43日齡以上)。現在生產上已經廣泛采用前、中、后三期飼養(yǎng)模式。國內外研究表明,肉仔雞1~3日齡的營養(yǎng)主要來自卵黃囊,4~7日齡是由卵黃囊營養(yǎng)轉換為飼料營養(yǎng)的過渡期,8~14日齡以后營養(yǎng)完全來自飼料。Saleh等(1996,1997a,1997b)報道,在肉仔雞生長的3個年齡階段,飼喂14天幼雛日糧的雞與飼喂21天幼雛日糧的雞在活重和胴體性狀方面無明顯差異。我國在“八五”期間重點研究了0~2周齡肉仔雞的營養(yǎng)參數,提出了肉仔雞的營養(yǎng)需要量按0~2周齡、3~6周齡、7周齡以上三個階段劃分。 GB-1986肉雞飼養(yǎng)劃分為二階段:0~4周和5周以上;新標準建議劃分為三階段:0~3周、4~6周和7~8周以及0~2周、3~6周和7~8周。
(2)生長蛋雞:GB-1986《雞的飼養(yǎng)標準》將生長蛋雞劃分為三階段:0~6周、7~14周和15~20周;新標準也建議劃分為三階段,但各階段范圍作了很大調整,即0~8周、8~18周和18周~開產。18周~開產也叫產蛋預備期,該階段生長蛋雞的營養(yǎng)需要量與前幾個階段相比,存在較大差異,應適當提高蛋白質和鈣的需要量,以增加蛋白質和鈣的儲備,為產蛋作準備,促進高峰期的提早或延長,而GB(1986)則未考慮蛋雞這一營養(yǎng)生理特點。
(3)產蛋雞:GB-1986標準將產蛋雞劃分為三階段:產蛋率〈65%、65~80%和>80%。新標準根據生產實踐和實用性,建議按照產蛋率劃分為二階段,即開產至產蛋率>85%和產蛋率<85%。
(4)黃羽肉雞:GB-1986標準將黃羽肉雞0~5周、6~11周和22周以上,沒有給出黃羽肉雞種雞生長期需要量。新標準根據生產實踐和實用性,建議將黃羽肉雞仔雞分為0~4、5~8和9周以上,將黃羽肉雞種雞分為0~6、7-18、18周~開產和產蛋期4個階段。
3)
營養(yǎng)水平
(1)考慮到我國的飼料資源狀況和經濟發(fā)展水平,建議整體營養(yǎng)水平高于GB-1986,但不必追求美國NRC(1994)的高能高蛋白水平。
(2)考慮到當前研究和生產實際,“需要量”中不再列“總磷”參數。當日糧中添加植酸酶時,應適當減少無機磷的添加量(減少的比例參見有關營養(yǎng)原理參考書)。
(3)由于日糧中CI、K、Mg元素鮮見缺乏,故在“需要量”中沒有列出。實際生產中CI離子經常過量,Na-K比例失衡,從而影響機體總的離子平衡,值得注意。
(4)蛋雞營養(yǎng)需要是根據中型體重雞制訂的,輕型雞可酌減10%(NRC,1994)。
4)
雞的營養(yǎng)需要
(1)蛋用雞的營養(yǎng)需要根據中型體重雞制訂,輕型雞可酌減10%;開產日齡按5%產蛋率計算。
(2)生長蛋雞體重與耗料量以驗證試驗結果為依據,參考進口蛋雞生產性能手冊制定。0~8周齡自由采食,9周齡開始結合光照控制進行限飼。
(3)產蛋期體重與耗料量 無論蛋種雞還是商品蛋雞,根據它們的成年體重,均分為輕型和中型兩種。輕型和中型18周齡體重一般分別在1250g和1500g左右;60周齡成年體重一般分別在 1500g左右和2000g以上。輕型和中型產蛋期耗料量建議為100克/只.日和115克/只.日。
(4)肉用雞營養(yǎng)需要以驗證試驗結果為依據,參考進口肉雞商品代生產性能手冊制定。
(5)黃羽肉雞營養(yǎng)需要以驗證試驗結果為依據,參考相應品種商品代生產性能手冊制定。 在品種上,增加了快大型和黃羽種用肉雞、種用產蛋雞標準,一個肉仔雞標準增加成二個標準;黃羽肉雞♂、♀有別;階段劃分上,育成期蛋雞3個變成2個,增加了預產蛋雞料,產蛋期3個變成2個;參數上,水平普遍提高,更貼近于生產水平日益提高的我國養(yǎng)雞業(yè)實際,從ME,CP,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指標上都可以看到。新版標準似乎可理解為動物營養(yǎng)供給量。 霍 有幾個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 A、生長蛋雞以褐殼蛋雞為對象制定,輕型雞酌減多少合適?NRV,5%? B、產蛋雞劃分為“85%上、下”兩個的必要性; C、產蛋雞料可否加上“只日,絕對需要量”; D、蛋雞氨基酸水平是否偏高? E、可利用氨基酸是否以真可利用(或可消化)氨基酸更確切; F、2個肉仔雞標準,其“中雞料”營養(yǎng)水平似乎 “之二”應高于“之一”,大雞料應接近,“之一、之二”不會是高低兩個水平吧?
下載完整版請到16樓!
原帖由
小馬哥
于 2007-5-30 17:45 發(fā)表
我把它整理成了一個word文件,附件上來大家下載吧,這樣看起來太累了。
[
本帖最后由 hzlyc 于 2008-6-14 09:53 編輯
]
作者:
yuebao101
時間:
2006-11-25 09:41
標題:
re:期待中,望斑竹繼續(xù)。[em17]
期待中,望斑竹繼續(xù)。
作者:
new-niu
時間:
2006-11-30 17:04
標題:
re:這應該是霍老先生的文章吧/[em30]
這應該是霍老先生的文章吧/
作者:
ywj157
時間:
2006-12-29 16:53
標題:
re:老大,沒有完啊!急切期待中.....
老大,沒有完啊!急切期待中.....
作者:
無名氏
時間:
2006-12-29 20:26
標題:
re:愿見下文[em28]
愿見下文
作者:
阿連
時間:
2006-12-29 22:25
標題:
re:期待中,[em17]
期待中,
作者:
jenny
時間:
2006-12-29 22:27
標題:
re:吊大家胃口啊[em17]
吊大家胃口啊
作者:
shenmallh
時間:
2007-5-25 08:29
樓主:3、關于《豬的飼養(yǎng)標準》????????????????????
期待中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5-29 19:59
很值得仔細研讀的文章!設置精華,置頂。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5-30 06:52
標題:
霍啟光——應用“新版豬、雞飼養(yǎng)標準”制作飼料配方 應考慮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對“新版豬、雞飼養(yǎng)標準”的認識
在制作飼料配方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確定待配飼料的營養(yǎng)水平或稱營養(yǎng)濃度,這就要求我們去查詢、選定載有這類參數的資料,并熟練地掌握它,我們一般把這類資料稱之為“飼養(yǎng)標準”、“營養(yǎng)需要量”、“營養(yǎng)供給量”。
1、術語
“飼養(yǎng)標準”可理解為等同于“營養(yǎng)需要”,即正常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動物健康生產的最低營養(yǎng)需要量。
“營養(yǎng)供給量”:如果把需要量看作是動物群體對某一營養(yǎng)分的平均需要量,那么供給量則是大于這種需要量的數據。它考慮了動物個體、飼料原料以及千變萬化的應激源造成的影響,在營養(yǎng)需要的基礎上,追加了大小不等的安全裕量或稱保險系數。即使這種賦予保險系數的供給量(標準),亦只能是配方設計指南,應用時仍須深思熟慮。
新舊飼養(yǎng)標準,按上述三個術語歸類,我以為舊的豬、雞飼養(yǎng)標準(1986版本)更接近于NRC的營養(yǎng)需要。在經歷了近20年的歷程以后,我們不僅對引用來的數據經過了大量的驗證,還在動物營養(yǎng)、飼料科學等方面,在我國的飼養(yǎng)管理及飼料資源條件下,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使新的飼養(yǎng)標準在許多方面更貼切中國畜牧業(yè)生產實際。新的《標準》在許多方面賦予《營養(yǎng)供給量》的內涵,為我們應用動物“營養(yǎng)需要”或稱“飼養(yǎng)標準”于實際中提供了方便。
2、關于《雞的飼養(yǎng)標準》
修訂內容及其說明(摘自 文杰“雞的飼養(yǎng)標準”編制說明)
1)增刪內容
(1)增加了黃羽肉雞營養(yǎng)需要量,原標準只給出了能量、蛋白以及體重和耗料參數。
(2)增加了肉用種雞和蛋用種雞需要量。
(3)增加了蛋雞部分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
(4)為便于國際交流,需要量表格部分增加了英文對照。
(6)隨著蛋白質氨基酸研究的不斷深入,氨基酸營養(yǎng)的重要性日見突出。本“需要量”中刪去蛋白能量比參數,代之以賴氨酸能量比參數。
(7)“需要量”刪去了總磷參數。
2)階段劃分:
(1)肉雞:隨著肉用仔雞生產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肉雞飼養(yǎng)期也逐漸由二階段制轉換為三階段制(0~21日齡、22~42日齡、43日齡以上)?,F在生產上已經廣泛采用前、中、后三期飼養(yǎng)模式。國內外研究表明,肉仔雞1~3日齡的營養(yǎng)主要來自卵黃囊,4~7日齡是由卵黃囊營養(yǎng)轉換為飼料營養(yǎng)的過渡期,8~14日齡以后營養(yǎng)完全來自飼料。Saleh等(1996,1997a,1997b)報道,在肉仔雞生長的3個年齡階段,飼喂14天幼雛日糧的雞與飼喂21天幼雛日糧的雞在活重和胴體性狀方面無明顯差異。我國在“八五”期間重點研究了0~2周齡肉仔雞的營養(yǎng)參數,提出了肉仔雞的營養(yǎng)需要量按0~2周齡、3~6周齡、7周齡以上三個階段劃分。
GB-1986肉雞飼養(yǎng)劃分為二階段:0~4周和5周以上;新標準建議劃分為三階段:0~3周、4~6周和7~8周以及0~2周、3~6周和7~8周。
(2)生長蛋雞:GB-1986《雞的飼養(yǎng)標準》將生長蛋雞劃分為三階段:0~6周、7~14周和15~20周;新標準也建議劃分為三階段,但各階段范圍作了很大調整,即0~8周、8~18周和18周~開產。18周~開產也叫產蛋預備期,該階段生長蛋雞的營養(yǎng)需要量與前幾個階段相比,存在較大差異,應適當提高蛋白質和鈣的需要量,以增加蛋白質和鈣的儲備,為產蛋作準備,促進高峰期的提早或延長,而GB(1986)則未考慮蛋雞這一營養(yǎng)生理特點。
(3)產蛋雞:GB-1986標準將產蛋雞劃分為三階段:產蛋率〈65%、65~80%和>80%。新標準根據生產實踐和實用性,建議按照產蛋率劃分為二階段,即開產至產蛋率>85%和產蛋率<85%。
(4)黃羽肉雞:GB-1986標準將黃羽肉雞0~5周、6~11周和22周以上,沒有給出黃羽肉雞種雞生長期需要量。新標準根據生產實踐和實用性,建議將黃羽肉雞仔雞分為0~4、5~8和9周以上,將黃羽肉雞種雞分為0~6、7-18、18周~開產和產蛋期4個階段。
3)營養(yǎng)水平
(1)考慮到我國的飼料資源狀況和經濟發(fā)展水平,建議整體營養(yǎng)水平高于GB-1986,但不必追求美國NRC(1994)的高能高蛋白水平。
(2)考慮到當前研究和生產實際,“需要量”中不再列“總磷”參數。當日糧中添加植酸酶時,應適當減少無機磷的添加量(減少的比例參見有關營養(yǎng)原理參考書)。
(3)由于日糧中CI、K、Mg元素鮮見缺乏,故在“需要量”中沒有列出。實際生產中CI離子經常過量,Na-K比例失衡,從而影響機體總的離子平衡,值得注意。
(4)蛋雞營養(yǎng)需要是根據中型體重雞制訂的,輕型雞可酌減10%(NRC,1994)。
4) 雞的營養(yǎng)需要
(1)蛋用雞的營養(yǎng)需要根據中型體重雞制訂,輕型雞可酌減10%;開產日齡按5%產蛋率計算。
(2)生長蛋雞體重與耗料量以驗證試驗結果為依據,參考進口蛋雞生產性能手冊制定。0~8周齡自由采食,9周齡開始結合光照控制進行限飼。
(3)產蛋期體重與耗料量
無論蛋種雞還是商品蛋雞,根據它們的成年體重,均分為輕型和中型兩種。輕型和中型18周齡體重一般分別在1250g和1500g左右;60周齡成年體重一般分別在 1500g左右和2000g以上。輕型和中型產蛋期耗料量建議為100克/只.日和115克/只.日。
(4)肉用雞營養(yǎng)需要以驗證試驗結果為依據,參考進口肉雞商品代生產性能手冊制定。
(5)黃羽肉雞營養(yǎng)需要以驗證試驗結果為依據,參考相應品種商品代生產性能手冊制定。
在品種上,增加了快大型和黃羽種用肉雞、種用產蛋雞標準,一個肉仔雞標準增加成二個標準;黃羽肉雞♂、♀有別;階段劃分上,育成期蛋雞3個變成2個,增加了預產蛋雞料,產蛋期3個變成2個;參數上,水平普遍提高,更貼近于生產水平日益提高的我國養(yǎng)雞業(yè)實際,從ME,CP,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指標上都可以看到。新版標準似乎可理解為動物營養(yǎng)供給量。
霍 有幾個問題有待進一步探討:
A、生長蛋雞以褐殼蛋雞為對象制定,輕型雞酌減多少合適?NRC,5%?
B、產蛋雞劃分為“85%上、下”兩個的必要性;
C、產蛋雞料可否加上“只日,絕對需要量”;
D、蛋雞氨基酸水平是否偏高?
E、可利用氨基酸是否以真可利用(或可消化)氨基酸更確切;
F、2個肉仔雞標準,其“中雞料”營養(yǎng)水平似乎 “之二”應高于“之一”,大雞料應接近,“之一、之二”不會是高低兩個水平吧?
3、關于《豬的飼養(yǎng)標準》
瘦肉型豬營養(yǎng)需要量相關參數的確定(摘自 譙仕彥“豬的飼養(yǎng)標準”編制說明)
仔豬階段劃分
階段劃分:1993年7月太原會議,許振英、楊勝教授建議,將87標準中1-5千克、5-10千克、10-20千克三階段改為3-8千克和8-20千克。
實際生產中,豬斷奶時間以4-5周齡較為普遍,廣東、廣西斷奶早些(*原標準并不適合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
大部分研究集中于8-20千克;本次修訂將仔豬劃分為3-8千克和8-20千克
*斷奶時間代表了養(yǎng)豬生產的先進性問題,斷奶早,可以提高母豬的利用效果。目前,美國50%的養(yǎng)豬生產企業(yè)采取早期隔離斷奶,采取早期隔離斷奶的目的是隔斷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 。此次標準的8千克斷奶基本上代表著4周齡斷奶。目前有些人關于飼料轉化效率的算法并不正確,發(fā)達國家的飼料轉化效率基本上為2.5~2.8。
仔豬ADG、采食量、DE、CP需要量值的確定
ADG (千克) ADFI (88%,千克) DE (kcal/d) CP (%)
3-8千克
統計值(n=29) 0.26 0.32 3260 19.9
確定值 0.24 0.30 3350 21.0
8-20千克
統計值(n=151) 0.46 0.77 3240 18.0
確定值 0.44 0.74 3250 19.0
A、 * n指統計的試驗個數
*我們采用廣泛的資料,進行了營養(yǎng)需要量的確定。3-8千克的斷奶日齡采用了29個試驗,并且這29個試驗,不都是營養(yǎng)需要的試驗,還包括比較規(guī)范的飼養(yǎng)試驗。對于試驗數據的選擇,我們只選擇具備3個重復的試驗數據。而最后的數據是專家們一起討論確定的。
仔豬氨基酸需要量確定
 3-8千克賴氨酸需要量統計值( n=12 ):1.40%, 最 后確定值1.42%
 8-20千克賴氨酸需要量統計值( n=27 ):1.16%, 最后確定值1.16%
 其他氨基酸:以理想蛋白質為模式計算出來的(*98年NRC的賴氨酸需要量雖然有1024個試驗,但是它的其它氨基酸的確定也是以理想蛋白質為模式計算出來的)
仔豬鈣磷需要量的確定
鈣(%) 總磷(%)
3-8千克
統計值(n=11) 0.87 0.73
擬訂值 0.88 0.74
8-20千克
統計值(n=51) 0.74 0.58
擬訂值 0.74 0.58
*n指統計的試驗個數
仔豬微量元素、維生素需要量估測
過去20年國內仔豬微量元素、維生素研究僅見3篇報道(*雖然有中國農大、廣東省農科院、東北農大等科研院所在做豬營養(yǎng)需要的研究)。
實際生產中,微量元素、維生素用量差別很大,本次修訂主要參考NRC(1998)和國外一些大育種公司的推薦值。
生長肥育豬的國情
我國60多個豬品種,環(huán)境條件和飼養(yǎng)方式差異大(*肉脂型豬和瘦肉型豬很難確定)。
過去20年對生長肥育豬營養(yǎng)需要量的專門研究很少:僅5篇文獻(*國內主要集中在對仔豬營養(yǎng)需要的研究),對氨基酸平衡模式研究使用日糧不標準,對40多個營養(yǎng)需要參數一一研究很困難,如何著手?(*工作不夠,參考NRC)
生長肥育豬的階段劃分
階段劃分:中國豬飼養(yǎng)標準(1987)分20-35、35-60、60-90 kg三個階段
國外多采用20-50、50-80、80-120kg三個階段
根據我國情況,仍沿用中國豬飼養(yǎng)標準(1987)的階段劃分(*最后階段專家建議60-100 kg,但因數據太少,所以放棄,國外因素很多,比如屠宰體系)
生長肥育豬ADG、采食量、DE和CP營養(yǎng)需要估測
通過 NRC(1998)模型的估測值及其驗證試驗總結
過去20年67個直接相關試驗的總結(*包括營養(yǎng)需要試驗和飼養(yǎng)試驗,有好多試驗,不規(guī)范,沒有豬的初始體重和結束體重)
河南正陽種豬場、湖南正虹飼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10個規(guī)模豬場調研結果
生長肥育豬ADG、采食量、DE和CP的確定
ADG(克) ADFI (88%,克) DE (kcal/d) CP (%)
20-35千克
統計值 0.61 1.49 3210 17.9
確定值 0.61 1.43 3200 17.8
35-60千克
統計值 0.68 1.95 3180 16.3
確定值 0.69 1.90 3200 16.4
60-90千克
統計值 0.79 2.55 3167 14.4
確定值 0.80 2.50 3200 14.5
共計:ADG、ADFI和DE, 64個統計值;CP,81個
生長肥育豬鈣磷需要量估測
鈣(%) 總磷(%)
20-35千克
統計值 0.60 0.51
確定值 0.62 0.53
35-60千克
統計值 0.53 0.46
確定值 0.55 0.48
60-90千克
統計值 0.46 0.41
擬訂值 0.49 0.43
共計:2個系列試驗

生長肥育豬賴氨酸需要量確定(*廣東省畜牧所做了大量工作)
 20-35千克賴氨酸需要量統計值( n=5 ):0.87%, 最 后確定值0.90%
 35-60千克賴氨酸需要量統計值( n=5 ):0.79%, 最后確定值0.82%
 60-90千克賴氨酸需要量統計值( n=5 ):0.68%, 最后確定值0.70%
 其他氨基酸:理想蛋白質模式

構建我國瘦肉型生長肥育豬可消化賴氨酸需要量思路(*引入NRC模型)
測定我國生長豬瘦肉生長指數(Lean Growth Index) ,用NRC(1998)模型建立我國生長肥育豬賴氨酸營養(yǎng)需要。
在充分滿足各種營養(yǎng)需要的情況下,測定全國各地典型品種生長肥育豬瘦肉生長指數,將瘦肉生長指數等參數輸入NRC(1998)模型得到可消化賴氨酸需要的估測值。
在NRC(1998)模型估測值的基礎上,分別升高和降低各營養(yǎng)水平,進一步驗證模型的適用性,得到我國生長肥育豬的可消化賴氨酸營養(yǎng)需要。

NRC(1998)對生長肥育豬賴氨酸需要量的估測
無脂瘦肉日沉積→體蛋白質日沉積→0.12*體蛋白質日沉積量+0.036Gbw0.75→表觀可消化LYS需要量→總LYS需要量→理想蛋白質

NRC(1998)對生長肥育豬能量需要量的估測
消化能(kcal/d)=1250+188BW-1.4BW²+0.0044 BW²→性別、空間、溫度→檢測能量攝入是否足以維持潛在蛋白質沉積
NRC(1998)對生長肥育豬維生素和礦物質需要量的估測
生長豬維生素和礦物質需要量=ea+b(lnBW)+e(lnBW)2

生長肥育豬--NRC(1998)模型
營養(yǎng)需要決定于瘦肉生長指數(基因型)
瘦肉生長指數(g/d)=(最終胴體無脂瘦肉重-起始胴體無脂瘦肉重)/起止天數
NRC(1998)估測瘦肉生長指數的方程:
1. 通過熱胴體重、最后肋背脂建立方程
2. 通過熱胴體重、第10肋眼肌面積、第10肋背脂建立方程
*方法:將瘦肉生長指數、飼養(yǎng)密度、環(huán)境溫度這3個參數帶入模型,得到某一階段的營養(yǎng)需要量。

生長肥育豬---NRC(1998)模型的特點
 可靠性強
 連續(xù)性強
 使用方便,結構清晰
 透明性高,用戶容易理解
 充分考慮了生產經驗數據
*NRC模型使營養(yǎng)需要研究動態(tài)化,西方國家有一部分人在用,廣東幾個大的養(yǎng)豬場在用,使用效果還可以 ,可以建立企業(yè)的營養(yǎng)需要量,針對性強。我們還針對這個模型請教了國外專家,國外專家認為可用。

生長肥育豬瘦肉生長指數研究—試驗設計
 北京、廣州、哈爾濱、武漢、重慶5地區(qū)進行
 北京:長´大´北京黑;廣州:杜´大´長;哈爾濱:長白´哈白;武漢:杜´長´大;重慶:長白´榮昌
 統一的玉米豆粕20-35、35-60、60-90千克三階段日糧,統一營養(yǎng)指標,統一預混料
 以NRC(1998)推薦量配制日糧,公母分開飼喂
 試驗規(guī)模:54-60頭,公母各6個重復,20、35、60、90千克時各屠宰6頭(*耗資七、八十萬)
 背膘厚度、眼肌面積、無脂瘦肉

我國生長肥育豬瘦肉生長指數測定結果
 北京:長´大´北京黑,262克/天
 廣州:杜´大´長,292克/天
 武漢:杜´長´大,282克/天
 哈爾濱:長白´ 哈白,231克/天
 重慶:長白´榮昌,218克/天
NRC(1998)對美國生長肥育豬測定結果為325克/天(*比中國的要高)
建立用體重和瘦肉生長指數估測賴氨酸需要量的回歸方程:
Lys=0.036/kgBW0.75+0.12FFLR/2.25
我國生長肥育豬瘦肉生長指數測定結果
 建立了用體重和瘦肉生長指數估測賴氨酸需要量的回歸方程:
Lys=0.036/kgBW0.75+0.12FFLR/2.25
 建立了能量采食量與體重的回歸方程
 建立了采食量的與體重的回歸方程
我國生長肥育豬營養(yǎng)需要量的驗證試驗研究
試驗地點:與瘦肉生長指數相同
試驗動物:試驗豬分20~35 kg、35~60 kg、60~90 kg三階段飼養(yǎng),飼養(yǎng)密度:1.00 m2左右
試驗日糧:生長肥育豬三階段飼養(yǎng)過程中分別設計3種能量水平:12.97 MJ/kg、13.60 MJ/kg、14.23 MJ/kg
(*在原有基礎上,能量水平如果上下變動10%,差別太大,所以通過其它途徑確定了3個能量水平)
以生長指數試驗估測的粗蛋白、賴氨酸水平及其它營養(yǎng)素需要量為基礎,上下變動10%每個處理設6-12個重復,3-6圈去勢公豬,3-6圈母豬
我國生長肥育豬營養(yǎng)需要驗證結果
20-35、35-60、60-90 kg三個階段,生長肥育豬不同營養(yǎng)水平日糧其日增重、日采食飼料量、飼料轉化率均差異不顯著,高營養(yǎng)水平組生產性能有優(yōu)于低營養(yǎng)水平組的趨勢,通過NRC(1998)模型估測的營養(yǎng)需要基本反應了我國生長肥育豬營養(yǎng)需要水平

生長肥育豬營養(yǎng)需要量估測
將上述瘦肉生長指數、試驗中記錄的飼養(yǎng)密度和溫度代入NRC(1998)模型,得到中國生長肥育豬可消化賴氨酸需要量。
驗證試驗:NRC(1998)模型估測的可消化賴氨酸營養(yǎng)需要基本反應了我國生長肥育豬賴氨酸營養(yǎng)需要水平

生長肥育豬微量元素、維生素營養(yǎng)需要估測
 通過 NRC(1998)模型的估測值及其驗證試驗結果。
 過去20年試驗研究很少,參考了NRC(1998)推薦量。

妊娠母豬營養(yǎng)需要估測
 國內母豬營養(yǎng)研究資料較少,營養(yǎng)需要僅見朱錫明的有關材料,標準制定困難。在中國豬飼養(yǎng)標準(1987)的基礎上,主要參考了NRC(1998)、日本、法國建議量。本版妊娠前期分3個體重,妊娠后期分4個體重(*爭議最大的問題,國內許多專家認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不一樣,爭論了大概一年半時間)維持代謝能=0.4435 ´ BW0.75(*能量需要、氨基酸需要等是根據體重和NRC公式計算出來的)。

泌乳母豬營養(yǎng)需要估測
 國內可參考的數據太少
 在中國豬飼養(yǎng)標準(1987)的基礎上,主要參考了NRC(1998)、日本、PIC、美國Kansas、美國Nebraska種公豬營養(yǎng)需要建議量
 能量需要(MJ/d)=維持需要+泌乳需要= 0.4435 ´ BW0.75 +[4.92 ´日窩增重(g)-90 ´窩仔數] /0.72/ 1000 ´ 4.184
 泌乳賴氨酸需要量(g/d)=每日窩增重(kg) ´ 0.022-6.39,其它氨基酸按理想蛋白質計算
 按2個體重,每個體重3個仔豬生長速度給出泌乳母豬需要
*采食量是泌乳母豬營養(yǎng)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美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估算泌乳需要應該采食3400卡的能量飼料7.1公斤,而實際統計結果只有6.2公斤,冬季有6.8公斤,而夏季最低為4.2公斤,所以營養(yǎng)需要的制定應當考慮實際情況。鑒于種種問題,最后還是參考了NRC。

種公豬能量需要估測依據
 種公豬日能量需要量=維持需要+蛋白質沉積需要+脂肪沉積需要+配種需要+產精需要
 維持能量需要=0.795 ´BW0.665
 蛋白質沉積需要=(日蛋白增重´ 0.0238)/0.74 ´ 1.04
 配種需要= 0.018 ´ BW0.75 ´ 1.04
 產精需要=0.26/0.6 ´ 1.04
 國內可參考的數據太少
在中國豬飼養(yǎng)標準(1987)的基礎上,主要參考了NRC(1998)、日本、PIC、美國Kansas、美國Nebraska種公豬營養(yǎng)需要建議量
在品種上,肉脂型豬按瘦肉率給出三個標準;階段劃分上,中豬由一個標準增加為二個標準;瘦肉型生長肥育豬的營養(yǎng)水平,總體上高于1986年版本,近于NRC(10版);<20kg豬的兩個標準,近乎低蛋白日糧,(CP),N-phy-P水平給以合理的提升;>20kg豬之能量濃度(≈NRC的95%)比較貼近我國飼料資源。新版標準似乎可理解為中國化的NRC。
霍 有幾點建議:
A、 對瘦肉型和三個肉脂型標準的適用對象同其雜交組合的潛在關系加以說明;
B、 有幾處可寫的更確切;
“礦物質/維生素需要量包括原料中礦物質和維生素量”,包括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嗎?是否缺乏可行性?
“妊娠后期指妊娠后4周”,是妊娠第28天前嗎?如果是妊娠第86天后的4周,應寫成妊娠最后4周;
“Nonphytate p ”似譯成“非植酸磷”更當,第8頁之后又譯成“有效率”不當;“磷利用率”這個術語本身就不確切,把利用不同方法判斷不同磷源生物學效價的測試結果放在同一列是不合適的。
4、日糧蛋白質水平
4.1配制低蛋白質的基本原則
4.1.1 低蛋白質日糧的賴氨酸水平必須和高蛋白日糧的賴氨酸水平一致。
據Kerr等(1995):小豬日糧,蛋白降低4%(19%→15%),賴氨酸1.04%→0.75%,日增重420g→370g,飼料轉化率0.55→0.48;中豬,蛋白降低4%(16%→14%),賴氨酸0.82%→0.53%,日增重770g→650g,飼料轉化率0.40→0.36;大豬,蛋白降低4%(14%→11%),賴氨酸0.82%→0.53%,日增重870g→780g,飼料轉化率0.32→0.27。倘降低蛋白水平而賴氨酸水平不變,其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同高蛋白日糧相比,都沒有差異。
低蛋白日糧添加工業(yè)氨基酸對生長肥育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原 料 小 豬 中 豬 大 豬
HP
LP+AA LP HP
LP+AA LP HP
LP+AA LP
玉米 68.25 77.72 78.31 76.40 85.88 86.48 82.12 89.18 89.63
脫殼豆粕 28.78 18.56 18.56 21.04 10.81 10.81 15.74 8.11 8.11
磷酸氫鈣 1.29 1.5 1.5 1.17 1.38 1.38 0.73 0.89 0.89
石粉 0.98 0.93 0.93 0.84 0.78 0.78 0.86 0.82 0.82
藥物預混料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維生素預混料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微量元素預混料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L-賴氨酸鹽酸鹽 - 0.37 - - 0.37 - - 0.28 -
DL-色氨酸 - 0.06 - - 0.06 - - 0.04 -
L-蘇氨酸 - 0.16 - - 0.16 - - 0.13 -
成分,%(計算值)
粗蛋白質 19 15 15 16 12 12 14 11 11
賴氨酸 1.04 1.04 0.75 0.82 0.82 0.53 0.67 0.67 0.45
色氨酸 0.21 0.21 0.15 0.16 0.16 0.11 0.14 0.14 0.10
蘇氨酸 0.77 0.77 0.61 0.65 0.65 0.49 0.57 0.57 0.45
生產性能指標
日增重,g/只 420b 420b 370c 780b 770b 650c 850b 870b 780c
日耗料量,g/只 720 750 770 1860bc 1960b 1820c 2740 2770 2820
增重/飼料消耗 0.58b 0.55b 0.48c 0.42b 0.40b 0.36c 0.31b 0.32b 0.27c
*B.J.Kerr等(1995)
4.1.2 其它必需氨基酸和賴氨酸的比例要達到理想蛋白的標準。
所謂理想蛋白質,實質上是必需氨基酸之間的最佳平衡,或稱最佳配比。
4.1.3 單體氨基酸的供給是配制低蛋白質日糧的物資基礎。
低蛋白日糧與高蛋白日糧相比,前者的限制氨基酸種類和限制程度較大。日糧限制性氨基酸的滿足程度制約低蛋白日糧蛋白質水平降低的程度。低蛋白質日糧的配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單體氨基酸的供給和價格的可接受性。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滿足需要以后,第二或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很可能受工業(yè)氨基酸供給或成本限制而無法滿足動物對這種氨基酸的需要,此時,應以這種氨基酸的水平為基準,確定其它必需氨基酸在日糧中的水平。
4.1.4雜粕型日糧的必需氨基酸水平,應以氨基酸回腸真消化率(豬)或氨基酸真消化率(雞)進行校正。
現有的豬、雞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及理想蛋白質推薦值多以玉米-豆粕型日糧為基礎,總氨基酸為指標測得的。而僅有的、以可消化氨基酸為指標的需要量推薦值有待進一步研究推敲。為此,以總氨基酸為指標配制日糧時,建議,對豆粕以外的雜餅(粕)的氨基酸含量,以其氨基酸真消化率進行豆粕當量值校正,其校正方法如下:
棉粕氨基酸含量的豆粕當量值校正
CP Lys Met Cys Thr Trp Val Ile
氨基酸的回腸真消化率(%)
豆粕 44 91 92 82 88 91 88 92
棉粕 43 65 74 77 74 73 77 73
棉粕氨基酸的豆粕當量值校正系數* 0.71 0.80 0.94 0.84 0.80 0.88 0.79
棉粕的氨基酸含量(%)
未校正 1.97 0.58 0.68 1.25 0.51 1.91 1.29
經校正,** 1.41 0.47 0.64 1.05 0.41 1.67 1.02
*,棉粕氨基酸的豆粕當量值校正系數=棉粕的氨基酸回腸真消化率/豆粕的氨基酸回腸真消化率。
**,棉粕的氨基酸經校正值=棉粕的未校正氨基酸含量×棉粕氨基酸的豆粕當量校正系數。
4.2. 豬低蛋白日糧
仔豬對飼料粗蛋白質水平不敏感,在滿足豬對賴氨酸的需要,且保持必需氨基酸平衡的原則下,其生產水平不會受到影響。
降低日糧的粗蛋白質水平不影響仔豬的生產性能的實例*
體重階段(kg) 粗蛋白質水平 低蛋白組補充的氨基酸 文獻來源
對照組 低蛋白組
5~15 22.1 19.0 Lys,Met,Thr,Trp Clinq-Mars等(1988)
5~20 21.0 17.0 Lys,Met,Thr Hansen等(1983)
8~21 19.0 15.0 Lys,Thr,Trp Kerr等(1985)
14~28 21.8 18.3 Lys,Met,Thr,Trp Jin等(1988a)
12~27 22.4 16.9 Lys,Met,Thr,Trp,Ile,Leu Le Bellego和Noblet(2002)
*喬巖瑞(2003)
由上表可見,日糧粗蛋白質水平降低的幅度和添加到飼料中的氨基酸種類有一定的關系。低蛋白日糧中缺乏的氨基酸比高蛋白日糧多。
高蛋白仔豬料普遍缺乏賴氨酸,低蛋白日糧敞尚須補充蘇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不足;極端低蛋白日糧,須進一步補充異亮氨酸和纈氨酸。
在Le Bellego和Noblet的試驗中,粗蛋白質水平由22.4%降到16.9%,即降低5.5%、未見對增重造成不利的影響。
添加各種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糧對豬生長的影響*
處 理 組 一 二 三 效 果
蛋白水平(%,生長期/肥育期) 18/16 15/13 12/10
賴氨酸,% 0.94/0.86 0.94/0.86 0.94/0.86 -
蘇氨酸/賴氨酸(%) 71 60 60 -
含硫氨基酸/賴氨酸(%) 63 60 60 -
色氨酸/賴氨酸(%) 23 19 19 -
采食量(生長期+肥育期),g/d 2023 1989 2017 NS
氮保留,生長期,g/d.kg0.75 1.22 1.11 1.04 NS
氮保留,肥育期,g/d.kg0.75 1.08 1.10 0.94 NS
增重,g/d 845 840 820 NS
*,Kies等(1992),生長期26-60kg,肥育期60-95kg,根據體重而調節(jié)采食量。
由上表可見,中、大豬日糧粗蛋白質水平最多降低6%,在保證氨基酸供給的情況下,采食量和日增重均不受影響。
豬低蛋白日糧的成功,顯示豬理想蛋白質模型的日臻完善,已達到了可以實際應用的程度。通常認為,按照理想蛋白質的概念,必需氨基酸的總量要達到總氮的45%以上,賴氨酸在粗蛋白中的比例應在6.5%以上。然而,由下表可見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在總氮中的比例以及非必需氨基酸的供給,似乎與日糧粗蛋白質水平無關??磥?,降低粗蛋白質同時,通過增加工業(yè)氨基酸達到提高必需氨基酸在日糧總氮中的比例,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日糧中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項 目 日 糧 粗 蛋 白 質(%)
生 長 期
育 肥 期
20.1 15.6 17.5 13.3
小麥 32.74 38.46 35.5 41.43
玉米 34.96 40.80 37.9 43.21
豆粕 26.55 13.55 20.78 8.15
麥麩 2.50 2.50 2.50 2.50
L-賴氨酸鹽酸鹽 0.43 0.41
L-蛋氨酸 0.10 0.07
L-蘇氨酸 0.17 0.15
L-色氨酸 0.04 0.04
L-異亮氨酸 0.03 0.04
L-纈氨酸 0.08 0.07
維生素和礦物質 3.25 3.85 3.20 3.95
可消化賴氨酸(%,日糧) 0.87 0.86 0.71 0.69
總賴氨酸(%,日糧) 1.02 0.97 0.84 0.79
氮含量(g/kg日糧)
日糧 32.0 24.4 27.8 20.6
必需氨基酸 14.5 11.2 12.3 9.2
非必需氨基酸 17.5 13.2 15.5 11.4
氮/總氮(%)
必需氨基酸 45 46 44 45
非必需氨基酸 55 54 56 55
*,Le Bellego等,(2001)
4.3、肉雞低蛋白日糧
成功的肉雞低蛋白日糧和豬日糧一樣,其賴氨酸水平和其它必需氨基酸水平應滿足需要,即不低于高蛋白日糧的必需氨基酸水平。
Kidd等的試驗(2002),使小、中、大雞之粗蛋白質水平分別降低了1.46%、0.66%和1.28%。
Fancher等(1989),使日糧粗蛋白質水平降低了1.8%,即引起體重降低,盡管日糧氨基酸水平補充到高蛋白日糧水平。
刁其玉等(2000),使14-35日齡的肉中雞日糧粗蛋白質水平4%,對體增重無明顯影響,當降低6%時,顯著地影響了生長。
Deschepper等(1995),在3-6周齡肉仔雞日糧,除了補加必需氨基酸,還添加了谷氨酰胺(作為非必需氨基酸源),結果,日糧粗蛋白質水平降低了7%,生長未見受阻。看來,低蛋白日糧,不僅要考慮必需氨基酸的平衡,同時必須考慮非必需氨基酸的總量。
迄今為止,肉雞不同于豬,即使其日糧粗蛋白質水平,有時降低2%-3%亦難以成功??磥?,肉雞的理想蛋白質模型尚未成熟,其非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亦有待進一步研究。
4.4、產蛋雞低蛋白日糧
低蛋白日糧添加氨基酸對產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蛋白質水平(%) 產蛋率(%) 蛋重(g/枚) 產 蛋 重
(g/只,日) 飼料采食量
(g/只,日) 料蛋比
(g/g)
22-34周齡
18 84.5a 52.1a 44.0a 100.5a 2.29b
14 71.5c 49.2d 35.2d 97.8bc 2.78a
14+Met 81.8b 50.2c 41.1c 97.1bc 2.37b
14+Met+Lys 81.5b 50.9bc 41.5bc 96.5c 2.32b
14+Met+Lys+Trp+Ile 82.0ab 51.4ab 42.2bc 97.1c 2.30b
15+ Met+Lys 82.6ab 51.6ab 42.6b 98.8b 2.32b
34-50周齡
16.5 80.0a 57.4a 45.9a 106a 2.31c
13 63.9c 52.6c 33.6d 96.7c 2.88a
13+ Met 76.8ab 55.5b 42.6c 101.0bc 2.37bc
13+ Met+Lys 76.7ab 56.1ab 43.0bc 101.8ab 2.36bc
13+Met+Lys+Trp+Ile 78.5a 56.7ab 44.5ab 101.0bc 2.27c
14+Met+Lys 74.1a 57.0a 45.0a 102.5ab 2.28c
50-66周齡
15 71.7a 62.4a 44.7a 115.7a 2.59c
12 61.3b 57.5d 35.3b 115.3a 3.28a
12+Met 63.5b 59.2c 37.6bc 112.3a 3.01abc
12+ Met+Lys 66.1ab 60.5bc 40.0b 114.4a 2.87bc
13+Met+Lys+Trp+Ile 66.4ab 61.4ab 40.8ab 113.7a 2.80c
13+ Met+Lys 65.1ab 60.8b 39.6bc 112.6a 2.84bc
*、摘自Kavous Keshavrz(1992),商品白來航雞;玉米-豆粕型日糧。
由上表數據可見:采食低蛋白日糧的產蛋雞生產性能,隨限制性氨基酸品種補充數增加而增加;產蛋率80%以上時,低蛋白日糧即使補充氨基酸亦不能達到常規(guī)蛋白水平時的生產性能;日糧粗蛋白質水平在補充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前提下,有可能降低2-3%,降低3-4%是很困難的。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5-30 06:53
第二個問題 動物的采食量
1、采食量是確定配合飼料營養(yǎng)水平的基礎
動物具“為能而食”的本能,根據飼料能量濃度可調節(jié)其飼料采食量,這種能力受消化道容積的限制。動物對不同能量濃度日糧有不同的采食量,總的趨勢是隨日糧能量濃度的提高而降低,降低而提高,以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能量絕對進食量。這樣,一定采食量就決定了能量以外其它營養(yǎng)成分的進食量,所以,在進行配方設計時,首先要確定能量濃度,然后才能確定其它營養(yǎng)成分的水平,日采食量高時,各種營養(yǎng)物質濃度低些,日采食量低時,營養(yǎng)物質濃度高些,總體上講,這是勿容置疑的,舉例如下表。
產蛋率85~90%的褐殼產蛋雞非植酸磷需要量
日糧NPP,mg/只,日(相當NRC) 25~42周齡,110g,日糧/只,日 42~58周齡,138g,日糧/只,日
日糧NPP
(%) 添加DCP(16.5%)
(kg/T) 日糧NPP
(%) 添加DCP(16.5%)
(kg/T)
165(60) 過低 0.15 1.8 0.12 0
231(85) 適宜 0.21 3.6 0.17 3.0
275(100) 0.25 7.9 0.20 4.8
308(110) 0.28 9.7 0.22 6.1
374(135) 0.34 13.3 0.27 9.1
440(160) 過高 0.40 17.0 0.32 12.0
A. ME,2.7Mcal/kg,玉米-豆粕型日糧、海蘭褐
B. 低磷日糧(165mg/只、日,NRC的60%),產蛋率(%),產蛋量(g/只,日),采食量(g/只,日),破軟蛋率(%),明顯較低;
C. 高磷日糧(440mg/只、日,NRC的160%),影響蛋殼質量,其影響程度小于低磷日糧;
D. 日糧NPP (mg/只、日)水平低于NRC,15%,高于NRC,35%不影響產蛋性能。
2、影響飼料采食量的因素
 動物因素(遺傳、生理、健康等);
 日糧因素(適口性、能量濃度、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水平和平衡,脂肪、纖維物質、礦物質和維生素、添加劑);
 環(huán)境因素(環(huán)境溫度等);
 飼養(yǎng)管理(飲水、飼料形態(tài)、飼喂方式等)。
這其中,對于特定動物、在特定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最大影響因素除了日糧能量濃度以外,就是環(huán)境溫度,尤其是高溫、高溫應激使動物體內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糖原和脂肪加速分解,血糖濃度提高,從而降低采食量,這是動物本身特具的一種避免產熱量增加的保護反應,環(huán)境溫度達到一定高度以后,這種根據日糧能量濃度調節(jié)飼料采食量,維持一個穩(wěn)定的可利用能量絕對進食量的能力就會變得很低。
3、環(huán)境溫度與能量平衡
3.1 等熱區(qū)及適宜環(huán)境溫度
在某一環(huán)境溫度下,動物依靠物理調節(jié)即可維持體溫穩(wěn)定,無須動用化學調節(jié)機能的環(huán)境溫度即為等熱區(qū),此時,代謝水平最低(下圖)。不同動物的等熱區(qū)不同,奶牛9-16℃,綿羊10-20℃,豬17-22℃,雞10-23℃。
臨界溫度,即等熱區(qū)下限,環(huán)境溫度低于這個下限,依靠化學調節(jié)維持體溫,代謝率升高,據報導,環(huán)境溫度在臨界溫度以下,每下降1℃,代謝率可提高2-5%。
過高溫度,亦稱上限臨界溫度,等熱區(qū)的上限,超此,動物加強汗腺活動,促進皮膚血液循環(huán),試圖加強散熱這一生理活動,同樣要調動化學調節(jié)作用,結果,代謝率提高,并進一步加劇體熱蓄積,體溫上升,采食量降低,最終導致機體能量負平衡或生產水平降低。
在生產條件下,要將環(huán)境溫度精確控制在等熱區(qū)范圍內,絕非易事。在一般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對動物生存和生產不產生明顯不良影響的溫度范圍,稱適宜環(huán)境溫度(下表)。
據測定在18-21℃范圍內,每上升或下降1℃,生長雞和產蛋雞采食量相應降低或增加1.6%-1.8%。
環(huán)境溫度與家畜代謝產熱體溫的關系(圖見畜牧圖庫)
生產中較為可行的溫度范圍(圖見畜牧圖庫)
3.2環(huán)境溫度與采食量
圖見畜牧圖庫
上圖為雞的產蛋潛力模式圖,假定能量平衡點為圖中虛線“O”,此時雞只進食代謝能不僅可供產蛋率90%的生產需要,還有多余能量用于體沉積;環(huán)境溫度>28℃時,攝入量不足以滿足90%產蛋率的生產需要,或產蛋下降,或動用體貯;溫度進一步>33℃,將出現能量的負平衡狀態(tài)。
圖見畜牧圖庫
“代謝能進食量(Kcal)同環(huán)境溫度”呈線性關系(ME,Kcal/只,日=W0.75(173-1.95T)+5.5△W+2.07EE),上圖為體重1.5kg的產蛋雞,日產蛋量50g,日增重2g時的環(huán)境溫度同代謝能的線性關系。
3.3動物對飼料采食量的調節(jié)能力
日糧能量水平對產蛋雞代謝能進食量的影響
環(huán)境溫度 18℃ 30℃
日糧代謝能(Kcal /kg) 每日飼料(g) 每日能量(Kcal) 每日飼料(g) 每日能量(Kcal)
(100) 2860 (100)127 (100) 363 (100) 107 (100) 306
(106) 3060 (93) 118 (99) 360 (97) 104 (105) 320
(114) 3250 (88) 112 (100) 364 (95) 102 (108) 330
(121) 3450 (83) 106 (101) 365 (94) 101 (114) 350
日糧能量濃度、環(huán)境溫度、對輕型產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ME,Mcal/kg,日糧 總產蛋數
(個) 給飼量
(g/只,日) ME攝入量
(Kcal/只,日)
試驗全程(336天)
2.33(68) 216 137(159) 321(106)
2.64(77) 215 114(133) 300(102)
2.97(88) 223 101(117) 301(103)
3.19(94) 218 94(109) 300(102)
3.41(100) 197 86(100) 293(100)
平均值:303(100)
平均舍溫 13℃(112天)
2.33 81 161 377(106)
2.64 84 134 354
2.97 84 116 346
3.19 83 109 350
3.41 77 100 345(100)
平均值:355(117)
平均舍溫30℃(112天)
2.33 64 111 260(110)
2.64 61 90 238
2.97 64 81 243
3.19 63 76 242
3.41 55 69 237(100)
平均值:244(81)
*據1997,M.C. Nesheim《家禽生產》改編
上兩表表明,給飼高能日糧時產蛋雞會很明顯地降低飼料采食量,雞只試圖穩(wěn)定其代謝能的絕對采食量于一定范圍。高溫時,產蛋雞對采食量的調節(jié)能力不大精確,往往會發(fā)生能量的“過度采食”。
由此可見,產蛋雞在18℃時,對不同能量濃度的日糧采食量有十分精確的調節(jié)能力,在高溫(30℃以上)條件下,則不盡如此。動物采食量的調節(jié)能力,在多數情況下是很不精確的,家禽對于高能和中能日糧攝入量常常過多,并非隨能量濃度增高而按比例減少,尤其是高溫條件下的褐殼蛋雞和肉雞;相對而言,輕型產蛋雞對較高能量濃度日糧攝入量的調節(jié)能力更精確些,對于低能量濃度日糧的調節(jié)能力,似乎只有在能量濃度低到一定程度,才能明顯地表現出來。據有關資料,對于產蛋雞、蛋鴨,其最適能量濃度(Mcal,ME/kg)的高線是2.9,肉雞、肉鴨其高線是3.2;其低線對于蛋雞、蛋鴨和肉鴨可能都是2.4,而對于肉仔雞可能在2.7。
在高溫條件下,產蛋雞對于低能量濃度日糧采食量的調節(jié)能力同樣有限。
這是一個在康華遠景實驗中心尚未完成,正在進行中的羅曼產蛋雞飼養(yǎng)試驗部份試驗材料。
不同能量濃度日糧對產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試驗19~33周齡的生產性能
處理組 (能量濃度) 產蛋率 產蛋量 破軟蛋率 死淘率 耗料量 代謝能消耗 蛋白質攝入量 Lys攝入量 含硫AA攝入量 料蛋比 蛋重
(%) (g/只日) (%) (%) (g/只日) Cal/只日 g/只日 mg/只日 mg/只日 (g/枚)
1#(2.4Mcal)
100 69.79 36.15 0.35 0.79 100.89
(100) 242.13
(100) 17.19 817.19 625.51 2.95 51.36
2#(2.5Mcal)
104 69.71 36.48 0.28 0.79 99.32
(98) 248.30
(103) 17.48 804.47 625.70 2.88 52.01
3#(2.6Mcal)
108 68.38 36.83 0.46 0.51 100.97
(100) 262.52
(108) 18.24 817.86 646.21 3.05 53.41
4#(2.7Mcal)
113 70.80 37.35 0.56 0.68 99.24
(98) 267.96
(111) 18.89 803.85 645.06 2.87 52.30
5#(2.8Mcal)
117 69.81 38.28 0.51 0.33 95.79
(95) 268.22
(111) 18.66 775.92 641.81 2.74 54.30
6#(2.9Mcal)
120 69.35 37.54 0.42 0.55 96.07
(95) 278.60
(115) 19.13 778.15 643.65 2.74 53.66
*,最高周平均舍溫:19-22周齡24-25℃,23-33周齡30-36℃;
采食不同能量濃度日糧羅曼蛋雞體重變化 (g/只)
周齡 處理 羅曼品種體重
1# 2# 3# 4# 5# 6#
19周齡初 1593.50 1593.50 1593.50 1593.50 1593.50 1593.50 1475.00
22周齡末 1802.00 1906.25 1885.50 1931.50 1954.25 1926.25 1790.00
26周齡末 1783.25 1729.00 1841.50 1829.25 1929.00 1877.25 1900.00
30周齡末 1808.25 1717.00 1785.25 1785.25 1875.00 1787.25 1920.00
可見:
(A),在2.4-2.7MCal,ME/kg的日糧能量濃度范圍,產蛋雞采食量沒有隨日糧能量濃度升高而降低,看來低線為2.7M。
(B),2.8,2.9MCal,ME/kg的日糧能量濃度的采食量基本一致,看來高線為2.9M。
(C),看來,在高溫條件下對低能量濃度(2.7M以下)日糧采食量的調節(jié)能力幾乎不存在,對高能量濃度(2.9M)日糧采食量同樣沒有調節(jié)能力。在高溫條件下,產蛋雞日糧的能量濃度(MCal,ME/kg)似2.7-2.9較宜。
不論斷奶仔豬,還是生長肥育豬,其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同日糧能量濃度(DE達到“3.6”,甚或“3.7”以上)或油脂添加量(1—5%)呈現一種線性關系,尤其50kg以下的豬,非常敏感。
實踐中,常用生長肥育豬配合飼料的DE能量濃度(Mcal,DE/kg)在2.5至3.5之間;據測試,日糧DE能量濃度在2.95—3.30之間,豬可通過調整采食量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DE總進食量,倘降至“2.6”以下,就會降低DE的總進食量,進一步降至2.1即會明顯地影響DE的總進食量。
NRC(1998)推薦的豬日糧能量濃度為“DE,3.4”,即使打“9.5折”,達到3.23,亦是很不容易的,“中國豬的飼養(yǎng)標準”對20kg以上的豬推薦值3.2 Mcal/kg是恰當的,這是我國特有的飼料資源決定了的。這里順便說一下,NRC列出的農副產品、油料加工副產品的能值對于我國很少有參考價值,與我國實測值相比,一般至少有5—10%以上的差異,這主要是由于加工工藝的不同造成的,如何對待“推薦值和查表值”,值得探討。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5-30 06:54
第三個問題 典型日糧的調查分析
這是我們應用“新版飼養(yǎng)標準”設計飼料配方以前必需知道的信息。所謂“典型日糧”系指“利用當地的飼料資源、按照本地區(qū)、本公司常用的完全配合飼料營養(yǎng)水平和飼料營養(yǎng)價值成分表配制而成的飼料配方;遵照這一配方制成的飼料產品在當地使用多年,并具有較高的聲譽,擁有較大的市場”。
典型日糧既然有上述一系列特征,那么它就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效性、科學性、可行性、時效性等。
我們可以通過對典型日糧的科學分析來獲得以下必要的信息:
飼料科學信息:
1、 當地配合飼料分類和品種;
2、 當地的日糧類型;
3、 配合飼料營養(yǎng)水平;
4、 飼料原料;
5、 飼料加工方式
動物的信息:
6、 動物品種及雜交組合
7、 動物生產水平
8、 飼料自由采食量
9、 動物飼養(yǎng)管理(籠養(yǎng)、平養(yǎng)、自由采食、限飼、環(huán)境溫度)
經濟信息
10、配合飼料原料成本
11、配合飼料市售價
12、養(yǎng)殖業(yè)經濟效益
問題
13、飼料生產廠家的問題
14、飼料用戶的問題
用“新版飼養(yǎng)標準”考量上述信息,修正原有的營養(yǎng)參數和制作新的飼料配方;新的產品應更有效、更科學、更可行、更有利!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5-30 06:54
第四個問題 飼料原料及飼料成分表
1、 飼料成分表是飼養(yǎng)標準的配套技術資料:
從營養(yǎng)指標到參數都應是配套的。
用新的飼料成分表和原有的配合飼料營養(yǎng)水平(即舊的飼養(yǎng)標準)所制作的飼料配方常常會南轅北轍,不可貿然處之。
2、建立企業(yè)專用的飼料成分表
① 新標準與86年版本(最早的數據庫)相比,變化很大,尤其是蛋白質、氨基酸、非植酸磷、鈉、代謝能、消化能等指標。應慎重,以不變應萬變。
② 代謝能/消化能/氨基酸的實測與估測;
用飼料蛋白質含量估測氨基酸含量;
根據概略成分估測氨基酸含量(蛋白質、水分、脂肪、纖維、灰分等);
根據飼料化學分析結果估測能值(蛋白質、脂肪、無氮浸出物、粗纖維、酸性洗滌纖維、中性洗滌纖維、灰分、總能、鈣、磷等);
3、 磷的生物學效價
通常情況下:
 非植酸磷=礦物P+動物P+植物P×0.3
 非植酸磷=總P—植酸P
 磷酸二氫鈣,磷酸氫鈣,磷酸三鈣的生物學效價:100/90/80
實際應用中:
 不同動物日糧應選用不同化學形態(tài)的磷酸鹽
表1 肉仔雞復合磷酸鹽磷的生物學價值(斜率比法,RBV,%)
試驗1
復合磷酸鹽的配比(%) 測定RBV的指標*** 算術平均數 實測值
/算術平均值
磷酸氫鈣 磷酸二氫鈣 體增重(g/只) 脛骨灰分(%) 趾骨灰分(%) 均值
100 0 73 76 75 75 1.00
67 33 87 80 84 81 1.03
50 50 91 85 88(94)* 85 1.04**
33 67 88 83 86 88 0.98
0 100 95 93 94(100)* 94 1.00**
*RBV實測值隨磷酸二氫鈣比例增加而提高,100%磷酸二氫鈣者最高,次以“50/50”者,其RBV實測值為100%磷酸二氫鈣的94%;
**“50/50”配比者,實測值為算術平均數的104%;
***以磷酸二氫鈉磷(試劑級)為參比。
試驗2
0 100(龍蟒) 103 103 105 104 104 1.00
33 67 114 116 119 116* 102 1.14
50 50 127 129 136 126* 102 1.24**
66 34 112 114 117 114* 101 1.13
100(龍蟒) 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RBV實測值不隨磷酸二氫鈣比例增高而提高,配比為“50/50”者最高,次以“33/67”和“66/34”者;
**所有的復合磷酸鹽RBV值都高于相應的算術平均值,其中,“50/50”配比者,實測值為算術平均值的124%。
表2 肉仔雞的磷酸鹽磷生物學效價(斜率比法,RBV,%)
磷酸鹽(來源,P%,元/kg) 測定RBV的指標 經校正磷(%)* 元/kg,校正磷
體增重(g/只) 趾骨灰分(%) 均值
磷酸二氫鈉(試劑,25.8) 100 100 100(1.33)* 34.31
磷酸二氫鈣(龍蟒,22,3.15)*** 95 93 94 (1.25)* 27.50 11.45(100)
磷酸一二鈣(龍蟒,21,2.30)** 78 81 80 (1.07)* 22.47** 10.24(89)**
磷酸氫鈣(龍蟒,17,1.95) 73 76 75 (1.00)* 17.00** 11.47(100)
*以磷酸氫鈣(龍蟒)磷為參比的磷酸鹽磷生物學當量值,經校正磷=磷酸鹽磷含量(%)×相應當量值;
**以特定磷酸一二鈣(P,21%)代替特定磷酸氫鈣(P,17%)時,參照以下當量式:0.76kg磷酸一二鈣=1Kg磷酸氫鈣(=17.00/22.47);此時,可節(jié)省10%的磷補料備用;
***以磷酸二氫鈣(P,22%)代替特定磷酸氫鈣(P,17%)時,參照以下當量式:0.62kg磷酸二氫鈣=1kg磷酸氫鈣(=17/27.5),此時,不能節(jié)約磷補料的費用,但可產生一定的超磷效應。
小結:
1, 磷酸一二鈣中,兩種形態(tài)的磷具互補或協同作用;
2, 肉仔雞日糧,以0.75kg的磷酸一二鈣(即氫鈣和二氫鈣的50/50復合物)代替1kg的磷酸氫鈣可降低10%的磷酸補料費用。
表3 產蛋雞的磷酸鹽磷生物學效價(斜率比法,RBV,100%)
磷酸鹽(來源,P%,元/kg) 測定RBV的指標
產蛋率(%) 產蛋量(g/只日) 均值
磷酸三鈣(韓國,17.6%) 95.1 (82) 94.6 (81) 94.9 (95)
磷酸氫鈣(龍蟒,粉狀,17%,1.95) 113.4(97) 105.9(91) 109.7(110)*(100)
磷酸氫鈣(龍蟒,粒狀,17%,2.03) 116.4(100) 116.2(100) 116.3(116)*(105)
磷酸二氫鈣(龍蟒,22%,3.15) 100.0(86) 100.0(86) 100.0(100)*
*公認,磷酸鹽中RBV最高的品種應是磷酸二氫鈣磷,但是,表中數據表明它的RBV要比磷酸氫鈣磷低10-16%;最適用產蛋雞的磷酸鹽是磷酸氫鈣;粒狀磷酸氫鈣磷與粉狀者相比,RBV高5%,價格高4%,但前者粉塵比后者小。
小結:
產蛋雞料應選用粒狀磷酸氫鈣。
表4 豬的磷酸鹽磷生物學效價(RBV,%)
磷酸鹽(來源,P%,元/kg) 測定RBV的指標 均值 經校正磷**(%) 元/kg,
校正磷***
體增重
(g/頭.日) 日糧磷表觀消化率
(%) 血清堿性磷酸酶
(單位/升)
磷酸二氫鉀(分析純,粉狀,22.79) 100 100 100 100(108)
磷酸二氫鈣(龍蟒,粒狀,22%,3.15) 92 94 93 93 (100)(1.22)* 26.84 11.74
磷酸一二鈣(龍蟒,粒狀,21%,2.3)**** 87 90 85 87 (94)(1.14)* 23.94 9.6 (84)
磷酸氫鈣(龍蟒,粉狀,17%,1.95) 80 77 71 76 (82)(1.00)* 17.00 11.47(100)
磷酸三鈣(韓國,粒狀,17.6%) 74 72 51 66 (71)(0.87)* 15.31 11.50
*,以磷酸氫鈣磷為參比的其它磷酸鹽磷的生物學當量值;
**,經校正磷=磷酸鹽磷含量(%)×相應當量值;
***,元/kg,校正磷=磷酸鹽價格(元/kg)×100/經校正磷(%);
****,以特定磷酸一二鈣(P,21%)代替特定磷酸氫鈣(P,17%),其當量值為:0.71kg磷酸一二鈣=1kg磷酸氫鈣=(17.00/23.94)。
小結:
1, 對于豬,磷酸一二鈣的RBV為磷酸二氫鈣的94%;
2, 以0.7kg的磷酸一二鈣代替1kg的磷酸氫鈣可節(jié)省16%的磷補料費用。
表5 鯉魚的磷酸鹽磷生物學效價(RBV,100%)
磷酸鹽(來源,P%,元/kg) 測定RBV的指標 當量值* 校正磷**(%) 元/kg,校正磷***
增重率(%) 椎骨磷(%) 均值(%)
磷酸二氫鈣(龍蟒,粒狀,22%,3.15) 100 100 100 1.00 22.00 14.32
磷酸一二鈣(龍蟒,粒狀,21%,2.3) 78 65 72 0.72 15.12 15.21
磷酸氫鈣(龍蟒,粉狀,17%,1.95) 52 36 44 0.44 7.48 26.07
磷酸三鈣(韓國,粒狀,17.6%) 10 21 16
骨粉(市售,粉狀,10.91%) 14 13 14
*,以磷酸二氫鈣磷為參比的其它磷酸鹽磷的生物學當量值;
**,校正磷(%)=磷酸鹽磷含量(%)×當量值;
***,元/kg,校正磷=磷酸鹽價格(元/kg)×100/校正磷(%)。
小結:
對于魚餌料,不論生物學效價,還是有效成分價格,都以選用磷酸二氫鈣為宜。
總結:
按照以下意見,不同動物日糧選用不同形態(tài)的磷酸鹽
肉仔雞用 磷酸一二鈣,0.75公斤磷酸一二鈣=1公斤的磷酸氫鈣
產蛋雞用 粒狀磷酸氫鈣;
豬 用 磷酸一二鈣,0.7公斤磷酸一二鈣=1公斤的磷酸氫鈣
魚 用 磷酸二氫鈣。
4、植酸酶在配合飼料中的應用技術
4.1、功能:
4.1.1、水解植物性飼料之植酸及植酸鹽,釋放“非植酸磷”,替代飼料中的部分磷酸鹽,降低飼料產品的成本
畜禽典型日糧中,約含0.2%(0.10%-0.35%)的植酸形態(tài)磷,單胃動物因缺乏水解植酸磷的植酸酶,其利用率極其低下,大多以糞便形態(tài)排出體外。日糧外加植酸酶,可水解植酸形態(tài)的磷,從而釋放出可為動物吸收的“非植酸磷”。已公認,不同種類動物日糧的非植酸磷可靠釋放量為“1g非植酸磷∕1kg日糧”,即0.1%或“1kg/噸”的非植酸磷。
4.1.2、緩解植酸磷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單胃畜禽日糧中磷的表觀消化率僅為30%左右,添加植酸酶后可提高到60%左右,磷的排泄量可降低30%(20%-50%)。
表1 肉仔雞日糧的磷平衡a,b
周齡 磷采食量(g/只) 磷排出量(g/只) 排出量占采食量的比例(%)
0~3 7.55 5.98 79.2
3~6 17.45 14.32 82.1
0~6 25.00 20.30 81.2
a、Edwards(1992);
b、試驗0~3周齡、3~6周齡日糧總磷含量分別為0.75%和0.65%。
4.1.3、植酸酶產生的潛在營養(yǎng)價值
植酸、植酸鹽是飼料中的抗營養(yǎng)因子,它不僅影響磷的利用率,即使在消化道的酸性條件下,植酸與金屬離子(鈣、銅、鐵、錳、鋅等)、蛋白質、氨基酸亦會生成親合力極強的絡合物或復合物,從而影響礦物元素、蛋白質、氨基酸的利用率,甚或對淀粉酶、脂肪酸的活性亦有抑制作用。
植酸酶的水解作用,不僅能釋放出與之結合的磷,同時能釋放出其它礦物元素、蛋白質、氨基酸等,加之日糧中磷酸鹽用量降低而產生的配方“空位”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都會改善動物的礦物元素、蛋白質、氨基酸,有效能量營養(yǎng),從而促進動物的健康狀態(tài)和生產水平。但是在制作飼料配方時,由于這些潛在因素的量化研究還遠遠不夠需要,實際應用時,不可盲目降低日糧中上述營養(yǎng)指標的水平。
4.2、適用日糧:
植酸酶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完全配合飼料、濃縮料、3%以上的含磷預混料;由于植酸酶是具活性的蛋白質,其粉狀產品的最適溫度范圍為45℃-60℃,經顆粒處理的顆粒狀產品可耐受82-85℃的加熱工藝,鑒于上述原因,植酸酶不適用于膨化、制粒、蒸煮等加工處理。
4.3、適用動物:
單胃動物豬、雞、鴨,且不受其日齡、性別、品種、類型、生理狀態(tài)、生產能力、健康狀況等的影響。
4.4、商品植酸酶在配合飼料中的應用:
有傳統的、簡單的龍蟒牌植酸酶應用技術兩種。
4.4.1、傳統的復雜應用技術:
4.4.1.1、基本原則(例):
⑴、掌握當地典型日糧中總磷,非植酸磷,植酸磷的水平及磷酸氫鈣的含磷量、用量及其相當的非植酸磷數量,經科學方法加以確認后,即可確定采用添加植酸酶的方式,“由植酸磷可能提供非植酸磷的最大數量”。由下表提供的數據可知:給定的產蛋高峰期料、體重20~60kg的生長肥育豬料、3~6周齡的肉仔雞非植酸磷需要量(%)分別為0.25、0.30、0.40;由能量飼料和蛋白質飼料,亦即在不添加磷酸氫鈣的典型基礎日糧中非植酸磷水平(%)為0.17、0.16、0.19,由磷酸氫鈣提供的非植酸磷(%)為0.12、0.14、0.21,這就是由植酸酶水解植酸可能提供的非植酸磷的最大值。
表2 典型日糧的總磷、非植酸磷、植酸磷和磷酸氫鈣添加量
動 物 加磷酸氫鈣的日糧* 未加磷酸氫鈣的日糧** 日糧中添加的磷酸氫鈣(p,17%)
總磷
(%) 非植酸磷
(%) 總磷
(%) 非植酸磷
(%) 植酸磷
(%) (%) (kg/噸) 相當非植酸磷(%)
肉仔雞
(3-6周齡) 0.60 0.40 0.39 0.19 0.20 1.24 12.4 0.21
產蛋雞
(高峰期) 0.53 0.25 0.41 0.13 0.28 0.71 7.1 0.12
生長肥育豬
(體重20-60kg) 0.52 0.30 0.38 0.16 0.22 0.82 8.2 0.14
*,相當給定的營養(yǎng)水平;
**,未加任何含磷礦物質飼料的基礎日糧磷營養(yǎng)水平;
***,磷酸氫鈣在完全配合飼料中的比例。
⑵、從生物學角度確定植酸酶的最大添加量,這就需要了解特定動物飼料中植酸酶添加量提高到什么水平以后,繼續(xù)增加用量,反饋效應不再明顯。據有關資料,產蛋雞、豬、肉仔雞的植酸酶最大添加量大抵為350、800、1100FTU/kg,日糧。
⑶、掌握特定動物植酸酶當量值,所謂植酸酶當量,即植酸酶水解植酸磷釋放“1g 非植酸磷/1kg日糧”,每kg 日糧需添加的植酸酶單位數,據有關試驗資料提供的數據推理,產蛋雞、豬、肉仔雞大抵應分別為250、600、900單位(偏高線數據),這一數據正是不同類型動物日糧釋放1克非植酸磷(0.1%)需要填加的植酸酶單位數,這里,所謂1克非植酸磷或所謂0.1%非植酸磷,正是在酶的作用下,由日糧植酸磷釋放的非植酸磷的可靠數據。
⑷、利用經濟學手段衡量應用植酸酶或磷酸氫鈣二種方法解決磷源的利弊,它取決于商品磷酸鹽的含磷量及其價格(元/kg),以及商品植酸酶的活性單位(FTU/g)、價格(元/kg),特定動物的植酸酶當量值;由下列方法計算結果可知,產蛋雞、豬和肉仔雞料添加植酸酶都是有利的 (見下列經濟分析)。
⑸、基礎日糧的植酸磷應接近0.20%上下,以提供必要數量的植酸酶水解底物。
⑹、基礎日糧的維生素D3要充足,鈣水平不可過高,以利植酸酶活性。
⑺、不可肓目降低或改變日糧鈣,鈣、磷比例和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水平。
⑻、避免高溫制粒,推薦粉料形式直接飼用加植酸酶的飼料或制粒后液體噴涂植酸酶。
4.4.1.2、經濟分析例:
<<計算過程>>
釋放0.1%NPP,即1gNPP/1kg飼料、1 kgNPP/噸飼料,相當6.06kgDCP(16.5%,P)
6.06kgDCP相當12.12元(=6.06×2.0)
產蛋雞,每1000g飼料釋放1gNPP,需植酸酶單位,即當量值250U;每噸飼料釋放1kgNPP,需植酸酶單位250 000,相當商品植酸酶(5000單位/g)量(g/噸)50g(250000÷5000=50),商品植酸酶(國產)35元/kg,50g相當1.75元/kg。
12.12元>1.75元
<<計算公式>>
DCP價格,元/kg 和 植酸酶當量值(FTU/g) ×商品酶價格,元/kg
DCP之P含量,P% 商品酶活性(u/g)
產蛋雞
2.0 =12.12 > 250 ×35 =1.75
0.165 5000
豬
2.0 =12.12 > 600 ×35 =4.2
0.165 5000
肉仔雞
2.0 =12.12 > 900 ×35 =6.3
0.165 5000
上述公式:
左側數據“12.12”可理解為“每噸全價料添加磷酸氫鈣(p 16.4%,2元/kg)的價值為12.12元”,此時,可提供1kg非植酸磷。
右側數據,產蛋雞、豬、肉仔雞分別為1.75、4.2、6.3,可理解為,“每噸全價料分別添加價值1.75、4.2、6.3元的商品植酸酶(5000單位/g,35元/kg)”,此時,也可提供1kg非植酸磷。
左側>右側,即為每噸全價料提供1kg非植酸磷時,所需磷酸氫鈣的成本高于植酸酶的成本(元/噸),以植酸酶取代磷酸氫鈣時,每噸產蛋雞、豬、肉仔雞全價料分別可節(jié)省10.37、7.92、5.82元。
亦可根據“每kg特定商品植酸酶(5000單位/g)和每kg特定商品磷酸氫鈣(p,16.5%)”的“價格(元/kg)比”,來確定以植酸酶取代磷酸氫鈣的可行性。當上述“價格比”,產蛋雞〈120倍,豬〈50倍,肉仔雞〈33倍時,即具有植酸酶取代磷酸氫鈣的可行性。
上述判斷方法僅考慮價格單一因素,實際應用時還應考慮其它有關條件。
4.4.2、蟒牌植酸酶的簡單應用技術——以定量(g/噸)的特定植酸酶替代日糧中一定數量(kg/噸)的磷酸鹽
4.4.2.1、豬、雞的鈣、磷需要量
表3 生長肥育豬的Ca、P、非植酸磷需要量
項目 瘦肉型生長肥育豬(NY,2004) 生長豬(NRC,1998)
3-8 8-20 20-35 35-60 60-90 3-5 5-10 10-20 20-50** 50-80** 80-120
能量濃度
(DE,Mcal/kg) 3.35 3.25 3.20 3.20 3.20 3.40 3.40 3.40 3.40 3.40 3.40
Ca
(%) 0.88 0.74 0.62 0.55 0.49 0.90 0.80 0.70 0.60 0.50 0.45
總P
(%) 0.74 0.58 0.53 0.48 0.43 0.70 0.65 0.60 0.50 0.45 0.40
非植酸磷
(%) 0.54 0.36 0.25
(0.33)* 0.20
(0.33)* 0.17 0.55 0.40
(0.55)* 0.32
(0.36)* 0.23
(0.33)* 0.19
(0.19)* 0.15
* 似為最適量;中豬似應≮0.18%,大豬似應≯0.23%。
表4 產蛋雞的Ca、P、非植酸磷需要量
項目 NY(2004) NRC,1994
開產-高峰(>85%) 高峰后(<85%) 100g/只日 120g/只日 白殼蛋雞
(100g/只日) 褐殼蛋雞
(110g/只日)
能量濃度
(ME,Mcal/kg) 2.70 2.65 2.9 2.9
Ca(%) 3.50 3.50 3.25 2.71 3.25g/只日 3.6g/只日
總P(%) 0.60 0.60
非植酸磷(%) 0.32 0.32 0.25 0.21 250mg/只日 275mg/只日
表5 海蘭褐產蛋雞(27-38周齡)低磷日糧**添加植酸酶對其生產性能的影響
試 驗 處 理 生 產 性 能
添加NPP
(磷酸氫鈣)*(%) 日糧NPP
(%) 植酸酶
(單位/kg) 產蛋率
(%) 軟破殼率
(%) 產蛋量
(g/只/日)
非植酸磷(NPP)需要量
0.00
0.14 0.00 91.63b 0.44c 49.58a
0.06(0.35)*** 0.20*** 0.00 93.33ab 0.06a 52.69b
0.11(0.65)*** 0.25*** 0.00 95.63a 0.09a 52.96b
0.16(0.94) 0.30 0.00 95.77a 0.11a 53.12b
日糧NPP和植酸酶的最佳組合
0.00 0.14 150 91.63b 0.27ab 49.95a
0.00 0.14**** 300**** 94.86a 0.09a 52.36b
0.06(0.35) 0.20 150 94.45a 0.13ab 51.95b
0.06(0.35) 0.20**** 300**** 95.06a 0.22b 53.46b
* 括號內數值為磷酸氫鈣(P>17%)在試驗日糧中的添加量(%);
** 基礎日糧為玉米、豆粕型低磷日糧,其營養(yǎng)水平為:ME 2.66Mcal/kg、CP16%、CA3.3%、TP0.31%、NPP0.14%、SAA0.60%、LYS0.83%,日采食量為110克/只;
*** 日糧NPP的最低需要量為0.2%,相當于磷酸氫鈣添加量為3.5kg/T;日糧最佳NPP需要量為0.25%,相當磷酸氫鈣添加量為6.5kg /T;( NRC,1994為0.23%,NPP)
**** 日糧NPP +植酸酶的最低組合為“0.14%+300單位植酸酶/kg;最佳組合為0.20%+300單位植酸酶/kg”( 相當添加磷酸氫鈣3.5kg/T+300單位)
4.4.2.2、根據“非植酸磷”指標制作飼料配方
作為評定飼料磷營養(yǎng)價值、表達動物對磷需要的指標—總磷在許多情況下是沒有意義的,看似足夠的磷卻能引發(fā)磷不足癥,為此,人們改用“非植酸磷”,總磷由植酸磷和非植酸磷構成,其真正的寓言是:植酸磷是單胃動物不可利用的磷,非植酸磷是動物可能利用的磷,亦有將非植酸磷(Non-phytate P)稱作可利用磷或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的,其實譯作“可能利用的磷”或“可能有效的磷”更為合適,NRC(家禽營養(yǎng)需要)的第九版干脆把具同等含義的Available phosphorus改成“Non-phytate P”,這是不無道理的
4.4.2.3、應用植酸酶替換配方中磷酸鹽的步驟(表6):
制作飼料配方時,使用磷酸鹽是解決動物磷營養(yǎng)不足的傳統方法,大多數豬禽飼料配方中,磷酸鹽的用量都在“10kg/噸”左右,根據所用磷酸鹽的含磷量即可計算出提供0.1%非植酸磷(亦即“1g非植酸磷/1kg完全配合料”,或“1kg非植酸磷/1噸完全配合飼料”)的磷酸鹽數量(kg/噸)。一定數量的磷酸鹽磷(0.1%)是可以通過添加特定商品植酸酶加以取代的,其取代步驟為:
確定植酸酶的磷當量值→選擇商品植酸酶→確定釋放0.1%非植酸磷需要添加的商品植酸酶數量(g/噸)→計算商品植酸酶取代磷酸鹽或骨粉的數量(kg/噸)→補充石粉調整鈣水平至原水平→增加能量飼料,補充“空位”比例,使完全配合飼料之比為100%。
表6 由日糧植酸磷釋放0.1%非植酸磷的植酸酶添加量(g/噸)及其取代含磷礦物飼料的數量(kg/噸)
動物類別或期別 植酸酶的磷當量值(FTU/g)(4) 釋放0.1%非植酸磷需添加不同規(guī)格
商品植酸酶的數量(g/噸)(5) 替代含磷量不同的
磷酸鹽的數量(kg/噸,完全配合料)(6)
5000FTU/g 2500FTU/g 500FTU/g P,16%
(GB) P,16.5%
(HG) P,17.0%
(QB) P,12.5%
(骨粉)
產蛋期種雞
商品產蛋雞(1) 300
(150-300) 60
(30-60) 120
(60-120) 600
(300-600) 6.25 6.06 5.88 8.00
豬(2)
產蛋期鴨(3)
8周齡以上育成鴨 600
(500-600) 120
(100-120) 240
(200-240) 1200
(1000-1200) 6.25 6.06 5.88 8.00
肉用仔雞
肉用仔鴨
8周齡以下育成鴨(3) 900
(500-900) 180
(100-180) 360
(200-360) 1800
(1000-1800) 6.25 6.06 5.88 8.00
注:(1),含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雞及黃羽肉雞;
(2),不分品種、類型、生理狀態(tài)、性別、日齡及用途;
(3),不分品種、類型和用途;
(4),即“釋放(或代替)“1g非植酸磷”所需要的“植酸酶單位數(FTU)””;這里,所謂“1g非植酸磷”,亦即“0.1%非植酸磷”,等同“1g非植酸磷/1kg完全配合飼料”,或“1kg非植酸磷/1噸完全配合飼料”;括號外數據為本公司推薦值,括號內數據為高、低線范圍。
(5),這里的“g/噸”,系指1噸完全配合飼料的商品植酸酶添加量(g);括號外數據為本公司推薦值,括號內數據為高、低線范圍;濃縮料及含磷預混料中的添加量應加以折算;
(6),實際應用時,因商品磷酸氫鈣或骨粉之磷含量不同,可根據下列公式計算“0.1%非植酸磷”相當的商品磷酸氫鈣或骨粉數量:商品磷酸鹽被植酸酶替代量(kg/噸)=100/商品磷酸鹽磷含量(%);
此外,還應根據被取代磷酸鹽的數量及其含鈣量,增加相應的石粉用量,以彌補植酸酶替代磷酸鹽后鈣不足的數量。表中數據為完全配合飼料中不同規(guī)格磷酸鹽被取代的數量,對于濃縮料及含磷預混料中磷酸鹽的被取代量應進行適當折算。
4.4.2.4、 影響植酸酶在飼料中添加效應的因素
影響植酸酶在飼料中添加效應的因素很多:酶的來源,酶的作用環(huán)境,動物種類,酶的添加方式和添加劑量等。
⑴、植酸酶活性的最適PH環(huán)境:
磷的吸收以離子態(tài)為主,亦可能存在異化擴散,它主要發(fā)生在十二指腸以前,至回腸末端已基本完成磷的消化吸收全部過程。據曉(朝正康,1997),豬胃的食糜PH值在1.8~3.6之間,而十二指腸食糜PH值變動于3.9~7.0之間,由體重15~25kg的小豬測得,一晝夜間每小時食糜的PH值變動于4.11~4.78之間。據P.D.斯托凱(1982)報道,雞的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的PH值分別為:4.51,4.8,4.74,5.7~6.0,5.8~5.9,6.3~6.4。
據Simons(1990)報導,粗制植酸酶的活性高峰有兩個(圖1),它們分別發(fā)生在PH5.5~6.0和2.5~3.0,前者比后者的峰高;而重組黑曲霉酸性植酸酶最適活性高峰則有三個,由高到低依次為4.5,6.5和2.8;而植物性植酸酶的最適PH范圍為5.0~5.5,酶活性最適PH范圍越寬,對豬雞消化道PH環(huán)境適應性越強。另據Peter Best(1998)報導,甲酸和植酸酶配合使用可產生協同作用。
圖見畜牧圖庫 圖 1 不同PH環(huán)境條件下植酸酶的酶活性(Simons,1990)
⑵、植酸酶的耐熱性
飼料的熱處理,如制粒、膨化等工藝對植酸酶的活性有直接影響。80℃上下進行蒸汽造粒會降低植酸酶活性,冷法造粒無此影響。據Simons(1990)研究,造粒前,每kg飼料加入250單位植酸酶,造粒后顆粒飼料溫度(℃)為78、81、84、87時,其活性植酸酶的存留率(%)分別為96、94、83、46,可見:87℃以上溫度的造粒,酶活喪失54%。通常認為(pointillart,1993)保持植酸酶活性的最適溫度范圍為45~60℃,即使具較高耐熱性的、由無花果曲霉提取的植酸酶,造粒溫度超過75℃時,活性亦會明顯降低。不僅溫度對酶的活性有影響,熱處理持續(xù)的時間亦會影響酶的活性。
冷壓造粒、微囊包被、制粒后噴灑、拌入粉料直接飼喂是避免飼料熱處理破壞酶活的四項有效措施。
⑶、植酸酶的添加量
植酸酶在飼料中的添加量同酶解強度和經濟效益不無相關,Khan(1995)用豬進行的一次試驗測得:植酸酶的添加量(X)與磷的表觀存留率(Y)間呈二次方程關系(Y=0.5832+0.000162X-0.84E-7X 2)單從生物學角度看,對于豬,似乎“800~1000單位,植酸酶/kg飼料”為豬飼料的最適生物添加量,繼續(xù)增加酶的添加量,磷的消化率并未提高;Simons(1990)用肉仔雞進行過兩次試驗(圖 6):兩次試驗的酶添加量(單位/kg)方案不完全相同,試驗I為0、250、500、750、1000、1500,試驗Ⅱ為0、375、750、1500、2000,其結果由圖2可見:試驗Ⅱ在酶添加量達800單位/kg時,總磷的表觀存留率已達最高,試驗I酶添加量即使在1000單位/kg以上,隨酶量的提高對磷的消化率仍會產生正效應,雖然增幅較緩。
圖見畜牧圖庫 圖2 植酸酶添加量對總磷含量為0.45%的肉仔雞日糧總磷表觀存留率的影響(據Simons,1990)
⑷、植酸酶產品的物理形態(tài)
Broz(1993)以玉米-豆粕-魚粉型肉仔雞低磷日糧為基礎,比較了液體植酸酶和固體植酸酶對肉仔雞的影響,兩種日糧的植酸酶添加量相等,均為500單位/kg飼料,結果:接受液態(tài)植酸酶的肉仔雞,其平均增重、平均采食量(g)、血漿無機磷(mg/100ml)、脛骨灰分(g)與固體植酸酶相比,分別提高(%)6.2、5.6、7.9、9.4,看來液體植酸酶優(yōu)于固體植酸酶。
⑸、日糧鈣、磷和維生素D3水平
可將植酸磷視作植酸酶的底物,當日糧中的植酸磷水平在0.2%左右時,添加植酸酶才有意義。非植酸磷,亦即無機磷水平的提高會抑制植酸酶的活性,并進而影響植酸磷的釋放及其在回腸末端前的吸收(Wise,1983;Qian,1995)。植酸酶的活性還受產物(過高的非植酸磷)及底物(過高的植酸磷)的抑制(魏士平,1995)。只有當日糧的非植酸磷水平低于動物對磷的需要時才會產生植酸酶的添加效應(Newton,1983;Simons,1990,Lei,1992),植酸酶在低磷日糧中的添加可使總磷的消化率提高到60%以上,通常,磷的吸收率只有50% 上下(Simons,1990;Cromwell,1993;Lei,1993)。豬雞低磷日糧添加植酸酶,能提高動物生產性能的基本原因在于它提高了植酸磷的利用率,并進而改善了低磷日糧造成的磷不足亞臨床癥狀。
較低日糧鈣水平有利于發(fā)揮植酸酶的添加效應(Sebastion,1996;Lei,1994;Nelson,1968)。Simons(1990)認為,在總磷含量為0.45%的肉仔雞日糧中,倘添加植酸酶,其鈣的水平應為0.60%~0.75%,而不是1%。Van den klis(1997)在兩種含鈣水平不等的產蛋雞日糧中,添加同等數量的植酸酶(200單位/kg),結果,含鈣3%的日糧植酸磷水解率比含鈣4%者高12%。
Qian(1995,1997)認為,對于肉雞,鈣或鈣/磷的提高會影響消化道的PH值,并進而抑制植酸酶活性。鈣/磷由1.4升高到2.0時,可使采食非植酸磷水平為0.27%和0.36%日糧肉仔雞的植酸酶添加效應降低7.4%和4.9%,并使肉仔雞日糧中植酸酶的活性下降11.1%~12.2%,他認為肉仔雞最適的鈣/磷比應為1.1~1.4,此時植酸酶的添加效應最高。據項濤(1998)報導,肉雛雞以鈣/非植酸磷表達鈣、磷比時,以2.2:1為佳。
Edwards(1993)認為維生素D3及其代謝產物與植酸酶配合添加能產生協同作用,他在低磷、低維生素D3日糧中添加5~10ug維生素D3/kg,結果植酸磷的利用率由30%上升至80%。Mitchen(1996)在低磷、低維生素D3日糧中添加5 ug維生素D3/kg和添加600單位植酸酶/ kg的效應一致,都可替代1g的非植酸磷,二者配合飼用時可替代2g的非植酸磷。
⑹、日糧類型
小麥、大麥型低磷日糧因其本身含有較高數量的植酸酶,與玉米型日糧相比,植酸酶的添加效應明顯較低(Kiiskinen,1994;Broz,1994)。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5-30 06:55
小馬哥根據網上內容整理!好大的一篇文章。
感謝霍啟光先生的貢獻。
[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07-5-30 06:57 編輯
]
作者:
007700z
時間:
2007-5-30 11:05
斑竹辛苦了:hehes: :hehes: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5-30 17:45
我把它整理成了一個word文件,附件上來大家下載吧,這樣看起來太累了。
[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07-5-30 17:47 編輯
]
作者:
阿藍之風吟
時間:
2007-5-31 22:55
我貼了,又下了,感謝小馬哥的辛勤勞動,所以付點酬勞也是應該的。;1s:
作者:
gm0205
時間:
2007-6-3 17:06
怎么下載不下來?。?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shyjkl
時間:
2007-6-3 19:14
暈啊!:hehes: :hehes:謝謝樓主!??!
[
本帖最后由 shyjkl 于 2007-6-3 19:17 編輯
]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6-3 19:22
有時候帶寬不夠下載易中斷!
作者:
kimdaejung
時間:
2007-6-4 11:43
非常感謝小馬哥!俺已經下了,非常好的資料!
作者:
御米油
時間:
2007-6-4 18:50
小馬哥,越來越佩服你了!??!
作者:
破網
時間:
2007-6-4 21:10
;1s: ;1s: ;1s:
作者:
ltzhl
時間:
2007-6-5 11:16
學習了,在新版的標準中應用上有一些疑問需,請教:蛋雞料中 除賴氨酸和蛋氨酸外,其它的氨基酸需要考慮嗎?如果要考慮異亮氨酸如何去滿足?標準是0.72%,達到這個標準玉米豆粕型日糧,豆粕要加到30%才能滿足.
作者:
jingcheng2344
時間:
2007-6-5 12:53
好長的一篇文章哦,那舊好的
作者:
藍藍的天
時間:
2007-6-6 17:18
值得研讀,感謝感謝;1s:
作者:
jennifer-tang
時間:
2007-6-7 11:28
:huahua: 感謝您的無私奉獻!
作者:
美麗心情
時間:
2007-6-14 21:01
感謝小馬哥!:qinang: ;1s: :huahua:
作者:
sunny_ly01
時間:
2007-6-30 17:25
向無私奉獻者致敬?。。。?1s: ;1s:
作者:
zgfu2003
時間:
2007-7-2 14: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嘉泰
時間:
2007-7-3 05:46
確實是好文章,感謝分享!
作者:
二子
時間:
2007-7-3 14:16
先弄回去慢慢研究,比較深奧,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再請教。!3:
作者:
stange
時間:
2007-7-3 14:41
標題:
回復 #1 bsd 的帖子
感謝,不知道沒有word檔的,那樣看起業(yè)方便一些!
作者:
kingrise
時間:
2007-7-13 16:43
向小馬哥致敬!;1s: ;1s:
作者:
fuzuliang
時間:
2007-7-14 00:39
非常感謝小馬哥,你辛苦了!
:huahua: :huahua: :huahua: :huahua: :huahua: :huahua: :huahua: :huahua: :huahua:
作者:
chinaboy520
時間:
2007-7-14 03:19
要好好看看才行?。?!
作者:
qingqingzhu
時間:
2007-7-30 17:58
標題:
謝謝啊
這些背景資料很好啊!對于更好的理解應用新標準幫助很大!
作者:
朱良
時間:
2007-7-30 18:05
首先感謝小馬哥的奉獻精神!
再感謝霍先生的無私奉獻精神!
謝謝了!
作者:
zspzfy
時間:
2007-8-6 18:30
真是信息時代呀,這么快而全的技術資料
作者:
zspzfy
時間:
2007-8-6 18:32
OK,太棒了,能將姚軍虎老師關于雞標準應用的文章貼上更好。
作者:
zhangmc
時間:
2007-8-31 17:24
好東西,聽過霍老師講過課,一個字:好
作者:
quxd
時間:
2007-9-20 09:54
非常感謝小馬哥.值得學習學習,
作者:
SIMON-TAN
時間:
2007-9-20 15:38
:huahua: GOOD....
作者:
rookie
時間:
2007-9-21 11:21
能不能把營養(yǎng)需要法上來呀!樓主!
作者:
螞蟻酷柯
時間:
2007-10-25 13:36
標題:
回復 樓主 的帖子
肉雞4~8周齡的飼養(yǎng)標準是什么啊/
作者:
一只小蟲
時間:
2007-12-3 19:37
小馬哥,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感謝!??!:tiaotiao:
作者:
zangon
時間:
2008-1-17 16:32
收藏了,回家好好學學。。。。
作者:
swchang
時間:
2008-1-17 19:52
標題:
好文章
好文章,支持,:huahua: 請繼續(xù)。。
作者:
fulinsheng
時間:
2008-3-5 19:57
下載了,看起來分析很是透徹,感謝霍啟光老師、感謝樓主、感謝小馬哥的無私接力?。。?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lvyangong
時間:
2008-3-6 21:38
快發(fā)下文,別吊大家胃口了.
作者:
hfdywj
時間:
2008-3-7 16:44
向霍老師致敬,感謝小馬哥。
作者:
zinaitao
時間:
2008-3-8 09:19
好資料就要頂,樓主辛苦了!
作者:
ctrll
時間:
2008-3-8 11:48
少見的好東西,再接再厲,有好的再發(fā)!先謝了。
作者:
scmnlucky
時間:
2008-3-31 10:25
感謝小馬哥及樓主的無私奉獻!
作者:
在路上
時間:
2008-4-2 09:35
非常感謝小馬哥,好好拜讀一下霍老師的作品.
作者:
chjr2007
時間:
2008-4-2 10:37
標題:
感動中
我們的前輩總是讓人感動!
作者:
amier111
時間:
2008-4-3 23:27
好想要這樣的好文章:xuehu:
作者:
jdk9111
時間:
2008-4-4 08:50
感謝小馬哥的辛勤勞動!!!!!!!!
作者:
大牧
時間:
2008-4-4 17:38
一看就是好文章,謝謝斑竹,謝謝小馬哥,謝謝霍老師!
霍老師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很講實際,一點都不務虛,思想也是與時俱進.注重應用.是我們的偶像
作者:
hui-0835
時間:
2008-4-4 22:47
標題:
學習
感謝小馬哥的辛勤勞動,所以付點酬勞也是應該!
作者:
hdy198
時間:
2008-4-4 23:46
感謝小馬哥,對我們太有幫助了:gongsi:
作者:
曹志誠
時間:
2008-4-7 11:01
標題:
有良好的指導意義
細細看來,有些地方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以及工作中的調整和改進,謝謝!
作者:
薛侃
時間:
2008-4-7 12:02
這三個問題很專業(yè),對配方制作正確使用標準提供了很好的意見,非常感謝!:huahua:
作者:
725fa5acb719d45
時間:
2008-4-7 16:26
下載了,省得粘貼的不好!
作者:
天涯海角
時間:
2008-4-9 19:37
資料很適用: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作者:
溢花飛雪
時間:
2008-4-10 17:00
標題:
這個好帖子值得再頂
霍老師的這個貼我讀了好多次了,覺得真的仔細好好消化吸收一下
作者:
haozi97286
時間:
2008-4-10 21:09
好東東,謝謝謝 ,下載下來看看,不過山東的實際情況更好
作者:
國彬
時間:
2008-4-12 09:43
好東西,大家分享呀.
作者:
yire
時間:
2008-4-12 22:45
標題:
回復 樓主 的帖子
也講些水產料方面的吧,期待中
作者:
周金橋
時間:
2008-4-13 20:59
真是好東西
感謝版主??!:huahua:
作者:
謝超云
時間:
2008-4-14 17:19
看過之后很有收獲啊!:hihi:
作者:
renyanli
時間:
2008-4-16 19:35
太謝謝版主的資料啦,很有用!已經下載啦,仔細研究下!::hihi:
作者:
hncs001
時間:
2008-4-20 22:09
標題:
回復 樓主 的帖子
肉雞階段劃分更符生產實際,現在雞花料反正100只雞就喂1包,
作者:
嘉泰
時間:
2008-4-20 22:24
真正的好文章,值得一讀啊!
作者:
zhaojw
時間:
2008-4-21 15:19
好 :tiaotiao:
作者:
antou_1919
時間:
2008-4-23 22:26
還不錯呀:hihi: :hihi: :tiaotiao: :hehe: :wwde: :deng:
作者:
fuliangliang
時間:
2008-4-25 19:59
看了一遍,非常感謝:xuehu:
作者:
高蓬
時間:
2008-4-27 11:50
標題:
求助伊薩褐蛋雞父母代飼喂量和標準體重!
求助伊薩褐蛋雞父母代飼喂量和標準體重!
作者:
allthebest520
時間:
2008-5-6 17:09
bucuo henjinghua:tiaotiao:
作者:
李波2008
時間:
2008-5-9 22:27
值得研讀,感謝感謝!
向無私奉獻者致敬?。。?!
作者:
zhanggm78
時間:
2008-7-27 09:20
這些資料太好了,對于我們菜鳥是太大幫助了!謝了:tiaotiao: :tiaotiao:
作者:
qingyuelu
時間:
2008-7-27 11:59
是霍老師的文章,要好好學習.
作者:
lyz
時間:
2008-8-5 15:42
感謝樓主辛苦?。。。?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冰夜衣
時間:
2009-5-17 10:50
謝謝!
支持!
學習!
今天才找到!
浪費生命?。?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xxd67272
時間:
2009-5-21 15:17
好??????????????????????????
作者:
chnzeng2008
時間:
2009-5-22 17:05
好好,很好。看了一遍,非常感謝
作者:
xiedahai
時間:
2009-5-22 17:14
17#
小馬哥
小馬哥辛苦了!感謝分享!
作者:
chengdunykjxy
時間:
2009-5-23 04:32
謝謝了 ?。。。。。。。。。。。。。。。。。。。。。。。。。。。。。?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zdw123
時間:
2009-7-11 10:52
感謝小馬哥提供這么好的東東,
作者:
sunnlly
時間:
2009-7-12 09:57
好東西下不了???在那兒下載呢?
作者:
gipsell
時間:
2010-5-31 13:51
感謝樓主的分享
作者:
lhl0208
時間:
2010-6-2 11:13
謝謝分享,這資料實在是太棒了!
作者:
心血來潮
時間:
2010-6-4 09:20
花了200論壇幣也沒保存下來,郁悶。。。。。
作者:
芳草
時間:
2010-6-4 16:04
絕對的好文章
作者:
古文勝
時間:
2010-6-4 21:35
本帖最后由 古文勝 于 2010-6-4 22:37 編輯
下載完整版請到17樓!
作者:
zhaoyuyong
時間:
2010-6-5 11:58
完全值得一讀
作者:
laoer6490
時間:
2010-6-7 07:24
感謝至極
作者:
蘇曉
時間:
2010-6-7 14:50
感謝小馬哥及霍先生的無私奉獻精神!
謝謝了!
作者:
jiayawei
時間:
2010-6-10 12:30
真不錯啊,謝謝分享啊
作者:
古文勝
時間:
2010-11-8 17:33
做配方的應該學習一下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