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各位大俠,母豬裂蹄有那些因素有關??請賜教。
[打印本頁]
作者:
獨孤行者
時間:
2006-3-27 13:11
標題:
各位大俠,母豬裂蹄有那些因素有關??請賜教。
近來,幾個豬場反映母豬有裂蹄現象,具體與那些方面有關??請賜教。
作者:
蘭天
時間:
2006-3-27 13:59
標題:
re:母豬蹄裂一般是因生物素缺乏或地面的問題。...
母豬蹄裂一般是因生物素缺乏或地面的問題??茨f的情況,應該是生物素的不足。生物素不足,可能是您飼料中添加量不足、混合不勻、配料錯誤或生物素質量問題,您查查看。
作者:
西門飄雪
時間:
2006-3-27 18:05
標題:
re:二、發(fā)病原因 1、品種因素...
二、發(fā)病原因
1、品種因素
國內外研究表明,此端正主要發(fā)生在高度選育的瘦肉型品種和品系中,如大約克夏、長白、杜洛克和漢普夏等品肢蹄纖細的豬最易患此病;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種更易得此病。我國地方品種及其外來品種的雜交后代豬極少發(fā)病。國外發(fā)現生長緩慢、背膘較厚的品種發(fā)病率很低。
2、遺傳因素
由于不同品種間的發(fā)病率有顯著差異,所以此病是由于高度先選育而產生的適應癥。這與遺傳有密切的關系。有的學者利用蹄裂、蹄底增生,偏蹄等性狀分析其遺傳力,其遺傳力多在0.1-0.35之間,多為中等遺傳力。
3、營養(yǎng)因素
飼料中鈣、磷不足或比例不當,易造成蹄底裂;缺硒時可引起足變形、脫毛、關節(jié)炎等;慢性氟中毒和缺錳時,能導致蹄異常變形,而且缺錳時多是橫裂;缺鋅則呈蹄裂或側裂;缺維生素D,影響骨骼的生長發(fā)育發(fā)生軟骨病、肢蹄不正和關節(jié)炎腫脹等,使種豬的肢蹄受力不均,導致裂蹄,特別是集約化密閉飼料缺乏運動和陽光照射更易發(fā)生此病。
生物素缺乏時,不能維持蹄的角質層強度和硬度,蹄殼龜裂,蹄橫裂,腳墊裂縫并出血,有時有后腳痙攣、脫毛和發(fā)炎等癥狀。據Cunha(1984)的調查,許多國家豬場的豬都有生物素缺乏的情況,其飼料中含有效利用價值的生物價值的生物素太低,由于蹄角質變軟,易磨損,豬舍地板粗糙可能導致裂蹄,接著會出到裂口感染,嚴重時出現跛行。
最近幾年,豬生物素缺乏比以前更嚴重,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采用密閉飼養(yǎng)方式,豬食入糞便的機會減少,糞中含有道微生物合成的生物素。
(2)普遍使用玉米、豆粕型日糧,缺乏富含生物素的發(fā)酵副產品飼料、酵母及牧草等。
(3)飼料中含有生物素拮抗物,例如鏈霉菌搞生物蛋白,某些抗菌藥物(如磺胺類藥物等)和氟橋氯甲橋蔡(殺蟲劑)。鏈霉菌屬是影響生物素效能的霉菌廣泛存大于發(fā)菌飼料、墊草和土壤中。
(4)飼料氧化酸敗,使生物素破壞;預混料中生物素由于高銅等微量元素、氧化膽堿、礦物質等破壞,使生物素效價降低或失效等。
(5)疾病或其它影響消化道的情況使小腸的生物素合成或吸收減少。
(6)品種改良和生長速度、瘦肉率等提高導致生物素不足。
(7)玉米的收貯方式(烘干、存放時間過長)及豆粕新的加工工藝等降低了飼料中生物素水平或亞油酸的含量而影響生物素的利用率。
(8)生物素與其它營養(yǎng)成份的互作影響需要量,如日糧中的脂肪(尤其是亞端油酸含量)、泛酸、VB6、VB12、葉酸、VB1、VB2、VC與生物素需要和代謝有關。
(9)預混料中不加、不少或加入假的生物素,導致飼料中缺乏生物素。
4、氣候因素
據調查,此病每年秋冬季節(jié)氣候寒冷干燥時發(fā)病率最高,春夏季節(jié)發(fā)病率相對較低。
5、圈面因素
在裂蹄豬群中,后肢蹄比前肢蹄發(fā)生的多。這與圈面的光滑度有關。據調查,①圈面光滑適中,可見有密密麻麻的小點砂粒;②圈面過于光滑、看不見砂粒;③圈面過于粗糙,易見較大砂粒,這三種類型飼養(yǎng)的母豬,其肢蹄軟弱綜合癥的發(fā)生率有顯著差異,前者的發(fā)病率最低,后兩種類型的發(fā)病率最高。
在圈面結構方面,據觀察集約化限位架飼養(yǎng)豬的肢蹄外傷(38.37%)顯著多于水泥地面散養(yǎng)的豬(7.14%)。水泥地面飼養(yǎng)豬的蹄底增生(35.75%)顯著高于漏縫地板的豬(27.91%)。
三、防制措施
1、選育措施
(1)群體選擇
通過肢蹄結實度的選擇、改良肢蹄結構、并使不整個體型發(fā)牛變化,從而增強抗此病發(fā)生的可能。
(2)個性選擇
對體型過大、肢蹄過于纖細、單位面積支撐骨負重過大、易引起肢蹄損傷的個體,應堅決淘汰,不留種用。
2、改善飼料營養(yǎng)
喂結全價平衡的飼料,確保礦物質、維生素尤其是生物素、亞油酸的供給量。
(1)礦物質
要保證鈣、磷足夠的供給量和恰當的比例,并保證鋅、銅、硒、錳等微量元素的供給量。若能添加真正螯合的有機微量元素效果更佳(但目前購買時判定真假較難)。
(2)維生素
滿足VD的需求量,促進Ca、P吸收骨骼的健康發(fā)育;添加生物素可提高蹄殼硬度、壓縮性和抗壓強度,改善皮和被毛狀況,并減少蹄殼碎裂和蹄墊損害癥狀。Rocne公司(1998)建議在種豬日糧中添加生物素至0.25-0.3PPm。據報道,在飼料中添加2PPm生物素可治療此病。
(3)亞油酸
自然干玉米中亞油酸含量豐富,且未受到破壞。膨化大豆和豆油中均含有大量的亞油酸,對生物素的吸收和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配制易發(fā)生裂蹄和種豬飼料時,建議采用自然干玉米(而不選用烘干或貯備糧玉米),添加豆油或一定比例的膨化大豆,以提高種豬對生物的利用率。
3、改善圈而結構
(1)改善圈而結構
水泥地面要保持適宜的光滑度和傾斜度(但必須小于3度),地面無尖銳物、無積水。
(2)改良圈面質地
水泥地面有許多缺點,集約化養(yǎng)豬場地面最好采用環(huán)氧樹脂漏縫地板;以免由于堿性腐蝕豬蹄而造成裂蹄。
(3)改善管理
有條件的豬場保持有一定時間的戶外活動,接受陽光,有利于維生素D的合成。
4、防治繼發(fā)感染
在運動場進出口處設置腳浴池,池內放入0.1-0.2%福爾馬林溶液,對發(fā)病豬進行防治療繼發(fā)感染;已發(fā)生裂蹄的豬經消毒后,用氧化鋅軟膏對癥治療;因蹄裂、蹄底磨損等繼發(fā)感染,肢蹄發(fā)炎腫脹,可用青霉素、發(fā)福定、魚石脂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裂蹄病是豬的主要蹄部疾病之一,以蹄裂、局部疼痛、臥地少動
為主要特征,發(fā)病率在4%~5%左右,輕則影響豬只進食,重則被淘
汰。初冬季節(jié),天氣逐漸寒冷,空氣干燥,一些規(guī)模豬場所飼養(yǎng)的豬
只很容易發(fā)生本病,必須認真加以防治。
主要癥狀
本病發(fā)病時間主要集中在10月~12月和次年1月,以12月最為嚴
重。發(fā)病豬只多為待配或初配的后備公、母豬,用水泥、方磚鋪設地
面的現代豬舍飼養(yǎng)的豬只發(fā)病率也較高。豬只主要發(fā)生蹄裂,同時伴
有局部疼痛,起臥不便,并因臥地少動可繼發(fā)肌肉風濕;發(fā)病期較長
者可磨破皮膚,容易形成局部膿腫。輕者影響配種或孕期正?;顒?,
重者可因漸進性消瘦而被淘汰或死亡。
發(fā)病原因
?、偾锖笾脸醵鞖庥膳D涼,為了適應環(huán)境變化,豬體表毛細血
管收縮,導致正常脂類物質分泌減少,豬蹄殼薄嫩,加上粗糙地面等
碰撞摩擦,因而造成蹄殼出現裂縫。②一些用方磚與水泥鋪設的現代
化豬舍,由于地表面堅硬而粗糙,在干燥而寒冷的氣候下,豬只長期
在上面行走,往往會加快本病的發(fā)生。
鑒別論斷
主要是注意與豬口蹄疫的鑒別論斷。豬口蹄疫也以秋冬季節(jié)多發(fā),
嚴重的病例也出現病肢不愿走動、臥地不起等與裂蹄病相似的癥狀。
但不同的是,口蹄疫以蹄部發(fā)生水皰和糜爛為特征,同時伴有體溫升
高等全身癥狀,而裂蹄病以蹄裂為主。因此,必須對兩病進行嚴格區(qū)
分,防止因誤診誤治,給養(yǎng)殖戶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防治方法
防治本病應采取綜合措施。①秋后轉涼,應普遍檢查一次豬舍及
舍內設施狀況。水泥、方磚鋪設地面過于粗糙的,可用磚或機械進行
磨平,但也不要過于光滑,以防豬只滑倒。對食槽、欄桿、隔墻的銳
利部分也要磨平。豬舍內鋪設干草或細沙,既可護蹄,又能保溫隔涼,
防止肌肉風濕。②從秋末開始,經常檢查豬只的蹄殼表面,對過于干
燥的應隔3~5天涂抹一次植物油或凡士林,保護蹄殼,預防干裂。③
進入初冬季,按照200~250毫克/噸的標準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H,
用以預防蹄裂。如有發(fā)病,添加量增加1~1.5倍。到1月底視情況減
量或停止添加。此外,在正常情況下,適量添加多種維生素也起預防
本病作用。④干裂的蹄殼,每日涂抹1~2次魚肝油,滋潤蹄殼,促進
愈合。同時,發(fā)病豬只每日喂0.5千克胡蘿卜,配合飼料中加1%的
脂肪,對盡快治愈也有一定輔助作用。⑤有炎癥的病例,應進行局部
消毒,視情況用抗生素進行對癥治療。病豬切忌久臥,要定期驅趕,
幫助站立,防止繼發(fā)肌肉風濕?!?br>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6-3-27 18:20
標題:
re:冬天人的手腳為什么裂口子?被凍了之后,血...
冬天人的手腳為什么裂口子?被凍了之后,血液循環(huán)不良是主要因素
作者:
獨孤行者
時間:
2006-3-27 19:15
標題:
re:謝謝各位,受教了。飼喂我公司母豬料的,小...
謝謝各位,受教了。飼喂我公司母豬料的,小戶及散養(yǎng)戶很少有裂蹄現象的,幾個大型規(guī)模豬場反映的多,不知什么原因??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6-3-27 19:50
標題:
re:豬場里,豬蹄子老是潮濕。就像人的手老是被...
豬場里,豬蹄子老是潮濕。就像人的手老是被泡在水里一樣。
散養(yǎng)戶,豬蹄子是干的--環(huán)境好
作者:
y12858245
時間:
2006-3-28 10:52
標題:
re:多添加鋅和維生素B12,有效果.
多添加鋅和維生素B12,有效果.
作者:
hu215
時間:
2006-3-30 17:29
標題:
re:傳一個民間治手足裂口子的秘方.冬青科...
傳一個民間治手足裂口子的秘方.
冬青科植物枸骨冬天葉脈上生的蟲嬰.烊化后封在裂口上.幾天就會好.真奇方也.
作者:
獨孤行者
時間:
2006-4-3 17:09
標題:
re:一些較大的豬場是水泥地面,可能有這方面的...
一些較大的豬場是水泥地面,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出現裂蹄較多的是斯格系列的豬,有些后備的母豬就出現的裂蹄,換用別公司的飼料后,一年多以后,照樣出現裂蹄,況且是在夏秋季節(jié),主要是蹄的底部裂,水泥低上有血跡。
作者:
船長
時間:
2006-4-5 20:17
標題:
re:我只討論生物素這個因素,我一個朋友給我講...
我只討論生物素這個因素,我一個朋友給我講,他門發(fā)現裂蹄后直接就讓給他們提供飼料的傷害某廠家給他發(fā)過來生物素,直接在豬場現場添加,給母豬端著吃,漸漸恢復,時間我沒有問,第二年居然找不到裂過蹄的母豬了。看來不是天災還是人禍啊
作者:
西門飄雪
時間:
2006-4-8 15:10
標題:
re:是在飼料添加2PPM的量嗎?
是在飼料添加2PPM的量嗎?
作者:
小豬蛛寶貝
時間:
2006-8-25 15:27
標題:
re:光照不足
光照不足
作者:
effy
時間:
2008-4-14 09:28
為什么這樣的情況在大豬場發(fā)生得多呢?豬場肯定也有原因,可是多添加生物素就是可以的了么?這個問題,我一直在關注中。
作者:
無敵獸醫(yī)
時間:
2008-4-14 09:38
還可以對癥治療 魚石脂 中草藥膏劑效果都是不錯的
作者:
hurricane
時間:
2008-4-15 11:48
標題:
母豬肢蹄開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蹄的角質化組織生長速度慢,從根部到外面約需要
6
個月時間。生長速度與季節(jié)有關,夏季快,冬季慢。
蹄的硬度與飼養(yǎng)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尤其是地板。當地板干燥時,蹄會變的很硬、彈性小、易開裂;而當地板潮濕時,蹄會變得較軟。
母豬發(fā)生蹄開裂有兩種情況:其一是邊蹄角質層開裂,其二是蹄底面開裂,這種開裂與本身蹄質軟或硬以及蹄所接觸的地面光滑與否都有關系。
影響蹄質的營養(yǎng)因素有生物素和鋅兩個。如果出現了肢蹄開裂的情況,改進周期約需要半年的時間。
檢查出現蹄裂的豬舍是否是新建的豬欄,地面的光滑程度如何,干濕度如何
可以嘗試在蹄裂的豬欄中添加墊料(木屑)保護種豬趾蹄。
作者:
niewanwan
時間:
2008-4-15 13:34
生物素不足、脂肪不足、地板呈堿性(如新豬舍)、霉菌毒素超標
作者:
hemiao626
時間:
2008-8-1 19:25
:xuehu: 懂了很多
作者:
iamtao216
時間:
2008-8-2 09:22
營養(yǎng)因素的比例大
作者:
心劍008
時間:
2008-8-4 21:53
血液循環(huán)不良是主要因素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