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產蛋猝死癥及其防治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07-9-6 22:08
標題:
產蛋猝死癥及其防治措施
產蛋雞猝死癥是一種營養(yǎng)代謝性疾病,又稱籠養(yǎng)產蛋雞疲勞癥,發(fā)病雞群大多數(shù)是進籠不久的新開產母雞和高產雞。夏季易發(fā),殘亡率較高,冬季死亡率較低,其主要特征為籠養(yǎng)產蛋雞夜間突然死亡或癱瘓(死亡時間大部分在晚上1~3點鐘),輸卵管中有未產出的蛋,本病的病因復雜,但剛開產母雞的“三快”(體重增長快,蛋率上升快,蛋重增加快),造成基礎代謝旺盛,對氧的高需求量缺乏,以及熱喘息時間過長,呼出的二氧化碳過多造成呼吸性堿中毒是導致猝死癥發(fā)生的主要原則,其次受遺傳因素,管理因素,環(huán)境因素及相關的繼發(fā)因素的影響。
一、遺傳因素
現(xiàn)代蛋雞品種的新特點:體重小型化,采食少量化,早熟化,高產化,抗病力強,死淘率低,育種方向產蛋每年都提前功盡棄1~15天,造成在育種對心臟、肝的功能與其高產化不相適應,而商品代蛋雞飼養(yǎng)者更沒有調整好合理的營養(yǎng)與之相吻合,所以近幾年猝死癥的發(fā)生率偏高。
二、管理因素
1、與育成雞12周齡前體重有關。12周齡前體重達標(達日齡指南上限,脛骨體重發(fā)育良好)的產蛋雞猝死癥顯著少于12周齡以后體重達標的雞(矮胖雞),而且以12周齡為日齡段體重達標,日齡越早,猝死癥比率越低。
2、與開產時雞的體重有關。開產的小母雞均勻度高,體重在日齡指南上限的(甚至超指南體重150g左右的)雞只猝死癥比率低。
3、與使用蛋雞料的時間有關。不能盲目的以生產日齡為唯一標準來過渡使用產蛋雞日糧,而應該把日糧和體重相結合來決定何時使用蛋雞料。一般來講,在16~17周齡中,體重達到1400克后,才能換產蛋期日糧,而且換料要采用過渡法,即在7~12天過渡完,如果換料過早,光照時間又提前增加,則開產時體重偏輕,腹脂過少,腹脂硬而不均勻,沒有彈性,腹壓過和,此時飼料中脂溶性維生素即使不缺乏,也吸收率偏低,輸卵管內粘液分泌不足,產蛋不順利,猝死癥明顯增多。
4、與育成雞的飼養(yǎng)方式有關。育成期地面散養(yǎng)的雞猝死癥顯著少于籠養(yǎng)雞。育成雞散養(yǎng)其活動量大,采食量高于籠養(yǎng)雞,由于運動量足,身體各組織器官,骨骼的發(fā)育比較發(fā)達健壯,特別是心、肺的功能增強,用力排蛋時耐缺氧能力增強,腹壓增大,產蛋順利,故其猝死癥少。
5、與開產日齡有關
在110日齡左右產蛋的雞群猝死癥發(fā)生率明顯高于126日齡產蛋的雞群。
三、環(huán)境因素
春、秋、冬季開產的小母雞其猝死癥雖偶有發(fā)生,但顯著少于夏季開產的小母雞,所以該病又稱為小母雞開產夏季病。夏季炎熱,中午氣溫高達35~38℃,晚上有時氣溫也在30℃,特別是悶熱無風的晚上,通風不良,是蛋雞猝死癥增多的主要原因。夏季氣溫高,天氣悶熱,舍內NH3、H2S、CO2等有害氣體濃度增多,由于熱喘息時間長,呼吸頻率加快,基礎代謝過強。一方面,血液中HCO3負離子減少,PH值上升,易造成呼吸性堿中毒;另一方面,血液缺氧,粘稠度增高,造成肺內和肺動脈的血壓增高,而這又增高了右心室肌壁所承受的壓力負荷,進而導致在心室肌壁增厚(膨脹肥大),特別是小母雞在用力排蛋時,使本已加快的呼吸頻率更加加快,血液缺氧程度更大,粘稠度更高,右心室肌壁所承受的壓力繼續(xù)上升,導致右心室更加肥大,迫使血液速度更快通過肺部,直至心臟不能正常工作導致死亡。所以死亡雞只的肺、
作者:
yuren925
時間:
2007-10-26 17:25
怎么沒有發(fā)完??????
作者:
海之音
時間:
2008-3-26 11:22
分析的很有道理,學習了,不過樓主沒有發(fā)完,請將下半部分也發(fā)出來吧。
作者:
遼寧光輝歲月
時間:
2008-3-26 18:46
主要的措施就是 用阿莫西林+魚肝油 進行飲水 在夜間明燈一個小時(并給足水)
作者:
雨寒
時間:
2008-3-26 18:58
了解一下,很久沒有接觸蛋雞養(yǎng)殖戶了.所以對這個不了解
作者:
田玉安
時間:
2008-5-5 16:52
分析的很全面,但沒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