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關于魚體變色的個人觀點
[打印本頁]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9 10:27
標題:
關于魚體變色的個人觀點
魚體顏色隨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是很自然的 是一個生命體的自我保護!不用大驚小怪 但是如果在同一個環(huán)境中 由于時間前后的間隔體色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那就不正常了 ,粗言之 就是生命體自己的生理狀態(tài)遇到了巨大的變化(病理的占多數(shù))。細言之,一方面可能是純病理變化 是自己身體內(nèi)部生理因素導致的變化;另一方面可能是外界環(huán)境的刺激,造成了這種變化。外界環(huán)境因素又分為幾個方面:
一、養(yǎng)殖密度的變化
二、養(yǎng)殖水體環(huán)境包括:水的深淺、水體交換量、水體顏色顏色、水體物理化學因子
三、飼料因素
四、驚嚇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9 10:37
養(yǎng)殖密度: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養(yǎng)殖密度下,魚體的顏色是有差異的?,F(xiàn)在常見的養(yǎng)殖方式有:池塘、網(wǎng)箱(分靜水湖面網(wǎng)箱、河道網(wǎng)箱、海水網(wǎng)箱)、流水池等。
池塘養(yǎng)殖 魚體普遍趨于野生狀態(tài)下的顏色,但少數(shù)高密度養(yǎng)殖品種如黃顙魚,顏色有較大差異。
網(wǎng)箱養(yǎng)殖 在靜水湖面的,顏色普遍偏黑(顏色鮮艷的品種,顏色會變淡并趨于黑化);河道、海水的網(wǎng)箱,魚體顏色接近池塘養(yǎng)殖的
流水池養(yǎng)殖 魚體顏色比網(wǎng)箱養(yǎng)殖的更偏黑一些
這些差異都是由于養(yǎng)殖密度的差異,水體交換量的差異,而引起的。如果相同的魚養(yǎng)殖模式轉(zhuǎn)換了,顏色自然就會跟著轉(zhuǎn)化。這個是由于外界生存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引起的魚體顏色的變化。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9 10:45
養(yǎng)殖水體環(huán)境
在同一個水體環(huán)境中,由于水體自己的變化,也會造成魚體顏色的改變。水體變淺,魚在可視區(qū)活動的范圍加大,顏色自然要變的淡一些,反之變深。水體藻類的變化,導致水色的變化,也能讓魚體的顏色改變。一些顏色鮮艷的以浮游生物或者間接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顏色會明顯的變化。水體交換量變大,達到一定的程度,魚體的顏色自然會變的趨于野生環(huán)境下的顏色。人工施用化學藥物,也能讓魚體的顏色在短時間內(nèi)明顯的變化。最明顯的是內(nèi)服給用敵百蟲,會讓魚體的顏色包括魚肉變黃,有些甚至終生都不能正?;?。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9 10:53
飼料因素
營養(yǎng)不平衡:營養(yǎng)不平衡,會明顯的讓魚體的顏色趨于黑化,變化程度通常情況下會正比于不平衡的程度。
有針對性的添加色素:現(xiàn)在也是研究的比較多的,也是存在有爭議的一個方面。色素有天然的,有人造的;有對水體有益的,有對身體有害的。通常情況下,有害的都是集中于人工色素。但是由于人工色素造價較為低廉,被濫用于水產(chǎn)養(yǎng)殖作為變色料的也不乏少數(shù)。目前變色料較為流行使用于鮭鱒魚類、黃顙魚、大口鯰、觀賞魚等。但值得欣慰的是,我所了解到的,在魚類飼料中添加天然色素的轉(zhuǎn)色效果要遠遠優(yōu)于人工合成的色素。所以對于人類來說,應該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9 10:56
驚嚇
驚嚇,會讓魚體的顏色在短期內(nèi),迅速的變化。當然,通常情況下,應激狀態(tài)消失后數(shù)分鐘或者小時,魚體又恢復于正常的顏色。
對于添加色素用于改變魚體顏色方面的實驗本人做過一些,有興趣的同仁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作者:
hfdywj
時間:
2007-11-9 11:59
請問:魚體變色的飼料因素主要有那些
作者:
hfdywj
時間:
2007-11-9 12:00
添加色素用于改變魚體顏色方面有什么好經(jīng)驗?
作者:
hfdywj
時間:
2007-11-9 12:04
營養(yǎng)不平衡是指什么不平衡?營養(yǎng)平衡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
作者:
hfdywj
時間:
2007-11-9 12:18
據(jù)我所知,魚的營養(yǎng)考慮有一個優(yōu)先滿足的原則,即我們能考慮的.認為比較重要的先考慮.畢竟,我們對魚的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比畜禽了解少太多.面面具道對畜禽應該是這樣的.因此,我想是不是:1.能量飼料的選擇和NFE在飼料中的比例不當.2.蛋白飼料的選擇和質(zhì)量以及添加的比例,以及動植物蛋白原料的比例和其在飼料中的比例.3.飼料中的各種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相互比例.4/飼料中的藥物添加不當.5.微量元素含量及比例,維生素的添加量.我不清楚你指的是那方面?針對飼料的影響因素.請賜教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9 21:16
樓上的兄弟問的很專業(yè)!行家里手才能有此一問。營養(yǎng)不平衡在我個人看來,是微量成分的不平衡占主體,常量成分不平衡為補充。由于密度的問題導致顏色變深,應該從飼料中含硫氨基酸的有效含量,不飽和脂肪酸的總體含量(特別是亞油酸),脂溶性維生素方面(特別是VA)去考慮。當然銅、鋅在飼料中的含量、比例和相對于魚體需求量上也應考慮。由于小弟學識淺薄,無法給出具體魚在具體養(yǎng)殖環(huán)境中所應該需要的具體保證量。發(fā)此言論也就是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的行家參與進來,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9 21:35
至于對于同一個養(yǎng)殖水體相同的魚在由于飼料廠家前后飼料配方的變換引起的顏色變化,比如在無鱗魚上的變花,我個人認為完全是由于原料的摻假,或者是使用了劣質(zhì)原料造成的。 當然這個在短期內(nèi)引起魚類生理上發(fā)生這么急劇的變化,這在上述原因(原料的摻假,或者是使用了劣質(zhì)原料)中得有一個量的積累。這個具體的量,我無從考證也無法量化。但有幾個方面可以探討:
摻假:主要在動物蛋白上邊,比如魚粉里邊有過多的羽毛粉、皮革粉、尿素等等,無效氮源,由于這些東西的大量存在讓魚體攝入后無法有效利用反而給腸道及生理營養(yǎng)代謝路徑帶來很多障礙,甚至產(chǎn)生嚴重的病變。當然我也見過在玉米蛋白粉里邊大量摻假讓叉尾變花的案例(玉米蛋白粉的添加量在5%,取消劣質(zhì)玉米蛋白粉后魚體顏色在一周后正常)
劣質(zhì)原料:主要集中在脂肪含量較高的蛋白或能量原料中(魚粉、肉粉、油脂類、玉米加工副產(chǎn)物),它們的的氧化、酸敗后的大量有毒或者負作用產(chǎn)物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增加遠高于了魚體所能承受的值。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9 21:42
由于時間關系改天再繼續(xù)深入闡述!
作者:
hfdywj
時間:
2007-11-9 22:08
hualin兄上面說的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有商榷的地方:不飽和脂肪酸的種類和需要量不同的魚需求不同;如果是不同水體銅.鋅的含量有影響的話,我該多找些資料來學習;含硫氨基酸到是值得關注;第二個問題:原料摻假. 劣質(zhì)應是不論水體環(huán)境的,可能都有影響吧.一句話,原料質(zhì)量的報關會影響魚體顏色,還有長勢等等.
作者:
hfdywj
時間:
2007-11-9 22:09
到是色素的添加對魚體色的影響和改變請hualin兄多多賜教
作者:
SNQW2003
時間:
2007-11-10 11:44
上述關于魚體變色的論述,定性的多,遺憾的是定量的少。仍然要感謝樓主!:huahua: :huahua: :huahua: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10 15:26
15樓的兄弟說到了點子上。小第學識淺薄,對于定量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這里是論壇,我發(fā)表自己愚見是希望能拋磚引玉,讓行家里手在此做深入的交流。上面的一些方向性的東西在我個人看來應該是不會錯,如果能給同仁們一點啟示我就非常欣慰了。定量的問題,我希望有相關的學術報告出來。這里談一些定性的問題,給大家更多的思考的空間。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10 15:41
hfdywj兄提的脂肪酸這一塊是很值得探討的地方。不同種類的魚對脂肪酸類型的需求差異很大,但就具體的魚變色時,考慮的脂肪酸類型就很有針對性了。最主要的方向是針對易于氧化變質(zhì)的,限制性的脂肪酸。
對于我所說的是銅鋅問題是針對飼料配方前后變化后,飼料成分中銅鋅含量和比例的變化。應該說這是一個因素,但是可能在大多數(shù)變色事件中這個因素不會是主要原因。hfdywj兄所說的水體中銅鋅含量的問題,我想可能是我沒有表達清楚。我說的主要是飼料里邊的銅鋅;至于水體中的,通常情況下,水體中銅鋅總量或者比例在日常給藥都會急劇增加,但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
作者:
genius
時間:
2007-11-10 15:54
不知道樓上兩位兄臺見過幾起變色情況?能否說說怎么處理的,紙上談兵,總結別人的綜述性文章,沒什么用,關鍵是要自己的見解.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10 16:11
18樓的兄弟么問的是我么?我一片變色的綜述都沒有看過。完全是根據(jù)個人的感覺在此論述。我一年見20幾次變色事件吧 至于處理事宜得需進一步探討 有興趣的可以先QQ44294603交流,然后匯總再發(fā)表于論壇上
[
本帖最后由 hualin_hu 于 2007-11-10 16:13 編輯
]
作者:
wdy
時間:
2007-11-10 21:25
大家都比較關注的問題,在激烈討論的同時,靜下心來做些相關的研究就好了。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11 18:34
這個方面的研究主要用于實際應用 , 我相信做這方面的研究的人也不少,但是多數(shù)是商業(yè)性質(zhì)的。所以公布出來的資料很少!
作者:
yudi635012
時間:
2007-11-11 23:39
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怎么來判斷飼料中的氨基酸,脂肪酸呢?在說各個飼料廠家的飼料也不可能做太歪塞,所以變色一般應該都是又水環(huán)境變化所引起。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18 12:50
我在小飼料廠里做飼料的生產(chǎn)管理 也實際養(yǎng)魚 后邊又到了水產(chǎn)預混料公司接觸各廠的大料配方 問題出在哪里也略知道一二了 22樓的兄弟 好象對水產(chǎn)料接觸的不怎么多
作者:
xpno_1
時間:
2007-11-18 14:28
這個問題我們好像已經(jīng)有很好的解決了,但具體的細節(jié)內(nèi)容我不太清楚,說是有些機密級別的:tiaotiao: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18 15:27
是啊 這個跟好多飼料廠的利益有密切關系 所以大家談論都是點到為止 其實大家都是心照不喧 公開的秘密了
作者:
大波
時間:
2007-11-18 18:59
魚體變色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飼料的霉變,導致霉菌感染!霉菌感染會破壞魚的肝臟,導致色素吸收不良!
作者:
刀下留人
時間:
2007-11-18 19:23
支持了!:lairen: :lairen: :lairen: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18 19:23
大波兄弟說的是。這個因素也是一個方面 !
作者:
bs5hao
時間:
2007-11-20 11:15
樓主挺有實戰(zhàn)經(jīng)驗的。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20 11:27
30樓的兄弟過獎了!其實,是有感而發(fā)。 希望能拋磚引玉!
作者:
wangxiang213
時間:
2008-2-14 10:51
魚捕撈退色是一個營養(yǎng)性問題,有的公司通過營養(yǎng)途徑解決了,有的是通過使用大量色素解決.很想知道營養(yǎng)途徑解決魚退色的知識:huahua: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