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名
|
病 原
|
易發(fā)年齡
|
腹瀉特征
|
病 變 特 征
|
實(shí)驗(yàn)室檢查
|
雛白痢 | 雞白痢沙門氏桿菌 | 1—3周齡雛雞多發(fā) | 白色糊狀希便 | 肝腫大,土黃色,膽囊腫大,脾腫大。卵黃吸收不良。心肌、肝、肌胃、脾和腸道有白色壞死結(jié)節(jié) | 成雞和種雞做全血平板凝集試驗(yàn)。雛雞分離病原 |
副傷寒 | 沙門氏桿菌 | 1-2月齡雛雞多發(fā) | 水樣腹瀉 | 出血性腸炎,盲腸有干酪樣物。肝、脾有壞死灶 | 分離病原 |
雞傷寒 | 雞傷寒沙門氏桿菌 | 成年雞多發(fā) | 黃綠色稀便 | 脾、肝腫大淤血,呈青銅色,有壞死灶 | 分離病原 |
大腸桿菌病 | 埃希氏大腸桿菌 | 4月齡以內(nèi)雞易發(fā) | 綠白色稀便 | 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腸炎和腹膜炎 | 分離病原 |
球蟲病 | 艾美耳屬 球蟲 | 20-50日齡雛雞多發(fā) | 血便或紅棕色稀便 | 盲腸內(nèi)有血液塊及壞死滲出物,小腸有出血 | 涂片檢查球蟲卵 |
法氏囊病 | 雙股RNA 病毒畜牧人 | 20-60日齡雛雞多發(fā) | 白色水樣 稀便 | 法氏囊腫大、充血、出血和水腫,后期萎縮。肌肉出血、花斑腎,腺胃與肌胃交界處有出血帶 | 瓊脂擴(kuò)散試驗(yàn)及分離病原 |
盲腸肝炎 | 火雞組織 滴蟲 | 2-3月齡雛雞多發(fā) | 綠色或帶血的稀便 | 盲腸粗大增厚,呈香腸狀。肝表面有圓形壞死 | 鏡下檢查組織滴蟲 |
新城疫 | 副粘病毒 | 各種年齡雞均可發(fā)病 | 綠色稀便 | 腺胃、肌胃、腸道有出血斑點(diǎn)。腸道有棗核樣潰瘍,盲腸扁桃體腫大和出血 | 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yàn),分離病原 |
禽霍亂 | 多殺性巴氏桿菌 | 成雞,特別是產(chǎn)蛋雞多發(fā) | 灰白色或黃綠色稀便 | 肝有小點(diǎn)壞死灶,十二指腸嚴(yán)重出血,產(chǎn)蛋雞子宮內(nèi)常見有完整的雞蛋 | 肝、脾涂片鏡檢病菌,并分離病原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