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調(diào)味劑
[打印本頁]
作者:
yuren925
時間:
2007-11-27 15:59
標題:
調(diào)味劑
調(diào)味劑 由于飼料工業(yè)的發(fā)展,各種飼料資源的開發(fā)和動物營養(yǎng)學的進展, 近十多 年來,人們越來越注意飼料成分和日糧的適口性在家畜飼料中添加各種調(diào)味劑 已越來越普遍。其目的在于:改善飼料的氣味和滋味, 通過動物的嗅覺和味覺 引誘和增進動物采食。
一、飼用調(diào)味劑的作用和種類
(一)調(diào)味劑的作用飼料中應用調(diào)味劑能起到如下作用: 1.引誘采食 動物喜愛的特殊氣味能刺激動物的嗅覺氣官,引誘采食。 尤其 在早期斷奶的人工乳開食飼料和更換飼料時添加效果明顯。魚、 蝦對飼料的氣 味反應敏感。 2.增加采食量 調(diào)味劑改善了飼料的適口性,增進動物采食。 3.促進發(fā)育 加速幼畜消化器官和腺體的發(fā)育和功能完善。 4.維持應激時期的食欲和采食量在各種應激情況下,動物的食欲下降,生產(chǎn)力 受到影響。日糧中添加調(diào)味劑,可維持正常的食欲,增進采食, 減少應激時的 生產(chǎn)力下降。 5.增強醫(yī)療作用 由于增加了加藥飼料的采食量,保證了藥物的劑量; 另外 在病后康復階段維持采食量,有利于動物恢復健康。
(二)飼用調(diào)味劑的種類 目前使用的調(diào)味劑很多, 有天然調(diào)味劑與人造 調(diào)味劑。天然調(diào)味劑是通過物理方法從植物和動物原料中獲得的物質(zhì)。 天然類 似物是由天然原料提純或合成的化學同類物質(zhì),這兩類物質(zhì)存在于天然產(chǎn)品中。 人造調(diào)味劑是不存在于天然產(chǎn)品中或天然產(chǎn)品中還未強化的物質(zhì), 多是化學合 成物。 商品調(diào)味劑除含有提供特殊氣味和滋味的活性物外, 一般還含有如溶劑、 表面活性劑、穩(wěn)定劑、載體或稀釋劑、抗粘結劑等非活性的輔助劑。 飼料調(diào)味劑產(chǎn)品有固體和液體兩種形式。 液體形式的飼料調(diào)為多種不同濃 度的溶液,其溶劑的種類取決于活性物質(zhì)的可溶性,一般有油、脂肪酸、 水、 丙二醇或它們的混合物。 其添加方法通常是以噴霧法直接噴附在顆粒飼料表面 或其他飼料中。但這種添加方法對于飼料中香料的香氣不能持久, 故多用于漿 狀或液體狀飼料中。 固體調(diào)味劑通常是以稻殼粉、玉米芯粉、 麥鼓粉以及蛙石等作為載體的粉 狀混合物。有的香料調(diào)味劑制成膠囊,可提高穩(wěn)定性,延長香氣持續(xù)時間。 干燥固體調(diào)味劑較液體調(diào)味劑具有穩(wěn)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噴霧設備,且 易裝運、貯藏等優(yōu)點。但液體調(diào)味劑一般較便宜、經(jīng)濟, 添加于顆粒飼料方便 效果好。實際應用需根據(jù)需要選用。
二、常用飼用調(diào)味劑及其在飼料中的應用 常用的調(diào)味劑主要有香料及其他引誘劑、甜味劑和谷氨酸鈉。此外,目前正在 開發(fā)使用酸味劑。
(一)香料及引誘劑 香料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飼用調(diào)味劑之一。常應用于 幼畜人工乳或代乳品,哺乳幼畜補充料,斷奶開食飼料,產(chǎn)蛋雞飼料,產(chǎn)奶牛飼料, 魚、蝦餌料中。國外還應用于其他經(jīng)濟動物、實驗動物和玩賞動物飼料。近些年來 一些礦物元素預混料、維生素預混料、加藥飼料,以及其他一些影響飼料味道的非 營養(yǎng)性添加劑產(chǎn)品中也添加適宜的香料,以改善飼料氣味(如AIltech 公司的萬香 保飼料防霉劑),誘導動物采食。 帶有香味的化學物質(zhì)主要是些酯類、酮類、醚類、脂肪酸類、脂肪族高級醇類、 醛類、烴類、萜烯烴類、醚酚類、苯酚類、芳香族醇類、芳香族醛類、硫醇類以及 內(nèi)酯等具揮發(fā)性物質(zhì)。有一些非揮發(fā)性物質(zhì),如某些核苷酸、L一氨基酸、 甜菜堿 等對魚、蝦有引誘作用。 提供特殊氣味的基團主要是羥基(--OH)、醚基(-O一)、琉基(一SH)、 硫醚基(一S一)、胺基(一NH2)、碳基、羰基(-CooH)、酯基(一COOR)、 苯 基等。含有這些基團的化合物各自有共同的氣味。一般分子量小,基團在化合物中 的比例越大,其氣味就越濃。 適宜作為飼料香料的原料很多,主要是一些含有香味的動、植物加工品、油及 其浸提物以及凡已批準作為食品添加劑而動物又喜愛的香料物質(zhì)均可選用。如:茴 香油、甘草精、蔥(蒜)粉、姜及其浸提物、橙油、柑桔油、胡椒粉、檸檬酸、醋 酸異丁酯、乳酸丁酯、乳酸乙酯以及可可巧克力、乳糖、葡萄糖等。國內(nèi)、外已有 商品性飼料香料生產(chǎn)。 飼料香料的選擇應根據(jù)動物的喜好和添加的目的,不同的動物、不同的使用目 的,選用不同的香型。以乳香型、水果香型為主。
1.雞用香料 雞用香料多用于產(chǎn)蛋雞和肉雞。種類很少,到目前為止, 僅 應用從大蒜和胡椒中得到的香料,主要是大蒜粉或蒜油、胡椒粉及其浸提物。大蒜 粉(片)添加于雞飼料中,不僅能增進食欲,在飼料和腸道內(nèi)還有殺菌作用,防止 飼料發(fā)霉和雞細菌性下痢。人工合成的大蒜素有同樣的作用,并以其價格低、質(zhì)量 穩(wěn)定而受到歡迎。 2.牛用香料 牛用香料主要應用于產(chǎn)奶牛飼料和犢牛人工乳或代乳品中。 奶牛飼料中應用香料的目的,一是增進采食,減少產(chǎn)奶高峰期的體重下降,奶 牛喜歡檸檬、甘草、茴香、甜味等香型;二是改善奶的氣味,在春、夏季青草豐富 的季節(jié),奶牛常因采食較多的青草而使牛奶中有青草味,在產(chǎn)奶牛補充飼料中添加 一些人所喜歡而又不影響牛采食的香料,可改善牛奶的質(zhì)量,主要是乳香型香料以 增加乳香。 犢牛人工乳或代乳品主要添加乳香型香料,以引誘增加采食??蛇x用可可、巧 克力、乳酸乙酯、乳酸丁酯以及其他脂肪酸酯、檸檬酸等。一般在脫離母乳前先添 加到母牛飼料中,再加到人工乳中。后期可逐漸增加甜味香料、甘草香、茴香等。
3.豬用香料主要用于人工乳、代乳料、補乳料和仔豬開食飼料, 使仔豬不知 不覺地脫離母乳,促進采食,防止斷奶期間生產(chǎn)性能下降。添加的香料主要為乳香 型、水果香型,此外還有草香、谷實香等。常加的除牛人工乳中的香源外,還有柑 桔油、香蘭素以及類似燒土豆、谷物類的香味都是豬所喜愛的。一般斷奶前先在母豬飼料中添加,使仔豬 記住香味,再加入人工乳中。開始以乳香型為主,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漸增加柑桔 等果香味香料。后期逐漸轉為炒谷物、炒黃豆香等,使其逐漸轉為開食料。
4.魚用香料及引誘劑 配合餌料代替天然餌料,以植物蛋白取代魚粉的魚、 蝦餌料中添加香料或其他引誘劑。對引誘魚、蝦采食,增加采食量,提高餌料利用 率有很好的效果。一般餌料中,特別是食肉型水產(chǎn)類餌料中可添加蝦、蟹粉、蛤蜊 粉、烏賊粉、水蚤、蚯蚓粉等及其提取物,以及含有此類氣味的其他物質(zhì)。非食肉 性水產(chǎn)類餌料中還可添加海帶、青草以及炒芝麻、炒豆餅、大蒜等香味及物質(zhì)。較 好的化學引誘劑為甘氨酸、L一丙氨酸、核苷酸和甜菜堿, 以及由這些物質(zhì)相互配 制而成的混合物。大茴香也常用于釣餌中。據(jù)報道,中藥阿魏可應用于釣餌。辟汗 草可誘捕黃鱔,?;撬崽砑佑谖r餌料中有很好的誘食效果。
5.玩賞動物用飼料香料狗、貓為雜食動物,其使用香型主要為牛肉香、 乳酪 香、雞肉香、牛奶香、黃油香、魚腥味等。貓尤其對魚腥味敏感。
(二)谷氨酸鈉 谷氨酸鈉屬鮮味劑,而且有增香作用。多用于食品, 目前已 添加于飼料。 谷氨酸鈉雖不是動物所必需的氨基酸,但它有很好的調(diào)味作用。對豬、雞促進 采食效果明顯,對產(chǎn)蛋雞和發(fā)育盛期的雛雞作用尤為明顯。豬飼料中添加0.1%能 明顯地提高食欲,加快生長。在人工乳中效果更佳,一般添加量為0。2%。在加有 抗生素及其他藥物的飼糧中可添加0.5%,促進采食。發(fā)酵法生產(chǎn)谷氨酸鈉的殘渣, 經(jīng)一定處理可代替谷氨酸鈉作為飼料調(diào)味劑。
(三)甜味劑、 酸味劑添加于飼料中的甜味劑可用各種動物愛吃的甜味物質(zhì)或 其代用品。常用的有糖蜜、糖精等,主要應用于幼畜人工乳、補乳料、開食料,雛 雞飲水或飼料,青年奶牛飼料中、以增進采食。 最近酸味劑已開發(fā)應用于動物飼料,主要是一些有機酸。一般允許作為食品添 加劑的物質(zhì)均可選用。在飼料中研究應用較多的是檸檬酸、琥珀酸、延胡索酸、乳 酸等。據(jù)報道,酸性飼料不僅很受幼畜和雞的歡迎,而且還有提高幼畜消化機能, 調(diào)節(jié)消化道內(nèi)微生物,有利于動物健康等作用。
著色劑
添加于飼料中的著色劑,主要用于家禽、水產(chǎn)動物及鳥類的蛋黃、皮膚、羽毛 以及肌肉的著色。由于習慣和心理作用,多數(shù)人偏愛金黃色或橙紅色的蛋黃,喜歡 金黃色皮膚的禽,較紅的肉色以及色澤鮮美的水產(chǎn)品等。并且往往根據(jù)產(chǎn)品的顏色 深淺判斷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風味。而玩賞動物的皮膚和羽毛顏色則是產(chǎn)品質(zhì)量的重要指 標,產(chǎn)品的色澤直接影響到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商品價值。 動物的皮膚、羽毛、蛋黃及甲殼類等的顏色主要是由類胡蘿卜素產(chǎn)生的,其色 澤的深淺決定于動物采食類胡蘿卜素的量。類胡蘿卜素廣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各種黃、 紅、綠、紫等深色植物、某些動物體和菌體,動物采食后可將某些色素轉移到動物 組織中或轉化為動物體色素表現(xiàn)出不同的色澤。由于人工養(yǎng)殖,特別是在高密度集 約化養(yǎng)殖和快速生長的條件下,飼料色素不能滿足需要,產(chǎn)品色澤變喑。因此,必 須在飼料中添加某些著色劑改善產(chǎn)品的色澤,滿足消費者的要求,提高產(chǎn)品質(zhì)量, 提高產(chǎn)品的商品價值。
(一)著色劑在飼料中的應用 目前著色劑已廣泛應用于蛋雞、肉雞飼料, 以改善蛋黃及表皮顏色。絕大部分飼料添加劑著色劑是用于這一領域,其次是應用 于有較高經(jīng)濟價值的畦魚、蹲魚、紅尼羅魚、蝦以及供觀賞的金魚,錦鯉魚等魚、 蝦餌料,以增加皮膚和肉色,水產(chǎn)餌料中添加著色劑有的對攝餌還有引誘作用。此 外應用于玩賞鳥類飼料以增加羽毛、皮膚和喙的色澤,有的還應用于產(chǎn)奶牛,以增 加奶油色澤。
(二)著色物質(zhì)及其著色效果可用于飼料增加畜產(chǎn)品顏色的物質(zhì), 主要是天然 和化學合成的類胡蘿卜素及其衍生物。其基本顏色為黃色至紅色。 各種富含天然類胡蘿卜素的無毒植物、動物及菌體加工物,都可用于飼料作為 增加畜產(chǎn)品顏色的天然補充物。如優(yōu)質(zhì)黃玉米、玉米麩質(zhì)粉、松針粉、青綠飼料。 苜蓿粉、萬壽菊粉、金盞花瓣粉、紅辣椒粉、胡蘿卜、甜薯、南瓜、刺槐葉及其他 闊葉粉、海藻類粉、橙皮以及甲殼類動物副產(chǎn)品等。這些天然著色劑補充物含類胡 蘿卜素種類復雜,含量變動大,不易掌握。又因來源受限制,不穩(wěn)定,作為商品性 飼料添加劑不多。 作為飼料添加劑著色劑的主要是微生物生產(chǎn)的葉黃素和化學合成的類胡蘿卜素 及其衍生物。在至今發(fā)現(xiàn)的500多種類胡蘿卜素中, 只有少數(shù)幾種含氧類胡蘿卜素 對卵、動物的皮膚、肉、羽毛、甲殼等有著色作用,見表8-1。 這些類胡蘿卜素因 其顏色的深淺和動物對它們的利用不同而著色效果不同。一些天然原料中含氧類胡 蘿卜素的含量見表8一2。
表8-2 一些天然原料中含氧類胡蘿卜素平均含量
┃原料 │含氧類胡 蘿卜素(mg/kg) │原料 │含氧類胡蘿 卜素(mg/kg) ┃
┃萬壽菊花瓣粉 │6000~10000 │脫水苜蓿葉粉 │400~550 ┃
┃金盞菊花瓣粉 │4275 │脫水苜蓿粉 │100~350 ┃
┃小球藻(綠藻)粉 │4000 │脫水三葉草粉 │300~500 ┃
┃海綿球藻粉 │2200 │胡椒粉 │185~440 ┃
┃海草粉 │60~900 │酵母 │340 ┃
┃銀合歡葉粉 │1600 │玉米面筋粉 │100~330 ┃
┃干銀合歡粉 │660 │干蝦廢棄物(頭 │157 ┃
┃(夏威夷) 辣椒粉 、殼、小蝦 275~1650 │甲殼類動物 │1~80 ┃
┃蜂花粉(臺灣) │1325 │干胡蘿卜 │65 ┃
┃花粉 │345~440 │橙皮、桔皮 │60 ┃
┃干刺蕁麻(Uriica)│800 │干甘薯 │55 ┃
┃甘藍葉粉 │670 │黃玉米 │20~50 ┃
┗━━━━━━━━┷━━━━━━━┷━━━━━━━┷━━━━━━┛
對產(chǎn)品顏色的深淺,消費者是用感觀判斷的,不同的色素,其著色效果也不同 (見表8一1),因而不宜單以色素的含量來決定著色效果。在色素含量相同時,隨 著紅色與黃色著色劑添加比例的改變,反映到人眼的顏色不相同。增添再多的黃色 素(如葉黃素)也不會形成深色產(chǎn)品,而添加少量紅色素(如桔黃色素)就能得到 較深的黃色著色效果。但若日糧中黃色素太少,只添加紅色素,產(chǎn)品中會出現(xiàn)給人 感覺不正常的紅色,而不能產(chǎn)生人們喜愛的金黃、橙紅色,如采食添加紅色素飼料 的產(chǎn)蛋雞所產(chǎn)蛋黃有的就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若在有一定黃色素存在的條件下使用一定 紅色素,則產(chǎn)品顏色可見到由黃至紅的變化,獲得理想的著色效果。由此可知,必 須根據(jù)產(chǎn)品要求,選擇適當顏色的著色劑,才能得到滿意的產(chǎn)品。 與食品著色劑主要用于食品外觀著色不同,飼料添加劑著色劑是對畜產(chǎn)品著色。 即使是深色的著色劑,若不能被動物吸收利用,并轉移到產(chǎn)品中或轉變?yōu)楫a(chǎn)品色素, 對產(chǎn)品著色毫無作用,即使可為動物吸收使用,若轉變?yōu)槠渌镔|(zhì)(如β一胡蘿卜 素轉為維生素A)也失去著色的功能。因此, 選作著色劑的類胡蘿卜素不應或很少 具有維生素A效果為佳。
(三)常用飼料添加劑著色劑及其在飼料中的應用
1.葉黃素 由發(fā)酵法生產(chǎn),為黃色至橙色。主要用于產(chǎn)蛋雞和肉雞飼料中, 以增加蛋黃及皮膚、喙、腳脛色澤。利用率及著色效果較人工合成物差。一般雞飼 料中添加10~20g/t。
2.β一阿樸一8’一胡蘿卜酸乙酯為橙黃色著色劑,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人工 合成著色劑之一,主要用于蛋黃及肉雞皮膚、喙、腳脛著色。利用率高,色素沉著 好,為著色最有效的類胡蘿卜素,而且β一阿樸一8’一胡蘿卜酸乙酯安全性、 穩(wěn) 定性好。歐美許多國家已批準作為食品添加劑。作為蛋黃和肉雞著色劑時,飼料中 添加量為0.1~10g/t。隨著添加量的增加,蛋黃及肉雞皮膚等顏色增加,但由于為橙黃色素,若需要深的顏色需與紅色色素合用.常與桔黃色素合用以達到橙紅色著色效果。此著色劑還有一定維生素A的生理作用。
3.桔黃色素又稱為西班牙蕪青色色素或斑蜜黃質(zhì),為紅色著色劑。 是目前世 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著色劑之一,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使用??捎商烊晃镏刑崛 ?作用添加劑者主要為化學合成。桔黃色素應用范圍很廣,可用于蛋黃、皮膚、金絲 鳥和紅鶴的羽毛,蛙魚、蹲魚、金魚皮膚以及其他玩賞和實驗用魚、鳥等著色。 桔黃色素著色效果好,用于蛋黃著色因各國消費者對蛋黃的愛好不同,飼料中 的添加量為0.4~4.5g/t不等;用于羽毛著色(紅金絲鳥)約為0.O1%~0•02 %,虹縛魚為50g/t。
4.檸檬黃質(zhì)為強烈的紅色色素,也是很好的卵黃、皮膚著色劑, 其著色效果 與桔黃色素相似。檸檬黃質(zhì)的應用不如桔黃色素廣泛,有一定的維生素A生理功能。
5.蝦紅質(zhì)或稱蝦黃質(zhì)、蝦青質(zhì)等。為紅色色素,已有工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品投入市場。 主要應用于對蝦餌料,增加對蝦色澤。此外,還可用于畦魚。蹲魚、大馬哈魚等餌 料,以改善其體色。對于甲殼類所需的蝦紅質(zhì),也可用玉米黃質(zhì)、β一胡蘿卜素代 替,這兩種類胡蘿卜素是蝦紅質(zhì)的前體。在體內(nèi)能轉化為蝦紅質(zhì)而起到增色作用。
盡管這些著色劑有一定穩(wěn)定性,但當與其他物質(zhì)混合后也會受到破壞,一般同 維生素A、維生素D一樣制成穩(wěn)定的微粒粉劑較好。其商品制劑一般為5%~10 %的 色素含量,露康定即為10%檸檬黃質(zhì)干粉劑、有單一制劑,也有紅、黃色素配合而 成的制劑。如瑞士羅氏藥廠生產(chǎn)的著色劑產(chǎn)品(表8一3)。
有報道,合成蛋黃著色劑增加的蛋黃顏色,煮熟后顏色變淡;而天然著色物質(zhì) 的著色效果無此變化。因此,對天然著色劑的研究開發(fā)已受到關注。
脂肪抑制劑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提高畜、禽體瘦肉率,除了應用育種技術外,在過去 的40年里營養(yǎng)和飼料添加劑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對降低畜、禽體脂肪,提高瘦肉率作 出了很大貢獻。60年代以來應用的甾體類激素以及其他增重劑,有很好的抑制畜、 禽脂肪沉積,提高瘦肉率的作用。但由于殘留問題,已受到嚴格限制,許多國家甚 至已禁止使用。此外許多其他生長促進劑如某些抗生素、氨基酸(如賴氨酸)等也 有一定的提高瘦肉率的作用… 近些年的研究顯示,生長激素和β一興奮劑在抑制動物體脂肪沉積, 提高瘦肉 率方面已表現(xiàn)出令人滿意的結果。由于DNA重組基因研究的突破, 生長激素作為飼 料添加劑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研究表明,生長激素將是最安全有效的促生長,提高瘦肉 率的添加劑。目前的關鍵在于降低生長激素的生產(chǎn)成本和生產(chǎn)出穩(wěn)定性制劑。生長 激素釋放因子的應用和對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的免疫的研究應用,也將有助于抑 制動物體脂肪沉積,提高瘦肉率。 80年代以來的研究表明,β一腎上腺素興奮劑能改變動物對其所攝取養(yǎng)分的利 用方式,使能量較少用于沉積脂肪,而較多地用于蛋白質(zhì)合成。因此這類物質(zhì)又被 稱為“重分配劑”。
三、綜合品質(zhì)改良劑 日本生產(chǎn)了一種改善肉、蛋品質(zhì)的飼料添加劑“地養(yǎng)素”,能起到使舍飼畜、 禽如同在放牧(即“地養(yǎng)”)條件下可自由獲取土壤中某些成分一樣的作用,使肉、 蛋品減少腥味,味道鮮美,色澤加深,耐貯藏,并能減少糞臭,改善環(huán)境條件。其 主要成分為:抱樹或山毛棒等闊葉樹汁,木醋酸精餾液,纖維素酶,海藻粉,艾蒿 粉,沸石。。
在動物顆粒飼料和魚蝦餌料的生產(chǎn)過程中, 若飼料原料粘結性不好,則需添加一定的粘結劑,以增加飼料的粘結性,有助于顆粒的成 形和保證一定的顆粒硬度和耐久性,增加水產(chǎn)餌料在水中的穩(wěn)定性,減少加工過程 中的粉塵。有的粘結劑對某些活性成分還有很好的穩(wěn)定作用,可減少活性微量組分 在加工、貯存過程中的損失。 對于畜、禽顆粒料的生產(chǎn),由于原料中所含有的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等物質(zhì)經(jīng) 過一定的處理(如一定的溫度與壓力)能產(chǎn)生一定的粘度,滿足顆粒成形與耐久性 的要求,一般無需另加粘結劑。只是在原料中粗纖維含量較高,而淀粉、蛋白質(zhì)、 脂肪等含量很少,飼料不易成形時才添加適當?shù)恼辰Y劑以增加粘結性。 由于魚、蝦是在水中攝食,其飼料要求在水中一定時間不松散,以便魚、蝦攝 食和防止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散落和流失。同時,飼料在水中的潰散、流失會造成水質(zhì)污染,影響 魚、蝦的健康和正常生長,特別是在較高溫度情況下,高密度、連續(xù)性養(yǎng)殖尤為重 要。此外,由于粘結劑的應用可改進飼料,特別是濕性餌料的彈性、滑軟性,增加 餌料適口性,促進魚、蝦采食。因此,粘結劑對魚、蝦餌料生產(chǎn)非常重要,對提高 水產(chǎn)產(chǎn)量,降低餌料系數(shù),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在配合飼料和預混料生產(chǎn)過程中,為了減少粉塵,消除微量組分的靜電性和損 失,增加載體的承載能力,常需添加少量的油脂類粘結劑。在制粒時,添加一定的 油脂可增加粘結作用和潤滑性。 可作為粘結劑的物質(zhì)很多,凡無毒,無不良氣味,具有較強粘結作用,來源廣, 成本低的天然物和化學合成或半合成物質(zhì)都可用作粘結劑。主要是些高分子有機物。 茹糖類及動、植物蛋白類等天然高分子有機物和含羧甲基、羥基、羧基等基團的化 學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物。這些高分子化合物通過這些基團,依靠氫鍵及離子電性 作用與飼料基料產(chǎn)生較強的結合力。此外有些天然礦物粉也可作為粘結劑。各國、 各地區(qū)一般根據(jù)具體情況和資源,選擇不同的物質(zhì)作為粘合劑。主要來源于以下幾 方面:
1•含淀粉多的植物種籽和塊根、塊莖類加工物小麥粉、大麥粉、玉米粉、 糯 米粉、粘高粱粉、馬鈴薯粉、木薯粉、地瓜粉、蠶豆粉等及其相應α一變性淀粉和 糊精:這類物質(zhì)主要是其淀粉起作用。其中粘結效果好,應用較多的為馬鈴薯α一 淀粉和木薯α一淀粉。由于魚、蝦對淀粉的利用率不高,若添加量過大,淀粉利用 率下降,且對肝臟代謝不利,易引起肝腫大、發(fā)育不良等疾病,應用時必須加以注 意。
2,植物膠 刺槐豆膠、愈創(chuàng)膠、黃原膠、阿拉伯膠、瓜爾膠、蠶豆膠、西黃 蓄膠、古柯膠、鹿角菜膠、瓊脂,褐藻膠以及其他無毒的植物膠。多為糖類。應用 較多的為褐藻酸鈉。
3•動、植物蛋白類蛋清蛋白、酪蛋白、魚漿、菌體蛋白、小麥胚芽蛋白、 谷 朊、明膠以及各種面筋等,應用較多的為魚漿、明膠、谷骯及活性面筋。
4•化學合成或半合成物 羧甲基纖維素(CMc)及羧甲基纖維素鈉(Na一CMc) 。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鈉、磺化木質(zhì)素、丙烯二醇、羥甲基淀粉、 磷酸鹽 交聯(lián)淀粉、尿素一甲醛縮合物以及其他批準用作食品添加劑的所有粘結劑。這類物 質(zhì)粘性強,在飼料中用量少,還常用作穩(wěn)定劑或包被材料,但一般價格較貴。其中 羧甲基纖維素及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丙烯酸鈉應用較普通。聚丙烯酸鈉還有促進豬 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的效果,有的國家已開發(fā)作為豬生長促進劑(如日本)。多 數(shù)化學合成粘結劑對動物無營養(yǎng)作用,在日糧、餌料中添加量一般不超過2%。
5.天然礦產(chǎn)物如膨潤土和膨潤土鈉。
6•油脂類粘結劑一般選用優(yōu)質(zhì)的不易凝結的植物油、礦物油。 為減少粉塵時 可用動、植物油混合物。 由于各種魚、蝦對餌料的要求不同,對粘結劑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如鰻魚的 餌料不僅要求在水中不松散,還要求有一定的彈性;蝦類攝食是先抱住飼料再咬食, 而且多為夜間攝食,故要求飼料在投餌后至少4h不松散,并有一定的硬度;而紅蹲、 鰍魚餌料只要求在水中穩(wěn)定較短的時間即可。此外,餌料的類型、投餌的方法不同, 對粘結劑的要求也不相同,餌料的加工方法對粘結劑粘度的影響也不一樣。因此, 在實際應用時,應根據(jù)不同的要求和粘結劑的特性選擇不同的粘結劑,一般是選擇 幾種原料經(jīng)一定的處理、配制成復合粘結劑才能達到理想的粘結效果。
幾種單一粘結劑的特性
1.α一淀粉亦稱熟淀粉、預膠凝淀粉、預糊化淀粉。 為一種物理變性淀粉, 親水性強,遇水膨脹,粘、彈性好,是魚、蝦配合飼料優(yōu)質(zhì)粘結劑,是鰻魚餌料的 首選粘結劑。其中以馬鈴薯α一淀粉為最佳,其5 %的水溶液在常溫下的粘度值約 為0.8~2Pa•S(厘泊,cps)。其次是木薯α一淀粉。 以一淀粉的粘性因其生產(chǎn) 工藝差異很大,日本生產(chǎn)的α一淀粉為純白色,有較高的粘彈性,5 %的水溶液粘 度值大于2Pa•S。α一淀粉貯放時間長會降低粘度。 α一淀粉是無毒的營養(yǎng)物,但因魚、蝦對淀粉的利用有限,餌料中淀粉含量過 高對健康不利。一般鰻魚配合餌料中α一淀粉量不宜超過22%,對蝦則為8%~ 10 %。
2.褐藻酸鈉(Na一A1g)亦稱褐藻膠,分子式為(C6H706Na)n。 是右旋甘露 糖醛酸鈉聚合物,存在于海藻中。制品為白色至淡黃色干燥粉未或膠體,無毒,無 味。有很強的親水性,吸水后體積膨脹近10倍,粘性強,1%膠溶液的粘度為0 . 6Pa•S,易與蛋白質(zhì)、淀粉、明膠等飼料組分共溶相聚。但長時間高溫(>80oC) 會降低其粘度。實際應用時常與其他粘結劑(如α一淀粉)合用,餌料中添加量一 般為1%左右。是目前魚、蝦餌料中應用較普遍的粘結劑。但價格較貴。 除褐藻酸鈉以外,其他海藻酸鹽(鉀、按、鈣等)也都可選作餌料粘結劑。 3. 瓊脂亦稱洋菜膠. 由某些紅藻提取而得。其粉劑呈乳白色,無臭無味,化 學成分為線性多元半乳糖硫酯及其與鈣、鎂、鈉、鉀等生成的復合物。其粘度受溫 度、pH值和電解質(zhì)的影響。不溶于冷水,可逐漸溶于熱水,在250C時形成膠溶液。 通常在魚、蝦餌料中用量為0.5%~2%,多用于微粒餌料。
4.阿拉伯膠來自Acacia屬的一種樹的分泌物, 是一種被廣泛使用價廉的植物 膠。其成分為阿拉伯酸、半乳糖廢微量有機酸等與鈣、鎂、鉀鹽所形成的復合物。 分子量約為24萬。在水中的溶解度極大,粘度高,pH在6~7時最高。但粘度受溫度、 pH和其他添加物的影響大,隨溫度上升而粘度減小,電解質(zhì)還影響其溶液的均勻度。
5.瓜爾膠(guarum)來自一種豆科植物的胚乳,工業(yè)級產(chǎn)品呈深黑色, 純品 呈白色或乳白色。幾乎無味,屬多糖類。分子量約22萬。在pH4~10.5時很穩(wěn)定, pH8時溶解最好,在冷水中即可形成膠液。1%膠溶液的粘度為2~3
6.蠶豆膠(1ocust bean gum)來自蠶豆胚乳,其粉劑呈白色。 為甘露糖主 鏈物質(zhì)連接有單一乳糖支鏈的物質(zhì),分子量約為31萬。1%膠溶液的pH為5~6.5, 粘度為3Pa•s其粘度在pH3~11時幾乎沒有影響,中性鹽類對其粘度稍有影響。
7•西黃蓄膠(gum tragacanth)來自黃蔑屬的一種樹的枝干和根的分泌物。 其粉劑呈乳白色,化學成分包括可溶部分的西黃蓄膠和不溶部分的黃蓄膠糖。溶于 冷水,1%膠溶液pH在5.1~5.9之間, pH為8時粘度最高,此膠的粘度在植物膠 中最高約為3•8Pas,最適合與其他物質(zhì)拌合。但礦物質(zhì)及有機酸能使其降低粘度, 二價、三價陽離子也使其粘度降低。
8•羧甲基纖維素鈉(Na一CMC)為白色至近白色粉未或纖維狀物質(zhì),無臭,親 水性粘結劑,在潮濕空氣中易吸濕。Na一CMC在冷、熱水中均可溶。 其粘度受放置 時間影響不大,但受溫度影響,隨溫度升高而降低,超過 45C 則粘度全部消失, pH4~11時,粘度較好, pH7時最高。主要用于魚的濕性顆粒料,一般餌料中添加 量不超過2%,據(jù)報道,羧甲基纖維素鈉有助于加級魚的生長。
9•羧甲基纖維素(CMC)為白色至近白色粉未或粒狀或纖維狀物質(zhì),無臭。可 溶于冷水中,在熱水中不太溶解。粘度較高,且對藥品、熱、光十分穩(wěn)定,但在80℃ 以上溫度條件下,粘性會逐漸消失。CMC在餌料中添加量一般不超過2%。
10•聚丙烯酸鈉為白色無臭、無味粉未。遇水即吸水膨脹,而成透明的凝膠 體,其粘度大于Na一Alg和Na一CMC。是魚、蝦餌料中常用的粘結劑。因?qū)ωi有促生 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的作用,已開發(fā)為豬生長促進劑。
11•膨潤土和膨潤土鈉多用于畜、禽顆粒飼料,以加強顆粒的耐久性,增加 制粒產(chǎn)量,并可延長壓模壽命。這是由于膨潤土鈉有較高的吸水性,在適當游離水 存在時,吸水后膨脹改進了飼料的粘結性和潤滑作用。其細度要求至少90%~95% 通過200目篩,用量要求不超過配合飼料的2%。表8一5為一些粘結劑對蝦料在水中 的穩(wěn)定性和成本的影響。 表8一5一些粘結劑對蝦料的水穩(wěn)定性和成本的影響 。
防結塊劑(或抗結塊劑)
在飼料添加劑的生產(chǎn)和配合飼料的加工過程中,對一些易吸濕結塊或粘滯性強、 流動性差的原料,需添加少量流動性好的物質(zhì),以改善其流動性,防止結塊。這些 流動性好的物質(zhì)被稱為防結塊劑。除防止結塊外,飼料中添加防結塊劑還可防止配料倉中結拱, 有利于配料的準確性和飼料的混合均勻。 應用較普遍的防結塊劑有二氧化硅及硅酸鹽。如硅酸鈣、硅酸鋁鈣、硅酸鎂、 硅酸鋁鈉、硅酸三鈣等和一些天然礦物,如膨潤土及其鈉鹽、球土、高嶺土、硅藻 土、某些粘土等,此外。常用的還有硬脂酸鈣、硬脂酸鉀、硬脂酸鈉等。其中二氧 化硅價低,最為常用。各種抗結塊劑在配合飼料中一般不超過2%。美國FDA規(guī)定的 使用范圍及限制用量。
吸附劑
蛭石、氫化黑云母、凹凸棒等一些多孔結構的天然礦物粉,容重小,是很好的液體物質(zhì)的吸附劑。多用于將液體添加劑生產(chǎn)為粉劑時,除作為吸附劑外,這些物 質(zhì)在飼料中還有一定的防結拱、除臭、吸附某些毒素和病菌,減少幼齡動物下痢等 作用。添加量一般不超過成品飼料的2%。此外,玉米芯粉、稻殼粉、鼓皮、 大豆 皮粉等粗纖維含量高,表面積大且有突脊的有機物質(zhì)也是常用的液體吸附劑、吸附 劑亦是很好的粉狀物質(zhì)載體。作為吸附劑不宜粉碎過細,以免破壞孔狀結構,一般 40~60目。
乳化劑
在液體飼料和人工乳的生產(chǎn)或其他添加劑的生產(chǎn)中,為了改變添加劑的溶解性,使脂溶性物質(zhì)在水中分散而形成穩(wěn)定均勻的乳濁液,需添加乳化劑或表面活性劑。 乳化劑是含有親水基團和親脂基團,介于油與水之間的物質(zhì),多是些酯類。飼料中 常用的有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 乙烯脂肪酸山梨糖醇酯、聚氧乙烯脂肪酸甘油酯等。其他食品用乳化劑也都可用作 飼料乳化劑。乳化劑的添加量一般為油脂的1%~5%。
1.甘油脂肪酸酯為無臭或特殊氣味的白色至淡黃色粉未、薄片、顆粒、 蠟狀 塊或為半流動的粘稠液體。是食品和飼料中常用的乳化劑,在飼料生產(chǎn)中常用作犢 牛、仔豬人工乳和各種飼料加油酯乳化劑;添加量一般為油脂的5%。
2.山梨醇脂肪酸酯為白色至黃褐色的液體、粉未、薄片、顆?;蛳灎钗?。 用 于代乳品的粉未油脂或?qū)︼暳嫌椭M行乳化。添加量達油脂量的1%~5%即可滿足要求。 其次還可增進代乳品粉未的流動性能和在水中的分散性,形成穩(wěn)定的乳濁液。
3,蔗糖脂肪酸酯為無味或稍有特異氣味的白色至黃褐色粉未、 塊狀或無色至 微黃色粘性樹脂狀。常用作食品、飼料乳化劑??蓡为毷褂没蚺c其他乳化劑合用, 添加量為油脂的1%~5%即可獲得穩(wěn)定的乳化效果。其次用于代乳粉生產(chǎn),可使油 脂顆粒分散細而均勻,加水時易于溶解并形成穩(wěn)定的乳濁液。 此外生產(chǎn)粉未油脂時 也可選用。
4•聚氧乙烯脂肪酸山梨糖醇酯為白色至褐色液體、半流體或蠟狀塊。 是常用 的食品、飼料、藥物和化妝品乳化劑,常用于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香料的乳化、分散 和可溶性的處理。
5•聚氧乙烯脂肪酸甘油酯為白色至黃褐色液體、半流體或蠟塊狀。 廣泛應用 于食品、 醫(yī)藥、化妝品和飼料生產(chǎn)。作為飼料添加劑用于油脂乳化時按油脂的1.7 %~6. 7%比例添加可獲得良好的乳化效果。用于生產(chǎn)粉未油脂,一般按油脂的1 %~5%即可。
其他加工輔助劑
礦物油、凡士林(礦物脂)等還可用作防塵劑、防濕劑以及減少靜電荷添加于飼料中,特別是添加于預混料中。添加量:預混料中不超過3%;日糧中不超過0. 06%。
除臭劑
為了防止畜、禽糞便的臭味污染環(huán)境,可通過在飼料中添加除臭劑。 主要是一些具吸附性強的物質(zhì)。主要是一些多孔礦石粉,如細沸石粉、凹凸棒粉、煤灰等。 日本的F-Nick 除臭劑在豬、牛飼料中添加1%,在雞飼料中添加0.5%即可防止惡 臭,并對畜產(chǎn)品質(zhì)量也有所提高。其典型配方為: FeS04•7H20 7份 煤灰(或細沸石粉) 3.5份 地養(yǎng)素也有除臭作用。
作者:
bonderic
時間:
2007-11-27 16:11
我覺得這篇綜述寫得不錯,很好??!
作者:
墨魚
時間:
2007-11-27 23:07
標題:
回復 樓主 的帖子
資料詳細,養(yǎng)殖離不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