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導致仔兔死亡的原因與應對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杏林
時間:
2008-4-26 22:55
標題:
導致仔兔死亡的原因與應對措施
一、容易導致仔兔死亡的原因
仔兔養(yǎng)殖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按規(guī)程進行飼養(yǎng)管理,防護不周,導致仔兔死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冬季保溫防寒措施不完善 冬季如果忽視防寒保暖,兔舍溫度過低,就容易導致仔兔凍傷。特別是出生7天以內的仔兔,幾乎沒有體溫調節(jié)能力,如母兔產仔時無人值班,仔兔被產在窩外,母兔又不拉毛覆蓋,2小時左右就會把仔兔凍死。
(二)應激導致母兔異食癖 臨產前母兔受到驚嚇,產仔后窩內有異常氣味,有貓、鼠等進入兔舍或母兔母性不強,極易導致母兔產生異常反應,將自己所產仔兔吃掉。有的血配母兔由于分娩后立即配種,懷孕后會出現(xiàn)拒絕哺乳,甚至咬死仔兔的現(xiàn)象。
(三)貓鼠危害 仔兔出生7天內,是防止貓鼠進入兔舍危害仔兔的關鍵時期。如管理不善,極易導致貓鼠咬死、咬傷仔兔。
(四)餓死、壓死和病死母兔泌乳性不強,泌乳量太少,仔兔吃不飽,或因仔兔太多,強弱懸殊大,弱仔長期吃不到奶或吃不飽奶而餓死。壓死是因為有的母兔母性不強,習慣睡在仔兔上面;也有的群養(yǎng)兔子不分群,幾只兔子聚在一起,積壓時間過長導致仔兔死亡。病死多為仔兔吃了患乳房炎的奶汁后發(fā)生急性腸炎、下痢,排出腥臭的白色或黃色糞便,不久就會導致仔兔死亡;如果仔兔患有球蟲病、兔瘟病等,治療不及時也容易引起仔兔死亡。
(五)意外死亡 由于兔舍太高、籠門關閉不嚴,仔兔從籠里掉到地上摔死;或因墊草過于柔軟、韌性大,仔兔纏繞其中而致死。
二、應對措施
(一)讓仔兔早吃奶、吃足奶在一般情況下,仔兔產下不久就會自動吃奶,不需要輔助。但有些不行,因此要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沒有吃到奶的仔兔應及時讓母兔喂奶。對護仔性不強的母兔,要實行強制喂奶,對個別不會自己吃奶或弱小的仔兔要人工輔助喂奶,可以補喂豆?jié){、奶粉或麥乳精等。喂奶可用注射器、塑料眼藥水瓶,在出口處接上塑料膠管,把膠管另一端放入仔兔口中。
(二)采取寄養(yǎng)方法,養(yǎng)好仔兔 當母兔產仔較多,奶汁分泌不足時可采取寄養(yǎng)的辦法進行飼養(yǎng),方法是選擇分娩3天以內的母兔充當寄母,先將仔兔轉移到寄母箱內3小時讓仔兔互相爬動,等氣味混合均勻后,再將母兔提入人工輔助喂奶,2~3天后,仔兔就會自動吃奶。
(三)開展仔兔補飼,養(yǎng)壯仔兔2周齡以后,抓緊補料。補料除了要給母兔補飼精料外,還應特別注意加強仔兔的補飼工作,可補飼一些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鮮嫩的青草、青綠的菜葉以及精料等。不過要注意做到由少到多,循序漸進,少喂勤添,防止浪費。40~50日齡時,可以完全斷奶。
(四)加強兔舍管理 冬春季節(jié)要防寒保暖,防止賊風進入。母兔產仔應準備好產仔舍或產仔箱。嚴防貓鼠等動物進入兔舍,以免侵擾仔兔。
(五)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 注意產仔箱和其他兔籠的清潔衛(wèi)生、保持飼養(yǎng)環(huán)境干燥。產仔箱和其他兔籠使用前應清洗曝曬或用堿水、石灰水或0.1%的氫氧化鈉及新潔爾滅溶液進行消毒,堅持每天打掃兔舍、兔籠,以消滅環(huán)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增強兔的體質。
(六)做好冬季保溫和夏季防暑如果仔兔產在冬春季節(jié),天氣寒冷時產箱應加厚墊草、保持暖和、無賊風進入,在產箱上方可設置紅外線燈或15~25瓦的白熾燈泡讓仔兔取暖,防止仔兔凍死、凍傷。如果仔兔產在夏季,應注意搭建遮陽棚,提前在兔舍周圍種植遮陽植物,避免陽光直射進入兔舍,當舍溫高于35℃時,可在籠內放置用冷水浸濕的磚塊,供兔子伏在上面降溫,以防中暑。
(七)抓好比較常見疾病防治,主要抓好以下4種。
(1)感冒:仔兔發(fā)燒不吃草時用青霉素40萬單位、鏈霉素30萬單位、安痛定5毫升混合肌注,1日2次。
(2)肚脹病:仔兔肚脹不吃草時灌服液體石蠟5毫升,或植物油4毫升。
(3)球蟲病:口服SD 1片、小蘇打2片,1日2次,連服3天;痢特靈1/2片連服3天。氯本胍每只仔兔10毫克,連服1周。
(4)胃腸炎:痢特靈1/2片、氯霉素1/2片、磺胺脒1/2片混合口服1日2次,肌注黃連素2毫升,維生素C 3毫升或痢菌凈2毫升肌注,1日2次。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