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反芻動物應科學用藥 [打印本頁]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7-14 20:52
標題: 反芻動物應科學用藥
牛、羊、駱駝等動物因其消化道的結構和功能特點,在其消化飼草過程中,需要一個反復咀嚼的慢動作———反芻,因而被稱為反芻動物,也稱反芻獸。反芻動物因為具有復雜的消化器官———多室胃(有四個胃),在消化功能上與單胃動物(如豬、犬、禽等)有很大不同,因而在給藥的品種、途經(jīng)、用藥劑量和劑型上均與單胃動物有很大不同。這就要求廣大獸醫(yī)在臨床防治上,應該根據(jù)反芻動物的生理特點科學用藥。
  反芻動物具有復雜的前胃,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是瘤胃,瘤胃從體積上超過其他三個胃的總和(成年牛瘤胃體積約占胃總體積的80%),前胃(瘤胃、網(wǎng)胃、瓣胃)復雜的消化功能也主要體現(xiàn)在瘤胃上。反芻動物的瘤胃內(nèi)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瘤胃細菌和瘤胃纖毛蟲(兩者比例大體為1∶1),其重量約占瘤胃內(nèi)容物的3.6%。瘤胃微生物對于動物機體的重要作用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作為提供畜體日常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的來源之一(成年牛每晝夜約有100克微生物蛋白質由瘤胃進入皺胃而被機體吸收,約占牛蛋白質最低需要量的30%),特別是瘤胃纖毛蟲的蛋白質含有豐富的賴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它的品質超過瘤胃細菌的菌體蛋白。二是纖維素在瘤胃細菌和瘤胃纖毛蟲體內(nèi)的纖維素分解酶的作用下,通過逐級分解(如瘤胃纖毛蟲能撕裂、分解、吞噬纖維素),最終產(chǎn)生揮發(fā)性脂肪酸而被吸收入血。與此同時,瘤胃微生物分解淀粉、葡萄糖和其他糖類,產(chǎn)生低級脂肪酸和形成糖元,糖元經(jīng)小腸的消化吸收利用成為機體的葡萄糖,泌乳牛則將進入血液的葡萄糖用來合成牛乳。由于瘤胃微生物的發(fā)酵作用,產(chǎn)生大量的熱能,通常瘤胃的溫度達39℃~41℃,瘤胃的pH為6~7。
  臨床上大多數(shù)抗生素都屬酸性藥物,如青霉素類為有機酸,氨基苷類、大環(huán)內(nèi)脂類、四環(huán)素類等抗菌素藥物則大多制成酸性鹽類形式產(chǎn)品;而這些酸性藥物可直接影響纖毛蟲的活力,使之降低,進而影響到瘤胃消化功能。而與此同時,皺胃(第四胃)內(nèi)酸度保持pH為2~2.5,高度酸性,可破壞大多數(shù)堿性藥物的作用(如大多數(shù)磺胺藥為堿性)。由此可見,對于反芻動物來說,大多數(shù)抗菌素不宜口服使用,而適宜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實踐證明,其他大多數(shù)西藥反芻動物口服效果都很差;西藥的量都很少,且進入胃內(nèi)在瘤胃的發(fā)酵過程中,大多起化學反應使藥效降解。相反,由于反芻動物有復雜的消化生理特點,使用中藥灌服,不僅療效好,而且操作也很方便。因此,對于反芻動物來說,臨床上歷來提倡使用中藥。包括一部分傳染病在內(nèi),尤其是反芻動物的普通?。▋?nèi)科、外科、產(chǎn)科、消化道疾?。?,使用中藥,其效果遠比西藥好。
  在臨床具體病的診治上,常施用中西獸藥相結合的方法,往往療效更加顯著。比如奶牛的化膿性子宮內(nèi)膜炎,在臨床上通常采取局部沖洗及子宮填放抗菌素,而對畜體整體使用中藥生化湯加減方劑灌服的方法,療效非常顯著。
  反芻動物的瘤胃微生物能合成某些B族(包括硫胺素、核黃素、生物素、吡多醇、泛酸和維生素B12)以及維生素K。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即使日糧中缺少這類維生素,也不會影響反芻動物的健康,即成年反芻動物的日糧中一般不需要添加這類維生素。但幼畜(如犢牛、羔羊)因瘤胃尚未發(fā)育完全,微生物區(qū)系沒有充分建立,則有可能患維生素B族缺乏癥,應注意在日糧中添加。同時應注意成年反芻動物在日糧中鈷缺乏時,可使維生素B12缺乏,因為瘤胃微生物在缺鈷的情況下不能合成維生素B12,于是導致動物出現(xiàn)食欲抑制,幼畜生長不良。所以,反芻動物的日糧中不能缺鈷。
  另外,反芻動物對許多農(nóng)藥十分敏感,特別是有機磷類、有機氯類農(nóng)藥,一般不可用于口服;在用于體表驅蟲時也應十分慎重,須準確掌握劑量,稍有不慎即可引起中毒;臨床上最好不用農(nóng)藥驅蟲,必須用時應先作好中毒的搶救準備。
作者: aoxue306    時間: 2008-9-4 19:25
挺好,學習一下,繼續(xù)努力呀!
作者: 牧業(yè)2008    時間: 2008-10-9 16:54
好好學習啊,知識太重要了啊
作者: 牧揚人    時間: 2008-10-16 22:19
很精湛,值得學習和實踐!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