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關于養(yǎng)豬平衡點5.5:1的說法? [打印本頁]

作者: dazhui    時間: 2008-9-17 21:26
標題: 關于養(yǎng)豬平衡點5.5:1的說法?
請大家來詳細說說關于養(yǎng)豬平衡點5.5:1(豬價:玉米)的說法,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多的人都知道的,請大家用數據來論證一下.
        或告知究竟怎么來的這個數據?千萬別說是外國傳入的就好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9-17 22:38
十幾年前,這個數值還有借鑒意義,如今其實應該扔一邊了,只是由于未出現更好的數值替代,以至不少人還用它。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9-18 00:22
應該要比這個比例更高吧!
作者: dazhui    時間: 2008-9-18 05:58
我的意思是大家來分析這個數據究竟怎么算出來的?我害怕是某個專家引進或估計的吧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9-18 10:01

實際上是這樣的:全球適合種玉米的地方,也適合種大豆。因此玉米和大豆的價格偏離不很大

 

而大都代表了蛋白質原料的成本,玉米代表了能量成本,二者偏離不大,就用玉米全部代表了。

 

玉米和豬成本有一定相關性,只是近年來技術不斷突破,這個數值在降低,可能要低于5.5了


作者: dazhui    時間: 2008-9-18 13:38
最好看有哪位養(yǎng)豬場比較熟悉的來詳細帳比較有一些參考價值,只要有每個成本的核算了,就可以復制。不要算模糊帳了,要改變這個習慣才好
作者: vanmd    時間: 2008-9-20 12:02
現在豬糧比遠遠高于5.5,因玉米豆粕價格比例與以前相差太大~
作者: maple_niu    時間: 2008-9-21 10:17
蛋白飛漲,這個比例目前不太適用。
作者: dazhui    時間: 2008-9-21 10:28
因此請有各方面經驗的朋友提出一個計算程序,這樣大家可以參考,自己就可以算成本了
作者: btkj    時間: 2008-9-24 10:08
標題: ****
都2000年代了,一切都在變了.在以前的北方玉米產區(qū)可以那樣說5:1.80年代在四川我們以玉米6+洗米糠2~3+麥麩1~2,從40斤開始的仔豬到180~200斤出攔,平均料比在4~4.5.單純飼料成本是低于5的玉米的,加人工費用,就是個很時代感的東西.
現在,大量的酶制劑產品可以提高能力的釋放和利用,抗生素的被生物制劑的替代也提高了豬對飼料的利用率.而且在豆粕價格高偏離的時候,我們可以盡量棄之,魚粉高時也是有替代.
所以,飼料的成本增加比例不大,而是現在養(yǎng)殖的觀念\技術還有太多的偏差,造成養(yǎng)殖的死淘率高,以及當今時代的人工\費用偏高,但同時豬價在養(yǎng)殖數量的再度失衡后價格還相當可以.所以要算平衡點就必須根據各地區(qū)的差異各自計算了哦.總之該放棄太老的公式了.
作者: zhangxinlq    時間: 2008-9-26 15:34
我還看過這樣一個公式:
中豬料的價格×3.1+1的出的數據代表養(yǎng)殖盈虧平衡點,不知道有沒有道理?
作者: xwbdairyman    時間: 2008-10-23 22:29
贊成“山中的漫步者”。
作者: fuxchina2006    時間: 2008-10-24 20:20
原帖由 zhangxinlq 于 2008-9-26 15:34 發(fā)表
我還看過這樣一個公式:
中豬料的價格×3.1+1的出的數據代表養(yǎng)殖盈虧平衡點,不知道有沒有道理?

這倒還是第一次聽說,有待進一步檢驗!
市場是充滿變數,在幾年前的豬料(玉米)比價是5.5,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這個比值有所上升,增長大約1。
作者: 豬個兒肥    時間: 2009-5-18 17:19
搞了半天都沒有一個建設性的東東出來,白跑來一趟!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