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維生素C(抗壞血酸)
[打印本頁]
作者:
sunzheng886
時間:
2008-11-12 15:36
標題:
維生素C(抗壞血酸)
十、維生素C(抗壞血酸)
維生素C是一種含有6個碳原子的酸性多羥基化合物,因能防治壞血病而又稱為抗壞血酸。它是一種無色的結(jié)晶粉末,加熱很容易被破壞。結(jié)晶的抗壞血酸在干燥的空氣中比較穩(wěn)定,但金屬離子可加速其破壞。
由于維生素C具有可逆的氧化性和還原性,所以它廣泛參與機體的多種生化反應。已被闡明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參與膠原蛋白質(zhì)合成。此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①在細胞內(nèi)電子轉(zhuǎn)移的反應中起重要的作用;②參與某些氨基酸的氧化反應;③促進腸道鐵離子的吸收和在體內(nèi)的轉(zhuǎn)運;④減輕體內(nèi)轉(zhuǎn)運金屬離子的毒性作用;⑤能刺激白細胞中吞噬細胞和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的功能;⑥促進抗體的形成;⑦是致癌物質(zhì)─亞硝基胺的天然抑制劑;⑧參與腎上腺皮質(zhì)類固醇的合成。
抗壞血酸缺乏可引起非特異的精子凝集,以及葉酸和維生素B12的利用不力而導致貧血。
魚類缺乏維生素C,一般表現(xiàn)為食欲下降、生長受阻、骨骼畸形、脊柱彎曲、表皮及鰭出血等癥狀。
柑橘類水果、蕃茄、綠色蔬菜、馬鈴薯和以及大多數(shù)的水果都是維生素C的重要來源。牛奶中含維生素C也較多,但加熱消毒易大量損失。
除人、靈長類、豚鼠、魚、食果子的蝙蝠、昆蟲和某些鳥類外,畜禽一般都能合成維生素C。在妊娠、泌乳和甲狀腺機能亢進情況下,維生素C的吸收減少,排泄增加。在高溫、寒冷、運輸?shù)饶婢澈蛻顟B(tài)下,以及飼糧能量、蛋白質(zhì)、維生素E、硒和鐵等不足時,動物對維生素C的需要則大大增加。
動物對維生素C的需要一般沒有規(guī)定。1980年RDA對人的推薦量是每日35~100mg。NRC(1994)對魚的需要量定為每千克飼料50mg左右。維生素C的毒性很低,動物一般可耐受需要量的數(shù)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劑量。
作者:
fqm1984
時間:
2008-11-12 19:07
動物對維生素C的需要一般沒有規(guī)定。1980年RDA對人的推薦量是每日35~100mg。NRC(1994)對魚的需要量定為每千克飼料50mg左右。維生素C的毒性很低,動物一般可耐受需要量的數(shù)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劑量。
你不是錢多的沒辦法用就不用說這話.
你就喝幾倍的水試一下
作者:
sunzheng886
時間:
2008-11-14 15:10
樓上的你懂不懂呀,不懂就不要亂說話,多學學動物營養(yǎng)學再說吧,OK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