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走出“豬群保健”的誤區(qū) [打印本頁]

作者: langman2    時間: 2008-12-17 21:52
標題: 走出“豬群保健”的誤區(qū)
  一提起豬群保健的話題,不少養(yǎng)豬界的朋友最關心的是“用什么保健藥物最好”,仿佛“保健”就是怎樣用藥和用什么藥,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可以一勞永逸,就能“良藥一劑保平安”。特別是一些獸藥廠和經銷商印發(fā)的“豬群保健方案”之類的小冊子,其實就是引導人們如何更多地使用藥物。這種思路是十分片面的。

  豬群保健有著更為廣泛的內容,包括怎樣營造一個讓豬群健康生長的生活環(huán)境、合理提高營養(yǎng)水平使豬只本身具有更強大的抵御疾病能力、疫苗免疫以對抗特定病源的侵襲等,藥物保健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且只能是防止以上方案失敗的一種補救措施。

  為了幫助初學養(yǎng)豬的朋友更好的理解,本老倌就以上問題簡單地談談自已的一些看法。

  改善環(huán)境是基礎

  沒有一個好的環(huán)境基礎,保持豬群健康的其它各項措施的成效將大打折扣甚至會徙勞無功。如何營造一個好的環(huán)境?本老倌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的著手:

  首先是選址。考慮的問題主要是盡可能遠離人居區(qū)和其它動物養(yǎng)殖區(qū)以及交通要道,有充足的無污染水源,電力供應正常,排污方便。

  第二是布局。盡可能背風向陽,做到埸內污道凈道分離,各建筑物之間距離合理(間隔應為檐高的四倍左右,最低不少于2.5倍,如果不考慮土地利用率因素,當然距離可以更大。)以利通風透氣。

  第三是埸內小環(huán)境的改造。建筑物之間建立綠化帶,既可以擋風遮曬,也能使空氣更加清新。豬舍的保溫隔熱措施同時要兼顧通風透氣的需要。

  第四建立埸內嚴格的消毒制度。關于消毒制度和方法,各類關于養(yǎng)豬技術的書籍文章中都有詳盡的介紹,在此不再贅述。需要重申的是藥物的選擇和更換的原則,一是病原能產生耐藥能力的品種不能長期使用,但更換不可過于頻繁,否則病原對各品種消毒劑都產生耐藥性而無藥可用。二是刺激性氣味較濃或腐蝕性強的藥物避免帶豬消毒和金屬設備接觸。

  在外部和內部環(huán)境都合適的條件下,結合好人員車輛和其它隔離制度,以及埸內的消毒制度,盡可能減少病源體的傳播威脅,豬群健康就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增強體質是關鍵

  豬的體質是決定豬群健康的內在因素,也是決定豬群健康的關鍵。如果豬的體質不好,其它工作那怕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做到百密而無一疏,最后都有可能功虧一簣。

  增強豬的體質,本老倌認為主要應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是選種,即選擇抗逆能力較強的品種。目前養(yǎng)豬界有種不正常的傾向,品種越新越洋仿佛就是豬埸檔次高的象征,這一傾向阻礙了中國人的創(chuàng)造力。本老倌在前面的博文中多次呼吁,國家應注重挖掘本國品種資源,它的適應性、肉質和口感以及繁殖能力是目前任何引進品種無法企及的,資金的浪費我們暫且不說,因為現在中國和部分中國企業(yè)和人最不缺的就是錢。但至少還可以避免重復引進帶來新病源的風險。本老倌在這里狂妄地放言:中國人浮躁風氣扭轉之日,就是引進新豬種結束之始。這些看起來題外的話題先打住,從抗病能力角度來說,越洋的品種越嬌貴卻是不爭的事實。

  第二要從管理上下功夫,除了盡可能給豬只提供舒適的生活空間,處理好密度、通風和濕度、以及做好降溫御寒工作這些細節(jié),營養(yǎng)平衡的日糧供給是豬群健康的物質基礎。非營養(yǎng)性添加劑的使用應引起我們充分的注意,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吃過的苦頭切莫輕易淡忘。提高成本不說,對豬體健康造成的損害、食品安全風險都應在我們考慮的范圍之內。

  合理免疫是根本

  免疫是養(yǎng)豬人降低疫病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本老倌認為合理才是根本。如果所有疫苗都亂打一氣,不但資金、人力都造成浪費,有時對豬群的健康狀況也有害無益。特別是一些活疫苗和菌苗(弱毒疫苗或弱毒細菌苗),由于弱至病病毒或細菌有產生變異造成毒力轉強的風險,給一些豬埸造成重大損失的不乏其例。哪么怎樣才算合理?各豬埸情況千差萬別,本老倌很抱謙,不能在這里為朋友們制定統(tǒng)一的免疫程序和計劃,但我們不能不遵循一些重要原則。這就是:

  一、對本埸有威脅的病種才打,否則不打。什么是有威脅的病種?各地區(qū)有一定差異,但諸如豬瘟、口蹄疫這些大范圍存在的病種不但是各地畜牧管理部門規(guī)定的必打品種,也是各養(yǎng)豬埸不敢輕易放棄免疫的品種。對于一些本地區(qū)從未發(fā)生,或影響不大容易治愈的疾病疫苗,可盡量不打。

  二、病毒性疾病免疫的重要性遠大于細菌性疾病。這是因為,病毒性疾病不但很難甚至根本無法治療,而且環(huán)境中的病毒比細菌更難用一般性消毒措施所殺滅。

  三、效果不確定的疫苗最好不打。理由是既然效果不確定,花了錢都買不到放心,有什么必要呢?這類苗有些確實能產生低水平抗體,但在本埸存在某種病源而且處于相對平衡的情況下,低水平抗體加快細菌繁殖和病毒復制速度的特性往往誘使該病暴發(fā),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四、嚴格執(zhí)行免疫間隔期和最適免疫日齡。一方面任何疫苗都是通過刺激豬體免疫系統(tǒng)反應使豬體本身產生免疫機能,有些疫苗在豬體免疫機能不完善的情況下無法使豬體產生抗體和抗原。再就是很多實驗證實,豬在應激狀態(tài)下產生抗體的能力大打折扣。第三點要注意的是有些病原感染后疫苗作用有限,所以必需在豬只感染前免疫。這些都構成了必需掌握最佳免疫日齡和執(zhí)行免疫間隔期的必要性。

  這是本老倌認為要注意的原則問題,關于操作技術雖然也很重要,但相信朋友們都耳熟能詳,在此不再贅述。

  謹慎用藥是保障

  藥物保健雖然是豬群保健中的補救措施,但其重要性亦不可因此而被忽視。不過本老倌歷來強調“謹慎”用藥,意思是藥物可用但不可濫用。濫用藥物的后果大家都知道,一是藥殘對人體的間接損害,二是浪費資金,三是增強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性,豬只真的生病了反而無藥可用或用藥收效大打折扣。第四,“是藥三分毒”,即使是無毒或低毒的藥物,在豬體內的分解也可能增加豬只肝腎功能的負擔甚至直接損害肝腎功能。

  哪么什么情況下可以用藥?本老倌認為在下例情形下可考慮適當用藥:通過長途運輸的豬群群,來源復雜的合群豬,豬群中出現有可疑為傳染病個體的豬群;另外如果周邊暴發(fā)烈性傳染病的情況下,為安全起見可以有針對性的適當投喂預防藥物。

  我個人的觀點是,不但長期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做法不可取,一些非營養(yǎng)類功能性添加劑亦不可濫用。這類添加劑中的一部分可能短期促生長的效果較明顯,但長遠來看對豬的健康大多會有負面影響。有些則只在豬只生長的某個階段起作用,如酶制劑和酸化劑對小豬效果明顯,但大豬就沒有必要使用了。有些則只在特定條件下有使用價值,如制霉劑只有加工的飼料長期放置才有必要添加,脫霉劑只在原料霉變的情況下才能發(fā)揮作用等等。

  豬群保健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任何片面的理解都是錯誤的。我們既不能讓一些以賺錢為唯一目標的藥物經銷商牽著鼻子走,也不能對所有正確的引導和新技術的應用予以排斥。很多朋友本來明白應在各方面下功夫,有時失敗往往是由細節(jié)上的失誤所引發(fā)。

  老豬倌

  2008.12.16日

作者: miaozhongsheng    時間: 2008-12-18 20:51
支持你的說法.高......藥是用來治病的,要對癥下藥.
作者: qyhcuicui    時間: 2008-12-29 14:41
適當的藥物保健是必要的,我的豬場一直在做保健。效果很好。我姨家的就不做,他家都可以開個獸藥店了。等有了病再去治療就不值得了。換句話說,損失已經造成了,“亡羊補牢,未為晚已”。其實已經晚了。
作者: 謝巖    時間: 2008-12-29 15:06
養(yǎng)了養(yǎng)了那麼多的豬,不做保健,心里有點怕怕呀。
作者: 滿天下    時間: 2008-12-29 15:12
最重要的是做好營養(yǎng)保健喲
作者: hxj153    時間: 2008-12-29 15:40
飼料營養(yǎng)是重要的,藥物保健也需要,但是最重要的是飼養(yǎng)管理條件和飼養(yǎng)員的責任心啊!
作者: fada123456    時間: 2008-12-30 16:54
呵呵,說的很好:qinang:
作者: langman2    時間: 2008-12-31 22:25
5# 滿天下 說的是啊!:qinang:
作者: 449324085    時間: 2009-1-1 09:31
好     藥是用來治病的,不是當營養(yǎng)品的
作者: blc-1234    時間: 2009-1-1 23:04
適當的藥物保健是必要的,改善環(huán)境很重要,疫苗的 使用應符合當地的疫病流行特點,另外養(yǎng)殖戶也應懂得基本的用藥原則,
作者: endy_wqf    時間: 2009-1-4 17:05
同意樓主的意見,別把豬豬想的太脆弱了,過渡的保健有害而無益
作者: syc163    時間: 2009-1-19 17:21
好     藥是用來治病的,不是當營養(yǎng)品的
最好的保健是給豬豬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作者: jxynwl    時間: 2009-1-20 15:08
英雄所見!兄弟??!現在有你這種想法的人不多。我支持你!
作者: xxc1963    時間: 2009-1-21 09:25
贊同樓主的觀念。但就目前環(huán)境來講,很多豬場確實還特別需要藥物保健。我贊成中藥長期添加(每月20天),西藥定期添加(每月7天)
作者: cwtdy    時間: 2009-1-21 10:48
老豬倌的實踐總結,當然實用.使大家避免走彎路.
作者: yinhai    時間: 2009-2-3 22:52
等有了病再去治療就不值得了。換句話說,損失已經造成了,“亡羊補牢,未為晚已”。其實已經晚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