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biāo)題: 關(guān)于教槽料的二次制粒 [打印本頁]

作者: jiaojichao001    時間: 2009-2-14 15:37
標(biāo)題: 關(guān)于教槽料的二次制粒
有些公司的教槽料要用二次制粒的工藝,請教: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能不能講一下二次制粒的工藝參數(shù)呢?謝謝

[ts]jiaojichao001 于 2009-2-15 13:31 補充以下內(nèi)容[/ts]

請高手發(fā)表意見喲
作者: 付學(xué)強    時間: 2009-2-18 10:00
想知道啊 ,沒有人知道嗎
作者: 567    時間: 2009-3-10 22:24
我也不清楚你說的問題
作者: 爽歪歪    時間: 2009-3-13 16:26
溫度應(yīng)該在60-70度之間
作者: yanwensheng07    時間: 2009-3-13 17:00
因為教槽料里面添加大量的熱敏性原料(乳糖、乳清粉),制粒溫度大致在65-70度之間,玉米熟化度低,頂多30%,還是解決不了拉稀的問題。解決方案1、使用膨化玉米和膨化豆粕。2、二次制粒。需要增加多維的使用量。
作者: qqlhu    時間: 2009-3-14 21:05
正在期待這個問題
作者: 一鶴九天    時間: 2009-3-22 10:57
該工藝:將玉米、次粉、豆粕等大宗原料微粉、配料、混合后進行高溫制粒(Ф3~4mm),其實就是預(yù)先強熟化處理。然后,冷卻→再粉碎→配料,配料過程中加入熱敏原料和添加劑,充分混合后再進行一次低溫制粒。
兩次制粒的側(cè)重點不同:第一次制粒目的在于“熟化”,為了加強效果可采取強熟化處理——高溫制粒(90℃)或膨脹處理(120℃),條件允許的可在制粒機與冷卻器中間加設(shè)顆粒穩(wěn)定器以延長出模顆粒的保溫時間;第二次制粒的目的在于“成型”,在此工段加入熱敏性原料并與大料混合均勻,再進行低溫制粒而成型。這樣,既解決了大宗原料的熟化問題,又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保護熱敏原料的活性。
二次制粒相當(dāng)于一次膨化,并優(yōu)于膨化:Ⅰ.二次制粒中的調(diào)質(zhì)溫度低于膨化,可以有效避免物料的焦化現(xiàn)象,并且物料“熱性”增加?。虎?糊化淀粉不易老化,保存1個月質(zhì)量依舊;Ⅲ.由于同時進行了二次粉碎,物料粉碎得更細、更均勻,顆粒外觀細膩,商品性更好。我們一直在用呀,挺好的。
作者: liushayeath    時間: 2009-3-22 11:11
7樓說的非常詳細,贊~~~
作者: xzm_abc    時間: 2009-3-22 17:37
感謝7樓的精彩解答 我還有個小問題 就是 2次制粒后 顆粒的顏色是不是比一次的要稍微暗一點
作者: xienanhua    時間: 2009-3-22 21:27
感謝7樓的精彩解答
作者: ring    時間: 2009-3-23 15:10
7樓講的很詳細   顆粒顏色會暗一些
作者: 泥鰍    時間: 2009-3-23 15:14
非常感謝老師詳細的介紹,想問一下,第一次高溫制粒調(diào)質(zhì)水分和調(diào)質(zhì)時間是多少,謝謝
作者: fqm1984    時間: 2009-3-25 14:38
這樣說為什么不直接膨化好,
直接一次制粒呢.
作者: jiaojichao001    時間: 2009-4-1 11:36
謝謝你的精彩回復(fù) 7# 一鶴九天
作者: 難于上青天    時間: 2009-4-1 11:54
7樓講得很好,可以當(dāng)個榜樣了。贊一下。
作者: maymay2008    時間: 2009-4-7 11:19
該工藝:將玉米、次粉、豆粕等大宗原料微粉、配料、混合后進行高溫制粒(Ф3~4mm),其實就是預(yù)先強熟化處理。然后,冷卻→再粉碎→配料,配料過程中加入熱敏原料和添加劑,充分混合后再進行一次低溫制粒。
兩次制 ...
一鶴九天 發(fā)表于 2009-3-22 10:57

看了之后對于我的幫助很大哦,原來二次制粒是這樣的工藝和作用,呵呵。說的很詳細哦!
作者: qyl6245    時間: 2009-8-1 14:18
一篇文章可供參考《飼料二次制粒工藝》
作者: tianhe    時間: 2009-8-1 14:29
感謝7樓,成本會增加嗎?
作者: yuantongwang    時間: 2009-8-6 15:52
非常感謝,頂了……:)3:
作者: shenmallh    時間: 2009-9-1 08:55
引用自一鶴九天 發(fā)表于 2009-3-22 09:27的內(nèi)容
該工藝:將玉米、次粉、豆粕等大宗原料微粉、配料、混合后進行高溫制粒(Ф3~4mm),其實就是預(yù)先強熟化處理。然后,冷卻→再粉碎→配料,配料過程中加入熱敏原料和添加劑,充分混合后再進行一次低溫制粒。
兩次制
樓上語言表達詳盡,謝謝!
作者: 陽光普照    時間: 2009-9-1 11:06
18# 難于上青天
謝謝7樓的詳細回答
作者: 年輕人    時間: 2009-9-1 12:02
7樓說的正是我們做的,我們的目的也是這樣的
作者: 激情飛揚    時間: 2009-9-6 11:47
感謝7樓的精彩解答 我還有個小問題 就是 2次制粒后 顆粒的顏色是不是比一次的要稍微暗一點
作者: 孟俊英    時間: 2009-9-6 19:18
引用自一鶴九天 發(fā)表于 2009-3-22 10:57的內(nèi)容
該工藝:將玉米、次粉、豆粕等大宗原料微粉、配料、混合后進行高溫制粒(Ф3~4mm),其實就是預(yù)先強熟化處理。然后,冷卻→再粉碎→配料,配料過程中加入熱敏原料和添加劑,充分混合后再進行一次低溫制粒。
兩次制
我們的工藝最近也改成二次制粒了,顆粒外觀確實大有改善!
作者: 張巍    時間: 2009-9-7 21:55
學(xué)習(xí)啦!1
想請教膨脹制粒調(diào)質(zhì)水分和調(diào)質(zhì)時間各是多少為合適呢?
作者: zhangmc    時間: 2009-9-12 11:41
顆粒外觀改善,是怎么變得,變得怎么樣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