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遺憾。。。武大34歲博士家中自殺 [打印本頁]

作者: 文峰    時間: 2009-4-29 09:30
標題: 遺憾。。。武大34歲博士家中自殺
[b]4月27日[/b]凌晨,在武漢大學某教工宿舍內(nèi),寒窗苦讀十余載的34歲博士楊志高,用一根電線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知情者稱,楊志高自殺疑與博士論文無法通過、壓力過大有關。[b]事發(fā)凌晨在衛(wèi)生間用電線自殺[/b]
楊志高和父親同住在武漢大學的教工宿舍,房子為兩室一廳,共六七十平米,他和父親各住一間房。
據(jù)楊志高的父親楊先生介紹,昨日早上7時許,當他去衛(wèi)生間時,發(fā)現(xiàn)門已經(jīng)關著,而兒子房間內(nèi)并沒有人。于是他用力推衛(wèi)生間的門,并叫喊了幾聲楊志高的名字,但無人應聲,門也推不開。
楊先生只好伸手從門縫里擰開門鎖,推開了衛(wèi)生間的門,他看到兒子脖子上纏滿了電纜線,脖子變成了紅色。他嚇了一大跳,慌忙將電纜線割開,將兒子從衛(wèi)生間抱到客廳里,此時,楊志高臉色蒼白,身上冰涼,已經(jīng)沒有了呼吸。楊先生急忙報警,120救護人員隨后趕至現(xiàn)場,經(jīng)過心電圖檢查,確認楊志高已經(jīng)死亡。
[b]臨終前寫下工整遺書[/b]
據(jù)介紹,楊志高在家自殺身亡后,楊先生從兒子身上找到一封遺書,是楊志高臨終前寫好的。遺書寫在筆記本上,用黑色中性筆書寫,字跡工整,將近50個字。遺書中寫道:“我對不起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對不起女朋友的照顧,希望他們不要難過。”
昨日,記者來到武漢大學的楊志高家中時,楊志高的部分朋友和同學已經(jīng)趕來,幫忙照顧楊志高的六旬老父親。楊志高家里物品不多,除了一些簡單的家具,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書柜上的書。“他很愛學習,成績也很不錯,讀大學還是保送上的”,幾位同學對楊志高的評價很高,“他讀了本科,考上碩士研究生,后來又讀了博士,很不容易,他一直沒有放棄學習,他希望將來的生活能夠過得好一些”。一些同學不愿提及楊志高自殺的事實,“我們完全想不明白怎么會這樣”,他們對楊志高的死表示惋惜。
[b]父親:再也不能與兒子相依為命了[/b]
兒子的突然離開,讓60多歲的楊先生悲痛欲絕,他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昨天還和兒子在一起聊天,談得都很暢快,并沒有發(fā)現(xiàn)兒子有自殺的想法和念頭,為什么他會做這樣的傻事呢?”楊先生一時無法接受兒子離開的事實。
楊先生以前也是一名老師,幾年前,妻子過世后,他與兒子相依為命。楊先生說,兒子平時讀書、寫論文外,還要努力工作,沒有太多時間呆在家里,經(jīng)常在外吃飯,留下他一個人在家,為此,兒子一直表示有些愧疚。
楊先生稱,兒子平時都很好,學習上一直用功,可能他壓力比較大,博士論文的事情,工作上的事情,還有和女朋友之間的事情,他都要面對?!拔以僖惨姴坏絻鹤恿?,再也不能和兒子相依為命了”,面對兒子的離去,楊先生淚流滿面。
昨日,楊志高的家人、同學和單位同事得知消息后,紛紛表示哀悼。
據(jù)知情者介紹,楊志高自殺可能是由于論文無法通過,壓力太大,于是產(chǎn)生自殺的念頭。
◆父親講述
自殺前兒子很擔心論文通不過
楊先生說,27日晚,楊志高回家有些晚,但他和往常不一樣,在臨睡前,他特意叫父親到他的臥室,“除了這一次,他以前從沒有叫我來談過心”,楊先生說,他并沒有覺察到兒子的異常情緒,父子兩人聊了2個多小時。
楊志高談了自己的工作,提到邊讀博士邊上班,還是有不少的壓力,還提到他的女朋友在外地,兩人平時無法見面,楊志高曾建議女友到武漢來找一份工作,兩人一起好好生活,但女友還是放不下所在的公司,沒有來武漢。
聽到兒子傾訴,楊先生不斷開導兒子,希望兒子不要有任何壓力,不要背思想包袱,“他說了很多真心話,神情也很平和,并沒有反常的情緒”。
談話中,楊志高特別談到了博士論文,因時間原因和各種情況,他擔心論文通過不了,有些灰心,但是楊先生并沒有責怪兒子,還不斷鼓勵他,“這次通過不了不要緊,下次再來就行了”,父子一直聊到了晚上11點多,楊先生勸兒子早點休息,“不要想得太多”。隨后,楊先生進房間休息了。
除了這一次,他以前從沒有叫我來談過心。
他說了很多真心話,神情也很平和,并沒有反常的情緒。
——父親
他讀了本科,考上碩士研究生,后來又讀了博士,很不容易,他一直沒有放棄學習。
——同學
“我對不起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對不起女朋友的照顧,希望他們不要難過。”
[size=6][color=red]壓力怎么會這么大呢[color=red]?[/color][/color][color=red]尋找原因。。。[/color][/size]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9-4-29 17:24
當年我們羅氏的同事,沈陽的程偉博士,也自己在清晨從4層樓房上跳下去,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我還聽過他講課的。
浮華害人不淺啊
作者: kjzyfeed    時間: 2009-4-30 15:03
太可惜了,好好的博士就這么沒了
作者: xr08    時間: 2009-4-30 15:57
悲哀!學識不淺怎么也想不開?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9-4-30 16:31
我們要學會適應,當我們不能承受壓力是可以逃脫啊
因為我們很脆弱
作者: tqch    時間: 2009-4-30 16:55
哎,悲劇啊 ,:kelian:
作者: zhenjieli    時間: 2009-4-30 17:58
真正的男人不能這樣做,即使你有千萬個理由也不能這么不負責任的走!?。。。。。。?!
作者: gengguojun    時間: 2009-4-30 19:10
無論什么樣的人,也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作者: 陳孜    時間: 2009-4-30 19:39
走了  也就不要再議論了  尊重人家的選擇
作者: 穆然    時間: 2009-4-30 20:11
[b]是壓力么?還是懦弱?!!是勇氣?還是不付責任?!!死,如果可以解脫,我們活著為什么?!!多少的期望就這樣破滅,多少的愛從此陰陽兩隔,老父怎么辦,愛人如何活,是男人能這樣做嗎?!!死就死了吧,不值得我們來評析,當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的第一天開始,就要好好珍惜珍愛生命!!!!!!!![color=Black][/color][/b]
作者: yumianfeilong    時間: 2009-4-30 20:47
唉,
輕生的人大都追求完美,
他們的眼里揉不進沙子,
卻又無力改變現(xiàn)實...
長期的壓抑無從排解,
一但超限,
悲劇便無從避免...
作者: don7905    時間: 2009-4-30 20:48
這樣的博士死不足惜!
作者: 小耗子    時間: 2009-4-30 21:51
我覺得也沒有什么可惜的,他的價值觀很狹隘的
作者: 我愛秦淑敏    時間: 2009-4-30 22:07
中國的所謂博士專家大多是靠坑蒙拐騙掙昧良心錢,沒有多少真才實學,做論文都是胡編爛造的,或許這位楊博士不是這塊料吧。
作者: xxc1963    時間: 2009-4-30 23:12
心里成熟度不夠吧
作者: yaoyajun7410    時間: 2009-5-1 00:58
中國式教育的悲哀,怒其不爭,爭其不幸。悲哀!
作者: any_wyb    時間: 2009-5-1 08:02
人已經(jīng)走了,每個人能承受的壓力是不同,他既然選擇輕生,說明他已經(jīng)達到了承受的極限了,我們不要在對他說三道四了
作者: sheshouleon    時間: 2009-5-1 10:42
優(yōu)勝劣汰,社會的進化!
作者: 老楊    時間: 2009-5-1 11:03
不要只看別人,關鍵是對每個人的自己有何啟示!對任何人(包括對已離開的人)的尊重,都是對生命的尊重!!!
作者: zsp123    時間: 2009-5-1 11:33
不要說別人心里脆弱、不成熟啊。我們無法了解他們心中正真的想法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5-1 11:47
難道我們又能了解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想法嗎?
作者: 葉赫娜蘭.孤城    時間: 2009-5-1 11:49
[quote]這樣的博士死不足惜!
[size=2][color=#999999]don7905 發(fā)表于 2009-4-30 20:48[/color] [url=http://ffers.com.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010185&ptid=234569]http://ffers.com.cn/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那什么樣的博士死了足惜呢?

把博士去掉,他首先是人,把人去掉,那是生命。

什么叫“死不足惜”?
作者: 丁林    時間: 2009-5-1 13:47
心態(tài)放好,快快樂樂,舒舒服服。
不忘學習,超越自己,不要躲避,迎接競爭。
即使要死也不能死的不值得,窩囊 ,可恥。他這一死,到輕松,苦了親人
作者: 粗蛋白    時間: 2009-5-1 15:37
希望是一種解脫吧,誰能真正體會他內(nèi)心的東西呢?
作者: gaoyuli    時間: 2009-5-1 16:08
拿到了博士學位,一定是通過艱苦的奮斗得來,一定經(jīng)過了很多曲折,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呢?每次看到老人,我從心底對他們有一種敬畏,單是生活的磨礪,塑造了怎樣堅韌的性格才會走到生命的這一點;看到他們,我們是不是更應該珍惜生命?
作者: 夢隨心意    時間: 2009-5-1 16:26
太可惜了,
其實人都有脆弱的時候,哪怕是很短的時間。
作者: 紀明科    時間: 2009-5-2 13:40
壓力大是主要的原因!另外對自己要求太苛刻了,事事必完美!
作者: 天涯1013浪子    時間: 2009-5-2 14:11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的方式,既然他選擇走了,那就祝他一路走好!只是可憐他的老父,白頭人送黑發(fā)人,如何獨善其身!
作者: lxd9580    時間: 2009-5-3 17:30
生存壓力太大了,同情但又無奈
作者: redsea147145111    時間: 2009-5-7 21:03
這就是命!?。。。。。。。。。。。。。。。。。。。。。。。。。。。。。。。。。。?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isotopes    時間: 2009-5-8 09:29
路都是自己走的,包括每一個選擇。從開始一步一步的把自己逼上絕路。
作者: fuxiuling    時間: 2009-5-8 09:41
遇事看開一點,心態(tài)樂觀一點,生活就會輕松很多!
作者: shaoming    時間: 2009-5-8 10:10
沒必要跟“博士”緊密連接,讓人誤認為博士容易自殺?博士導致自殺?
作者: way    時間: 2009-5-8 10:59
每個人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理解程度不一樣,選擇自殘可能對他是最好的解脫,也可能是信仰的缺失。不過他的老父親夠可憐的。
作者: sj003d    時間: 2009-5-8 11:54
[quote]中國的所謂博士專家大多是靠坑蒙拐騙掙昧良心錢,沒有多少真才實學,做論文都是胡編爛造的,或許這位楊博士不是這塊料吧。
[size=2][color=#999999]我愛秦淑敏 發(fā)表于 2009-4-30 22:07[/color] [url=http://ffers.com.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010301&ptid=234569]http://ffers.com.cn/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quote]

難道神七上天也是“吹”上去的??
悲哀,真的悲哀?。。。?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caohailiang123    時間: 2009-7-9 11:10
學歷高了,智商高了,情商低了,現(xiàn)在學生很浮燥,論文摘來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步入社會后適應能力差。還希望打算進一步深造的學子們,明晰自己適合做什么,認清自己能夠做什么。

[ts]caohailiang123 于 2009-7-9 11:23 補充以下內(nèi)容[/ts]

有時候想想,生命真是太脆弱了,何必大福大貴,能活著真好!祈福吧。
作者: gzbjzwh    時間: 2009-7-9 23:17
社會壓力太大,心理素質(zhì)過差
作者: cgh8406    時間: 2009-7-20 19:48
可惜啊,愿逝者安息吧
作者: china925925    時間: 2009-7-23 07:59
緩解壓力有多種方式,不一定死亡來減輕壓力,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的,如果論文真的通不過,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來生活,可悲啊。。。。。。。。。。。。
作者: 獸用B超    時間: 2009-7-23 08:26
壓力大不是自殺的理由?。∽詺⑹峭耆回撠熑蔚男袨?,他不知道,自己自殺了,給親人多大的壓力。其他自己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不體會周圍親人的感受,不想想,如果自殺了,給爸媽的壓力有多大。如果他想過自己爸媽的感受,他就不會自殺了。是不付責任的行為。

[ts]獸用B超 于 2009-7-23 08:28 補充以下內(nèi)容[/ts]

[quote][size=2][color=#ff00]引用自穆然 發(fā)表于 2009-4-30 20:11[/color]的內(nèi)容 [url=http://ffers.com.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010153&ptid=234569]http://ffers.com.cn/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
是壓力么?還是懦弱?!!是勇氣?還是不付責任?!!死,如果可以解脫,我們活著為什么?!!多少的期望就這樣破滅,多少的愛從此陰陽兩隔,老父怎么辦,愛人如何活,是男人能這樣做嗎?!!死就死了吧,不值得我們來評析,當父母給了我們
[/quote]贊同兄弟的看法,不在乎父母感受的人,沒有想過父親失去兒子的感受,不值得可惜。
作者: cy224tyl    時間: 2009-7-23 09:07
可能是社會的現(xiàn)實讓他感覺到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尷尬境地,當然,我不是打擊"書生"一大片,我只是從根本上感覺我們的教育觀念,特別是作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廂情愿的把書讀好,其他都可以不在乎的心理,當然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有這樣的思想也是無可奈何.
作者: hujunxiu1963    時間: 2009-7-23 09:13
走就走了,不要在議啦,愿死者安息,生者節(jié)哀吧!
作者: qdwaton    時間: 2009-7-23 09:40
[i=s] 本帖最后由 qdwaton 于 2009-7-23 09:44 編輯 [/i]

以前很羨慕那些出國留學的人,動不動就博士、博士后。后來聽國外朋友說,這樣的博士很難找到工作。因為他們幾十年在學校和實驗室,沒有與社會打交道,沒有與產(chǎn)業(yè)相結合,沒有實踐經(jīng)驗,除了上學或搞研究基本沒有出路。

現(xiàn)在我們國家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大學以前死讀課本,大學四年荒廢學業(yè)、突擊考研,讀博。。。這樣的教育體制已經(jīng)很落后。農(nóng)學方面還面臨著突出的問題:很多研究營養(yǎng)的博士基本沒養(yǎng)過豬,都是紙上談兵,而且落后國際水平十幾年。

當然不否認有小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但都被大公司和國家機構搶走了,剩下的學生只能面臨失業(yè)和頻繁換工作,他們不能把幾十年的寒窗苦讀換成工作成績和個人發(fā)展。

應用學科怎樣才能為生產(chǎn)服務,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現(xiàn)實目標。
作者: dongwei    時間: 2009-7-23 09:47
我也見過這樣的死亡,是懦弱的表現(xiàn),其實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的。
作者: 楚水朝陽    時間: 2009-7-23 10:08
唉!.......................................
作者: 曹建新    時間: 2009-7-23 10:54
看來,我們國家的教學,除了學術之外,還應該增強心理及社會綜合素質(zhì)的教育程度,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此類悲劇的發(fā)生。。。。。。
真愛生命吧!
作者: 勇往直前    時間: 2009-7-23 10:55
中國教育的失敗!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09-7-23 11:50
如果他是有錢人他就不會自殺
作者: 不斷進步    時間: 2009-7-23 12:05
是壓力么?還是懦弱?!!是勇氣?還是不付責任?!!死,如果可以解脫,我們活著為什么?!!多少的期望就這樣破滅,多少的愛從此陰陽兩隔,老父怎么辦,愛人如何活,是男人能這樣做嗎?!!死就死了吧,不值得我們來評析,當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的第一天開始,就要好好珍惜珍愛生命!!!!!!!! ,我同意這位樓主的話,是個男人就要有承擔壓力的能力,即使沒有能力是慢慢鍛煉的,要承擔責任的,就幾個對不起能了事嗎,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的
作者: 漂流的葉子    時間: 2009-7-23 20:31
[quote][size=2][color=#ff00]引用自我愛秦淑敏 發(fā)表于 2009-4-30 22:07[/color]的內(nèi)容 [url=http://ffers.com.cn/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010301&ptid=234569]http://ffers.com.cn/images/common/back.gif[/url][/size]
中國的所謂博士專家大多是靠坑蒙拐騙掙昧良心錢,沒有多少真才實學,做論文都是胡編爛造的,或許這位楊博士不是這塊料吧。
[/quote]不能這樣說喲,如果說博士碩士論文都像你說的那么簡單,那請你到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營養(yǎng)研究所去讀幾年研究生博士再來談談感受吧!對于這個博士的死我深表遺憾,對于博士所沉受的壓力我能體會!
作者: 夢想堅強    時間: 2009-7-23 20:44
可見當今社會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啊
作者: 烏拉爾    時間: 2009-8-3 16:24
還是體制問題 一貫的學而優(yōu)則仕的陳腐觀念害死人了 當然現(xiàn)在的“仕”倒是不用簡單的解釋成“仕途”而應該解釋成衣錦榮華了 博士 呵呵 似乎至少也該是中產(chǎn)階級了 豈不知 社會艱辛哦 再加之國內(nèi)的人才體制 能夠讀到博士的其中至少有個一兩成屬于IQ高 EQ低(甚至IQ也不高的)的早些年還好 要你IQ甚至就要你的學位就可以了 現(xiàn)在博士何其多哦 呵呵  中產(chǎn)階級何其難成哦  罷罷罷 學士出來 好歹混個碩士 碩士畢業(yè) 認真思考思考 該不該讀博士了…………
作者: airfate    時間: 2011-1-20 10:41
死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