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DDGS的霉變毒素來源 [打印本頁]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13 00:18
標題: DDGS的霉變毒素來源

作者: lqj    時間: 2009-11-13 13:08
1.2.3.4都有可能,不過1、2最有可能吧
作者: 孟俊英    時間: 2009-11-13 13:55
我認為第1 項是最主要的。
作者: 水本無味    時間: 2009-11-13 14:14
我也以為第一項是最主要的原因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13 14:32




玉米發(fā)霉的部位一般在玉米前端至胚芽,在發(fā)酵前,通常分離胚芽作為玉米胚芽粕,為什么玉米胚芽粕少有毒素,或者比DDGS毒素少?

一時找不到中文的,想用英文圖片,不知道為什么論壇不支持任何格式的上傳。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13 21:08




終于可以上傳圖片了。

從圖片上看,如果去除胚芽部分,剩下的玉米部分不應該發(fā)霉。

玉米本身引起的霉變毒素令人懷疑。

(, 下載次數: 33)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14 08:57








DDGS這么好的飼料,現在因為毒素,不敢購買和使用。

DDGS品質為什么很不穩(wěn)定???












作者: tom147145111    時間: 2009-11-14 10:40
主要是原料了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14 13:09




DDGS的霉菌毒素污染問題
DDGS
副產品水分含量高,谷物已破損,霉菌容易生長,因此霉菌毒素含量很高,可能存在多種霉菌毒素,會引起家畜的霉菌毒素中毒癥。導致免疫低下和病患率升高,生產性能下降。美國奧特奇北京公司2006年對來自上海、廣東和天津的12DDGS樣品進行了霉菌毒素含量的調查,結果顯示(表2),DDGS樣品中霉菌毒素的陽性率檢出為100%。DDGS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嘔吐毒素、煙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T-2毒素和黃曲霉菌毒素。檢出率為100%。

                       2
DDGS
霉菌毒素檢測結果

霉菌毒素種類陽性樣品平均值μg/kg陽性樣品最大值μg/kg檢出陽性率%
黃曲霉菌毒素13.026.3100
T-2毒素69.094.7100
玉米赤霉烯酮744.51423.1100
赭曲霉毒素82.5162.8100
煙曲霉毒素1930.07380.0100
嘔吐毒素3680.016750.0100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15 10:00






現在DDGS毒素日趨嚴重,如果連原因都不知道,如何購買沒有毒素的DDGS???

窩心的事最好不做?。?!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15 17:08
回復 12# yangshizhu








如果是從玉米酒精廠直接拉的濕糟,只要是色澤正常,一般沒有問題。









作者: 德福人    時間: 2009-11-15 23:24
酒精廠是大用糧單位,玉米需求大,由于人員腐敗和“蘿卜快了不洗泥”兩方面原因,導致玉米入廠品質不是太過關,本人原單位就曾經將60噸發(fā)燙玉米出售給酒精廠,所以,DDGS中檢測出霉菌毒素理所當然,至于2、3、4方面原因,本人從生產實際考慮認為不可能。
不過總的來說DDGS是不錯的飼料原料,瑕不掩瑜,大伙可別讓賣脫霉的給忽悠得啥都不敢用嘍。
  1. [code]
復制代碼
[/code]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16 09:31
回復 14# 德福人






你真幸運,沒有買到帶毒素的DDGS。

即使添加脫霉劑,也不能改變帶毒素的DDGS引起的病變。








作者: ljs3611    時間: 2009-11-17 08:46
學習了,看來以后得注意了,以前就測測黃曲霉,現在應該調整下了
作者: fengyan    時間: 2009-11-17 10:37
大家檢測毒素都是在哪里檢測的呢。這個一般飼料廠都檢測不了吧,說實話,對于飼料廠,如果大部分原料都要送到外面去檢測這些毒素呀,再比如說棉酚呀,真的是一個很高的成本呢。有沒有什么簡單、便捷易操作的方法呢,我想每個公司都拿出去檢測的話,好像也都不能夠做到。
作者: chencom007    時間: 2009-11-18 15:49
酒精廠接收玉米不要求霉粒,應該第一項為主
作者: linlin    時間: 2009-11-18 15:50
還是自己應該做好監(jiān)測,脫毒制劑的使用量一定要注意啊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18 16:13







我現在只能從外觀色澤和氨基酸含量判斷DDGS的質量。













作者: 風雪wje    時間: 2009-11-18 21:58
我認為雜菌霉變厲害程度還大。
作者: horsegreenhill    時間: 2009-11-19 11:13
現在好像有通過微生物直接降解霉菌毒素的,聽說效果還不錯!
作者: sunmanji    時間: 2009-11-19 11:32
矮子的比較好,用事實說話??茖W不能太武斷。
作者: wangheping    時間: 2009-11-19 13:51
我認為第1 項是最主要的。
作者: 吠聲天外    時間: 2009-11-19 14:44
我選3,獸醫(yī)的直覺
作者: 建玲    時間: 2009-11-19 21:22
我認為玉米原料是主要影響因素。
作者: 白石綠兔    時間: 2009-11-20 09:52
控制霉菌毒素的最好方法是在玉米源頭控制是上方,加脫霉劑只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如何控制好,就要靠農民和玉米收購商了。
作者: 雪人xueren    時間: 2009-11-20 09:54
我也以為第一項是最主要的原因
作者: 天真小海    時間: 2009-11-20 10:18
不能不用啊,降低成本的需要.
作者: 哈哪    時間: 2009-11-25 18:41
我是個新手,很多原料的辨別都不太懂,特別是DDGS,現在只能是看看顏色聞聞味道,
然后和以前人家說好的做比較,要是有差的話,我就認為不是太好,唉!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1-26 17:46








如果說玉米原料是源頭,為什么玉米胚芽粕很少被提到玉米毒素,玉米毒素多發(fā)生在DDGS???














作者: 姜寧    時間: 2009-11-26 18:42
儲藏運輸過程中也可能引起霉變!
作者: senfeng03    時間: 2009-11-30 01:02
發(fā)酵過程中雜菌引起的霉變
作者: 冰兒9447    時間: 2009-11-30 09:20
飼料廠家,可以檢測這些毒素嗎?還有如果有毒素,沒有發(fā)現,而投入生產,動物吃了有多大的危害?都有什么不良反應?
作者: renato    時間: 2009-11-30 09:25
有沒有玉米生產方面的專業(yè)人士出來講一講霉變的關鍵控制點。
作者: yooboo    時間: 2009-11-30 12:04
還有儲存不當引起的情況  樓主應該加上~~
作者: wawp    時間: 2009-11-30 16:03
DDGS進場主要看什么指標啊~~~就像色澤發(fā)黑,有點糊了似的,這樣的DDGS里面存在的霉菌毒素多嗎??
作者: pzlzj    時間: 2009-12-1 10:10
回復 5# 矮子

樓主說的問題很關鍵?!坝衩装l(fā)霉的部位一般在玉米前端至胚芽”這沒問題的,現在發(fā)霉不等于毒素,極端氣候造成的植物應激致使霉菌生長和霉菌毒素的產生,霉菌產生次級代謝產物的部位不是固定的,而且毒素不易剔除,受高溫、紫外等影響極小,所以個人認為玉米原料本身霉變是有可能的。

[ts]pzlzj 于 2009-12-1 10:12 補充以下內容[/ts]

而且物料自身的水價對物料霉變的的影響也極大,所以防止霉變也要控制物料本身水價和環(huán)境濕度。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2-1 10:54








現在問題是:

1、如果玉米原料發(fā)霉,為什么很少有胚芽粕毒素的報道???

2、現在燃料乙醇廠是不是省去脫胚芽這一工藝,直接生產燃料乙醇和副產品DDGS???

3、由于發(fā)酵罐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清底,據我所知,這部分霉變很嚴重,是否被均勻加入到DDGS一起烘干???

其它問題再敘。










作者: jeffwangw    時間: 2009-12-1 12:30
應該是原料方面的原因比較大
作者: 蘇明    時間: 2009-12-1 23:53
高檔豬料不敢用
作者: yblfm    時間: 2009-12-2 13:34
現在問題是:

1、如果玉米原料發(fā)霉,為什么很少有胚芽粕毒素的報道???

2、現在燃料乙醇廠是不是省去脫胚芽這一工藝,直接生產燃料乙醇和副產品DDGS???

3、由于發(fā)酵罐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清底,據我所知,這部分霉變很嚴重,是否被均勻加入到DDGS一起烘干???

其它問題再敘。

學習了,眼看不著,摸不著,讓人畏懼!
作者: zhangting_1110    時間: 2009-12-2 19:34
均可能,1、3的可能性更大些。
作者: yinrh601    時間: 2009-12-7 22:20
應該說幾個原因都有,但最主要的還是玉米原料本身
作者: zyt7321    時間: 2009-12-8 08:16
我覺得是前兩種的原因
作者: 夏明亮    時間: 2009-12-8 11:15
回復 18# fengyan
呵呵呵,俺們實驗室檢測霉菌毒素嘞,好像不是很復雜。。。
作者: ltb66    時間: 2009-12-8 11:19
應該是玉米本身的問題了
作者: asw    時間: 2010-1-7 20:12
原料本身霉變。
作者: yejintai    時間: 2010-1-8 18:48
我門用的都是進口的  美國DDGS
作者: zhangkezhang007    時間: 2010-1-10 14:59
都有可能,但還是感覺第一個因素比較大。
作者: bf19972008    時間: 2010-1-10 15:44
本帖最后由 bf19972008 于 2010-1-10 15:48 編輯

我們每個月都做DDGS的毒素測定呢,不過好像還是以嘔吐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比較高啊,重點監(jiān)測這幾項
作者: haojianming888    時間: 2010-1-10 16:01
第一類是主要的,玉米中的霉菌毒素最后都濃縮到了DDGS中。
作者: 桑椹子    時間: 2010-1-10 16:10
經過處理的DDGS其毒素也沒濃縮了,所以含量是相當高的
作者: 996058716    時間: 2010-1-10 16:18
現在酒精廠都用陳化糧,難免啊
作者: qiuxd2100    時間: 2010-1-10 16:25
DDGS很好的一種原料,因為霉菌現在用戶使用越來越慎重!
作者: panjianwen1982    時間: 2010-1-10 16:36
玉米本身最有可能
作者: 四川小牛    時間: 2010-1-10 20:45
DDGS一定要用進口的,因為國外的發(fā)酵工藝與我們不一樣,他們對發(fā)酵原料嚴格控制,因此玉米的品質也比較高,所以生產出的DDGS中霉菌毒素含量較低。而國產的DDGS的發(fā)酵原料品質較差,因此成品中也不可避免含量較高。
作者: 油鍋里跳舞的蝦    時間: 2010-1-11 09:52
所以 不敢輕易的用
作者: zzp1980    時間: 2010-1-16 11:37
回復  yangshizhu

  
如果是從玉米酒精廠直接拉的濕糟,只要是色澤正常,一般沒有問 ...
矮子 發(fā)表于 2009-11-15 17:08


現在有的人開始在給DDGS“染色”了,建議以后也要做做粉碎,看看內部顏色是否深。
作者: zzp1980    時間: 2010-1-16 11:40
如果說玉米原料是源頭,為什么玉米胚芽粕很少被提到玉米毒素,玉米毒素多發(fā)生在DD ...
矮子 發(fā)表于 2009-11-26 17:46


發(fā)酵的過程幾乎不能降解霉菌毒素,相反,玉米含淀粉大約60%,發(fā)酵完了之后的DDGS所有的物質濃度都幾乎增加了3倍,霉菌毒素也是一樣的增加了3倍甚至更高,所以DDGS“經常出毒素”問題。

[ts]zzp1980 于 2010-1-16 11:42 補充以下內容[/ts]
飼料廠家,可以檢測這些毒素嗎?還有如果有毒素,沒有發(fā)現,而投入生產,動物吃了有多大的危害?都有什么不 ...
冰兒9447 發(fā)表于 2009-11-30 09:20


現在都有檢測的試劑盒,不過有些貴了,而且一個試劑盒一次可以很多樣品,集團公司用還劃算,小公司有些貴了,業(yè)務量也沒有那么多
作者: 矮子    時間: 2010-1-16 12:14














我困惑的是毒素源頭在哪里???



我在燃料乙醇廠呆過,發(fā)酵罐很長時間清理一次,這有助于有害微生物繁殖,很難避免。但那個時候從沒有發(fā)生DDGS霉變致病的案例。


我做過單一全株玉米青貯和單一苜蓿青貯,發(fā)現同樣條件下,苜蓿比全株玉米更容易發(fā)霉。還有典型的花生餅霉變,說明高蛋白質原料更容易霉變。


玉米是能量飼料,發(fā)酵程序很規(guī)范,怎么會出現DDGS霉變致病的現象非常普遍???










作者: liamou    時間: 2010-1-20 11:54
我覺得還是第二個?。?!
作者: panjianwen1982    時間: 2010-1-28 15:07
我認為第1 項是最主要的
作者: 老江湖139    時間: 2010-1-29 17:14
1和3的可能性最大
作者: cgh8406    時間: 2010-2-4 09:34
感覺1、3的可能性比較大!
作者: qiaoshifeng    時間: 2010-2-4 09:52
1是主要因素
作者: 燕子21    時間: 2010-2-4 10:54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啊?我的意見是1和2
作者: yinrh601    時間: 2010-2-4 13:51
都有可能,第一種是主要的。我們測過,DDGS的霉菌比玉米高的多
作者: chensl2724    時間: 2010-2-4 15:10
回復 16# fengyan


    你們可以先自己檢測一些毒素指標啊 (如黃曲霉毒素.嘔吐等)

如果想檢測其實也不需要很多設備,看用什么方法檢測而異.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的安全性也就越來越重視,檢測水平也跟著不斷提高,

要想在市場上分得一杯羹,相應檢測室就不可避免的不斷完善~~~,晚完善不如盡早完善,只有各方面完

善了,產品質量才有保證,客戶對公司的信任度才能不斷提高.
作者: chensl2724    時間: 2010-2-4 15:23
回復 48# yejintai


    進口的不一定就是合格的,現在國外有些產品在本國禁用或銷路不好轉而出口,再說DDGS產品科技含量并不高,只是作為原材料被大家利用而已.
作者: 996058716    時間: 2010-2-4 15:33
一般做酒精的玉米都是陳化糧
作者: chensl2724    時間: 2010-2-4 15:37
回復 60# 矮子


    霉變的原因有很多,1  原料在種植過程中生長霉菌毒素伴隨著生長.
      
       2  收割時籽實損傷而導致霉菌毒素的繁殖.

       3  原料中水分含量過高

    4   每種毒素繁殖條件不同而不同,如有些是在存貯過程中繁殖,增值等
作者: jdw1234    時間: 2010-2-5 09:53
這兩年霉變率上升這么快,是否應該懷疑一下加工過程?
作者: 坐看云起    時間: 2010-2-5 10:14
國外有過研究,英國一個網站上有,我看過,忘記了
作者: 心想事成    時間: 2010-2-5 10:15
DDGS中的霉菌毒素主要來源于玉米,玉米中主要發(fā)生在生長過程和倉儲期間。霉菌毒素的檢測我們公司在開展,據操作人員反映方法不復雜,用時不多,唯一的缺點就是試劑盒比較貴,檢測成本較高。
作者: zhanghongquan    時間: 2010-2-5 10:27
DDGS全稱叫做可溶性溶解物在內的干燥酒精糟。
作者: ljrongf    時間: 2010-2-5 14:21
玉米皮,玉米胚芽等部位是污染霉菌的主要部位,可能田間污染(或者與品種相關),也可能倉儲或生產過程污染。
作者: daiyou    時間: 2010-2-8 11:04
霉菌太多,郁悶啊
作者: 又見新月    時間: 2010-2-8 11:34
今年的玉米行情這么好 只要不是很差勁的玉米 來者不拒啊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10-2-8 11:44
這個問題在飼料已經開始產生啦,毒素原來在哪里差不明白的話,只是一味的天價防霉劑 可行性不大
作者: tian11aiguo    時間: 2010-2-8 12:31
DDGS看來是在加工的過程中污染的!
作者: paradise2003    時間: 2010-2-13 08:59
好東西也會有問題的........................
作者: jpg343    時間: 2010-2-17 10:51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1
作者: 彭東東    時間: 2010-3-6 00:52
其實百奧明公司的資料解釋很詳細,但傳不上去
作者: manfu2000    時間: 2010-3-13 16:48
?。。。。。。。。。。。。。。。。。。。。。。。。。。。。。?!
作者: 田永勝    時間: 2010-3-13 19:36
發(fā)霉,害處太多了。
作者: fshy    時間: 2010-3-18 09:27
DDGS 經過發(fā)酵提取酒精后,把霉變的玉米都濃縮了,如果原材料不好,出來的產品毒素含量也高了!
作者: 翱翔    時間: 2010-3-18 10:46
個人覺得玉米霉變與毒素要區(qū)別看待
作者: love51    時間: 2010-3-18 11:00
個人感覺可能性大的是1和3,4屬于道德范疇的問題了
作者: 朝陽李三    時間: 2010-3-22 12:50
飼料廠都用它,所以假的就多
作者: maymay2008    時間: 2010-3-22 13:06
我覺得是原料本身的原因,另外,以前有人提過,如果是進口的,雖然能保證原料質量,但難以避免在運輸過程中耽誤時間太長導致的霉菌含量偏高。好像在豬料里用得較少,主要是用在禽料中,為了減少成本@@003:一點小小看法。。
作者: zhenjieli    時間: 2010-3-22 14:28
很明顯可以基本排除因為玉米本身導致的發(fā)霉了。但是我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選擇這個原因。
作者: liyi11    時間: 2010-3-30 20:41
主要是原料中的霉菌。
作者: hawk3983    時間: 2010-3-30 20:41
瑕不掩瑜啊,仔細想想有哪種原料沒有自身的弊端,豆粕沒有?還是魚粉沒有?玉米有些不足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從沒有聽說有點問題就不用豆粕和魚粉了。不同的地域,糧質不同,原料質量也不同,大家不還在使用嗎?只是在選購的時候嚴控質量,在配方制作的時候取長補短即可!?。?!過多的去掩蓋缺點,反而忽視很多重要的東西?。。。≥p視夸大一點而忽視整體的做法,就像傳銷,從來都說自己的產品如何如何的好,呵呵,就是不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
作者: 中國試劑盒網    時間: 2010-3-31 13:37
隨著飼料原材料的價格上漲、飼料原料的供不應求,很多玉米副產物開始用于飼料加工,而DDGS作為常用的原料,霉菌毒素的檢測就要嚴格把我好質量關,尤其是黃曲霉毒素B1的檢測,常規(guī)的檢測手段是采用酶聯免疫試劑盒法(ELISA),在檢測DDGS時,要注意調節(jié)好提取液的PH值
作者: linlin    時間: 2010-3-31 13:37
很多方面,但是玉米霉變是主要原因啊
作者: ty1013    時間: 2010-5-20 22:22
我認為第1 項是最主要的
作者: fyx-98    時間: 2010-5-23 16:53
主要還是玉米本身的問題,你看看他們收購的玉米就知道了,20水分以內的玉米都要,也根本不在乎霉粒多少,與飼料廠哄搶玉米,導致今年的玉米價格高,而且質量難以控制
作者: xjlixinmin    時間: 2010-5-29 11:35
應該是1.3
作者: longqingpgb10    時間: 2010-6-2 12:54
回復 16# fengyan


    現在用酶聯免疫法檢測應該不復雜,費用也不太高,就是準確率不太好,假陽性偏高。
作者: ryan    時間: 2010-6-7 19:55
玉米漿的事
作者: 卡夫卡2010    時間: 2010-6-8 08:04
這就多啦!玉米原產地如果土地有污染。玉米收購時等等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