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請教:5%的預混料里為什么要加入部分蛋白飼料 [打印本頁]

作者: lsk    時間: 2010-4-6 13:28
標題: 請教:5%的預混料里為什么要加入部分蛋白飼料
5%的預混料內(nèi)為什么要加入部分蛋白飼料?
推薦配方的時候也要把這部分蛋白含量計算進去是嗎?
作者: ljunwen    時間: 2010-4-6 14:55
上世紀90年代,養(yǎng)雞豬都是要用魚粉的,因為那時候合成氨基酸沒那么便宜,而養(yǎng)戶自己采購的魚粉貴而且質(zhì)量不好,所以在5%的預混料中添加魚粉,解決少量的原料不易采購的問題,不是忽悠客戶。
作者: 古月楊    時間: 2010-4-6 15:17
肯定不是忽悠用戶。
作者: wyj0728    時間: 2010-4-6 15:32
概念而已
作者: 飼料精英    時間: 2010-4-7 07:16
期待..........
作者: 一簾冬雪    時間: 2010-4-7 10:23
在5%的預混料中使用蛋白,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增加其中的蛋白,而是作為一些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的載體,只有通過載體,稀釋劑,粘合劑,抗氧化劑等的科學使用,,通過包被,PH值得調(diào)節(jié)等技術的掌握來解決或改進各類添加劑之間的酸堿性不一致,相互影響,吸濕結塊及其他穩(wěn)定性差的不足,以提高使用效果。添加劑的使用就顯得很重要,一些實驗表明,載體含水量對一些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在保存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影響很大,含水量7%穩(wěn)定性好,10%者稍差,13%損失很大,在不同種類的比較中,以脫脂米糠,穩(wěn)定性好,麩皮次之,玉米粉較差,水分較高時不同載體之間的差別較為顯著。在我國,一般,石粉,沸石粉,細玉米粉,玉米蛋白粉,作為稀釋劑;脫脂米糠粉,麩皮,淀粉,DDG作為載體,然而,其中無論作為稀釋劑,還是載體的,細玉米粉,玉米蛋白粉,脫脂米糠粉,麩皮,DDG中都含有蛋白,如果說,預混料中添加酵母菌,等一些菌體蛋白類的微生物添加劑類,會使預混料中多多 少少都有蛋白,但是一般飼料廠家不會在其預混料上表面其中蛋白的含量,其含蛋白一般很少,可忽略不計,在飼料的配制中,也不必考慮這一部分蛋白。本人不是專業(yè)搞營養(yǎng)的,錯誤之處,請各位指出!
作者: lmstdd    時間: 2010-4-7 12:24
7樓高見!
確如7樓所說,不會是為了忽悠才添加的。
至于蛋雞或者蛋鴨料中添加魚粉,是為方便養(yǎng)殖戶買魚粉,他們不能確保魚粉質(zhì)量而已。
作者: 葉知秋    時間: 2010-4-7 12:48
一方面是做為一個賣點,計算配方的時候肯定是要考慮5%預混料中的蛋白和AA的
作者: 冰冰凌淞0205    時間: 2010-4-7 12:51
期待專業(yè)人士的
解釋
作者: llppaa    時間: 2010-4-8 09:47
確如7樓所說,不會是為了忽悠才添加的。
作者: gongmeng82    時間: 2010-4-8 10:04
配方空間是有的。魚粉是可加可不加的。應該是在增加產(chǎn)品賣點。
作者: love51    時間: 2010-4-8 15:03
感覺板凳所述有道理 7樓兄弟所講,載體之說,沒必要非用魚粉不可
作者: wahwe    時間: 2010-4-21 1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作者: union    時間: 2010-4-21 16:58
真的看到高手了,80年代的情況都了解,呵呵!佩服!
作者: xingge12345    時間: 2010-5-13 09:02
一方面是做為一個賣點,計算配方的時候肯定是要考慮5%預混料中的蛋白和AA的
作者: awang    時間: 2010-5-13 22:04
無論預混料做到多大,最終計算配方的方法都是一樣的
作者: jackin_han    時間: 2010-5-13 22:26
同意7樓的觀點!
作者: 醉過知酒濃    時間: 2010-5-13 22:46
7樓說得對,贊成
作者: jiakang    時間: 2010-5-18 17:21
7樓分析很對,賣點應該屬于濃縮料和全價料,預混料考慮的更應該是微量元素的效價
作者: 北方老農(nóng)    時間: 2010-5-31 12:18
預混料中是否添加蛋白 或者 添加蛋白的質(zhì)量 直接關乎預混料的成本 和 大料配方 為什么市場上 大料配方中的豆粕添加量 有20 23 25之分呢 再者 添加的是何種蛋白 你就要細細觀察了 北京的產(chǎn)品是不會添加好蛋白的
作者: 江風    時間: 2010-5-31 12:41
同意7樓的觀點!
作者: liamou    時間: 2010-5-31 14:21
學習了??!
作者: qyhcuicui    時間: 2010-6-23 20:43
同意7樓的觀點。解決少量原料的采購問題
作者: pcg    時間: 2010-6-23 22:55
不利于保存呀
作者: 王學寶    時間: 2010-6-23 23:36
企業(yè)文化管理課程里講一個用猴子做的試驗,跟大家分享:一個籠子中關著A、B、C、D、E五只猴子,籠子頂部掛著一些香蕉,同時有一個噴水的噴頭也吊在籠子頂部,只要有猴子跳起來去摘香蕉,就會觸動噴頭開關馬上就噴水淋濕了所有的猴子。于是一旦有猴子跳起來準備去摘香蕉,其他猴子馬上就去打他阻止他,直到再也沒有猴子去摘籠子頂部的香蕉了。把A猴子帶走之后,補充進去了F猴子,新來的F猴子一旦去摘籠子頂上的香蕉,B、C、D、E就會去打他,之后F猴子也就不敢去摘香蕉了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再把B猴子帶走,補充進去了G猴子,G猴子也是同樣的遭遇,如此下去,C、D、E猴子相繼被帶走,相繼補充進去了H、I、J猴子。知道不可以去摘香蕉的A、B、C、D、E猴子相繼被帶走了,新補充進來了F、G、H、I、J猴子,之后還會有猴子被帶走再補充新猴子進來。所以新來的猴子都知道不可以去摘籠子頂部的香蕉卻不知道為什么。這個時候就形成了企業(yè)文化中的一些規(guī)矩。后來的只知道不可以做但是不知道為什么。
由此我又聯(lián)想到5000年傳統(tǒng)文化中很多很多的祖宗們留給我們的教誨,我們知道不可以做但是不知道原因,于是我們開始違犯祖訓,由此我們也開始越來越頻繁高密度地得到來自于自然界的天災人禍的報應!
于是便有了前些天看天氣預報聽到的一句話:極端天氣已經(jīng)常態(tài)化!
5%的預混料是90年代初的歷史產(chǎn)物,那個時候魚粉便宜,維生素很貴,藥物添加劑很貴,沒有酶制劑,所以蛋雞預混料中添加魚粉占全價料的比例在3%左右,比無魚粉的配方好很多。后來科技發(fā)達了,魚粉貴了其他東西便宜了,于是就不需要用魚粉了,而且大豆協(xié)會極力推無魚粉日糧。但是老百姓的觀念改不過來,于是5%的預混料開始用土等最便宜的填充物填充配方空間坑害養(yǎng)殖戶,這時候讓賣魚腥香的公司大賺特賺。有需要才有造假者,大量的假魚粉充斥市場。至今還有那么多做5%蛋雞預混料的,真是悲哀!
作者: drj    時間: 2010-6-24 00:03
26樓的說的有道理
作者: lvyangong    時間: 2010-6-29 22:15
感覺是在忽悠。
作者: gmsyyl1020    時間: 2010-7-20 09:41
其實對于5%的預混料,魚粉是可加可不加的
作者: huzi_tang    時間: 2010-7-20 11:08
在預混料中用魚粉或豆粕做載體,那多半是炒作或忽悠了!
作者: DXJW    時間: 2010-7-20 11:31
26樓說的挺在理,7樓感覺是在瞎扯,我們這邊5%的蛋雞預混料添加豆粕,只不過是為了增加一個新品種,多一個賣點,老百姓喜歡豆粕,沒辦法。
作者: 3852387    時間: 2010-7-20 11:43
添加了蛋白原料,計算配方是要算的,因為蛋白原料添加多少,他的推薦配方是有差異的!
作者: liuhuifang    時間: 2010-7-20 11:43
很多飼料廠的配方是成本最低為原則o(∩_∩)o...
作者: 梯孑巖    時間: 2010-7-22 20:18
大家說得都有道理,只要有益畜禽生長,多少重的包裝都正確,打破常規(guī),6%的預混料比4%的更有效果.
作者: 金奧種豬場    時間: 2010-7-23 01:06
同意樓上的觀點
作者: 樂寶農(nóng)飼料    時間: 2010-8-4 20:22
魚粉這東西是比較神奇,實踐中即使少量添加,也有效果,即使理論上那么點量認為可有可無!
作者: nantzd    時間: 2010-8-8 20:45
個人覺得7樓的回答已經(jīng)很專業(yè)
作者: niewanwan    時間: 2010-8-8 20:50
專業(yè)正規(guī)的廠家,每做一件事都有它的道理和科學依據(jù)的
作者: zycjx00    時間: 2010-12-8 11:36
本帖最后由 zycjx00 于 2010-12-8 11:38 編輯

做配方時5%的蛋白要計算進去的;設計時確實是因為用戶買不到好魚粉,最早的5%蛋雞料都是加進口魚粉,但后來魚粉貴,有的廠開始用國產(chǎn)魚粉或豆粕替代。再加上預混料中的氨基酸含量,大配方中可以適當降低豆粕;其實,有時是反過來的,用戶的大配方己經(jīng)固定,比如,蛋雞料只加20%豆粕,然后,用不同廠家的預混料試,各廠家的預混料質(zhì)量馬上就能反映出來。并不全是忽悠。
作者: 劉小菲    時間: 2010-12-8 12:14
有一定的道理,有些地區(qū)豆粕不穩(wěn)定,我的理解加點保險系數(shù)
作者: 鹽城曹    時間: 2010-12-15 07:37
說的都不錯,學習了
作者: jarlp    時間: 2010-12-17 14:19
7樓和26樓的話都挺有道理的嘛,真真假假只有用過的人才知道??!
作者: famousfang    時間: 2010-12-19 18:37
7樓的說得很有道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