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多糖類飼料添加劑在水產動物免疫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打印本頁]
作者:
love51
時間:
2010-4-15 14:09
標題:
多糖類飼料添加劑在水產動物免疫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多糖(polysaccharides)又稱多聚糖,是生物有機體內普遍存在的一類生物大分子,不僅參與組織細胞骨架的構成,而且是多種內源性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組成成分。多糖作為飼料添加劑具有良好的活性,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并有低毒和低耐藥性等特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多糖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是多途徑、多環(huán)節(jié)、多靶點的,如促進免疫細胞增殖與分化,分泌各種淋巴因子,調節(jié)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jié)網絡(NIM)的平衡等。各國學者從各種生物體內提取研究了大量活性多糖發(fā)現(xiàn),多糖具有促進機體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蟲以及改善動物生產性能等一系列作用。
1 多糖的來源
多糖按照來源可分為植物多糖、微生物多糖和動物多糖等。其中研究的比較廣泛和深入的是植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植物多糖來源于植物的根、莖、葉、皮、花和種子。目前研究比較深入的有黃芪多糖、當歸多糖、刺五加多糖、枸杞多糖、蘆薈多糖、人參多糖、海藻多糖等。微生物多糖包括細菌多糖和真菌多糖,目前國內外從真菌得到的真菌多糖已達數(shù)百種。有關真菌多糖(如香菇多糖、靈芝多糖和銀耳多糖等)的研究既深又廣,有不少已經應用于臨床并取得良好療效。動物多糖存在于動物結締組織基質和細胞間質中,對于動物多糖的研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已逐步受到重視。
2 多糖的抗病毒作用
多糖的抗病毒活性是通過干擾病毒的吸附、侵入宿主細胞的過程,抑制逆轉錄酶的活性,抑制病毒RNA的整和、逆轉錄過程,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實現(xiàn)的。
Chang(1999)等添加0.2% β-1,3-葡聚糖(β-1, 3-glucan)在飼料中投喂斑節(jié)對蝦幼體和成體,幼體于15 d后用白斑綜合癥病毒(White spot syndome virus)浸泡攻毒,成體于20 d后用白斑病毒腹節(jié)注射攻毒,結果顯示,攻毒后6 d幼體成活率為12.2%,成體成活率為20%,對照組為0;攻毒120 d后幼體成活率為5.5%,成體成活率為13.3%。結果表明添加葡聚糖可以減輕斑節(jié)對蝦感染白斑綜合癥病毒。Chang等(2003)在飼料中添加1%從裂褶菌提取的β-1,3-葡聚糖可以使白斑綜合癥病毒攻毒后12 d的斑節(jié)對蝦存活率達到42.2%,然而添加2%的β-1,3-葡聚糖并沒有進一步提高攻毒后的存活率,反而降低至24.4%。β-1,3-葡聚糖0.2%、1%和2%添加組PCR檢測的陰性率為55%、65%和65%,也就是說0.2%添加組攻毒存活對蝦中有更多的感染了白斑綜合癥病毒。胡琳琳等(2008)用殼聚糖硫酸酯添加到飼料中投喂凡納濱對蝦,結果顯示,飼料中殼聚糖硫酸酯添加量為0.15‰和0.50‰,能顯著提高凡納濱對蝦血清酚氧化酶活性;添加量為0.15‰時,能顯著提高對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凡納濱對蝦攝食添加殼聚糖硫酸酯飼料4周后,經注射白斑綜合癥病毒攻毒感染,殼聚糖硫酸酯添加量為0.04‰、0.15‰和0.50‰試驗組的對蝦成活率分別為39.3%、42.9%和53.6%,而未攝食殼聚糖硫酸酯的對照組成活率僅為17.9%。結果表明,攝食殼聚糖硫酸酯可以明顯提高凡納濱對蝦抵御白斑綜合癥病毒感染的能力。張明(2008)等研究了D-氨基葡聚寡糖(D-Amino-Oligosaccharide)對中國對蝦(Penaeus chinensis)的免疫增強作用,結果表明,注射免疫低聚糖可顯著增強中國對蝦酸性磷酸酶和溶菌酶等血清免疫指標,添加于飼料中投喂可以提高對蝦成活率,其中飼料中添加量≥3‰的效果較佳。Wilaiwan等(2004)在飼料中添加400 mg/kg從匍枝馬尾藻提取的巖藻依聚糖,受到感染后第10 d,添加400 mg/kg巖藻依聚糖5~8 g重的斑節(jié)對蝦存活率為46%,添加200 mg/kg巖藻依聚糖12~15 g重的斑節(jié)對蝦存活率為93%,添加100 mg/kg巖藻依聚糖的存活率為42%。
3 多糖的抑菌抗菌作用
多糖抗細菌作用的機制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藥物對細菌及其毒性產物的直接抑殺和解毒作用,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通過調動機體免疫防御功能從而發(fā)揮抑菌、殺菌作用。
楊聲等(2007)采用固體培養(yǎng)基體外抑菌法,研究了水溶性殼聚糖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白色念珠菌、綠膿桿菌的抑菌作用,結果表明,水溶性殼聚糖對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都具有抑制作用,且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抑制作用強于革蘭氏陰性菌。在被試菌中抑制作用強弱順序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珠菌、變形桿菌。Huang等(2006)用從馬尾藻(Sargassum fusiforme)提取的多糖以0.5%、1.0% 和2.0%比例投喂中國對蝦,14 d后注射哈維氏弧菌(Vibrio harveyi),注射后30 h 0.5%和1.0% 添加組的死亡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2%添加組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遲淑艷等(2006)在飼料中分別添加不同水平的β-葡聚糖注射嗜水氣單胞菌7 d后,對照組的存活率僅為25%,β-葡聚糖添加組的存活率在60%~70%,115%的β-葡聚糖添加組可以顯著提高奧尼羅非魚頭腎組織ACP和LSZ的活性。結果表明,全雄奧尼羅非魚飼料中β-葡聚糖的適宜添加量在110%~115%時,可以明顯改善其生長性能和抗嗜水氣單胞菌感染的能力。閆大偉等(2007)在基礎飼料中分別添加0%(對照組)、0.25%、0.50%、0.75%、1.00%的殼聚糖制成5 種試驗飼料,70 d后測定試驗魚的生長率和對嗜水氣單胞菌的抗感染能力。結果表明,殼聚糖對草魚的生長、對嗜水氣單胞菌的抗感染能力有顯著的影響(P<0.05);試驗魚的生長率、抗病能力隨著殼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其中0.50%和0.75%殼聚糖組相對增重率最大、對嗜水氣單胞菌的抗感染能力最強,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但兩組之間無顯著差異。 陳云波等(2005)在基礎飼料中分別添加0.3%、0.5%、1%、2%的殼聚糖,投喂異育銀鯽2個月,測定魚體的生長和對病原菌嗜水氣單胞菌的抗感染能力(LD50),結果表明,添加不同濃度的殼聚糖對體重的增加有顯著影響(P<0.05);添加不同濃度的殼聚糖對異育銀鯽的體長增長和成活率無顯著影響(P>0.05);飼料中添加0.5%、1%殼聚糖可以極顯著地提高異育銀鯽對嗜水氣單胞菌的抵抗能力(P<0.01),添加0.3%、2%殼聚糖與對照組LD50無顯著性差異(P>0.05)??垢腥灸芰εc殼聚糖的添加量有關,添加量過大,抗感染能力減弱,0.5%、1%殼聚糖組的LD50極顯著高于2%殼聚糖組(P<0.01)。Ayyaru等(2006)報道,通過投喂鯉魚1%殼聚糖,溶菌酶水平在第30 d后達到最高,為(4 797±24) IU,而對照組僅為(927±75) IU,說明殼聚糖可以顯著提高鯉魚的溶菌酶水平;45 d后用嗜水氣單胞菌進行攻毒,保護率達80%;90 d后用嗜水氣單胞菌進行攻毒,保護率達68.9%。此外金櫻子多糖、黃芪多糖、微藻多糖、紫萁多糖等也被證明有較強的抑菌和抗菌作用。
4 多糖的免疫促進作用
多糖可以使宿主的免疫系統(tǒng)增強,如抗體的增多、干擾素的產生和淋巴細胞的增多。
汪小鋒等(2005)用β-葡聚糖、脂多糖對中國對蝦進行免疫刺激后, 中國對蝦總血細胞的數(shù)量分別增多了83.4% 和52.0%,其中,小顆粒細胞的數(shù)量分別增多了100.4%和67.3%,大顆粒細胞的數(shù)量分別增多了47%和10%;同時,酚氧化酶的產量分別提高了81.3% 和104.7%,但酚氧化酶的單位酶活性在刺激前后沒有顯著變化。透射電鏡(TEM)觀察結果顯示,中國對蝦血細胞的超微結構在免疫刺激前后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在β-葡聚糖和脂多糖刺激下,小顆粒細胞和大顆粒細胞內糙面內質網(RER)和游離核糖體數(shù)量明顯增多,線粒體數(shù)量增加,細胞內分泌顆粒的數(shù)量大幅度減少;而透明細胞的超微結構在多糖刺激前后除RER及線粒體數(shù)量略有增加、核孔復合體數(shù)量明顯增加外沒有顯著差異。Huang等(2006)以馬尾藻類海藻多糖作為免疫促進劑對中國對蝦進行刺激, 結果也表明海藻多糖能顯著地增加總血細胞的數(shù)量, 適當劑量能增加酚氧化酶和溶菌酶活性。張紅梅等(2006)在建鯉飼料中添加酵母甘露寡糖的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臟成熟快,T、B 淋巴細胞增多,能產生大量抗體,提高鯉魚的免疫功能。肖明松等(2004)發(fā)現(xiàn),在中華鱉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的果寡糖和糖萜素2種添加劑,能顯著提高中華鱉免疫器官質量和免疫器官指數(shù),但在不同添加水平上中華鱉免疫器官質量和免疫器官指數(shù)增加程度不同。由此可見,多糖能促進水產動物機體免疫機能的改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常青等(2006)經過研究認為,在基礎飼料中分別添加0.5%、1%和2%的殼聚糖,連續(xù)投喂花鱸(Lateolabrax japonicus)60 d,探討殼聚糖對花鱸生長和非特異性免疫力的影響。結果表明,添加0.5%和1%殼聚糖可以顯著促進花鱸的生長,但是對成活率均無影響。在30 d時添加0.5%或1%殼聚糖能有效提高花鱸的補體活性、溶菌酶活性和吞噬活性;在60 d時僅明顯提高補體活性。添加殼聚糖對白細胞的數(shù)量沒有影響。王樹芹等(2004)也報道,殼聚糖可以促進異育銀鯽的吞噬細胞活性、真鯛的呼吸爆發(fā)和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以殼聚糖為飼料添加劑,分5組(0%、0.3%、0.5%、1.0%、2.0%)對網箱養(yǎng)殖的異育銀鯽(allogyogenetics silver crucian carp)進行不同添加劑量的飼養(yǎng)試驗。經過2個月的飼養(yǎng),分別從每組提取異育銀鯽血清、脾臟和頭腎上清液進行溶菌酶活性和白細胞吞噬活性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添加0.5%或1.0%殼聚糖能有效地提高異育銀鯽的溶菌酶活性(P<0.01)和白細胞的吞噬作用(P<0.01),該殼聚糖可被用作水產動物免疫增強劑,其在飼料中適宜添加量為0.5%。
多糖在抗寄生蟲方面的應用研究較少見報道,但海藻多糖、黃芪多糖、真菌多糖等被認為具有抗寄生蟲活性。
5 小結
目前,對多糖抗病毒和細菌性疾病的作用機理尚不十分清楚,多數(shù)研究還停留在添加后的免疫指標和感染后的成活率上。多糖的生物活性和它的結構有密切關系,但在對其結構的研究還比較少,其生理活性的作用機理還不是很清楚,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由于多糖作為飼料添加劑劑具有安全、無毒、穩(wěn)定等優(yōu)點,所以在水產養(yǎng)殖中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作者:
swordman33
時間:
2010-4-15 14:44
好像看過!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