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轉載:朝鮮核爆分析和中國對策
[打印本頁]
作者:
馬海濤
時間:
2010-12-16 17:48
標題:
轉載:朝鮮核爆分析和中國對策
按:這是我今天發(fā)現(xiàn)的一篇寫于一年前的網(wǎng)文,寫得非常好,可惜作者無考。文章從多個角度回答了各位朋友在評論中提出的問題。
時至今日,我堅持認為是時候從“半島無核化和談”轉向朝鮮“擁核地位確認后”和談,徹底解決朝鮮核問題,才能真正實現(xiàn)東北亞破局。
朝鮮核爆分析和中國對策
2009-10-01 11:42
4月5日,朝鮮宣布成功發(fā)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wèi)星。
?。翟拢玻等?,朝鮮中央通訊社發(fā)表新聞公報說,朝鮮當天“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這是朝鮮繼2006年10月首次地下核試驗后再次進行核試驗。安理會對朝鮮核試驗表示強烈反對和譴責。韓國媒體稱,朝鮮分別于25日、26日共發(fā)射5枚短程導彈。
5月26日,新華網(wǎng),韓國外交通商部發(fā)言人文太瀛當天宣布,韓國從即日起正式全面加入“防擴散安全倡議”。
5月27日,人民網(wǎng),朝鮮中央通訊社27日發(fā)表強硬聲明說,朝鮮不再遵守1953年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協(xié)定。并警告韓國說,韓國全面參與PSI(防擴散安全倡議)意味著戰(zhàn)爭,朝鮮可能使用軍事手段作為反應。
5月28日,新華網(wǎng)消息,韓美聯(lián)合司令部28日上午宣布,從當天上午起將對朝鮮的情報監(jiān)視級別從3級提高到2級,“以應對朝鮮在核試驗之后可能出現(xiàn)的挑釁行為”。
……
一時之間,局勢詭譎,形勢迷離。朝核六方紛紛表態(tài),聯(lián)合國五常不斷開會,美日韓電話不斷,中國外交部記者會更是連續(xù)回答12個朝核問題,國際社會和媒體忙得不可開交。
一、朝鮮的印象
朝核,成為東亞焦點、世界焦點,為時已久。
朝鮮,總在人們不以為意的時候,制造新聞——試爆核彈、發(fā)射衛(wèi)星、關閉開城工業(yè)園、炸廢寧邊核設施、重啟核設施……
人們不難形成這樣的印象——麻煩制造者、無賴。
麻煩制造者之朝鮮——
中國要整合東亞經(jīng)濟、甚至亞洲經(jīng)濟,致力抓住戰(zhàn)略機遇期發(fā)展壯大自己,而朝鮮卻不斷挑動東亞敏感神經(jīng),加劇與美日韓的緊張關系,事態(tài)一旦失控,中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很多朋友這樣想。
核武器也好,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也好,長程導彈也好,都不是好東西,它們時刻危害著世界的安全。朝鮮,本就政局不穩(wěn),這些東西到處流失,不是好事——美國人就用這樣的邏輯在宣傳、在教育,有沒有道理呢?有道理。
體制原因也罷,自然條件也罷,多年來,朝鮮不斷傳出饑荒。國際社會一二再、再而三地組織救濟。
無賴之朝鮮——
韓國,為搞好與朝鮮的關系,在朝鮮開辦“開城工業(yè)園”。朝鮮倒好,有事沒事,就關閉工業(yè)園,扣壓工作人員。
美國,為搞好與朝鮮的關系,多年來不斷提供糧食、提供石油。朝鮮咋就好賴不知呢?反復對著干,既然要對著干,你就別收別人的東西。
中國,從抗美援朝到如今,無償援助連年不斷。但朝鮮好像并不領情,在很多事情上,并不聽中國招呼,也不顧忌中國的利益。
二、我國的核武之路
如何看待今日之朝鮮,很有必要回顧我國的核武之路。
1954年,蘇共第一書記赫魯曉夫來北京參加國慶五周年慶典,毛澤東向他詢問是否能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給中國以幫助。赫魯曉夫聽后驚訝地說,搞核武器是很費電的,現(xiàn)在就是把中國所有的電力都投入進去也不一定夠用。只要蘇聯(lián)有了核武器就行了,不必大家都來搞它。
核武器作為尖端的絕密技術,任何國家都不愿外泄。1955年1月,毛澤東決定自力更生,依靠本國的科學家,正式研制核武器。隨后,我國進行了豪邁的九年攻關。
1964年秋,中國第一次試驗的原子彈在甘肅酒泉的一個秘密工廠裝配出來,但進行試驗卻要冒著遭受打擊的很大風險。中央專委不得不制定兩種方案:一是發(fā)展技術暫不試驗,二是不怕威脅盡早試驗。毛澤東最后一錘定音,以豪邁的氣派說:“既然核武器不一定能用,就要盡早試驗?!?br /> 10月16日14時59分40秒,羅布泊試驗基地主控站操作員按下了電鈕,十秒鐘后,原子彈開始進行爆轟、壓縮、超臨界、出中子、爆炸的全過程。強光一閃,火球迸放,接著蘑菇云騰空而起。
六十年代前期,中國一躍成為世界核俱樂部第五個成員時,“三年困難”的饑荒陰影還未驅除。
今天,也還有人問,在那么困難的時候,若是不搞原子彈,把錢用來造些電視、冰箱改善生活不好嗎?
然而,當年的人們勒緊褲帶搞尖端武器卻無怨言。剛經(jīng)歷過百年外來侵略的軍民都明白,沒有過硬的東西,像我們這樣一個始終受外部覬覦的大國怎么會有安定環(huán)境?拿什么去談發(fā)展?要算賬的話,軟弱造成的損失會比為自強而暫時付出的代價大得多!
有了原子弱、氫彈之后,中國強調投送能力建設。火箭與戰(zhàn)略核潛艇是最重要的投送工具,“二炮”所以單獨成軍,優(yōu)選發(fā)展運載能力和衛(wèi)星,意義即在于此。而核潛艇,毛澤東有一句名言——“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
法國戴高樂也有句名言──沒有核武器的國家不是大國。
中國,正是在毛澤東的堅決核戰(zhàn)略指揮下,在極端困難(國家經(jīng)濟幾近崩潰、政治方向并不鮮明)、極端危險(美蘇環(huán)伺、國際孤立)的情況下,在較短時間內一躍而成“大國”,獲得了保障國家安全的根本保障。
三、朝鮮的利益
今天的朝鮮,與當初的中國何其相似——
同樣的兩強之下,唯中國之于美蘇,朝鮮之于中美耳。當然,中國沒有侵吞、強迫朝鮮的意思,但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卻遠在蘇聯(lián)對中國影響之上。任何一個主權意識獨立的國家,都會努力削弱這種影響。
同樣的在經(jīng)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尋求國家的生存與獨立。不同之處在于,中國在較短時間解決了“核問題”,而朝鮮卻久拖不決。
今日之我視朝鮮,種種不可思議、不可理喻,或與當日之“國際社會”視新生之中國,一般無二——政治混亂、經(jīng)濟疲弊、先軍政治等等。
基于此,我們可對朝鮮報以更寬容的心態(tài),對“國際社會”有更真切的認識。中國為求生存、為避核訛詐,“集中力量辦大事”,以體制優(yōu)勢,一舉突破封鎖,成為核大國,建萬世基業(yè)。朝鮮,如此,有何不可?
是誰在催逼著當日之中國、今日之朝鮮?大國耳、局勢耳。弱肉強食,叢林法測之下,國際話語權從來操持在大國手中,邏輯的反面,往往是道理的正面,朝鮮之“反動”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生存,是所有國家的最大利益,也是朝鮮最大的利益。
小國生存,特別是要逆大國之志,沒有“一技之長”是難以立身的。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莫不如此。朝鮮,也是如此。
遺憾的是,朝鮮太小,人窮智薄,“集全國之力”、“勒緊腰帶”也沒有實質性突破,一再核爆之下,仍難讓人以“核”國家待之。
其實,對于朝鮮而言,即使“核國家”了,可能也很難擺脫目前之尷尬境遇。巴基斯坦,就是明證。擁有核武的巴基斯坦,面對印度的威脅、面對美國的威脅,若沒有中國之卵翼,可能早以灰飛煙滅。
所以,朝鮮開始以“核”為籌碼,尋求真正的解決之道——朝核六方會談框架下,通過獲取有關各方的共同承諾,整體解決朝鮮的安全問題。這是“朝核六方會談”最終成形的根本原因。
四、朝鮮的策略
1994年10月,美國與朝鮮在日內瓦簽署了一項關于朝核問題的《朝美核框架協(xié)議》,朝鮮凍結其核設施,美國牽頭成立朝鮮半島能源開發(fā)組織,負責為朝鮮建造輕水反應堆并提供重油,以彌補朝鮮停止核能計劃造成的電力損失。此后,寧邊5兆瓦反應堆中8000根乏燃料棒被取出封存。
——這是美朝之間,走得最近的時刻。朝鮮,幾乎要重演“中美”建交的一幕,實現(xiàn)在中美之間跳舞的最佳戰(zhàn)略。遺憾的是,朝鮮沒有中國的份量,也沒有中國的智慧,雙方關系很快走向反面。
2002年10月美國總統(tǒng)特使、助理國務卿凱利訪問平壤后,美國宣布朝鮮“已承認”鈾濃縮計劃,并指控朝鮮正在開發(fā)核武器。朝鮮則表示,朝鮮“有權開發(fā)核武器和比核武器更厲害的武器”。同年12月,美國以朝鮮違反《朝美核框架協(xié)議》為由停止向朝提供重油。隨后,朝鮮宣布解除核凍結,拆除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其核設施上安裝的監(jiān)控設備,重新啟動用于電力生產(chǎn)的核設施,并于2003年1月10日發(fā)表聲明,宣布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朝鮮“以核武為籌碼”與美國“直接對話”,尋求雙方關系正?;呐ψ罱K失敗,不得以,開始尋求中國因素。
為使朝核問題和平解決,中國政府積極斡旋,于2003年4月促成有朝鮮、中國、美國參加的朝核問題三方會談。同年8月,中國又促成有中國、朝鮮、韓國、美國、日本、俄羅斯參加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并確立了通過談判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原則。截至2008年6月,六方會談已進行到第六輪。
——朝鮮希望,通過東北亞相關力量的共同參與,最終得到一份各方共同承諾的“國際安全保證”。
2008年以來,有關各方就此進行多次磋商,以推動全面、均衡落實這一行動方案。6月26日,六方會談發(fā)表主席聲明,表示六方會談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取得積極進展。朝鮮26日正式向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主席國中國提交核計劃申報書。美國白宮在確認朝鮮提交核清單的同時宣布,美國將部分解除對朝鮮的貿易制裁,以及著手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刪除。朝鮮于當?shù)貢r間27日17時05分(北京時間16時05分)炸毀其寧邊地區(qū)核設施的冷卻塔。10月11日,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麥科馬克宣布,由于美朝在朝鮮核設施驗證問題上達成協(xié)議,美國決定將朝鮮從所謂“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名單中除名。
——這一次,六方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朝鮮幾近成功——寧邊核設施凍結、炸廢寧邊核設施,都是最明顯的標志。
時間進入2009年,國際形勢風云急蕩、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美日韓紛紛易主,朝鮮未來之路再現(xiàn)波折。朝鮮對于未來的設計,再次成為泡影。不得已,朝鮮只能再次拿“核”說事兒,發(fā)射衛(wèi)星、第二次核爆,也就再所難免。
五、朝鮮的出路
分析朝鮮的基本情況,回顧朝核的發(fā)展過程,很容易得出幾個簡單的結論——
——朝鮮核問題的起源在于朝鮮要保衛(wèi)國家安全,這一點是正當?shù)?,值得同情,也無可非議。
——朝鮮希望單獨與美國達成解決方案,實現(xiàn)中美之間跳舞的最大戰(zhàn)略利益,被證明是不可能的。
——朝核問題,既不單純是朝美問題,也不單純是中美問題,它相當程度上已經(jīng)成為東北亞安全解決方案的核心部分。由此,可以反過來說,在東北亞安全解決框架沒有最終形成之前,朝核,只有反復,沒有結果。
——東北亞安全框架的根本,是中美力量的博弈。中國勢力的增長和美國力量的削弱,表現(xiàn)在東北亞,是韓日逐漸拉開與美國的距離,建立與中國的相互信任。這是一個較長時間的進程,一時半會兒不會有明顯結果。
——在東北亞安裝框架正式形成之前,東北亞存在局勢激化的可能,但可能性極小。朝鮮的根本目標是安全,美國的目標在挾制日韓,在于折騰中國。在各方勢力緩慢消漲過程中,朝鮮是安全的。
綜合上述認識,筆者認為,朝鮮的根本出路在于努力解決內部問題,同時在大的策略上配合中方的動作。這是朝鮮的根本利益,也是朝鮮的根本出路。
六、美國的東北亞策略
回顧朝核發(fā)展的基本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美朝之間都已經(jīng)或幾乎達成協(xié)議,半島和平近在咫尺——
第一階段——1990—2001
——1994年10月,美國與朝鮮在日內瓦簽署了一項關于朝核問題的《朝美核框架協(xié)議》,朝鮮凍結其核設施,美國牽頭成立朝鮮半島能源開發(fā)組織,負責為朝鮮建造輕水反應堆并提供重油,以彌補朝鮮停止核能計劃造成的電力損失。此后,寧邊5兆瓦反應堆中8000根乏燃料棒被取出封存。朝鮮還同意將來接受對其所有核設施的檢查。按協(xié)議規(guī)定,美國將負責在2003年底前,為朝鮮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兩座1000兆瓦的輕水反應堆。反應堆建成前,美國將同其他國家向朝鮮提供重油,作為能源補償。
雙方經(jīng)過一年的討價還價,于1995年6月就達成協(xié)議,朝鮮接受了以“朝鮮半島能源開發(fā)組織”名義提供韓國型輕水反應堆的方案。
就在大家認為朝核問題可以解決,朝美關系將翻開新的一葉的時候,麻煩出現(xiàn)了——
由于朝鮮半島能源開發(fā)組織成員國之間遲遲沒有解決經(jīng)費分擔問題,使朝鮮在履行核框架協(xié)議上受阻。到1998年7月11日為止,美國僅向朝鮮運送了15萬噸燃料油。同時,因為朝鮮半島能源開發(fā)組織已負債4700萬美元,無力再進一步提供資金。而后朝美之間在又朝鮮的“可疑地下核設施”問題上又發(fā)生爭執(zhí)。
2001年初布什政府上臺后,宣布調整克林頓政府后期相對緩和的對朝政策,進而宣稱朝鮮為“邪惡軸心”國家,威脅對朝鮮實施“先發(fā)制人核打擊”。與此同時,朝美就朝鮮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特別核查問題再起齟齬,美國不時透露朝鮮核計劃的“證據(jù)”,疑慮朝鮮“從事核武器開發(fā)”。2002年1月以來,美國情報部門發(fā)現(xiàn)更多疑點,于是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在10月訪朝期間,拿出了朝鮮進口用于鈾濃縮的離心機的證據(jù)。朝方先是否認,隔日改口承認“確有此事”,并表示“正在研發(fā)更具威力的武器”,承認其推進濃縮鈾開發(fā)計劃。朝核問題再次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朝鮮與美國走近的努力就此失敗。
第二階段:2003-2005
為和平解決朝鮮半島核危機,中國政府積極斡旋。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朝、美三方在北京舉行了三方會談。朝鮮在會談中曾提出同時消除美朝安全疑慮的一攬子解決方案,要求美國作出回應。同年8月27日至29日,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在北京舉行首輪六方會談。
2005年9月19日,第四輪六方會談經(jīng)過兩個階段的艱苦談判,與會各方一致通過了六方會談啟動以來的首份共同聲明:朝方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xiàn)有核計劃;美方則確認,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guī)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朝方聲明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其他各方對此表示尊重。
2005年11月,朝核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最終達成具有指導意義的《主席聲明》。各方重申將根據(jù)“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原則全面履行共同聲明,早日實現(xiàn)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維護朝鮮半島及東北亞地區(qū)的持久和平與穩(wěn)定。
就在人們再次看到“朝核”走向緩和,美朝之間建立初步信任之機,問題又來了——
美國財政部認定朝鮮利用澳門匯業(yè)銀行賬戶從事洗錢和制造假美鈔的活動,下令美國金融機構中斷與這家銀行的商業(yè)往來。澳門匯業(yè)銀行隨即中止了與朝鮮的業(yè)務,包括凍結朝鮮政府存在銀行的2500萬美元資金。朝鮮則否認美國的指控。
進入2006年后,朝美雙方圍繞“偽造美元”和“金融制裁”問題爭執(zhí)不下,六方會談陷入僵局。美國聲稱“金融制裁”針對的是非法行為,與六方會談“無關”。朝鮮認為,美國沒有證據(jù)就對朝鮮實行“金融制裁”,表明美國依然對朝鮮實行敵視政策。朝鮮強調,美國必須解除“金融制裁”,否則朝鮮不會重返六方會談。朝核問題再起波瀾。
第三階段:2006至今
2006年12月18日至22日,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于在北京舉行。會后發(fā)表第四份《主席聲明》,以“兩個重申”向外界傳達了六方在本階段會談中取得的共識:重申通過對話和平實現(xiàn)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各方的共同目標和意志;重申認真履行9?19共同聲明,根據(jù)“行動對行動”原則,盡快采取協(xié)調一致步驟,分階段落實共同聲明。
2007年2月13日,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的共同文件(2?13共同文件),內容包括朝方關閉并封存寧邊核設施,以及各方同意向朝鮮提供價值相當于100萬噸重油的經(jīng)濟、能源及人道主義援助,其中首批援助為5萬噸重油。
2008年6月26日,六方會談發(fā)表主席聲明,表示六方會談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取得積極進展。朝鮮26日正式向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主席國中國提交核計劃申報書。美國白宮在確認朝鮮提交核清單的同時宣布,美國將部分解除對朝鮮的貿易制裁,以及著手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刪除。
2008年6月27日,朝鮮于當?shù)貢r間17時05分(北京時間16時05分)炸毀其寧邊地區(qū)核設施的冷卻塔。
就在人們再次燃起希望的時候,波折再現(xiàn)——
2008年12月12日,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麥科馬克說,在朝鮮同意接受核設施驗證議定書之前,美國將不再向朝鮮運送重油。
2009年3月9日,為期12天的韓國與美國大規(guī)模聯(lián)合軍事演習開始。同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發(fā)表新聞公報說,最高司令部已經(jīng)向人民軍部隊下達命令,要求做好一切戰(zhàn)斗準備,隨時殲滅入侵之敵。
2009年3月12日,朝鮮通報國際海事組織,將于4月4日至8日發(fā)射衛(wèi)星。
2009年4月5日,朝鮮宣布成功發(fā)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wèi)星。
2009年5月25日,朝鮮中央通訊社發(fā)表新聞公報說,朝鮮當天“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地下核試驗”。這是朝鮮繼2006年10月首次地下核試驗后再次進行核試驗。
至今,事態(tài)還在進一步發(fā)展當中。
不難發(fā)現(xiàn),朝核問題至少有三次機會,得到解決,或進趨向于解決。為何總在最近希望的時候,急轉直下呢?
朝鮮不是主要原因,它是主動求解的一方,阻斷美朝對話與其根本利益不符。
是韓國、日本、俄羅斯嗎?更不可能,它們都不具備左右格局的能力。
是中國嗎?中國有這樣的能力,卻沒有這樣的動機,從事件的發(fā)展過程更找不到中國上下其手的跡象。
唯一的原因,是美國。
和平、穩(wěn)定的朝鮮半島與平靜、緩和的東北亞,并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
朝核破局,南北緊張與沖突,朝鮮發(fā)展核武、出口武器和技術,不符合美國利益,所以美國要談;朝核解決,南北和睦,中日朝韓一體發(fā)展經(jīng)濟,也不符合美國利益,所以美國要阻斷和談進程。
反手為云,覆手為雨。
正如,沒有一個動蕩的中東,美國便沒有存在的理由。
正如,沒有一個動蕩的阿富汗,美國便無以立足中亞。
美國在東亞,甚至全球,最大的對手是中國,充分限制、阻礙中國的發(fā)展,充分遲滯、抑制中國勢力的膨脹,是美國的根本利益所在。
日本與韓國,正是兩支鐵爪,牢牢釘在中國的大門前。
兩支鐵爪,并不是實物,而是存在主權意志的國家政權。在中美實力消漲之間,日韓國內政治勢力根據(jù)不同的需要會做出不同的抉擇。在中國經(jīng)濟整合東亞的政策下,在中國經(jīng)濟越來越成為全球動力的向心力吸引下,日韓完全有可能在中美之間做出新的選擇,至少在中美之間更趨平衡。如何控制日韓,是美國東亞政策的頭等大事。
而朝鮮,就是美國最好的工具。
朝鮮正是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才會一廂情愿地與美國接觸,希望實現(xiàn)朝美關系正常化。
韓國幾任總統(tǒng)的“陽光政策”,妄圖實現(xiàn)南北和解,也是沒有認清這一點,或者沒有認清美國在國內政治中的影響力,不得不敗下陣來。李明博,是明白人,卻注定是朝鮮民族的罪人;盧武鉉,是民族的英雄,卻最終擰不過大腿,所以他說歷史會給出公正的評價。
日本,在美國的控制下長大,美國對其國內政治勢力的控制力遠非常人可想。即使這樣,日本國內仍不乏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的聲音。中國為爭取更好的日中關系,對日本“對美一邊倒”的外交政策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小泉當政之最后5年,中日高層見面完全凍結,所為何來?直到安倍、福田當政,中日高層互訪解凍,中日雙方簽署了第四份政治文件——《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zhàn)略互惠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可見,美國嚴格控制如日本,仍有可能重新定位日中、日美關系。
朝鮮,在撬動日韓方面,有著異乎尋常的功效。
美國,在朝核問題上扮演著多重角色——
——日韓保護者。這是日美同盟、韓美同盟的題中之意,是希拉里在朝鮮第二次核試驗后,反復申明“美國會保護日韓”的原因,是美國控制日韓的基礎。
——半島和平的建設者。這是“朝核六方會談”參與各方的共同角色,沒有這個“意愿”,就失去了參與六方會談的資格,也失去了道義。
——半島麻煩的制造者。不制造問題,何以解決問題?不制造問題,何以調控局勢?問題的實質不在于解決問題,而在于控制過程,并保持過程。
隨著時間推移,朝日韓國內政治勢力對美國東亞政策的實質會有更清醒的認識,美國政策本質上是對上述三國、兩大盟友自身利益的傷害和踐踏;隨著中國力量的增強,朝日韓必然在中美之間進行不斷的衡量和選擇,就像日本不得不簽署《中日關于全面推進戰(zhàn)略互惠關系的聯(lián)合聲明》一樣。
七、中國的對策
經(jīng)過上述討論,我們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朝核六方會談框架,不僅是中國的需要,更是朝鮮和美國的需要。所以朝核六方會談的框架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破滅。這也是美國不斷聲稱“六方會談”是最佳渠道,“會談大門”仍向朝鮮打開的原因。
——中方,及相關各方,以及關心朝核局勢的朋友,不必為朝核走向驚疑不定。朝核進程,本就是“不破不立”的反復過程,直到中美勢力消漲發(fā)生實質性反轉。
——中方,并不急于促進會談,爭什么“負責任”的虛名。中方最緊要的工作,是對各方政治勢力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服教育,幫助其認清美國政策的實質,認清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促進其與美國政策的決裂。
——尊重朝鮮的自主抉擇,支持其的正當要求,抑制其虛妄之請。將朝核進程納入中國復興的歷史進程,不急不徐,逐步解決。
所以,美日韓不會真正意義上制裁朝鮮,那樣只會把朝鮮更多地推進中國的懷抱,增強中國的控制力;美日韓所謂之制裁,更多是限制朝鮮武器的進出口,減少朝鮮因素的危害力量;中國也不會支持實質性制裁朝鮮,那樣既失之道義,也傷害朝鮮人民的感情;中國所謂之制裁,無非是幫助朝鮮認清帝國主義的反動嘴臉,認識到現(xiàn)實之殘酷,拋卻結好美國的虛妄之愿。
中國力量,永遠是朝鮮安全、東亞和平的穩(wěn)定因素。這既是現(xiàn)實,也是中國的道義所在,更是中國的利益所在。正因如此,中國反復強調,非對話方式解決朝核問題,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六方,最終還得坐下來,當然,也還會站起來,直到其中一方站不起來
作者:
安徽人
時間:
2010-12-21 23:17
分析精辟
作者:
alltime
時間:
2010-12-22 00:52
一至六,個人觀點同樓上。
至于七嘛,有意淫傾向。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10-12-22 06:33
估計朝韓的統(tǒng)一比中國的統(tǒng)一來得快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