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biāo)題:
【濟(jì)心齋 】見與不見----倉央嘉措
[打印本頁]
作者:
穆然
時間:
2011-1-16 22:18
標(biāo)題:
【濟(jì)心齋 】見與不見----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來 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里
不增 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 不棄
來我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jìn)你的心里
默然相愛
寂靜 喜歡
作者:
hujinshui
時間:
2011-1-17 08:19
看不懂。
作者:
ruiangulai
時間:
2011-1-17 08:38
倉央嘉措活佛
作者:
問津居士
時間:
2011-1-17 08:50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fù)如來不負(fù)卿。
作者:
fanshenyang
時間:
2011-1-17 09:30
喜歡,還有相思十誡
作者:
流水69
時間:
2011-1-17 11:06
作者:
達(dá)智88899
時間:
2011-1-17 11:42
這個很容易看懂的,講的就是心性或者如來藏,但很少有人能證悟心性,證悟心性就不會退轉(zhuǎn)。這受詩也富含一定的次第,就第一段關(guān)于見,很多修行人就見了幾十年才見到。像我們這些還在輪回中流轉(zhuǎn)的凡夫俗仔無數(shù)劫以來還沒見到過心性。
作者:
達(dá)智88899
時間:
2011-1-17 11:43
這個很容易看懂的,講的就是心性或者如來藏,但很少有人能證悟心性,證悟心性就不會退轉(zhuǎn)。這受詩也富含一定的次第,就第一段關(guān)于見,很多修行人就見了幾十年才見到。像我們這些還在輪回中流轉(zhuǎn)的凡夫俗仔無數(shù)劫以來還沒見到過心性。
作者:
hujinshui
時間:
2011-1-17 13:06
明白一些了
作者:
拒絕打折
時間:
2011-1-17 13:13
倉央嘉措!!寫情詩的喇嘛!!大師??!
作者:
穆然
時間:
2011-1-17 19:16
回復(fù)
達(dá)智88899
的帖子
心境平和 淡然 寧靜
作者:
穆然
時間:
2011-1-18 11:27
回復(fù)
fanshenyang
的帖子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fù)。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xù)。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作者:
鸞玉
時間:
2011-1-20 13:11
本帖最后由 鸞玉 于 2011-1-20 13:12 編輯
一切都是夢,但往往在夢中的人都很認(rèn)真。作為一名高僧,自然知道生命之輪回,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之由來,更懂得相愛總有相棄的結(jié)果,所以,理性的看待緣分,不喜不悲,不會熱血沸騰,也不會激情滿懷,平靜的對待一切,隨緣而不攀緣。
作者:
穆然
時間:
2011-1-20 18:18
回復(fù)
鸞玉
的帖子
倉央嘉措作為六世達(dá)賴?yán)?,生于西藏南部門隅地區(qū),幼年當(dāng)過牧童,熟悉農(nóng)村風(fēng)情,喜愛民歌,深受民間文學(xué)熏陶。其父信仰佛教,屬寧瑪派,對其有一定影響。15歲時﹐被認(rèn)定為五世達(dá)賴?yán)锏霓D(zhuǎn)世靈童,入拉薩布達(dá)拉宮,拜五世班禪為師,學(xué)習(xí)佛教經(jīng)典、詩歌和歷算。但倉央嘉措始終未能忘情于世俗生活,并以親身感受創(chuàng)作了大量詩歌。莫怪活佛倉央嘉措,風(fēng)流浪蕩;他想要的,和凡人沒什么兩樣。六世達(dá)賴?yán)飩}央嘉措,是神王,是情圣,是詩人。他在人世間逗留過,雖然僅有短短25年。他在人世間短暫逗留,仿佛就為留下這些詩篇。
作者:
鮮爾康
時間:
2011-3-29 19:38
“住在布達(dá)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喜歡這句,霸氣而多情~~~
作者:
穆然
時間:
2011-3-30 08:50
回復(fù)
鮮爾康
的帖子
自古多情傷離別。。。。。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