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廣佛之心”之痛:廣州黃沙水產市場去留引爭論
[打印本頁]
作者:
feifei8526
時間:
2011-1-30 10:06
標題:
“廣佛之心”之痛:廣州黃沙水產市場去留引爭論
——廣州黃沙水產市場幕后“老板”與老百姓的搏弈
2010年11月5日,《白鵝潭地區(qū)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提交廣州規(guī)委會審議,在今年8月因眾多專家提出修改意見而推遲表決后,該控規(guī)獲得全票通過。規(guī)劃將白鵝潭地區(qū)定位為:廣佛之心、國際商業(yè)中心、水秀花香的宜居城區(qū)。該規(guī)劃把新風港、廣鐵南站、黃沙等設定為生態(tài)居住功能區(qū),然而,正因為這一規(guī)劃,再次把黃沙水產市場的去留推到了風口浪尖。
事實上,廣州黃沙水產市場的去留爭論已久,也是廣州市政府一個心頭病,愛恨交加,難以割舍。
黃沙水產市場,難于割舍的愛
黃沙水產市場成立于1994年,營業(yè)至今已經有16個年頭了,16年前這兒是碼頭,供給著新風港務公司2000多號人的生計。上世紀90年代,隨著鐵路和公路的飛速建設以及大型碼頭的興起,黃沙碼頭和新風碼頭航運量都漸漸萎縮,一半的碼頭空置,幾千人的飯碗就快捧不住了。
在這個時候,有人建議搞水產批發(fā)市場,考慮到當時廣州的確沒有集中的水產批發(fā)市場,公司決定以此來解決困局。據市場里的老人介紹,一開始只是將原來的倉庫改建成檔口。最初只規(guī)劃了碼頭的三分之一,結果一開張就反應強烈,吸引了分散在全市的海鮮檔,規(guī)模很快擴充至二分之一,而兩年內就擴建至了整個碼頭?,F在,整個黃沙市場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進駐了260個經營商鋪,整個就業(yè)人數達10萬人。
曾經有人提出疑問:如果沒有黃沙市場,廣州的飲食文化是否會隨之缺失?這個答案是相當明確的。不用說它每天500多噸的交易量,不用說它擁有輻射全國的集散地功能,更不用說它將國際高檔海產品引入中國的光榮歷史。只要它保證,在你想買新鮮海產品的時候,就會供應你想要的海鮮,你就會明白,它對這個城市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別說一個小時,就是兩秒鐘,我們都不能停止供應”,市場的管理人員說。黃沙市場因為24小時保持營業(yè)而被稱道——這是全國唯一的永不停業(yè)的市場。
觀察仔細的人甚至可以發(fā)現,在黃沙市場這兒的商戶都是沒有卷閘的。在一個檔口的上方,竟然沒有卷閘,說明什么問題呢?在并非夜不閉戶的年代,能這樣做的唯一原因就是:檔口永遠都不歇業(yè)!
每天,從凌晨3點至上午9點,來自全省、全國甚至世界的批發(fā)客都集中在這里。不論多高檔的海鮮產品,在這里也像白菜一樣交易著。大宗購物一單接一單,整個市場都是貨車人流。過了中午,特別是下班時間,大量市民來到市場。有的是附近的居民,有的是開車過來的食客。前者買水產回家自己煮,后者買完后直接拎進酒樓加工。如果在節(jié)假日,這批零售大軍,從上午9點就開始涌入市場。到了晚上,天黑下來,市場卻依然燈火通明,吃夜宵的時間又開始了。
可以很很定的說,作為全國最大的鮮活水產品批發(fā)市場,黃沙水產市場絕對稱得上是全國海鮮價格風向標!
作為全國三大水產品中心批發(fā)市場之一的黃沙水產市場在華南乃至全國鮮活水產供給方面一直都發(fā)揮著顯著的作用。據了解,黃沙水產市場年均水產品交易量超過20萬噸,交易額達到72億元,每年向國家貢獻的稅收更是多達一千多萬,間接為10萬多人提供了就業(yè)機會。然而,這樣一個大型的水產批發(fā)市場,多年來卻一直是政府的一塊心頭病。
11月24日,記者來到黃沙水產市場,縱觀其整體面貌,不得不用“臟、亂、差”三個字來形容。白天,這兒大型貨車進出,嚴重堵塞交通的通暢運行;夜晚,這兒噪音轟鳴,讓周圍的居民苦不堪言;更別提在方圓十公里年便可嗅到的臭氣熏天,目光所能及的污水橫流。
據知情者反映,廣州黃沙水產市場存在的問題早已引起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早在2007年就有人大代表和專家提出,黃沙水產市場不宜留在市中心經營,應該盡早遷出,市領導對此多次出公文批示黃沙水產市場搬遷,媒體也進行過多次的報道,搬遷的方案也已擬定。但是經過幾年的爭論,人大代表和專家的意見沒人聽,領導的批示未見執(zhí)行,媒體的報道也成了過眼云煙。
“鐵定搬遷”成懸念
黃沙水產市場作全國最大的鮮活水產品批發(fā)市場,有過她輝煌的10年,這兒的鮮活水產價格絕對稱得上是全國海鮮價格風向標!
隨著廣州城市的發(fā)展,黃沙水產市場每天1000多輛次的車流量,日交易量達600多噸,使其路面不堪重負,加上鮮活水產業(yè)交易具有特殊性,地面常年受咸水侵蝕,由西豬欄路經由粵恒豐大廈出入段至從桂路的路面破損現象較為突出,另外,因該市政路段收水口少且部分堵塞,管道及污水并淤塞比較嚴重,也造成污水排入不良。廣州市委市政府領導曾多次到黃沙水產市場視察提出利用現有條件完善外圍與場內經營環(huán)境的建議,尤其要做好場內外主要市政路段與排水設施的升級改造工作,適應城市發(fā)展對景觀整治的要求。
早在2009年便有廣州市人大代表提議黃沙水產市場要撤離市中心,據2009年7月8日南方都市報《黃沙水產市場鐵定搬遷》報道稱,荔灣區(qū)自去年便已開始了黃沙水產市場的的搬遷選址的前期工作,并初步計劃選址于原芳村區(qū)南部物流區(qū)范圍內。
當時荔灣區(qū)政府一名負責人便表示,關于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搬遷的問題,已提到很多次,“確定是要搬的”。
當有消息稱黃沙水產市場將搬到到芳村時,“這絕對不是明智之舉!”廣東省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鄧家焯對記者說,黃沙水產市場在建場之初曾與佛山地區(qū)同類市場發(fā)生過激烈的惡性競爭,當時那種劍拔弩張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新場址如果靠西邊的芳村,與佛山的距離更加近了,南海大瀝和鹽步已有桂江和環(huán)球兩家大型水產交易市場,近兩年,本來兩家仍發(fā)生不時的爭斗。隨著廣佛同城化進程加快,兩個市場的經營自然會向東擴展,如果此時將黃沙市場西遷,在相距僅十幾公里內聚集三家大型市場,其競爭必然加劇,存在行業(yè)甚至社會的不穩(wěn)定性。鄧家焯建議水產市場應往南遷更合理。
2009年5月20日,廣東省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向廣州市政府提交了搬遷意見,并得到了時任廣州市市長張廣寧的批字“抓緊研究,制定方案”。
2009年7月9日,由廣州市城市規(guī)劃局召開“黃沙水產市場搬遷番禺選址協調會”。
黃沙水產市場的去留爭議已發(fā)展到選址的階段,搬遷,看來是勢在必行。
公眾與個體的利益搏弈
“要搬遷,不可能!幾年來一直都在說搬遷搬遷,結果還是在這兒?!秉S沙水產市場檔口老板肖天明(化名)說。
肖天明在這個檔口做水產生意已經快十年了,一家5口的生計全依賴這個檔口。因為黃沙水產市場名聲在外,每天雖然累一點,但生活卻過得也算富足。
對于市場的搬遷,肖天明顯得不安,他一生的積蓄100多萬全部投入到這個檔口,如果搬遷,損失由誰來負責,一家生計又如果解決?
另一位做蝦生意的老板說“不管是哪里人,提起黃沙市場都沒有人不知道,搬到別的地方人家能找到嗎?還有附近的這些酒樓,以后的生意肯定不好做了?!?br />
黃沙水產市場場長陳智勇曾對曾記者介紹說,黃沙水產市場的產品占據60%以上的全國的水產市場份額,活鮮的交易量全國第一?,F在很多檔主把所有身家投入其中,如果一旦搬遷,損失很大。
縱使黃沙水產市場是廣州的美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全國海產品的價格風向標,但是在市中心存在這么一個大型水產批發(fā)市場,還是給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廣州整個大環(huán)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早在1994年黃沙水產市場成立之初,政府對該市場的定性就是臨時性市場。從2000年到2003年期間,由于該市場是24小時不間斷營業(yè)的,在夜晚時間經常是有汽車鳴笛聲,卸貨聲,噪音的騷擾以及市場衛(wèi)生條件的不完善讓周邊的居民苦不堪言!在此階段,不斷有市民提出抗議,但是都未能得到妥善的安頓。
“離這個市場幾百米就可以聞到這種魚腥味,經過市場再干凈的鞋出來后都沾滿污泥?!奔易「浇愤呅^(qū)的陳女士告訴記者,現在下午3點多鐘,加上現在實行單雙號,這兒的交通還算順暢,如果凌晨三四點鐘裝卸水產時候,“那場面才是車水馬龍”。她說,雖然這個水產市場帶動了這一帶的經濟,但還是希望能搬走,還他們一個安寧的家。
離黃沙水產市場不遠的李嘉誠廣場銷售中心的售樓小姐告訴記者,因為這一帶空氣及交通環(huán)境的影響,他們的樓盤價格和銷售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坝袟l件的,誰愿意天天住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售樓小姐說。
政府相關部門多次提及的搬遷事宜,一直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論是檔主還是附近居民,再次說起要搬遷,他們都不相信。
一個政府工作事項的推進,毫無疑問是需要經歷多重考驗和多方爭論的,在今年,黃沙市場的搬遷議題又再次提上了桌面,主要機遇來自兩方面,一個是白鵝潭商業(yè)區(qū)的打造,政府提案中要將白鵝潭打造成一個以生活居住為主的區(qū)域,而這一區(qū)就包含了北岸的黃沙,北岸生活區(qū)這樣的定位勢必和黃沙水產市場這一純粹商業(yè)性質的定位沖突,而且,白鵝潭在提案中將會是“廣佛之心”,對環(huán)境的要求自然是很高,無論怎樣,黃沙水產市場都和環(huán)境整潔搭不上邊。第二個機遇就是亞運的進行,毫無疑問,亞運對整個廣州來說都是一個機遇,整個城市煥然一新,本來在黃沙水產市場周邊的居民也期盼接著亞運的名義整治黃沙水產市場“臟、亂、差”的現狀。在今年6月,黃沙水產市場周邊的小區(qū)居民再次向張廣寧書記、萬慶良市長提出了搬遷黃沙水產市場的建議,然而希望再一次落空了,上頭傳來了聲音:黃沙水產市場不搬遷了!理由是——不詳!
緊挨黃沙水產市場廣鐵南站“廣州南站冷凍食品交易中心” , 11月25日,經過40多分鐘、200多輪舉牌角逐,該地塊“老東家”廣州鐵路集團羊城鐵路實業(yè)發(fā)展總公司(以下簡稱廣鐵集團)聯合珠光集團,擊敗萬科城建聯合體、保利、中海等地產大鱷,以86億元的高價拍得,由此看來,廣州南站冷凍食品交易中心的撤離已無懸念。
無論是投入550萬元進行雨污水管和道路改造還是撤離廣州市區(qū),對于附近居民來言,都是一個利好消息。白鵝潭地區(qū)成為“廣佛之心”才能算是名副其實。
那這個爭議頗多的黃沙水產市場又將何去何從?拭目以待!
來源:新聞中心-中國網
作者:
鮑比
時間:
2011-2-2 09:51
繼續(xù)關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