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太多豬的生命太短暫了 [打印本頁]

作者: yisiyi    時間: 2011-2-12 10:24
標題: 太多豬的生命太短暫了
  隨著窩產仔數的增加,丹麥仔豬死亡率也一直在提高。雅虎斯大學農學院的科學家對這一問題的相關知識進行了綜述,并就這個問題的緩解提出了建議,Janne Hansen寫道。

  丹麥養(yǎng)豬業(yè)者在年頭母豬產仔頭數這個指標上做的很出色,但這個成功同時也伴隨著一個副作用。許多新生仔豬活不到幾個小時或幾天的時間就會死亡。雅虎斯大學農學院的科學家開展了一項新的研究,旨在造出這個問題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

  在丹麥,窩產仔數過去15年當中一直在持續(xù)提高,現(xiàn)在達到16.1頭/窩的平均水平。不幸的是,仔豬死亡頭數,- 死產仔豬加上出生頭幾天之內死亡的頭數,- 也增加了。過去六年當中在商業(yè)性豬場里,仔豬死亡比例大約為24%.

  根據丹麥最近就仔豬死亡率問題展開的辯論,丹麥獸醫(yī)與食品管理局要求農學院的科學家就這一問題出具一份報考。

  很多–又弱又小–的仔豬

  科學家指出,仔豬死亡率上升有若干個原因。

  造成死胎與產后頭幾天仔豬死亡率升高的最主要的原因看來是1992-2004年間強調產自性能的育種策略??偖a仔數這一性狀與亞體重仔豬、弱仔和發(fā)育不良的仔豬頭數之間存在強表型相關。這樣的仔豬在分娩過程中或分娩后頭幾天當中死亡的風險很高。

  丹麥的選育指數是丹麥養(yǎng)豬生產協(xié)會擬定的。2004年,選育過程中“總產仔數”的性狀已經替換為“五日齡存活仔豬數”.根據丹麥的數據,預計這項措施將能夠減少仔豬死亡率。然而截至目前,預計當中的這個仔豬死亡率下降還沒有能夠在商品豬群當中表現(xiàn)出來。窩產仔數提高了,而死亡率則保持不變。

  死亡率的直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仔豬出生過程中遭遇缺氧。這些仔豬可能計入死產仔豬項目。還有一些情況下,這樣的仔豬會活下來,但由于缺氧而成為弱仔。典型情況下,弱小仔豬缺乏活力,因此很容易喪失體熱,存活的機會不是很好。例如,當母豬臥下的時候,它們逃避母豬不被壓到的能力比較差。

  這又引出了造成仔豬高死亡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被母豬壓死。初生重低、體溫偏低的仔豬初生后頭一天尤其容易被母豬壓死。

  饑餓與寒冷也是重要問題,因為寒冷的仔豬更易感染疾病。

  動物福利受到影響

  饑餓、寒冷、缺氧、疾病以及被母豬壓死,- 在丹麥大約每窩仔豬當中有4頭仔豬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這么多的活產仔豬在出生后死亡,這不僅影響了生產力,而且也構成了一個仔豬福利問題。

  “許多仔豬在初生后前幾天當中死亡,有的產后幾分鐘就死了,有的半天后死了,它們大多都會經歷痛苦、饑餓、恐懼和應激。因此,仔豬死亡率高還是一個倫理和福利的問題,”科學家們在報告中稱。

  窩產仔數高有一個副作用,那就是母豬沒有足夠的乳頭來供產下的所有仔豬哺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養(yǎng)豬生產者采用保育母豬。保育母豬為自己的仔豬提供哺育三至四周,然后仔豬斷奶,而母豬則接著哺育另一窩仔豬。而這對保育母豬又構成了福利問題,因為與僅僅哺育自己的仔豬相比,這樣的母豬不得不在限位欄里呆更長的時間。

  幾方面的改進

  幸運的是,要想把這么高的仔豬死亡率降下來也不是不可能。報告列出了幾種可能。

  一個明顯的方案是在選育指數當中直接加入仔豬死亡率的性狀。然而,報告指出,這不會立即帶來商業(yè)性豬場仔豬死亡率的降低,因為育種方面的成果從整個育種體系當中傳遞到商業(yè)性豬場需要三、四年的時間。

  通過改善管理、改進豬欄條件,也可以受到效果。

  加強分娩過程的監(jiān)控可以一定程度地減少死產仔豬和新生仔豬死亡頭數,改善仔豬局部環(huán)境也可以起到效果。關于后者,需要開發(fā)實用的新方法。比如,可以在適當的位置配備墊草或額外的熱源。

  在母豬保健方面加強專家咨詢也有助于改善仔豬的條件。(來源: 英國國際豬網)

作者: yukaip123    時間: 2011-2-12 10:25
中國更勝:(::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