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如何解決發(fā)酵床內氨氣重?
[打印本頁]
作者:
QQ23340907
時間:
2011-3-20 12:24
標題:
如何解決發(fā)酵床內氨氣重?
畜禽舍內的氨氣來源主要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胃腸道內的氨,來源于糞尿、腸胃消化物等,尿氮主要是以尿素形式存在,很容易被脲酶水解,催化生成氨氣和二氧化碳(每次畜禽排泄糞便時,大家都能聞到刺鼻的氨氣味就是這個原因)。糞氮主要以有機物形式存在,不容易分解,但也是氨氣形成過程中氮的一個重要和穩(wěn)定的來源。另一種是舍內環(huán)境氨,是通過堆積的糞尿、飼料殘渣和墊草等有機物腐敗分解而產生的。在墊料潮濕、酸堿度適宜和溫度高、糞便多而有相當空氣的情況下,氨氣產生更快。畜禽舍中氨氣的濃度和含量取決于舍內溫度、飼養(yǎng)密度、通風情況、地面結構、飼養(yǎng)管理水平、糞污清除等。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未被機體消化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其中一部分是蛋白質、氨基酸、微生物氮等,這些物質在各種微生物(主要是厭氧)的作用下,很快被分解為氨散發(fā)至周圍空氣中。由于氨是高度溶于水的,所以在高濕空氣中氨的濃度相對較高。據測定50~80kg豬每天排放糞尿6kg,含氮16~37g,其中約60%是尿素或胺鹽等易轉化為NH3的物質。
禽舍內的氨氣味為什么濃呢?
1、新建的發(fā)酵床內菌群結構暫時沒有達到菌群動態(tài)平衡,對氮元素的利用不是很完善充分。
2、氨氣易溶于水,1升水可溶解500L水,稍微干燥的發(fā)酵床水份含量少,溶解不了多余的氨氣,一下次釋放出來,所以能聞到。
3、仔豬的養(yǎng)殖密度小,排泄量少,墊料濕度低,也溶解不了過量的氨氣。
4、圈舍內通風透氣性不好,含氧量少,發(fā)酵床內菌種缺氧,無法完成將氨氣固定成菌體蛋白的過程,只能越積越多,最后水中的氨氣達到飽和,釋放出來。
一般就是以上四種因素導致了發(fā)酵床圈舍內氨氣味濃。那么針對這四種情況,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
1、采取合適的發(fā)酵床菌種,菌群結構比較平衡,不會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2、對于及其干燥的發(fā)酵床(豬在上面跑動或走動如果起塵),可以用噴施少量水,既補充發(fā)酵所需水分,有能溶解多余的氨氣。
3、仔豬的養(yǎng)殖密度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如增加到1平米每頭。
4、增加圈舍的通風透氣性,保證四窗齊全。即天窗、地窗、窗戶和引風機窗。
作者:
dingjq03
時間:
2011-3-20 12:35
用低蛋白日糧喂豬,就可以了
作者:
QQ23340907
時間:
2011-3-20 13:06
回復
dingjq03
的帖子
受教了 呵呵
作者:
QQ23340907
時間:
2011-4-11 11:55
在養(yǎng)殖上應用的效果如下:
* 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 除臭、驅蚊蠅,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抑制、消除氨氣味;
* 改善動物體內外環(huán)境,增強動物免疫力、抗病力;
* 增進動物健康,有效控制預防痢疾、球蟲、大腸桿菌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
* 提高繁殖率、成活率,促進動物生長,提高日增重,縮短飼養(yǎng)時間;
* 提高畜禽肉蛋品質和產量;
* 減少、甚至不用抗生素,生產綠色畜禽產品。
作者:
QQ23340907
時間:
2011-5-16 17:55
發(fā)酵床養(yǎng)豬有六大優(yōu)點:三省 兩提 一增 一減 零排放
三?。好馇寮S,免沖洗,提高飼料轉化率,省飼料20%,省水90%,省勞動力60%
兩提:少得病,少用藥,提高免疫力抵抗力,提高豬肉品質。
一增:降低養(yǎng)殖成本,提高個體重量,增加養(yǎng)殖效益,每頭豬多掙100到150元
一減:減少存欄時間,提前15到20天出欄。
零排放:豬糞尿全部在豬舍內降解,沒有污水和糞便向外排放。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