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是誰制造了“天價藥材”???
[打印本頁]
作者:
齊貝網(wǎng)
時間:
2013-10-15 11:55
標題:
是誰制造了“天價藥材”???
最常被拿來說事的,莫過于“需求說”——隨著“全民進補”的時代到來,中藥養(yǎng)生熱潮推動了補品、中藥的需求大幅攀升,價格水漲船高。
民間廣泛流傳的“今冬進補,明年打虎”確有道理。但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人的進補已經(jīng)變成了“瞎補”?!艾F(xiàn)在開方前也不號脈了,癥狀上明明寫著‘高血壓’,藥店居然就敢給開高血壓病人絕對禁忌的鹿茸!”而藥店也許是出于倉儲面積有限,也許是因為蟲草 、鹿茸利潤巨大,往往大量購入滋補藥材,正常藥材卻變得緊缺起來。
然而在內行人眼中,進補對于價格的飆升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意思”。
“大量優(yōu)質道地的中藥材被做成提取物出口,當‘草’一樣賤賣!這是導致國內中藥資源短缺、價格暴漲的重要原因。”原國家藥監(jiān)局市場司司長駱詩文痛心疾首地說?!皣遗?156家藥廠,很多廠都是投機成立的,根本沒有自己的藥品,就以原料出口養(yǎng)活自己。2007年我看到日本向我國進口青蒿顆粒3萬多噸,拿去做添加劑。100噸藥材,只能提取8%-10%的有效成分,這3萬多噸,就需要30萬噸藥材!”
近年來,中藥提取物出口占比大增,年出口額5.3億美元,占中藥出口比重的40%以上,從今年5月1日起,更是坐上了直升機。
4月30日是歐盟規(guī)定的植物藥生產(chǎn)企業(yè)準入資格認證的最后一天,而我國藥企沒有一家在此時限內通過注冊,全軍覆沒,這讓出口中藥提純物,成為一種“最時髦”的選擇。
據(jù)中國海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1年一季度,我國中藥提取物出口額2.7億美元,同比增加53.4%。以德國、西班牙、英國為主的歐盟國家進口我國植物提取物增幅接近或者超過100%。
“1988年的時候,我國中藥種植一共1200萬畝,其中耕地580多萬畝,非耕地620萬畝,足夠中國人用藥,為什么現(xiàn)在不夠了呢?一個原因是庸醫(yī)濫用藥,更重要的是出口藥物提取物僅提取一種有效成分,造成了我國大量優(yōu)質藥材被浪費!”駱詩文批評到。
更令人尷尬的是,國外大量從我國進口中藥提取物,主要是用來開發(fā)植物藥,大量出口到歐美市場,再被做成制劑高價返銷到我國。出現(xiàn)了“中國原產(chǎn),韓國開花,日本結果,歐美收獲”的奇特怪象。
作者:
sunyang
時間:
2013-10-16 21:04
各有各的理吧。生產(chǎn),銷售,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都有份額的。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