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養(yǎng)豬專家建言母豬跛足解決方案 [打印本頁]

作者: 杭州惠通    時間: 2014-1-17 12:03
標題: 養(yǎng)豬專家建言母豬跛足解決方案
本帖最后由 杭州惠通 于 2014-1-17 12:13 編輯

養(yǎng)豬專家建言母豬跛足解決方案

  一些業(yè)內觀點認為,母豬跛足會影響繁殖能力,在淘汰后備小母豬和初次分娩的母豬這一方面,跛足的影響要超過其它所有導致繁殖能力下降因素的綜合.
美國金寶公司的生殖生理學家Mark Wilson博士強調:”如今的豬肉生產行業(yè),母豬跛足后果代價高昂,后果卻往往被低估.””它就像一個隱蔽在暗處的竊賊,但對生產成本和效益影響甚重.”
他指出,調查發(fā)現,在導致群養(yǎng)母豬和后備小母豬被淘汰的原因中,跛足是僅次于繁殖障礙的第二大原因.
Wilson博士是在中國西安舉辦的Feet First母豬跛足研討會上的演講專家之一.研討會為期一天,由美國金寶公司和Feet First團隊合辦.后者是一家全球性的協作組織,由研究人員、獸醫(yī)、營養(yǎng)學家組成,旨在通過識別預防跛足推動全球豬肉行業(yè)發(fā)展。

大部分母豬都存在蹄部病變
 ?。祝椋欤螅铮畈┦糠Q,調查顯示超過88%母豬至少患有一種蹄部病變。與跛足相關的蹄部病變會引發(fā)疼痛和不適,也會影響關節(jié)、肌肉和骨骼生長。
他指出,養(yǎng)殖戶一定要了解、掌握蹄部病變的演變和病理。
 ?。祝椋欤螅铮畈┦窟€提醒道:“大多數蹄部病變都源于爭斗、環(huán)境因素、外部創(chuàng)傷和機械因素,極有可能與下角部位引發(fā)炎癥?!?/div>
一旦病變穿透過蹄壁到真皮部位,則會導致炎癥,這是最令人擔憂的情況。導致母豬疼痛和運動困難的蹄部病變主要包括:白線病變、蹄壁縱裂、蹄跟過度生長和糜爛,以及蹄尖過度生長,將導致行動困難,又或蹄冠軟組織可能受到機械性傷害,問題就會出現。同理,如果懸蹄過度生長嚴重,受傷風險會大增,蹄尖很有可能卡在豬欄柵板中,并可能導致蹄部撕裂。

養(yǎng)殖經營中的連鎖反應
  就職于金寶公司的豬類獸醫(yī)Jeey Torrison博士認為,跛足引發(fā)的疼痛會導致母豬產生不良的生理反應,比如食欲下降(尤其在哺乳期中)、產奶量下降、發(fā)情期反應遲緩削弱繁殖能力而最終被淘汰。
  他指出,“所有的后果最終都會降低養(yǎng)豬經營的產量和盈利能力?!薄霸谡麄€養(yǎng)殖過程中,沒有患跛足病變的母豬的繁殖能力是跛足母豬的兩倍?!?/div>
然而,跛足的不良后果不僅局限于母豬。它還會阻礙后備小母豬的生長發(fā)育過程和分娩胎次分布。
 ?。祝椋欤螅铮畈┦空J為,往豬群中引入成熟的、體格良好的后備小母豬,能夠增加它們的四次產仔的機率---從這一階段起,養(yǎng)殖戶可以開始獲利。他還指出,業(yè)已證明增加分娩三次到六次母豬的數量能夠顯著影響豬群的整體繁殖力。
  “美國的經濟學研究,以凈現值方法為基礎,發(fā)現后備小母豬要三次產仔之后才使養(yǎng)殖戶達到盈虧平衡?!?/div>
  “一旦實現了這一點,養(yǎng)殖戶就能收回全部或者大部分固定成本,進而降低接下來那一窩斷奶仔豬的養(yǎng)殖成本。因此,在達到收支平衡點之后的每一窩產仔都可以提高豬群的盈利能力?!彼f
  成本效益分析顯示,后備小母豬的引進目標應該定為35%-40%,這樣可以確保豬群的胎次分配和效益最大化。但現實情況下,許多現代化養(yǎng)殖場中,豬群替代率往往達到每年50%-55%。
 ?。祝椋欤螅铮畈┦窟M一步解釋稱,淘汰率超過50%以上的養(yǎng)殖戶經常會陷入一個不斷自我持續(xù)的循環(huán)。后備小母豬生長孱弱,導致繁殖失敗或者跛足,這種情況一旦發(fā)生,就會有更多的后備小母豬在第一次分娩后就被淘汰。這就迫使養(yǎng)殖戶依賴更年幼、繁殖能力更為脆弱的小母豬作為后備替代。
  “如果這些后備小母豬也無法滿足繁衍目標,養(yǎng)殖戶則會別無選擇,只能依賴豬群中繁殖能力低下的年老母豬了?!彼f。

預防跛足
  那么,重視豬福利和繁衍能力的養(yǎng)殖戶要如何預防母豬跛足呢?Wilson博士說:“首先,也是最要緊的,是要認識到跛足是嚴重的生產和成本問題?!薄暗诙B(yǎng)殖戶、管理者和養(yǎng)殖場員工要培養(yǎng)意識,加強教育,學會識別和預防蹄部病變。”
首先,應該從增加平均棚舍空間、使用質好的地板著手。高產的后備小母豬有一個共同點--加入豬群之前或者這后,都保持小群體飼養(yǎng)。增加棚舍的地面面積,使用127毫米的棚板,減少木板之間的縫隙到25毫米,這樣的安排可以減少蹄部壓力和后備小母豬生長過程遭到的傷害。
Wilson博士還指出,恰當的營養(yǎng),比如母豬料添加多種金屬氨基酸復合物,對骨質發(fā)育、蹄部結構發(fā)育至關重要,有助于后備小母豬生長,提高使用年限。研究已證實,添某些按基酸復合物對形成強壯健康的蹄部格外重要。營養(yǎng)學家Terry Ward博士是金寶公司研究與營養(yǎng)服務部的全球主管,他例舉了幾種金屬氨基酸復合物對母豬母蹄和豬腳健康生長的益處。

鋅:有利于真皮健康和傷口復原,對腳底、跟部和蹄壁硬度及韌度有良好作用。

錳:有助于關節(jié)、腱、骨密度。

銅:有助于連接組織和白線健康,對腳底、跟部和蹄壁硬度及韌度有良好作用。



作者: 杭州惠通    時間: 2014-1-17 12:13
了解豬蹄病變
   最令人擔憂的病變,是指那些穿透蹄壁抵達蹄部真皮部位,導致發(fā)炎的病變。會產生疼痛感和運動困擾的病變類型主要包括:
   
白線病變:
  一般發(fā)生于軟蹄和硬角質層的相連部位,主要由運動原因、炎癥或者下角引起。

橫向蹄裂:
  最常見于由于木板質量不佳引起的外部創(chuàng)傷,最初癥狀是蹄冠部出現線形流血現象。

蹄側壁裂傷:
  該病狀是指沿著蹄壁底部表面向上至蹄冠的縱向或者斜向傷口。尤其是在軟蹄和堅硬的角質相連處容易發(fā)生。這種傷口主要是由于蹄過度生長所引發(fā)的。

蹄尖過度生長和懸蹄:
  磨損不足或者慢性炎癥都可能導致此類病癥。蹄尖和懸蹄生長過度,導致行動不便,或者該部位過度生長導致機能運動可能損傷蹄冠軟組織。同理,如果角囊嚴重過度生長,則風險大為增加,蹄部會極易卡在欄板中,導致撕裂。
蹄跟過度生長和糜爛:
  長期站立堅硬粗燥的地面上,會引發(fā)此類問題。蹄跟的真皮組織聚集了大量的未梢神經,比豬腳部其它任何組織都更為敏感。從世界范圍來看,這是養(yǎng)豬業(yè)最常見的問題。
作者: lzm_001    時間: 2014-1-17 13:30
     一般我都見到說是淘汰的多。
作者: 杭州惠通    時間: 2014-2-12 14:35
母豬三到四胎正好給豬場賺錢的時間, 這個時間淘汰那就是看的見的損失。關鍵是母豬體內需要的礦物質缺少,平時預混料里又不能完全滿足,于是產生很多豬場母豬,公豬蹄裂。
作者: nihaozhanghu    時間: 2014-2-12 15:25
好文章,學習了,謝謝
作者: 杭州惠通    時間: 2015-3-20 11:12
怎么來減少豬場的成本,只有從細節(jié)出發(fā)。做足功課,從母豬開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