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牛出敗病的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康美華飼料SL    時間: 2014-12-9 13:49
標題: 牛出敗病的防治
牛出敗?。ò褪蠗U菌病)   病原體:多殺性巴氏桿菌,其特征是以敗血癥和組織器官的出血性炎癥為特征的傳染病,故又稱牛出血性敗血癥。   流行病學:多見于春、夏和秋季以及長途運輸。   臨床癥狀:潛伏期2~5天,根據(jù)臨床癥狀,可將牛出敗分為敗血型、水腫型和肺炎型三種。
  1、敗血型:病牛體溫升高至41℃~42℃,精神委頓、食欲不振、心跳加快,常來不及查清病因和治療牛就死亡。   2、水腫型:除有體溫升高、不吃食、不反芻等癥狀外,最明顯的癥狀是頭頸、咽喉等部位發(fā)生炎性水腫,水腫還可蔓延到前胸、舌及周圍組織,病牛常臥地不起,呼吸極度困難,常因此而窒息死亡;   3、肺炎型:病牛主要表現(xiàn)為體溫升高,發(fā)生胸膜肺炎,病牛呼吸困難,有痛苦的咳嗽,鼻孔常有粘液膿性鼻液流出,嚴重病牛呼吸困難,頭頸前伸,張口呼吸,肺炎型病程較長,常拖至一周以上。   4、剖解病理變化:內(nèi)臟器官充血、粘膜、漿膜、肺、舌、皮下組織有出血點;胸腔、腹腔有大量的滲出物;皮下組織呈漿液性浸潤,切開水腫部位,滲出深黃色透明液體。   治療:   處方一:撲熱敗毒靈十頭孢曲松鈉。混合注射,每日2次,連續(xù)2天。   磺藥師  單獨注射,每日1次,連續(xù)2天。   處方二:奧泰十頭孢噻呋鈉。混合注射,每日2次,連續(xù)2天。   熱毒跛痛寧  單獨注射,每日1次,連續(xù)2天  
預防:   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牛出敗疫苗。加強飼養(yǎng)管理,提高抵抗力。   二、牛傳染性胸膜肺炎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牛胸膜肺炎絲狀支原體所引起的牛的一種危害嚴重的接觸性呼吸器官疾病。   病原體:絲狀霉形體,又名星球絲菌   流行特點:各品種的牛均易感,其中3-7歲牛多發(fā),特別是長途運輸,畜舍擁擠,通風不良等均可引起本病發(fā)生,本病潛伏期一般2-4周。   臨床癥狀:按病情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型。   1、急性型:病牛癥狀明顯而典型,主要呈急性胸 膜肺炎的癥狀,體溫升高達40-42℃,呈稽留熱,呼吸困難,表現(xiàn)前肢張開,鼻翼張開,呈腹式呼吸,肋間下陷,吸氣長而呼氣短,按壓肋間有痛感,病牛不愿 臥下。咳嗽次數(shù)增多,軟弱無力,并帶有痛性短咳,有時流出粘液性膿性鼻液,流淚,眼角有粘性或膿性分泌物。后期病牛心力衰竭,導致胸前、腹下及肉垂水腫, 最后多因窒息而死亡。   2、亞急性型:本型與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較長,病狀較輕。   3
、慢性型:多由急性型或亞急性型轉(zhuǎn)化而來,病牛更加消瘦和衰竭,消化功能紊亂,食欲時好時壞,泌乳停止。有的無臨床癥狀,但長期帶毒。   剖檢病理變化:肺,充血、出血、水腫,間質(zhì)增寬,肺實質(zhì)肝變形成紅色與灰白色相間的大理石樣外觀,胸腔內(nèi)積有黃色混濁液體,纖維素性胸膜炎,嚴重的后期胸膜增厚,肺與胸膜粘連。肺門淋巴結(jié)腫大出血。   治療:   處方一:熱不食十啦叮頭包  混合注射一側(cè)。   熱毒跛痛寧  注射另一側(cè)。   用法:按說明劑量,每日各2次,連續(xù)2天。   處方二:奧泰十頭孢噻呋鈉 混合注射一側(cè)   磺藥師  注射另一側(c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