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均為各大報刊雜志網(wǎng)站的新聞分析得出,只找了個農牧局的同學幫助參考,本人也不是財經專業(yè),也不從事相關行業(yè),只想為信任我們、向我們咨詢的牧民兄弟做點什么,內容如有不當、不合理、不準確之處,請見諒。
作為一種相當普遍而且治療成本較高的產后疾病,子宮炎的影響是長期的。來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指出:在干奶期,根據(jù)奶牛的采食行為和干物質采食量,有助于預測哪頭奶牛在產犢后發(fā)生子宮炎。
相對于健康奶牛,這些產后患子宮炎的奶牛,至少在產前兩周,就表現(xiàn)出呆在飼槽旁的時間較少,且干物質采食量較低。為了了解子宮炎對奶牛還具有哪些更長期的影響,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對之前兩項有關圍產期奶牛的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參與研究的奶牛均屬于經產牛,鑒定出43頭健康奶牛和16頭患有子宮炎的奶牛(排出惡臭,而且產后21天發(fā)燒達39.4℃)。
泌乳早期的子宮炎對奶產量有消極影響,而且一直持續(xù)到泌乳期第20周?;甲訉m炎且產量較低的奶牛,在產后前21天采食量較低。
患子宮炎的奶牛具有較高的淘汰率。相比健康奶牛,患有子宮炎的奶牛在泌乳期前12周內的淘汰率高達3.8倍。奶牛之所以遭到淘汰,主要原因是基于疾病情況和較低的奶產量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