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圈舍養(yǎng)羊技術要點 [打印本頁]
作者: 原生態(tài)農業(yè) 時間: 2015-7-24 11:44
標題: 圈舍養(yǎng)羊技術要點
平原地區(qū)農民如將羊只圈養(yǎng),可解決日益突出的農牧矛盾,又可開辟飼草資源,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減少因焚燒秸稈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與放牧相比,羊只生長快、出欄早、膘情好、出肉率高,經濟效益好。主要做法是:
一、羊舍建造。
羊舍可建成單坡敞棚式或全封閉式。單坡敞棚式一般后墻高度為1.8米,棚頂傾斜度為15度。全封閉式墻高2.3—2.5米,門寬1.5—2米。羊舍地面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鋪成斜坡以利排水。一般成年羊每只約占1.5—2平方米,懷孕母羊、哺乳母羊、種公羊所占面積稍大些。舍內要保持干燥、通風,盡量做到冬暖夏涼,舍外設運動場,面積約為羊舍面積的2倍。
二 、粗飼料制作。
1 、青貯秸稈。將采收后的玉米秸稈割到晾曬一天,鍘成0.5—2厘米的小節(jié)后青貯。
2 、微生物發(fā)酵。利用祥運EM菌,噴濕拌勻粉碎好的農作物秸稈或農副產品如麥秸、玉米秸稈、 、花生殼、玉米芯粉等,裝入缸、桶、或塑料袋、池子等容器中密封,經厭氧發(fā)酵后,即可飼喂。
三 、飼喂方式。
將青貯的玉米秸稈或發(fā)酵后的發(fā)酵飼料放入飼槽中讓羊自由采食,一天飼喂2次,水槽中不能斷水,注意每天換水。同時按照羊只不同生長階段配置精料適當補充。一般育肥羊秸稈飼草與精料比例為4:1,人妊娠羊為5:1,種公羊為4:1。
作者: 原生態(tài)農業(yè) 時間: 2022-4-14 10:19
采食的粗飼料經過揉搓機處理,制成長度為1—2厘米的細度。祥運EM菌發(fā)酵料的配置:按一次制作3天的粗飼料,取紅糖(與祥運EM菌液同樣重量)加入熱水中溶化,并待溫度降低30度以下,再取祥運EM菌液(發(fā)酵料的0.4%)倒入紅糖液中,再加水稀釋,倒入處理過的粗飼料中攪拌均勻,壓實,用塑料布密封,避光保存,15度以上發(fā)酵3—5天。發(fā)酵后的粗飼料帶有酒香或酸香味道,飼喂時,取出適量精料拌勻進行飼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