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霉菌毒素與當前家禽消化道疾病的關系 [打印本頁]

作者: 綠色華瑞    時間: 2015-9-10 16:41
標題: 霉菌毒素與當前家禽消化道疾病的關系

一、越來越難控制的消化道疾病

回看近幾年家禽疾病的動態(tài),不難總結出,從全國范圍而言,近幾年禽病尤其是肉雞病的主要發(fā)病規(guī)律主要集中在兩大系統(tǒng)為表現(xiàn)癥狀的綜合癥候群,一是以氣囊炎、肺炎為代表的呼吸道疾病癥候群,另一個則是以腺肌胃炎與腸毒綜合癥為代表的腸道疾病癥候群。今天我們不妨先分析一下腸道疾病癥候群的發(fā)病規(guī)律及發(fā)病原因。

自2002起,以山東為代表的肉雞市場出現(xiàn)了一種以腸炎、排西紅柿樣糞便、并且糞便中在大量未消化飼料(老百姓俗稱為過料)為主要癥狀的腸道疾病,后有人命名為腸毒綜合癥。2006之后,首先東北地區(qū)肉雞養(yǎng)殖密集區(qū)先后出現(xiàn)了以腺胃腫脹、松馳、腺胃乳頭消失、腺胃粘膜不同程度出血為主癥的的疾病,俗稱為腺胃炎,并逐漸發(fā)展到全國市場。兩年后以肌胃角質層壞死、潰爛為主要表癥的的肌胃炎又席卷全國肉雞市場,后逐步演變?yōu)榻裉烊藗冊絹碓蕉嘁姷南偌∥秆住?/font>

盡管關于腺胃炎等雞腸道類疾病的發(fā)病原因與機理,人們都這樣那樣的說法,但是一些共性的問題還是擺在了我們面前:

越來越多的腺胃炎與肌胃靡爛癥同時發(fā)病。并且雞群同時表現(xiàn)過料癥狀。尤其是過料,由于腸粘膜的脫落嚴重,用藥稍顯好轉,停藥即復發(fā)。因此分析腺胃炎和肌胃炎與腸毒綜合癥不是一個個單獨的疾病,而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即共同的致病因子導致胃腸道病變。而且至今分離不出共同的病原,因此很難確定為某種傳染病。

從口腔潰瘍、嗉囊潰瘍到、腺肌胃炎到腸炎過料一系列癥狀,我們不由深嘆,雞的消化道幾乎沒有完整無損的粘膜了,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破壞了這個天然的粘膜屏障呢?

消化道粘膜屏障的破壞,造成雞胃腸道功能的紊亂,腸道正常菌群失調,PH失衡,因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造成了飼料的巨大浪費。使雞群生長發(fā)育受阻,料肉比升高。重者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并且發(fā)病范圍之大,時間之長久,難以統(tǒng)計,是什么病因有如果強大的破壞力呢?

二、對霉菌毒素的認知

1、關于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對動物、人類和作物具有較大毒性的次級代謝物。各種霉菌所產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黃曲霉素、赭曲霉毒素、蛇形毒素、腐馬毒素、玉米赤霉稀酮、嘔吐毒素、T2毒素等。這些毒素像幽靈一樣時刻縈繞在畜牧業(yè)的周圍,對整個畜牧行業(yè)的發(fā)展乃至人類的健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2002年美國飼料年報中將霉菌毒素列為僅次于二惡英的對人類食物鏈構成巨大威脅的危險因素。

2、為什么近幾年霉菌毒素的問題高發(fā)?原來鮮有呢?

Diaz博士介紹,有時候人們看到了霉菌,但并沒有檢測到霉菌毒素,有時候看不到霉菌,卻檢測到了霉菌毒素。這是因為霉菌并非都會產生霉菌毒素。

霉菌只有在應激條件下才會產生霉菌毒素。在應激條件下,霉菌的生存受到了挑戰(zhàn),這時霉菌會產生毒素保護自己,壓制其他微生物。如氣候變化劇烈,出現(xiàn)極端氣候的時候,霉菌就會產生霉菌毒素。近幾年極端氣候(如厄爾尼諾)頻發(fā),是造成此2006年之后霉菌毒素中毒癥多被發(fā)現(xiàn)的主要原因。國內近年來由工玉米收割與貯存方式的轉變,也使玉米等作物的霉變現(xiàn)象越發(fā)多見。

3、霉菌毒素有多少種?

現(xiàn)在已經確定的霉菌毒素有400多種,其中約10種毒性比較強,對動物和人的健康影響比較嚴重。

4、生產中能檢測的霉菌毒素有多少種?

30—40年前,人們討論霉菌毒素問題,只是集中在黃曲霉毒素上,而現(xiàn)在可以檢測的有10—20種霉菌毒素。

5、哪些原料易被霉菌毒素污染?

玉米,花生粕, DDGS等幾乎所有的原料。

6、近幾年高糧價背景下,工業(yè)化玉米提取酒精的副產品DDGS等大量流入飼料鏈中,DDGS的霉菌毒素含量比玉米低還是更高呢?對飼料質量有影響嗎?

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DDGS是提取了能量之后的玉米副產品,發(fā)酵乙醇的過程中霉菌毒素(極難被分解或破壞)不能被破壞,因此不但不會減少,反而因為能量物質提取之后使其它物質包括霉菌素素等含量更高。還有一個背景就是工業(yè)用玉米一般是食品業(yè)和飼料行拒收的玉米。因此相關的毒素含量平均值會更高。有數(shù)據(jù)顯示DDGS玉米赤霉烯酮陽性率是玉米的2倍。DDGS嘔吐毒素的含量是玉米的7倍。越來越多的料廠在用此原料,因此必須注意控制其質量,阻截霉菌毒素進入飼料鏈。

三、胃腸道疾病的病因分析

常識告訴我們,胃腸道是個管狀通道,因此胃腸道疾病不難分析是吃出來的病。因此挖掘其病因還須從飼料與飲水入手。不可否認規(guī)?;^程中,水線的的使用給雞場飲水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課題和難題,比如大腸桿菌超標、水線二次污染、水線堵塞的問題,但對于全國范圍內,各種模式養(yǎng)殖的雞群共性的胃腸道綜合癥,越來越多的矛頭則指向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對雞的主要致病表現(xiàn)在:對粘膜系統(tǒng)有較強直接刺激與腐蝕作用。造成消化道粘膜瘍潰,使腸道病久治不愈,飼料便頻發(fā)。投藥緩解,停藥復發(fā)。消化功能下降。其它還有肝毒性、腎臟毒性、神經毒性、血液毒性等。霉菌毒素還有免疫抑制功效,會導致雞群發(fā)生較明明顯的免疫抑制。對疾病抑抗力下降。形成惡性循環(huán)。所以造成了肉雞生產中消化道疾病愈演愈烈的現(xiàn)狀。

四、霉菌毒素的綜合防控

雖然不是傳染性的疾病,但胃腸道疾癥近年的發(fā)病與治療給養(yǎng)殖生產與獸醫(yī)人員均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并且由于消化道粘膜的損傷進了造成消化吸收率的下降,造成了飼料糧的巨大隱性浪費。而霉菌毒素在這個過程中難辭其昝,甚至是頭號致病因素。

預防措施:

飼料方面:選用信譽好的飼料,因為信譽好的企業(yè)在原料采購和保存環(huán)節(jié)都比較嚴格;飼料運到養(yǎng)殖場后,存放環(huán)境要陰涼干燥,避免被水淋濕或浸濕,避免陽光直射或其他高溫環(huán)境。添加飼料方面,不要一次添加過多,同時料桶不要有剩料,如果有剩料,倒在新料的上面。

墊料方面:注意墊料的存放,不要用發(fā)霉的墊料。在養(yǎng)殖過程中及時清除發(fā)霉的墊料;

雛雞方面:選擇正規(guī)廠家的雞苗;適當添加防霉劑,綜合考慮疫病的演變規(guī)律,是現(xiàn)在養(yǎng)殖業(yè)必須要考慮的課題。從根源抓起,否則只會頭痛治頭,腳痛醫(yī)腳,陷入治腸炎、控潰瘍的投藥與復發(fā)的怪圈之中。

  必須及時做好飼料的保護措施,添加雙乙酸鈉在飼料中。
    雙乙酸鈉是一種高效、安全、低成本的防霉保鮮劑,適用于所有植物混配飼料及其原材料的防霉保鮮,尤其是青貯飼料的貯存保鮮。能夠有效抑制有害病菌、病毒的繁殖,形成良好的微生態(tài)。
   不僅適口性好,代謝產物是CO2和H2O,無殘留無任何毒副作用,是一種絕對安全的添加劑。




該貼已經同步到 綠色華瑞的微博
作者: 一樹櫻白    時間: 2015-9-14 11:59
厲害,詳細研讀了一下,是很好的資料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