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九盛生科 經(jīng)典配伍 與 治療方案 [打印本頁]

作者: weijunlei412702    時間: 2015-10-27 14:10
標題: 九盛生科 經(jīng)典配伍 與 治療方案


【病毒病】

病名:溫和型流感

病原:正粘病毒

癥狀:病雞精神沉郁,飼料消耗量減少,消瘦;母雞的就巢性增強,產(chǎn)蛋量下降;輕度直至嚴重的呼吸道癥狀,包括咳嗽、打噴嚏和大量流淚;頭部和臉部水腫,神經(jīng)紊亂和拉綠色稀便。

預防治療:第一療程:禽病毒多肽+桿漿抗體。

第二療程:腸痢得樂+多多亮。









2、



病名:新城疫

病原:副粘病毒

癥狀:呼吸困難,咳嗽和氣喘,有時可見頭頸伸直,張口呼吸,食欲減少或死亡,出現(xiàn)綠色水樣稀糞,十二指腸粘膜、卵黃病柄前后的淋巴結、盲腸扁桃體、回直腸粘膜等部位的出血灶及腦出血點。

預防治療:病毒聯(lián)抗+腸肝之星連用4天。

第二療程:暢福+多多亮。







3、



病名:傳染性支氣管炎

病原:傳支

癥狀:病雞爪干癟,鼻腔有粘液,喉頭、氣管及支氣管黏膜水腫增厚,可見輕度出血,氣管下1/3處有粘液堵塞。脫水嚴重,肌肉發(fā)紺。腎臟高度腫脹“花斑腎”

預防治療:吉祥聯(lián)抗+禽病毒多肽。








4、

病名:傳染性喉氣管炎

病原:傳喉

癥狀:呼吸困難,喘氣,咳嗽咳出有血液的滲出物,喉頭和氣管粘膜腫脹、出血、腫脹

預防治療:清瘟克毒+泰迪+通美。






5、

病名:傳染性法氏囊炎

病原:法氏囊病毒

癥狀:胸肌腿肌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肌胃腺胃交界處出血,法氏囊有出血點、腫脹

預防治療:禽病毒多肽+桿漿抗體。




6

病名:鴨病毒性肝炎

病原:鴨肝病毒

癥狀:多見于20日齡內(nèi)的雛鴨群,發(fā)病急,傳播快,病程短,出現(xiàn)典型的神經(jīng)癥狀,肝臟嚴重出血等特征,均有助于作出初步判斷。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臨床上病例常缺乏典型的病理變化,僅見肝臟腫大、淤血,表面有末梢毛細血管擴張破裂而無嚴重的斑點狀出血

預防治療:肝立健+桿漿抗體



7

病名:鴨瘟

病原:副粘病毒

癥狀:病鴨表現(xiàn)精神萎頓,頭頸縮起,羽毛松亂,翅膀下垂,流淚和眼瞼水腫,呼吸困難病鴨發(fā)生瀉痢,排出綠色或灰白色稀糞,肛門周圍的羽毛被沾污或結塊。肛門腫脹,嚴重者外翻,翻開肛門可見泄殖腔充血、水腫、有出血點,嚴重病鴨的粘膜表面覆蓋一層假膜,不易剝離。

預防治療:禽病毒多肽+腸桿之星




8

病名:雞傳染性腺胃炎

病原:雞腺胃炎病毒

癥狀:1、早期腺胃腫大如球,剪開外翻,胃壁增厚,輕輕按壓可流出漿液性液體,乳頭腫脹出血,乳頭界限融合。2、肌胃明顯縮小,外觀有明顯紅、白相間的凝固性壞死灶或壞死斑,腺胃、肌胃連接處呈不同程度的糜爛、潰瘍、肌肉壁腫脹。3、腺胃與食管交界處和腺胃與肌胃交界處有帶狀出血,重者形成黑褐色潰瘍。4、病雞肌肉蒼白、脫水,脾臟、胸腺、法氏囊明顯萎縮。

預防治療:特效腺胃康A+B+腸立健





【細菌病】

1、

病名:輸卵管炎

病原:大腸桿菌

癥狀:輸卵管炎,粘膜充血,管腔內(nèi)有不等量的干酪樣物,嚴重時輸卵管內(nèi)積有較大塊狀物,輸卵管壁變薄,塊狀物呈黃白色,切面輪層狀,較干燥。有的腹腔內(nèi)見有外觀為灰白色的軟殼蛋。

預防治療:暢福+腸桿之星

2、

病名:臍炎

病原:大腸桿菌

癥狀:俗稱“大肚臍”。病雛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臍孔及其周圍皮膚發(fā)紅,水腫。另一種表現(xiàn)為下痢,除精神、食欲差,可見推出泥土樣糞便,病雛1-2天內(nèi)死亡。死亡不見明顯高峰。

預防治療:腸桿之星+藍鉆/紫鉆

3、

病名:氣囊炎

病原:大腸桿菌

癥狀:氣囊炎也是常見的變化,胸、腹等氣囊囊壁增厚呈灰黃色,囊腔內(nèi)有數(shù)量不等的纖維素性滲出物或干酪樣物如同蛋黃。

預防治療:吉祥聯(lián)抗+禽病毒多肽

4、

病名:腹膜炎

病原:大腸桿菌

癥狀:肝表面形成的這種纖維素性膜有的呈局部發(fā)生,嚴重的整個肝表面被此膜包裹,此膜剝脫后肝呈紫褐色。

預防治療:腸桿之星+魚肝油

5、

病名:沙門氏菌病

病原:沙門氏菌

癥狀:雛雞精神萎靡、打堆、拱背、閉眼排白糞、糊肛,排便時尖叫,整齊度差,面部蒼白,雞冠萎縮。蛋雞產(chǎn)蛋率、孵化率、受精率下降,卵泡退化、變性、變色,卵巢、輸卵管功能失調(diào)。公雞睪丸可見白色壞死灶或結節(jié)。

預防治療:易安康+藍鉆/紫鉆

6、

病名:腸毒綜合癥

病原:病毒、細菌等多種病原

癥狀:發(fā)生水瀉,糞便變得更稀薄,不成形,糞便中有較多未消化的玉米糝和豆柏糝,糞便的顏色變淺,黃綠色。十二指腸、空腸的卵黃蒂之前的部分腸粘膜增厚,顏色變淺,呈灰白色,似一層厚厚的麬皮,極易剝離;腸壁也增厚,腸腔空虛,內(nèi)容物較少,時而見到一些未消化的飼料小腸中后段充滿橘黃色的柿子樣、魚腸樣或胡蘿卜樣物質(zhì)。發(fā)病的中后期,腸壁變薄,腸粘膜也脫落,腸內(nèi)物呈蛋清樣、粘膿樣或柿子樣。

預防治療:腸立健+魚肝油。

7、

病名:鴨漿膜炎

病原:鴨疫里氏桿菌

癥狀:精神沉郁,食欲減少,肢軟臥地,不原走動,常呈犬坐姿勢,進而出現(xiàn)共濟失調(diào),痙攣性點頭或搖頭擺尾,前仰后翻,呈仰臥姿態(tài),有的可見頭頸歪斜,轉(zhuǎn)圈,后退行走,病鴨消瘦,呼吸困難,最后衰竭死亡。

預防治療:桿漿抗體

8、

病名:支原體病

病原:支原體

癥狀:表現(xiàn)咳嗽、噴嚏、氣管羅音和鼻炎。鼻炎尤其常見于火雞,患禽一側或雙側眶下竇發(fā)炎、腫脹,嚴重時眼睛張不開。

預防治療:泰迪+金喘寧。 (, 下載次數(shù): 78)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