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做好三個環(huán)節(jié),輕松防控霉菌毒素 [打印本頁]

作者: 伊美瑞斯蒙脫石    時間: 2016-4-21 14:51
標題: 做好三個環(huán)節(jié),輕松防控霉菌毒素
對養(yǎng)雞業(yè)來說,每年夏季從南到北都會有一個霉菌毒素病滋生蔓延的過程,人們談論如何防控此病也已經(jīng)多年。事實上,由于它是一個高溫季節(jié)多發(fā)病,又非傳染病,所以,業(yè)內在認識上和措施上時輕時重也就比較普遍了。這種時輕時重使得一些養(yǎng)雞場總是重復以往的失誤,這就形成了問題年復一年的探討而此病還會年復一年的重來。設若我們在不斷加深認識的同時,在措施上能加強和改進一些,那霉菌毒素的中毒是能夠普遍防控住的。

  先說飼料原料。養(yǎng)雞場用飼料無非是兩個來源,一是自配料,一是買成品料。無論是哪種飼料,都離不開玉米和豆粕這兩項主原料。據(jù)權威資料顯示,玉米在田間生長過程中,某些霉菌及毒素的污染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如果在收割期持續(xù)遇雨、空氣濕度偏高且收割后的玉米不能盡快降低水分至15%以下(優(yōu)質標準為12.5%),這樣在玉米的運輸、儲存期和包括冬春季在內的使用期,都會呈現(xiàn)霉菌毒素污染的逐漸加重。提別是在冬季使用當年新產玉米,雖然外界溫度不高,濕度不大,但由于局部濕度大(包括原糧本身、倉儲、貨棧、車皮車廂)通風差,碼放堆壓產生積熱(民間俗稱“捂熱” )霉菌的污染和毒素的產生會呈持續(xù)加重狀態(tài)。尤其是我國玉米主產區(qū)(內蒙、東北)有相當數(shù)量的“趴地糧”,在收獲季節(jié)氣溫低,蒸發(fā)微弱,極易高水分收儲入倉。換句話說,霉菌的生長繁殖和產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溫濕度,但外部大環(huán)境的低溫與干燥并不能阻止局部小環(huán)境內玉米霉菌與毒素的產生與擴散。

  大豆粕中的豆皮是又一霉菌毒素聚集區(qū)。豆粕的毒素污染程度完全取決于豆粕中豆皮的含量,因為豆皮是霉菌毒素最濃縮的地方,豆皮含量越高,豆粕的霉菌毒素含量也越高。有些摻雜使假的豆粕往往是米糠雜豆皮含量比較高,這更容易導致霉菌毒素的滋生增生了。有專家指出,很多肉雞料配方中使用的是43%蛋白的豆粕,因為價格便宜,可是同46%蛋白豆粕比,主要區(qū)別在于豆皮含量,豆皮不易消化又極易滋生霉菌毒素,又含有甘露聚糖,影響腸道對維生素的吸收。使用這樣的豆粕,蛋白是達標的,可霉菌含量是超標的。

  因此,玉米、豆粕在購進時要嚴控含水與雜質標準,使用前要過篩和清雜,除掉霉變籽粒。有資料表明,玉米含水量在13%以下,花生粕、豆粕含水量在8%以下,霉菌不易繁殖。要把霉壞、破損、變色、鼠咬、蟲蛀的部分清除掉,輕度發(fā)霉的玉米、大豆,其毒素多存在于表皮層,可以用水反復浸泡漂洗直到水無色為止,可除去大部分毒素。紫外線可殺死霉菌的菌體,用陽光暴曬或高壓汞燈紫外線大劑量照射可以達到較好的去霉效果。使用一些高效霉吸附劑、分解劑也能起到預防作用。而用干玉米與新玉米兌摻配料,可以稀釋霉菌毒素濃度,只要濃度不超標,就可以推遲蓄積發(fā)病的時間,這用于肉雞料或產蛋后期的蛋雞料是不會有太多危害的。但有一點需要指出,所謂干玉米和陳玉米是要區(qū)分開的,玉米在儲存過程中會發(fā)生氧化和霉變,儲存時間長的玉米可能是干燥的,但儲存初期不一定水分低,有研究表明,這種陳玉米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多種霉菌毒素的含量會升高。在使用上述原料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先取樣送檢或用快速檢測試紙進行測定。

  再說飼料成品。有飼料業(yè)專家指出,顆粒飼料在生產過程中因蒸汽不穩(wěn)或疏水設備故障或料罐頭、尾料未及時接出都會有含水超標料產生,入袋封裝后會有霉變產生。有時成品料水分不超標,但顆粒飼料在冷卻塔中未充分冷卻,熱料離開冷卻塔后與外界的低溫空氣接觸,冷熱空氣在顆粒表面造成的溫差使得粒料中散發(fā)的熱氣冷凝在表面,導致顆粒料表面水分大于顆粒料平均水分,超標。熱顆粒料與外界的空氣溫差越大,顆粒料表面水分越高;部分水分高的顆粒粘在一起,形成小坨,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在霉菌的作用下,就會發(fā)熱、霉變。這種飼料儲存環(huán)境溫度越高,霉變越快。

  飼料在儲存、運輸過程中,遇雨水從封口線處浸入袋內,使得袋口處飼料吸水融化粘結;此時袋內和袋外飼料又呈重力擠壓狀,這部分濕料就形成高水分飼料團,霉菌大量繁殖,變?yōu)槊棺冿暳蠄F。

  飼料存放環(huán)境的空氣濕度大,尤其是南方梅雨季節(jié),潮濕的空氣由封口線、破損的袋內膜處進入與飼料接觸,致使袋口處飼料水分升高傳遞,再加上通風不良,放置時間越長,則吸收水分越多。料袋疊壓越多,發(fā)霉粘結塊團越厚實。

  飼料在運輸過程中,遇日照強烈的天氣,堆放在最上層的料袋在強烈日曬下,顆粒料中的平均水分在高溫下被蒸發(fā)出來,附著于袋內膜形成水霧。還有,當熱飼料進入溫度較低環(huán)境中(如白天到入夜、卸車入庫房),溫差會致熱空氣冷凝,形成水霧。這些水霧會增加表層飼料的含水量,經(jīng)過發(fā)熱,變成散粒霉變料,水霧多時會形成水滴,使飼料結塊形成霉變飼料塊。

  所以,飼料的生產、運輸、儲存、使用要環(huán)環(huán)把關。外購飼料要選擇有實力有質量信譽的企業(yè),養(yǎng)雞場自配料的加工要時時注意調整設備;購入的玉米、豆粕要嚴格抽檢,存儲不要過久,高溫季節(jié)以不超過兩周為宜。要于運輸時適當遮蓋料袋以隔熱避光,又要及時保證通風,要防止雨淋、進水、吸潮,避免存放疊壓多層,留有通風走道與碼放間隙,存儲庫要盡可能高敞、干燥,地面有10厘米以上的底層隔墊加框,采用機械通風,必要時可用大功率風扇較長時間吹拂過道。

   實踐中提倡多種防霉劑復配,提倡氣霧型與接觸型防霉劑結合;長效緩釋型與速效型防霉劑結合。理論上說,防霉劑能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降低飼料中霉菌數(shù)量從而減少霉菌代謝產物——霉菌毒素的產生起到防控作用,但是就防霉效果論,往往不盡人意,正如有專家指出的,這是因為我國大田作物受霉菌污染的程度是很高的;因此防霉劑的“防”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實在有限。據(jù)2013年的一項統(tǒng)計,在對我國11個主要糧食主產區(qū)的抽樣檢測中,玉米、大豆、小麥和全價飼料霉菌毒素普遍存在,57%的樣品中含有6~8種霉菌毒素。就全球論,目前,已知超過500種的霉菌毒素會引起家禽中毒癥狀。飼料加工、運輸、存儲也不能一揮而就地大幅度改善;只要霉菌在飼料和原糧中寄生,即使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霉變,也有可能產生霉菌毒素。一旦毒素產生,任何防霉措施都不會對食入動物起到保護作用。并且,由于霉菌毒素沒有免疫原性,并不能通過低劑量的長時間飼喂而使畜禽產生抵抗力,反而會因微小劑量的不斷攝入持續(xù)蓄積,導致中毒爆發(fā)。還應注意的是,不同的霉菌毒素間還具有毒性互作效應,造成的危害會很大。因此,脫霉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目前,飼料霉菌毒素的脫毒有機械、化學、生物、物理、添加吸附劑五類。應用比較多的是在飼料中添加可以吸附霉菌毒素的吸附劑,其理論依據(jù)是,霉菌毒素與具有多孔結構,表面積大,陽離子交換力強的吸附劑緊密結合直接排除體外,造成毒素的體內吸收受阻,從而達到體內脫毒的效果。無機吸附劑主要有沸石粉、膨潤土、漂白土、硅藻土等;有機吸附劑主要有小麥麩、燕麥麩、苜蓿纖維、果膠等。
   眾所周知膨潤土對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可圈可點,而伊美瑞斯蒙脫石的主要成分為膨潤土。因此在飼料中按比例添加一定量的伊美瑞斯蒙脫石,在防治動物霉菌毒素中毒方面有顯著效果。

  還說雞舍管理。雞舍里產生霉菌主要是濕度高,排風不良。不要以為標準化雞舍就沒有霉菌滋生,事實上,開放、半開放雞舍在夏季輔以大功率排風扇通風,比密閉性雞舍更容易防控霉菌。因為密閉性雞舍里的水分要全靠機械通風排出,這個水量有多大呢?有研究表明,流入雞舍的水大約70%被排到雞舍空氣和墊料、地面、墻壁、屋頂?shù)?。假設飼養(yǎng)1萬只雞,出欄體重2.5公斤,飼養(yǎng)全程平均每只飲水10公斤,那么,全程全群需共計耗水100噸,這還不算其他用水。這其中就有70噸水會排到雞舍中,這些水或水汽在雞舍內的堆積會形成持續(xù)的疾病隱患。而水簾進風呢?也會帶來水汽穿過雞舍。進入水簾的空氣中可能攜帶霉菌孢子和有機物,孢子會在水簾墊紙上生長形成霉菌聚居,而且水簾在夜間較冷的時段會因停止供水而逐漸變干,這種變化客觀上也為霉菌的繁殖提供了濕——干循環(huán)的適宜環(huán)境。這樣的高密度霉菌“集群”被機械風機強力的擴散分布于雞舍局部小環(huán)境里,比起開放雞舍來,霉菌密度不能為外部空間稀釋疏散,導致發(fā)病幾率會更高。

  通風換氣的目的是提供雞生長所需的氧氣,以肉雞為例,肉雞呼吸頻率快,有氧代謝旺盛;30公斤的肉雞相當于體重60公斤的人的耗氧量。假設一棟雞舍里,平均每只雞2公斤,那就是15只雞的呼吸等于一個人的耗氧量。再假設雞舍面積為1200平米,可以飼養(yǎng)18000只雞,這18000只雞就相當于1200人,平均每平方米站立一個人。我們可以想見,一千二百人晝夜不息的集聚在一間大房子里,沒有及時良好的通風會是怎樣的情景?通常,我們三四百人在一起開會三四個小時,平均每人2~3平米的空間都會頭昏腦脹,需要中間出來透氣休息一會兒。可以想見,濕度大,通風換氣量大,霉菌滋生存在死角,污濁的水汽大的空氣在雞舍里晝夜川流不息,從防控霉菌角度說,狀況是不樂觀的。

  顯然,雞舍設備尤其是高溫季節(jié)的設備管理是不可掉以輕心的。標準化雞舍要每月沖洗過濾器和水簾兩次,要沖凈雜物、生物膜,必要時可用清洗劑反復清洗。水簾循環(huán)用水也要及時更換,因為混濁的微生物繁衍的水質不僅影響降溫效果,也更容易滋生霉菌,對雞舍環(huán)境與雞群健康造成危害。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