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雛鴨密度等安全管控四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a瞬間    時間: 2016-5-4 17:12
標題: 雛鴨密度等安全管控四措施
 一、密度控制
, s' u" O+ z! N- i( [4 B0 _/ ?% }6 V2 W0 R. `& ^8 A
  飼養(yǎng)密度應根據(jù)育雛舍構(gòu)造、飼養(yǎng)設備、通風情況、管理水平以及當時的氣候等條件來決定。如籠養(yǎng)和網(wǎng)養(yǎng)的密度應比地面平養(yǎng)的大,保溫和通風等條件好的密度可大些,飼料營養(yǎng)水平特別是維生素類水平高時密度可大些。通常雛鴨群以400-1000只為宜。地面平養(yǎng)時,第1周齡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齡14只左右,第3周齡以后不應多于10只;網(wǎng)面平養(yǎng)和地網(wǎng)結(jié)合飼養(yǎng)時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養(yǎng)1/3,但是不管群體大小和密度如何,都要適時進行雛鴨強弱分群,弱雛單獨飼養(yǎng) 精心護理,以減少殘次成鴨數(shù)量。
' b8 k7 m3 I' Z; T7 }3 g1 T2 `3 U# V% ]) y1 @3 S5 q# C9 d
  二、通風調(diào)溫
+ U" \7 ?+ Q" n) x% X. h( @( Z/ M2 A  M* ~
  雛鴨飲水濺水多,糞多,所以雛鴨舍很潮濕,而潮濕的糞和墊料會分解發(fā)酵,產(chǎn)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如果不注意通風,這些越來越多的污濁空氣將嚴重影響雛鴨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和健康,有時有害氣體會使雛鴨中毒和感染其他疾病而引起不同程度的死傷。良好的通風對雛鴨群非常重要,要排出舍內(nèi)污濁的空氣,給雛鴨提供新鮮空氣,調(diào)節(jié)舍內(nèi)溫度和濕度,使雛鴨感到舒適。
' `, ?& F, r+ `, v+ j; c+ v% @2 ^3 [, A9 j
  但是,在育雛最初幾天的保溫階段,當外界溫度較低時,迎風會使舍內(nèi)溫度不好控制,在保溫育雛時,要像重視保溫一樣,重視通風,且須注意通風方法。最簡單的辦法是,在中午天氣較暖和的時候打開部分高處的窗戶,利用舍內(nèi)外溫度差進行適當通風。必須注意,不可使舍內(nèi)溫度有明顯變化,不能讓賊風直接吹到鴨身上。育雛前2天完全可以不通風,空氣很適宜。: t* l, E" N0 R: z

% r- O2 a4 y7 V# n! @  通風是否適宜,除通過專用儀器測定舍內(nèi)二氧化碳和氨等氣體的含量來判定外,主要是靠人自身進入育雛舍內(nèi)的感覺,如感覺空氣良好清新,不刺眼鼻,不覺悶氣,則較好;如雛鴨表現(xiàn)精神不安,行為遲緩,羽毛污穢零亂,食欲不振,發(fā)育不良,夾雜有噦音或咳喘等時。說明污濁的環(huán)境已嚴重危害鴨群健康,要趕快改善通風和其他環(huán)境條件。8 @' X' ~! y8 i
# a+ f" R" ^1 H2 w0 P5 m
  三、空氣濕度控制
& K* e& K8 k! Z) e6 ^4 W
, A3 q$ ]( _& |: \. d- K  濕度指相對濕度,即空氣中水汽的相對含量。育雛時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6—7O%,這和雛鴨出孵時機器內(nèi)濕度接近,可避免雛鴨因呼吸干燥空氣而散發(fā)體內(nèi)大量水分,影響機體正常功能。雖然常溫下各地濕度基本上都在50—70% ,但當保溫熱源開啟后,空氣被加熱,空氣中水分就會減少。濕度隨之降低,空氣變得干燥,這對鴨群是不利的。因此,在最初幾天應注意加濕的問題。增加濕度可通過增加飲水器和水盆的數(shù)量或適當調(diào)整其位置來進行。育雛2—3天后,雛鴨飲水量大大增加,排糞多而濕,呼吸也大大加快,呼出水分增多,因此,不需要再考慮加濕的問題。而要十分注意防止?jié)穸冗^大,保持舍內(nèi)干燥,給雛鴨創(chuàng)造一個干凈、清潔的生活環(huán)境。此時需勤清除糞便,勤換勤添墊料,保持良好的通風。飲水器和水盆上面最好蓋有鐵絲網(wǎng),讓雛鴨只能頭頸通過而其他部位不能進入。飲水器和水盆應放置在離地網(wǎng)上,下面設有排水良好的溝承接溢出的水,或飲水器和水盆周圍設有排水良好、不妨礙雛鴨行走的淺水溝或漏縫水溝。
$ e/ K6 h* g* @- Z0 g
- b$ T4 B+ }" ?2 V1 X& C, {5 t2 g  T  四、光照控制" q3 d9 Y# r4 ]: |2 k
% q* D! n1 I' R" }- E& F, o) `+ O5 S+ t
  雛鴨開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為了保證雛鴨有足夠的采食和飲水時間,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 24小時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線強度以雛鴨能看見飼料和飲水為宜。有時故意熄燈半小時。以利于雛鴨適應突然停電的影響。如果用紅外線燈泡保溫時,可不另加照明燈,這需要視光亮具體情況而定。3日齡后通常不再增加人工光照,只利用自然光照。陽光對雛鴨的生長有很大的作用,可促進雛鴨采食和機體新陳代謝.促進維生素D和色素等的形成,維持骨骼的迅速生長,提高生產(chǎn)力。因此,可在雛鴨3日齡后,在天氣晴朗時將門窗適當打開,或?qū)㈦r鴨逐漸放出室外進行運動,接受陽光照射,增強體質(zhì),可有效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料肉比,而且可以降低舍內(nèi)氨氣濃度,節(jié)省藥費,提高養(yǎng)殖效益。  & @- \8 }% d0 H$ O, U
                                                  石家莊云合獸藥  針對鴨子的一切疾病 18031154689  400-600-9621 ! j, Q) f* t9 y7 R, Z% L; G' L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