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怎樣降低飼料霉菌毒素帶來的危害 [打印本頁]

作者: lcdzswj    時間: 2016-8-16 14:47
標題: 怎樣降低飼料霉菌毒素帶來的危害
怎樣降低飼料霉菌毒素帶來的危害
霉毒素對于水產(chǎn)的影響不可小覷,盡管霉毒素的危害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過程中不可避免,但是我們?nèi)匀豢梢酝ㄟ^一些措施將其危害盡量降低:

  1、護腸。增強腸道功能,修復腸粘膜,吸附吃進去的霉毒素排出體外,減少霉毒素在體內(nèi)蓄積,減少對腸道的損傷;對于降低霉毒素的危害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2、注意養(yǎng)殖過程中的細節(jié)。不過多儲存飼料、開袋的藥品或飼料及時用完;堅決不使用發(fā)霉的餌料;養(yǎng)殖拌料工具及時清潔等。

  3、保肝。強化水產(chǎn)動物的肝臟(肝胰腺)功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是應對霉毒素危害最根本措施;肝臟是水產(chǎn)動物的解毒中心和免疫調(diào)控中心,霉毒素進入機體造成損傷的最重要器官也是肝臟,因此提高肝臟在對抗霉毒素過程中解毒功能是降低霉毒素危害的最重要措施。

  膽汁酸在霉菌毒素肝損傷過程中有積極的防控意義。膽汁酸是膽汁有機溶質(zhì)的主要成分。肝臟合成分泌膽汁酸后,在膽囊短暫貯存,進入小腸,在腸道重吸收后,經(jīng)門靜脈回流至肝臟,構(gòu)成肝腸循環(huán),共同組成膽酸池。而霉菌毒素致使膽道或膽管上皮受損,直接影響膽汁酸的肝腸循環(huán),導致血清膽汁酸增多,膽汁變濃,流入小腸的膽汁流減少,膽流阻滯,發(fā)生膽汁淤積。任何肝細胞分泌功能障礙都會導致肝細胞內(nèi)膽汁酸潴留,繼而造成細胞損傷,  繼而引起炎性反應和纖維化,這一過程呈慢性進展,最終會發(fā)展為肝硬化[1][2]。

  額外添加膽汁酸,一可以使血清、肝和膽內(nèi)的鵝去氧膽酸濃度升高,使膽汁的親水性增加而細胞毒性減少; 二通過刺激肝膽運輸,促使疏水性膽汁酸和其它成分由膽汁排除;三是保護肝細胞膜以及細胞內(nèi)的線粒體膜免受高濃度疏水性膽酸的損害的同時,發(fā)揮抗凋亡作用。膽汁酸保護肝細胞、利膽的角度顯著緩解了霉菌毒素的臟器損傷,在生化指標、組織學表現(xiàn)和臨床癥狀有較好的體現(xiàn)。

  霉菌毒素中毒后,由于侵害的是肝臟、腎臟等功能性器官與免疫系統(tǒng)的抑制,幾乎沒有很好的方法進行治愈,這與人類患脂肪肝、肝硬化的治療是同一個道理。所以,霉菌毒素既然在源頭上無法杜絕,那這一難題的核心解決方案應在減輕臟器負擔和修復其功能。隨著驗證的逐步增加,相信這一特異性防控方案會給健康養(yǎng)殖帶來巨大進步!
(, 下載次數(shù): 2)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