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肉雞中加脂肪乳化劑效果怎么樣
[打印本頁]
作者:
苦瓜
時間:
2006-9-5 16:54
標題:
肉雞中加脂肪乳化劑效果怎么樣
各位大蝦,近期推銷脂肪乳化劑的特別多,據(jù)說可替代20-30%的油脂,要那位老兄用過,效果咋樣?肉雞中添加效果如何?請賜告。
作者:
風雨無阻
時間:
2006-9-5 18:29
標題:
re:沒有具體的數(shù)據(jù)!肉雞飼料中加脂肪乳化劑是...
沒有具體的數(shù)據(jù)!肉雞飼料中加脂肪乳化劑是可以的!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6-9-5 19:34
標題:
re:提高油的利用,而不是替代首先要明確一下。...
提高油的利用,而不是替代首先要明確一下。還有膽汁酸也是這個作用。
作者:
horse
時間:
2006-9-6 10:04
標題:
re:看你脂肪的含量了!加點肯定好,看突入產出...
看你脂肪的含量了!加點肯定好,看突入產出比了!
如果說可以代替部分油脂,可能是卵磷脂了,膽汁酸也見到過有人開始推銷了!
作者:
王鳳巖
時間:
2007-7-13 22:36
標題:
需要的話 聯(lián)系13904109127
2 試驗結果
需要的話 聯(lián)系13904109127
作者:
xienanhua
時間:
2007-7-13 22:56
兄弟你的東西真的有著樣好,你是在做廣告吧!!3:
作者:
fjcwr
時間:
2007-7-14 23:19
乳化劑能化學合成的,為何要用動物的膽汁來提取膽汁酸叫呢?存在生物安全????????
作者:
方槍槍
時間:
2007-7-15 08:10
有點作用
但遠沒五樓說的那么大
500克取代8公斤油,相當于拿掉60大卡能量
以油脂添加量30公斤每噸計算
意味著油脂代謝能從8000提高到了10000大卡
提高25%
請注意乳化只是一個物理反映,你認為它能有如此效力嗎?
我的經驗和認識:提高10%就相當不錯了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7-7-15 08:10
洗潔精就是乳化劑,你敢用么?
膽汁酸是天然存在的,他的代謝機理很復雜,不單純是一個乳化
作者:
方槍槍
時間:
2007-7-15 09:22
肯定博士略點一二
以免諸位面對宣傳攻勢混淆是非
作者:
semenking
時間:
2007-7-24 13:46
廣告歌廣告歌廣告 ?。。。?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fjcwr
時間:
2007-8-18 20:24
博士對膽汁酸很有研究,我們在肉雞料中使用后效果較好
作者:
王鳳巖
時間:
2007-8-18 21:33
標題:
回復 #6 xienanhua 的帖子
haha您好,其實我在這邊做的挺好,能為客戶節(jié)省成本,還能降低腹瀉等等,對于一條龍企業(yè)來講,還能降低腹脂率,現(xiàn)在溫氏和大成都在使用,感覺還行。有其他事情可以與我交流,
作者:
trssjc
時間:
2007-8-18 23:02
自己做做試驗看看.講得好的還得真有用.
作者:
semenking
時間:
2007-8-21 09:31
我也覺得膽汁酸好用,成分單一,含量確定。好多廠家的產品都是復合物,又含這個,又含那個,含量有沒有標明,誰知道到底是什么東東
作者:
zenghua1976
時間:
2007-11-14 22:57
廣告多點,實際難說啊!
作者:
zsp123
時間:
2007-11-15 09:21
我們前一段時間做了一個乳化劑的試驗,結果不理想
作者:
zhuchunsen
時間:
2007-12-2 20:30
標題:
回復 17樓 的帖子
能不能把試驗過程講講?
在這里討論討論.
作者:
藍天白云2
時間:
2007-12-2 20:35
不可讓廣告占領這兒的空間啊
作者:
lgd8018
時間:
2008-1-30 08:43
當年半胱胺很紅火,乳化劑能怎樣呢 拭目以待
作者:
雨寒
時間:
2008-1-30 09:01
介紹的不太明白
作者:
angelqll
時間:
2008-4-20 19:39
沒有5樓說的那么好,我做過好多家的產品試驗,也做過很多對照的,國產有一家是最好的,不在這里公開,否則會得罪很多賣乳化劑的朋友
作者:
hyzhanghua
時間:
2008-4-21 13:24
我的感覺這個東西可以用,可以減少20%的油脂添加,可以降低成本,充分提高油脂的利用率,它只是起到一個降低油脂分子的效果。
作者:
yinhongshu
時間:
2008-8-1 21:39
我認為用中大兆華的乳能比較好,既能替代油脂,又能替代乳化劑,一石二鳥,價格還便宜。
作者:
angelqll
時間:
2008-8-16 22:26
很多人把概念搞混了,你加乳化劑目的是什么?是提高脂肪利用率,還是補充膽汁的分泌不足呢?那自然其成分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是提高脂肪利用率,你知道每種動物體能分泌多少嗎?
你知道從動物提取的話,面臨兩個問題:能提取到多少?提取出來的成本化算嗎?
自己去想想吧
作者:
jennifer-tang
時間:
2008-8-19 17:00
也要看料里用的是什么油。如果是本身就比較容易消化吸收的油脂,那么添了乳化劑效果也不是很明顯!
作者:
崔若偉
時間:
2009-4-2 17:53
幾篇資料,僅供參考。
作者:
崔若偉
時間:
2009-4-2 23:42
脂肪乳藥物制劑的研究進展
作者:
qqlhu
時間:
2009-4-3 10:55
聽說是比較好,沒有具體的實驗數(shù)據(jù)
作者:
yanying
時間:
2010-6-27 11:28
回復
13#
王鳳巖
如果效果這么好,那我們應該選擇哪種類型的乳化劑呢?
作者:
yanying
時間:
2010-6-27 11:29
回復
23#
acrobatcn
詳細說來聽聽
作者:
balu
時間:
2010-7-1 17:14
有沒有試驗的數(shù)據(jù)?
作者:
meng4527
時間:
2010-7-1 17:43
肯定博士略點一二
以免諸位面對宣傳攻勢混淆是非
方槍槍 發(fā)表于 2007/7/15 09:22
呵呵 不太懂唉
聽君一席話 明白點了 那到底乳化劑如何呢
作者:
wahwe
時間:
2010-7-10 1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那西肽
時間:
2010-7-10 12:25
路過看看,順便說一下,皖北的那西肽1%,現(xiàn)在僅銷售28元每公斤,量大還可以面談。(安徽皖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不好意思,借道做個廣告。呵呵!
電話傳真:0557-2312002 13855727133 (王經理)
聯(lián)系地址:安徽宿州淮海北路24號 (皖北藥業(yè)動保銷售部)
郵 箱:
naxitai@126.com
作者:
xr08
時間:
2010-7-24 19:46
知道的就明說一下嗎,何必瞻前顧后:)3:
作者:
ycl
時間:
2013-3-26 22:03
禽類脂肪消化生理和外源性乳化劑
商品飼料中通常會添加一些油脂以便為日糧提供足夠的能量含量。為了確保這些能量能被禽類消化系統(tǒng)充分吸收,就必須在飼料中添加一些乳化劑。那么,這些乳化劑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乳化劑又有多重要呢?
為滿足現(xiàn)代集約化養(yǎng)殖肉雞的需要,就要在其日糧中添加非常高濃度的養(yǎng)分和能量。為達到這種高能量密度,就要在商品日糧中加入油脂。這些油脂除了可用作能量源之外,還可向機體提供必需脂肪酸,并作為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添加油脂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可以改變飼料的物理性質,如降低飼料的多塵性以及降低粉料日糧的粒子分離。
各種類油脂原料的能量含量相差很大,這是由于其化學結構不同、在飼料中的含量不同以及受日糧中其它成分影響的緣故。除了飼料因素外,家禽本身的特定因素,如健康狀況和年齡,同樣也會影響飼料油脂的代謝能值。因消化率低下導致的脂肪源代謝能值的低下,可通過增強肉雞的脂肪消化能力而得到改善。
在飼料中添加生理乳化劑(膽汁鹽)和外源性乳化劑就能起到這一作用。
脂解產物的吸收
飼料脂肪以相當大的凝聚顆粒作為食糜的一部分進入胃腸道。這些脂肪顆粒在來自膽囊中膽汁鹽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較小的顆粒,從而增大了脂肪顆粒的總表面積,因此也就加大了脂肪酶的作用面積。一個脂肪分子(甘油三酯)包含一個甘油分子,而甘油分子的三個碳原子各鏈接一個脂肪酸。甘油三酯可被脂肪酶分解成一個甘油一酯和兩個游離脂肪酸。
在生理環(huán)境中,由脂肪酶水解產生的大多數(shù)脂肪酸是不溶的。為了進一步通過腸道的水環(huán)境,需要使這些脂解產物被溶解。這可通過微粒形成的過程而完成,即疏水性成分(主要是脂肪酸)的聚集體通過雙親溶性分子(如膽汁鹽和甘油一酯)的介導作用而微粒化。除了這些生理雙親溶性分子外,在飼料中添加外源性乳化劑也可產生這一功能。
在微粒形成的過程中,雙親溶性分子(一個分子既具有親水性,又具有疏水性的兩重特性)在脂肪分子和水分子間起橋梁作用,在雙親溶性分子的周圍疏水分子(脂肪酸)朝向它們自己,脂肪酸親水的“頭”則面向消化糜的水環(huán)境,留下脂肪酸疏水的“尾”形成微粒的芯。這種球型的微粒結構能使腸道中的脂肪酸和其它脂溶性成分(如磷脂、膽固醇和脂溶性維生素)一起被溶解。微粒溶解作用可以將小腸中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的水性濃度提高一千倍之多。
盡管最近提出某些脂肪酸可能是通過載體介導過程被吸收的,但據(jù)認為,腸細胞對微粒的吸收主要是通過被動擴散過程而實現(xiàn)的。被動擴散是腸腔內的化合物通過腸細胞膜進入腸細胞,以便平衡細胞膜兩側基質濃度的過程。與單個脂肪酸不同的是,微粒結構內的脂肪酸可在腸壁局部產生更高的擴散梯度。
脂肪的構成和消化率
飼料業(yè)所用脂肪源中與甘油分子相結合的脂肪酸,其中多數(shù)的碳鏈長度在8-22個碳原子之間,中鏈脂肪酸(C6-C12)不必形成微粒就能溶解于消化糜中的水相之中。這就可解釋為何椰子油具有很高的消化率,在椰子油中近50%的脂肪酸是由12碳原子或更少的碳原子組成。更長脂肪酸碳鏈的疏水性太高了,不首先形成微粒就不能溶解在水中。
除了碳鏈長度之外,脂肪酸在飽和程度上也有差異。當每個碳原子都能與最大數(shù)量的氫原子相結合時,所形成的是飽和脂肪酸;當氫原子成對失去時,碳原子之間通過雙鍵連接,這時形成的是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在雙鍵處折彎形成一個角度,而飽和脂肪酸碳鏈是一個舒展的結構。微粒中含有較多來自不飽和脂肪源的彎曲脂肪酸時,微粒結構就具有膨脹的特性,能容納更多的脂肪酸。由較多不飽和脂肪酸構成的微粒具有較高的質量,也就是說具有較高的消化率,因而不飽和脂肪源具有較高代謝能值。Wiseman等人證實了這一點。他們發(fā)現(xiàn),隨著日糧脂肪“不飽和/飽和”比率(U/S比率)的提高,飼料脂肪表觀代謝能值呈曲線增加的反應。
除了U/S值外,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的結合位置也與脂肪的消化率有關。脂肪酶首先水解位于甘油三酯1-位和3-位的脂肪酸,甘油一酯中留下來的脂肪酸就占據(jù)2-位。當甘油三酯組成具有一定U/S比率的脂肪時,2-位優(yōu)先結合飽和脂肪酸,而較易消化的不飽和脂肪酸則被水解為游離脂肪酸。
一些用作飼料的比較廉價的混合油脂具有高含量的游離脂肪酸(FFA),這些游離脂肪酸是在優(yōu)質食用油的純化過程中提煉出來的。油脂中游離脂肪酸的含量占總脂肪的比率對于脂肪的總消化率有明顯影響。與甘油三酯組成的油脂相比較,水解后甘油一酯的水平較低就會導致能量值較低。如前所述,在雙親溶性分子甘油一酯在微粒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雞的年齡和健康狀況
一般認為幼雞不能像成年雞那樣有效地消化飼料脂肪。這是由于幼雞分泌的膽汁鹽有限且膽汁鹽的再利用效率較低,其原因是幼雞的消化能力仍處在成熟過程之中。很顯然,由于在幼齡階段的膽汁鹽分泌有限,飼料中添加脂肪的化學特性對該脂肪的利用就具有較為顯著的影響。
除了雞的年齡外,雞群的健康狀況同樣與脂肪的消化效率密切相關。我們常常觀察到,在發(fā)生了危害腸道上皮的臨床或亞臨床傳染病期間和期后,脂肪的消化率受到極其嚴重的擾亂。除了腸上皮細胞破損引起吸收能力受損以外,腸道隱窩和絨毛高度之間的比率也會發(fā)生改變。上皮細胞周轉率的提高導致腸粘膜隱窩深度增加。膽汁從膽囊向小腸的排出主要受激素縮膽囊肽(CCK)的影響。膽汁向腸道的排出受到位于腸粘膜隱窩中傳感器的介導,該傳感器對于脂肪的存在很敏感。當傳染病致使隱窩深度增加而導致縮膽囊肽分泌細胞所受刺激減弱時,排入腸腔內的膽汁鹽也就減少。結果,脂肪微粒的形成也就減少,從而導致脂肪吸收率降低。Adams等(1996)證實了這一點,他們發(fā)現(xiàn),在感染了堆形艾美耳球蟲(E. acervulina)后,腸道中豬油消化率所受到的影響程度比椰子油嚴重。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豬油的脂肪酸碳鏈較長,膽汁鹽的減少對豬油消化率影響大于對椰子油的影響,椰子油的消化對于微粒形成的依賴性較低。
其它日糧因素
一般認為在谷物含量高的飼料中,抗營養(yǎng)碳水化合物(如非淀粉多糖)的比例相對較高。非淀粉多糖通過干擾胰酶、其目標底物以及消化終產物的擴散,使腸道內容物粘性增加。腸道粘性增加會降低飼料在腸道中的通過速度,從而促使細菌能夠在比較前段的消化道內定居。這最終會導致細菌在上消化道內對膽汁鹽產生去結合作用,從而迅速降低機體對脂肪的利用率。
飼料中礦物質含量偏高也會損害脂肪的消化率。食糜中的游離脂肪酸,特別是長鏈不飽和脂肪酸,會與礦物質相互作用形成皂類物質。如果脂肪酸與鈣和鎂形成了不溶性皂類物質,那么雞就有可能既無法利用脂肪酸,又無法利用礦物質。
各種乳化劑
在飼料因素(脂肪種類和含量,營養(yǎng)物質的相互作用)和雞本身因素(年齡、感染壓)造成攝入飼料脂肪的消化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營養(yǎng)乳化劑提高脂肪的消化能力。乳化劑作為極性雙親溶性分子(由親水性和疏水性組成),可以在水溶性物質和脂溶性物質之間發(fā)揮一種橋梁作用,這使得乳化劑能夠在膽汁鹽的生理作用之外再進一步促進脂肪的利用。
在不同的外源乳化劑之間,由于分子結構的不同,其所表現(xiàn)出的親水性和親脂性是不相同的,二者之間的平衡值叫做HLB值,其范圍在0-20之間。
HLB值越低,乳化劑的親脂性就越高;相反,HLB值越高,乳化劑的親水性就越強。將此與乳化劑的潛在生理作用模式聯(lián)系起來看就可知道,HLB值低的乳化劑就能使水分散到油中,從而降低飼料脂肪滴的顆粒的大小,由此增加脂肪的總表面積;HLB值高的乳化劑則可使油脂分散到水中,從而刺激微粒形成和溶解脂肪酸。
從這一原理來看,脂肪消化率最受限制的因素就是微粒形成。乳化劑的親水性(高HLB值)作用有助于飼料中添加脂肪的消化。為了對此進行評定,特地進行了一個消化試驗,測定了親水乳化劑(Nutrifeed公司生產的乳化劑Availac E)對于具有不同U/S值和不同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混合脂肪產生的作用。不同試驗日糧中添加的混合脂肪各不相同,從非常不利的混合比例(U/S值為116,游離脂肪酸含量為43.5%)至非常有利的混合比例(U/S值為2.6,游離脂肪酸含量為0.1 %)都有。
一個大體顯著的傾向是,隨著U/S值的上升、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減少以及親水乳化劑的添加,脂肪消化率就增高并因而日糧代謝能值也就提高。在U/S值較低和游離脂肪酸含量較高時,該親水性乳化劑對日糧代謝能值的作用最為顯著。在高U/S值和無游離脂肪酸的較有利條件下,代謝能值也有增高的趨勢。
本消化試驗的結果表明,在肉雞日糧中添加親水性乳化劑可改善脂肪的消化率,從而提高日糧的代謝能值。改善的程度有多大,則取決于添加脂肪的種類和物理特性,而脂肪的U/S比值和游離脂肪酸含量對于改善的程度看來尤為重要。
在各種條件下向肉雞日糧中添加親水乳化劑看來都可改善飼料脂肪的消化率。在飼料中添加消化率較低的脂肪時,乳化劑對脂肪消化率的改善作用最大。
非飼料因素(比如雞的年齡,尤其是雞的健康狀況)可增強乳化劑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在禁止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生長促進劑致使肉雞群的健康狀況受到較大壓力繼而危及脂肪的消化率時,乳化劑對于改善脂肪消化率的作用更毋庸置疑。
親水性乳化劑(如Avilac E)在優(yōu)化脂肪的消化率上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尤其是當配制肉雞飼料時采用比較廉價的脂肪源時更能體現(xiàn)其價值。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