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蛋雞育雛期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夏季的百合花    時間: 2017-5-2 17:42
標題: 蛋雞育雛期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
本帖最后由 夏季的百合花 于 2017-5-2 17:43 編輯

  1高溫育雛

  高溫育雛第一周采用35-36℃,之后每周減少2℃直至脫溫。即維持在21℃左右。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提供適宜的溫度可以有效提高雛雞成活率。由于雛雞體溫調節(jié)機能不完善,雛雞對溫度十分敏感,溫度過低,雛雞易扎群,容易擠壓而死亡;溫度過高,雛雞體內水分易蒸發(fā)造成雛雞脫水,影響雛雞的生長。一般要求第一周雛雞舍為32℃~35℃,以后每周下降2℃~3℃,降溫幅度不能過大,降到18℃~20℃時脫溫。濕度過高過低都不利于雛雞的生長發(fā)育。濕度一般1~10日齡為65%~70%,10日齡后保持在55%~65%。

  2營養(yǎng)調控

  采用肉雛雞的營養(yǎng)標準。即全價肉用雛雞顆粒料連喂15天。第16天開始采用肉雛雞顆粒料加蛋雛雞全價顆粒飼料。并按肉雛雞顆粒飼料3/4,蛋雛雞1/4逐漸過渡7天直至肉雛雞顆粒飼料與蛋雛雞顆粒飼料各站一半喂至第4周。之后采用蛋雛雞顆粒料直至7周齡。

  3降低飼養(yǎng)密度

  降低飼養(yǎng)密度目的是為了提高雛雞體型達標。我們推薦的育雛密度為1-4日齡30-35只/㎡。第二周20-25只/㎡。第三周13-15只/㎡。5-8周10只/㎡。

  4增加光照時間

  為了讓雛雞多采食飲水。1-5日齡采用24小時光照,之后每周減少2小時直至7小時恒定光照。遼寧大連鑫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http://dlxhswkj.1866.tv/

  育雛前的準備

  在進雛前要將育雛舍徹底打掃,把料槽、水槽等用具清洗干凈,并進行嚴格的消毒,如果是地面平養(yǎng)育雛,在進雞一周前還要將墊料在陽光下暴曬,進行自然消毒。在進雛前要對育雛舍提前生火預溫,尤其是在晚秋、冬季、早春,一定要提前3天生火,讓墻壁、地面、設施都熱透,這樣舍內的溫度才比較平穩(wěn),容易控制。

  5飼料喂養(yǎng)

  在雛雞開食前要先飲水,在1~7日齡,可在飲水中加葡萄糖和電解多維,以利于雛雞卵黃體的吸收。1周齡后可飲用自來水,要保證水的清潔,且不能斷水。每天將飲水器用高錳酸鉀消毒一次。雛雞一般在孵出后24~26小時開食,開食料可用小米、碎玉米等飼料,3日齡后逐漸換為配合飼料。飼喂次數(shù),一般1~45日齡每天飼喂5~6次;46日齡以后飼喂4~5次。每次不宜飼喂得太飽,要少添勤喂,以飼喂八成飽為宜。飼喂時要隨時注意飼料的消耗變化,飼料消耗過多或過少,都是雛雞患病的先兆。

  合理的光照制度

  光照能夠提高雞的新陳代謝,增進食欲,使紅細胞血紅素含量增加;使雞皮膚里T-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3,促進機體內鈣磷代謝。實踐證明,光照的時間長短與強弱,光照的顏色與波長,光照刺激的起止時間,黑暗期是否連續(xù)與間接,都會對雞的活動、采食、飲水、身體發(fā)育、性發(fā)育產生重要影響。一般第一周采用全天24小時光照,第二周19小時光照,自第三周開始,密閉式雞舍可用每天8小時光照。光照強度具體應用時,每15平方米雞舍在第一周時用1個40瓦燈泡懸掛于地面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開始換用25瓦的燈泡就可以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