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病高發(fā)期,如何讓疫苗產生最大的效益? [打印本頁]

作者: 29625248    時間: 2017-5-18 10:53
標題: 豬病高發(fā)期,如何讓疫苗產生最大的效益?

(, 下載次數(shù): 34)

  現(xiàn)代養(yǎng)豬不得不承認,疫病仍是制約豬場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現(xiàn)代化、集約化養(yǎng)殖條件下維持健康生產?如何在動態(tài)、開放的市場中獲取利潤并保持豬場競爭力?毫無疑問,免疫預防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如何讓疫苗產生最大的效益?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一、疫苗免疫的目的


  給健康動物接種一定量的微生物(比如病毒、細菌、支原體等),激活動物的防御體系,使被接種的動物在以后受到同種病原感染時,免疫系統(tǒng)能迅速有效地產生免疫反應,清除病原或減輕受病原攻擊時疾病的嚴重程度。


二、母源抗體


  豬與人的免疫系統(tǒng)不同的是,豬的循環(huán)抗體如IgG、IgM不能通過胎盤直接由母體傳遞給胎兒,因此新生胎兒對任何病原的侵襲都非常敏感。母豬的初乳中通常含有高滴度的母源抗體,仔豬在出生后12-24小時能夠完整吸收這些抗體。


  母豬產前免疫的目的:在母豬分娩前進行疫苗注射能夠提高特定病原的初乳抗體滴度,使仔豬得到更好的保護。


  母源抗體水平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如果受到病原的攻擊則消失更快。雖然母豬可為新生仔豬提供母源抗體,但是母源抗體的保護時間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這些因素包括母豬的泌乳能力,仔豬吸取母源抗體的數(shù)量、日齡,母源抗體的滴度,仔豬所受的病原感染壓力以及病原的種類等。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母源抗體還能夠干擾仔豬對注射疫苗的免疫應答。最好能定期監(jiān)測母源抗體水平以選擇合適的免疫時機,仔豬的免疫并非越早越好。


三、疫苗免疫的保護目標


  雖然豬群會接種相應的疫苗,但是不同疫苗的保護目標是不同的,這也是我們制定免疫程序和選擇免疫時機時應充分考慮的,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1)保護注射疫苗的動物本身;


  (2)通過免疫母豬保護胎兒;


  (3)通過免疫母豬產生母源抗體保護仔豬;


  (4)既保護母豬也保護仔豬,如偽狂犬病疫苗、豬瘟疫苗。


四、疫苗的類型


  1、活苗


  活苗也稱弱毒疫苗,其中包含的病原體可以在體內復制。通?;蠲绲拿庖咴詮娪跍缁蠲纾蠲缒軌虼碳C體產生局部免疫,類似于自然感染。但是活苗也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可能從注苗動物傳播給未注苗動物;另外活苗在田間使用時可能毒力返強從而致病,比如引起養(yǎng)豬人廣泛關注的藍耳病活苗,小編建議選擇安全性強的經典株。


  2、滅活苗


  滅活苗又稱死苗,其中包含一定劑量的完整病原體,由于其中的病原體已經失活,因此,注射疫苗后不會導致發(fā)病,雖然某些時候毒素可能會產生一些副反應,但通常不會有病原毒力返強或散播病原的風險。


  活苗通常以凍干的形式保存,使用時需要用特定溶液重新溶解,因其溶解后很快失活,所以溶解后要立即使用,而滅活苗則可打開回溫后直接注射。滅活苗只能保存在2~8℃,不可冷凍。


  無論活苗還是滅活苗的保存都要求溫度較低并且恒定,但是對于動物機體來說溫度過低應激就大,因此使用前需要對疫苗進行預溫,尤其是冬季,一般要將注射疫苗預溫到25℃左右。


五、疫苗使用方法


  通常可采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可以在頸部或后軀,但是基于肉品安全和屠宰定級的考慮,較多采取頸部注射。注射時注意不要注射到脂肪層,特別是油佐劑的滅活苗如果注射深度不夠,進入皮下或脂肪層不僅免疫效果差,而且應激也相對嚴重,所以對于不同的豬群應該使用不同長度的針頭。皮下注射部位在耳部與頭部連接部位皮下,采用較短的針頭(15-20毫米);肌肉注射時采用耳根后部肌肉深層接種,根據(jù)豬的體重選擇不同長度的針頭,仔豬用15毫米,母豬用40毫米。


六、疫苗保存與注射的相關事項


  1、疫苗保存


  所有的疫苗都應妥善存放并由專人負責管理,遠離兒童,置于低溫,冰箱最好加鎖,隨時監(jiān)測冰箱的溫度,避免陽光直射及溫度波動。有一些油佐劑疫苗特別黏稠,使用前應稍微回溫到25℃左右,以利于通針,同時避免對仔豬的溫度刺激。


  2、注射器


  少量的動物可采用一次性注射器,但是要注意有些油佐劑疫苗會與硅膠發(fā)生反應,影響注射器的重復使用,此時應選用無硅膠活塞的注射器;大批次豬群應使用自動連續(xù)注射器。每批次疫苗注射間隔應清洗、消毒、干燥,注射器內不能殘留水分、乙醇或其他消毒劑,特別是用于活苗的注射。


  3、針頭


  應根據(jù)豬的體重和年齡以及注射方式選擇合適的針頭,在可能的前提下針孔盡量小一些,針頭應消毒并且鋒利。仔豬可以每窩使用1個針頭,不同窩間應更換針頭;對不同豬群,通常5~20頭豬換1個針頭,各圈使用不同的針頭。針頭給動物接種后絕對不能再用于抽取疫苗,這容易污染疫苗,如果疫苗包裝量較大,可用一根專用清潔針頭吸取疫苗,而用不同的針頭給動物接種。


  4、環(huán)境衛(wèi)生與豬群健康


  疫苗注射時一定要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要在明顯受糞便或泥漿污染的部位注苗,疫苗建議接種于健康豬群。


  分娩前后各1周最好不要接種疫苗,此時豬體激素水平的改變可能會干擾機體對疫苗的反應。如果接種疫苗時發(fā)生過敏反應,相應的治療措施一般不會干擾免疫應答,但在接種活的細菌性疫苗前后各3天不要應用抗菌藥,如果豬群發(fā)病需要治療,可等其康復后再接種。


  5、聯(lián)合注射


  現(xiàn)在有許多聯(lián)苗可以一針注射預防多種疾病。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豬場應用疫苗種類較多,在某段時間內需接種多個不同的疫苗,但通常不要同時接種多個疫苗,如果試驗證實某些疫苗可在豬的不同部位同時注射,方可采用聯(lián)合注射,這樣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減少多次保定對豬的應激,但是要盡量避免將兩種疫苗混合注射,除非有試驗證實可行。另外,即使不是同時注射疫苗也不要在同一部位連續(xù)注射不同的疫苗。


  6、免疫劑量


  疫苗瓶標簽上的注射劑量是經過嚴格的試驗驗證,并經注冊的有效劑量,通常是1頭份,因此應嚴格按照說明書執(zhí)行。增加劑量并不一定會加強免疫效力,有可能會引起副作用,而且造成浪費。當然如果疫苗質量欠佳則另當別論,而注射劑量不足則由于免疫刺激不夠而影響免疫水平。


  7、疫苗的反復使用


  所有開封及使用過的疫苗剩余部分都應廢棄,因為疫苗一旦使用后,可能會受到細菌或其他病原污染;真空破壞后瓶中空氣增加,導致疫苗抗原和佐劑發(fā)生氧化:而疫苗在室溫和低溫間反復循環(huán)也容易導致抗原失活;活苗重新溶解后將很快失活,通常不超過3小時。使用過的疫苗瓶和一次性注射器都應及時清理棄除,并作為醫(yī)療垃圾處理。


  8、疫苗副反應


  通常所有合法注冊的疫苗用于健康動物接種都應該是安全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如天氣、應激、注射器、潛在感染等因素會導致疫苗注射后動物出現(xiàn)精神沉郁甚至發(fā)熱等癥狀,嚴重的甚至引起母豬流產、休克。此時應準備抗組胺藥物或抗熱藥物及時治療,并采取措施減少應激。


七、免疫失敗的原因


  雖然接種了疫苗,但豬場還是會經常發(fā)生免疫失敗,其可能原因如下:


  (1)豬群疾病診斷錯誤,導致疫苗種類選擇錯誤,比如藍耳病引起的繁殖障礙接種偽狂犬病疫苗當然不會起作用;


  (2)豬群疾病是由多種因素造成,比如營養(yǎng)、應激、其他病原混合感染等,這些因素可能占主導作用;


  (3)疫苗保存條件、運輸條件、免疫劑量錯誤;


  (4)豬群存在免疫抑制,飼養(yǎng)管理條件惡劣,感染壓力過大;


  (5)疫苗缺乏交叉保護作用,血清型或疫苗株不合適;


  (6)疫苗質量不佳,抗原含量不足。因此豬場應該選擇信譽良好和售后服務及時周到的廠家,只有這樣才能給豬群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否則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給豬群埋下感染疾病的隱患。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