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綜合防治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zj9760
時間:
2017-7-19 17:30
標題:
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綜合防治技術
518養(yǎng)豬網訊: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又稱繁殖障礙性綜合征,是以妊娠母豬發(fā)生流產、早產、產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產出弱仔、少仔和公母豬的不育癥為其主要特征,母豬繁殖障礙給豬場帶來了極大的損失。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如下:
1、強化豬的科學飼養(yǎng)和管理
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是養(yǎng)豬生產的關鍵,不僅能提高豬的生產力,而且有利于防止豬繁殖障礙性疾病的發(fā)生。飼養(yǎng)工作做得好,可增強機體抵抗力。了解豬群現(xiàn)狀,進行合理組群,淘汰先天性不育個體,同時給豬只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和生產條件,保持豬舍清潔舒適,通風良好,冬天能保溫防寒,夏天涼爽防暑,促進豬的生長,減少疾病的發(fā)生,維持正常的繁殖生育,提高豬的繁殖率。
2、嚴格的隔離和消毒
豬場須將生產區(qū)與生活區(qū)及糞便管理區(qū)徹底隔離,嚴禁非生產人員進入生產區(qū)。飼養(yǎng)員不得相互串舍,各棟豬舍的工具不得串舍使用。新引進的種豬,須隔離觀察一個月后,確認健康無病并經防疫注射后才能轉入生產區(qū)。對于病死豬尸體須在指定的地點焚燒或深埋,糞便可用發(fā)酵法或堆積法消毒,污水可用漂白粉消毒。
3、防疫制度
首先應對本地區(qū)或本場的豬群進行血清學調查,了解當?shù)匾卟〉母腥厩闆r,針對性地制定出免疫程序,在豬群免疫后10~14天,進行血清學檢查,檢測血清抗體的消長情況。其次強化對傳染病的檢疫,嚴格淘汰血清陽性個體,對于健康豬群,應堅持自繁自養(yǎng),嚴禁從疫區(qū)引進種豬及生物制品。
4、藥物防治
因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引起的傳染性繁殖障礙,應抑殺病原微生物,提高機體免疫為主,同時要誘導患畜能及時發(fā)情。
(1)由于本類疫病目前仍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故疫苗免疫是非常重要的,對于那些尚未感染的豬群應緊急免疫相關疫苗,同時也要配合抗病毒i號注射液以緩急疫苗免疫所出現(xiàn)的一切應激現(xiàn)象,增強免疫效果。
(2)對于某些疫病可使用高免血清如抗豬瘟血清、抗豬偽狂犬血清等,及時抑制疾病的發(fā)展,同時配合抗病毒藥物如黃芪多糖、干擾素、聚肌胞等,使患畜得以快速康復。
(3)對于衣原體、鉤端螺旋體疾病應使用四環(huán)素類、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藥物治療,如長效土霉素、強效阿莫西林、頭孢噻呋鈉等進行治療,大群以混飼形式給藥,個別注射。
(4)用一些抗菌性能強而廣的藥物以及提高機體免疫的藥物,以控制繼發(fā)感染,提高機體的抗病性能。如復方替米先鋒、長效土霉素、抗病毒i號粉、紅弓鏈球清、支原凈、利高霉素等。
(5)在治療期間,要多給患病機體創(chuàng)造一些利康復的環(huán)境條件,同時做好消毒工作,阻斷疾病的傳播,并定期地驅蟲。(518養(yǎng)豬網提供)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