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舍排污怎么處理? [打印本頁]

作者: 卓壯優(yōu)品    時間: 2017-8-31 08:35
標題: 豬舍排污怎么處理?
規(guī)?;⒓s化的現(xiàn)代化養(yǎng)豬場的豬糞尿、污水處理有多種不同的技術方案。
第一種豬舍糞污技術路線是干清糞法
即采用人工清糞,在豬舍內先把糞和尿分開,用手推車把糞集中運至堆糞場,加工處理,豬舍地面不用漏縫地板(或用微縫地板,縫隙5mm寬),改用室內淺排污溝,減少沖洗地面用水。這種方案雖然增加了人工費,但它克服了“水沖糞法”的缺點,表現(xiàn)在:①豬場每天用水量可大大減少,一般可比“水沖糞法”減少三分之二;②排出污水的COD值只有前法的75%左右,BOD值只有前法的40-50%,SS只有前法的50-70%,污水更容易處理。③用本法生產的有機肥質量更高,有機肥的收人可以相當于支付清糞工人的工資。④污水池的投資少,占地面積小,日常維持費用低:在豬舍設計上另一個重要之處是將污水道與雨水道分開,這樣可大大減少污水量;雨水可直接排入河中。
第二種糞污清理技術路線是水沖糞法
即學習國外的方法,采用高壓水槍、漏縫地板,在豬舍內將糞尿混合,排入污溝,進入集污池,然后,用豬糞固液分離機進行脫水處理,將豬糞殘渣與液體污水分開,殘渣運至專門加工廠加工成肥料,污水通過厭氧發(fā)酵、好氧發(fā)酵處理。在豬舍設計上的特點是地面采用漏縫地板,深排水溝,外建有大容量的污水處理設備;這種方案在我國80年代、90年代特別是南方廣州、深圳較為普遍,是我國學習國外集約化養(yǎng)豬經驗的第一階段。
第三種技術路線是采用“豬糞發(fā)酵處理”技術
近年來,一種模仿我國古代“填圈養(yǎng)豬”的“發(fā)酵養(yǎng)豬”技術正由日本的一些學者與商家傳入我國南方一些地區(qū)試驗。該法將切短的稻草、麥稈、木屑等秸稈和豬糞、特定的多種發(fā)酵菌混和攪拌,鋪于地面,斷奶仔豬或肉豬大群(40-80頭/群)散養(yǎng)于上,同時在豬的飼料中加入0.1%的特定菌種。豬的糞尿在該填料上經發(fā)酵菌自然分解,無臭味,填料發(fā)酵,產生熱量,地面溫軟,保護豬蹄。以后不斷加填料,1-2年清理一次。所產生的填料是很好的肥料。只是在夏天,由于地面溫度較高,豬不喜歡睡臥填料處,需另擇他處睡臥,同時要噴水。這是一種正在研究的方法。如成功,可大大節(jié)省人工、投資和設備。
河南卓壯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國內外精品養(yǎng)豬設備一站式采購,為養(yǎng)豬人提供高品質設備。公司的理念是“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fā)展”。有任何設備方面的問題或者采購需要都可以聯(lián)系。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