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的臉色,也是我們所說的表情的一種。
每人都有一張臉,人與人的臉由于五官的排列或所占的位置比例不一樣,再加上臉上的五官可以任由人的心、腦所牽制,所以起變化出來的臉色也就不一樣。
有的臉色你是可以不看的,比如售貨員的臉色,如今的商品琳瑯滿目,商店比比皆是,你沒給好臉色我可以不買你的東西而離得遠遠的??墒牵械哪樕銋s不得不看。比如你的上司的臉,你幾乎每天都在他的公司干活,你是非看不可的。再就是關(guān)起門來的一家人,你每天吃喝拉撒在一起,抬頭不見低頭見,這其中只要有一張臉擺起了面孔,那其他人員的心情就不會好到哪兒去。難怪有些孩子把父母的臉看做晴雨表,是歡喜還是悲哀,是高興還是懊惱全由他們的臉色兒決定。而一家人之中,無論哪一位成員發(fā)“神經(jīng)”,為一丁點兒小事擺起一副面孔,那這家的餐桌上即使有山珍海味也會什么味都吃不出來。
“好語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三伏寒”,每個人都在尋找最好的說話技巧,卻不知和顏悅色的臉部表情最溫暖人心?!墩撜Z》記載了一段關(guān)于孝的對話。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什么意思呢?子夏問:“怎樣做才是孝道?”孔子說:“最難的是在子女的臉色上。如果遇有事,就由年輕人去操勞,而對于老年人,就只關(guān)心他們有沒有吃飽吃好,難道說這就是孝了嗎?”孔子的話不愧為經(jīng)典,仔細想想,孝道的最難之處不就是每天都能對自己的父母和顏悅色嗎?
我們要給人以好臉色,自然也要學會看人家的臉色。父母看孩子臉色,孩子看父母臉色,上學看老師的臉色,就醫(yī)看醫(yī)生的臉色,工作看上司臉色,人生在世,就必須看別人的臉色。相應(yīng)的臉色是一個人喜、怒、哀、樂的寫照,臉也是一個人的“面子”所在,考慮到了別人的面子,就會顧及他人的感受,適時給人臺階下。
“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边@不是圓滑世故,而是一種敢于正視現(xiàn)實的表態(tài),是一種冷靜睿智的表現(xiàn),提醒一個人不要沖動、冒失。
走家串門,你是否受歡迎,對方給你的臉色就是對你的答復(fù):喜歡還是討厭,歡迎還是拒絕。不看臉色,肯定吃虧。出門辦事,特別是普通老百姓,如果沒個熟人照應(yīng),“門難進,臉難看”是必定的。
曾有一位為自己工作調(diào)動而看盡各種臉色的朋友說,如果下刀山下火海能辦成事而可以免去看那一張張冷漠無情的臉,他寧愿去嘗試一下。
由此看來,人的臉色可不能隨心所欲的變,即使自己難以控制,也要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因為,你的臉除了蒙在被子里外,其他時間基本上是與別人相對的,是讓別人看得到的。也就是說,你的臉色往往會影響到別人的心情,有時甚至會傳染給別人,會剝奪別人的歡悅和快樂,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不悅,只有弊而無一利。
生活賦予了我們很多的快樂和幸福,即使經(jīng)常有某些不盡如人意的事讓你心煩,你也應(yīng)該盡量不把難看的臉色展示給別人。多一些豁達和寬容,多一些開心悅懷的笑,自己高興別人也快樂,于己于人都有利。
秀色可餐,臉色可讀,但愿能在你的臉上讀出甜蜜和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