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敦 呂榮創(chuàng) 王慧 唐人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精彩內容
摘要:如何提高飼料利用率是養(yǎng)殖行業(yè)永遠都在的問題。豬通過嗅覺及味覺來覓食, 飼料的適口性決定了豬采食量的高低, 只有改善飼料適口性才能提高采食量, 從而提高飼料利用率。
關鍵詞:適口性; 飼料變質; 抗營養(yǎng)因子;
動物采食要經(jīng)歷覓食、識別、定位感知、食入和咀嚼吞咽等過程, 并且受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調節(jié)。動物的營養(yǎng)來源與生長需要都是通過采食獲得的, 只有提高采食量才能最大限度的獲得動物的生產潛能,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飼料的適口性。適口性是指飼料的香味、質地、滋味以及口感等的一種特性, 是動物覓食、定位到最后采食等一整套動作和反應的依據(jù), 這類似于人類對美食的追求。適口性反映了飼料被動物接受的程度, 飼料適口性好時, 表現(xiàn)為食欲性強, 進而導致攝食量變大, 飼料利用率提高;而當飼料適口性差時, 豬食欲下降, 即使處于饑餓狀態(tài)采食量也不大。飼料因為適口性原因而導致豬不吃或吃得少, 這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費, 飼料利用率也大大降低。改善飼料的適口性是提高動物采食量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但是影響飼料適口性的因素多種多樣, 只有找準源頭才能解決問題。本文就影響適口性的因素及應對措施進行討論。
3257y.jpg (125.22 KB, 下載次數(shù): 2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9 09:45 上傳
1 影響適口性的因素
1.1 飼料風味
飼料風味是評價飼料適口性最基本、直觀的因素。飼料風味是指飼料的色澤、香味以及口味的特性, 是食物進入口腔后使感覺器官, 包括味覺、嗅覺、痛覺及觸覺等在大腦中留下的綜合印象, 主要由味道和氣味兩部分組成。而豬主要依靠味覺及嗅覺進行覓食。由于豬有較多的味蕾, 其對味覺的感應能力要優(yōu)于人類, 當飼料風味不好、適口性不佳時會直接導致豬體采食量不足, 飼料利用率低, 生產性能受影響。在飼料加工過程中, 往往會添加不同的添加劑,如維生素、礦物質及藥品類物質, 這些添加劑雖然發(fā)揮了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 同時也使飼料多了些不良氣味和口感, 導致適口性降低。有些飼料廠為了節(jié)省成本, 使用品質不佳的農作物配置飼料, 同樣降低了飼料適口性。這些都會影響動物采食, 降低飼料利用率。
1.2 抗營養(yǎng)因子
抗營養(yǎng)因子是飼料中會影響營養(yǎng)物質消化、吸收, 導致飼料利用率降低, 引起人和動物不良生理反應、使采食量下降的物質。在自然狀態(tài)下, 抗營養(yǎng)因子廣泛存在于植物中, 它們是植物中的天然化學成分, 這些成分是植物正常生長、抵御天敵和適應環(huán)境而分泌的物質, 起到平衡植物中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 還可以保護植物體及其種籽免受害蟲、鳥類等的侵害。現(xiàn)如今, 植物性原料在飼料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這就意味著飼料中含有多種抗營養(yǎng)因子, 它們可以降低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 影響動物生產性能的發(fā)揮, 其中幾個典型代表是單寧酸、蛋白酶抑制因子以及植物凝集素。這些抗營養(yǎng)因子一部分會直接產生不良口感, 使動物喜食性降低, 影響動物采食, 另一方面能與動物體內的消化酶、營養(yǎng)物質結合, 或分泌刺激性物質, 即使勉強進食也會使蛋白質消化受阻。兩方面共同作用導致豬飼料利用率低, 從而降低了動物的生產性能。
1.3 飼料變質
飼料變質主要是指霉變和氧化。在生物界中存在著許多霉菌, 寄存于各種飼料原料中, 當環(huán)境溫度在28~38℃, 水分在大于13%, 氧氣充足的情況下, 霉菌會大量繁殖, 導致飼料發(fā)霉變質。霉變后的飼料會發(fā)生結塊、升溫、變色、有異味、粉末狀變多等情況。有些霉菌在發(fā)霉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毒素, 危害畜禽健康。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超過100種, 豬食入霉變飼料中毒后很難判斷是哪種毒素作用, 往往會是幾種毒素協(xié)同作用, 中毒后往往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口渴、便血、生長遲緩、發(fā)育停頓、皮膚充血和出血, 大部分病豬體溫正常, 少數(shù)體溫小幅度升高, 隨著病情的惡化, 病豬會出現(xiàn)腹瀉、間歇性抽搐、黃疸、過度興奮、角弓反張和共濟失調等癥狀。
飼料氧化主要是飼料中不飽和脂肪酸和游離氧之間的自然反應, 當飼料暴露在空氣中之后, 光照、高溫以及某些無機礦物質會加快飼料的氧化酸敗。脂質氧化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可與其他脂肪酸及氨基酸反應, 使動物對其利用率降低。不飽和脂肪酸氧化酸敗后還會產生醛、酮、酸、酯等物質, 不僅僅具有不良氣味, 使飼料適口性變差, 導致動物直接拒食, 降低飼料轉化率, 還會對動物產生不利影響。飼料氧化后會致使飼料發(fā)熱結塊, 增加能耗, 加速飼料霉變, 破壞纖維素, 使動物發(fā)生病變, 降低免疫力等。
飼料變質后不僅導致適口性變差, 動物采食量下降, 降低生產性能, 還能導致動物中毒, 使動物發(fā)生病變, 直接危害動物健康。
1.4 飼料成分
原料是整個飼料的源頭, 當飼料原料品質不過關時, 會使整個飼料品質降低, 從而導致適口性變差, 影響豬的食欲。飼料中不同成分也對適口性有很大的影響。 (1) 飼料中氨基酸缺乏或不平衡時, 豬采食量降低, 研究表明, 豬的采食量與飼料中賴氨酸的水平成正比, 但到一定程度后有下降趨勢。仔豬生產性能試驗也表明, 日糧中充足的纈氨酸對剛斷奶仔豬的采食量具有潛在的促進作用。 (2) 飼料中礦物質缺乏會引起采食量下降, 重金屬超標則會導致豬慢性中毒, 從而降低采食量。 (3) 豬體內三羧酸循環(huán)依賴維生素的參與, 維生素不足會使丙酸在體內大量堆積, 從而損害消化系統(tǒng), 影響食欲。 (4) 研究表明, 飼料消化能與采食量成反比, 消化能越高, 豬采食量反而降低。 (5) 水是運送養(yǎng)分的必須載體, 當飲水不足時, 豬食欲下降。 (6) 飼料過量帶苦味的添加劑會使適口性變差, 引起采食量下降。 (7) 配方調整頻繁, 跳躍性太大都會影響適口性。
1.5 飼料加工不合理
飼料從原料加工成成品, 要經(jīng)過粉碎、攪拌、蒸煮等一系列過程, 飼料原料的物理形態(tài)、化學結構以及營養(yǎng)組成也相應發(fā)生了改變。豬飼料的粉碎粒度相對要細一些, 過粗的飼料適口性不好, 影響消化率, 降低了豬的生產性能, 但是飼料過細會導致豬易患胃潰瘍, 還會增加生產成本。
1.6 飼養(yǎng)管理
豬舍溫度高, 密度、濕度大時, 豬處于一個不舒服的環(huán)境, 會造成采食量下降。轉群、換料、免疫應激等因素也會對采食量造成影響(關注公眾號:改變飼界)。
2、改善措施
2.1 使用風味劑
飼料風味劑是一類能為飼料提供特定氣味和口味的制劑, 又稱誘食劑, 是利用動物對飼料口味的追求來誘導進食, 提高采食量。一些飼料風味劑對某些強烈的異味具有良好的屏蔽特性, 其中溫和型飼料風味劑常用來掩蓋持續(xù)時間較長的“背景”氣味, 或用來模仿牛奶和相關產品的味道, 掩蓋飼料中因添加維生素、礦物質、藥物添加劑等產生的苦味。風味劑中的味道部分可以是甜、酸、咸、苦或鮮味, 但在許多情況下這些味道均包含在其中。飼料中添加味精和食鹽能提高豬的采食量和日增重, 提高生產性能。但使用時需要把握用量, 正常生長育肥豬對食鹽的需求量在0.45%, 如果鹽分從0.45%下降到0.2%, 增重也減少38%。研究表明, 豬主要喜歡甜味或甜酸味, 乳豬日糧中添加150 mg/kg的復合甜味劑可以達到最大日采食量, 同時也可以獲得此階段的最大日增重。甜味劑糖精鈉粉碎力度在160目以上, 且必須經(jīng)過表面疏水處理, 防止與飼料和空氣中的水分結團變苦。另還有試驗證明, 香味劑具有誘食性和抗氧化功能, 隨著飼料貯存時間的延長, 香味劑可以有效緩解飼料的氧化程度。應用風味劑時必須了解豬的習性, 掌握風味與營養(yǎng)的科學知識, 添加過程中要把握用量, 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豬采食。
2.2 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
現(xiàn)在對抗生素的應用越來越嚴格, 禁抗的呼聲越來越高, 綠色安全的抗生素替代劑也就應運而生。如酸化劑、植物精油、酶制劑等。因幼齡仔豬消化系統(tǒng)未發(fā)育完善, 分泌胃酸能力強, 胃中的PH小于飼糧中的PH值, 導致胃蛋白酶活性下降, 飼糧中添加酸化劑后可降低PH值,維持胃腸道的酸性環(huán)境, 激活酶源, 提高消化酶的活性, 使仔豬采食量增加, 飼料利用率升高。但酸化劑的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調節(jié)胃腸道PH的特性, 可能僅對幼齡仔豬有效, 大豬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日趨完善, 胃酸的分泌也逐漸成熟, 酸化劑對其作用可能不明顯。植物精油有一種特殊的氣味, 添加到飼料中后可以掩蓋不良氣味, 起到誘食作用, 同時植物精油具有消炎殺菌的效果, 能夠保障腸道健康, 提高仔豬生產性能。酶制劑可以根據(jù)飼料中存在的底物種類劃分為很多種, 常見的包括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酶制劑可以破壞植物細胞壁, 促進動物對飼料中植物籽實的消化吸收;補充動物特別是幼齡動物體內內源酶及刺激動物體內某些內源酶的分泌;使小腸絨毛和微絨毛增高數(shù)量增多;消除飼料中的植酸鹽、NSP等抗營養(yǎng)因子。但酶制劑的使用需要考慮其作用活性, 尋找合適的添加比例;考慮其飼喂對象, 并不是所有動物都適用酶制劑;檢測其質量, 確保安全使用;因為酶制劑都是活性物質, 使用時還需要注意溫度及PH(關注公眾號:改變飼界)。
2.3 消除抗營養(yǎng)因子
抗營養(yǎng)因子嚴重阻礙了蛋白質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的有效利用, 要提高飼料利用率必須對抗營養(yǎng)因子進行處理, 使其失活、鈍化。眾多學者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 通常采用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等進行鈍化處理。
2.3.1 物理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熱處理及機械加工處理??範I養(yǎng)因子中大部分具有熱不穩(wěn)定性, 通過熱處理可使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脲酶等熱敏性抗營養(yǎng)因子鈍化, 包括蒸汽處理、浸泡蒸煮、炒烤與加壓烘烤處理、熱風噴射鈍化技術、膨化處理、微波處理、微?;幚淼?。機械加工包括粉碎、去殼、脫種皮等, 很多抗營養(yǎng)因子主要存在于作物種子表皮層, 通過機械加工處理使之分離, 即可大為減少抗營養(yǎng)作用, 但此法會提高生產成本。
2.3.2 化學法
化學處理的原理為化學物質與抗營養(yǎng)因子分子中的二硫鍵結合, 使其分子結構改變而失去活性。張建云等研究表明, 5%的尿素加20%水處理飼料30d可取得最好效果, 此時胰蛋白酶抑制劑活性降低78.55%, 飼料中加入適量蛋氨酸或膽堿作為甲基供體, 可使單寧甲基化, 促使其排出體外。研究表明2%石灰水或1%燒堿水溶液浸泡棉籽24h, 再用清水洗脫, 即可除去大部分棉籽醇。Sissons用65%~70%的乙醇在70~80℃下處理后, 大豆蛋白的抗原性可明顯降低?;瘜W方法方便有效, 對不同的抗營養(yǎng)因子均有一定的效果, 但會在飼料中殘留化學物質, 同時降低飼料適口性, 影響品質, 同時脫毒液排出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因此生產中不宜大量使用。
2.3.3 生物法
生物法主要是通過微生物發(fā)酵或酶制劑處理來消除部分抗營養(yǎng)因子??範I養(yǎng)因子的鈍化研究中最具有應用價值的酶有植酸酶、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糖酶、果膠酶等。植酸酶是應用最廣泛的單一酶制劑, 能水解植酸和植酸鹽, 釋放磷并使植酸抗營養(yǎng)作用消失在養(yǎng)豬生產中, 給豬飼料中添加植酸酶, 可以使磷的利用率提高50%~70%, 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提高2%~5%, 排泄量相應減少。發(fā)酵法是一種傳統(tǒng)的消除抗營養(yǎng)因子的方法, 微生物發(fā)酵過程中可消除植物原料中的抗營養(yǎng)物質, 有利于動物消化吸收, 還能產生可消化蛋白和小分子肽, 提高飼料的蛋白質水平, 使飼料適口性提高, 采食量增強, 飼料利用率增高。
2.4 選擇優(yōu)質飼料原料
精心選擇飼料原料和以最首選的添加比例添加是能夠提高仔豬開食料適口性的營養(yǎng)策略之一。據(jù)文獻報道, 日糧中添加充足水平優(yōu)質蛋白質飼料, 如魚粉或血漿蛋白粉可促進仔豬斷奶前后的采食量。其他植物性蛋白飼料, 如小麥蛋白粉和大米蛋白是幼齡仔豬日糧配方中蛋白質飼料的不錯選擇。一般說來, 當飼料中粗灰分超過一定范圍的時候, 就會影響到動物的采食量。正常的話, 豬全價料的粗灰分水平, 小中大豬料在5%左右, 母豬料在6%左右。4%的豬預混料, 灰分一般在70%以上。適量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有效蠕動, 有效提高消化效率, 有利于動物健康。在南方, 豬配合飼料中還會使用不同比例的DDGS。根據(jù)科學依據(jù)及實踐經(jīng)驗做好配方, 使日糧中氨基酸水平及礦物質平衡, 這對動物的采食量是十分鐘重要的(關注公眾號:改變飼界)。
2.5 飼料防霉防氧化
飼料霉變、氧化是導致飼料利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霉防氧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入庫飼料水分含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一般不超過12%, 倉庫的通風性、隔熱性、地面防潮要做到位, 相對濕度控制在60%以下, 濕度太大會引起霉菌滋生, 而且也不利于高油脂飼料的保存;
(2) 在飼料運輸搬運過程中注意防雨、防濕, 貯存期間做好防鼠、滅鼠工作;
(3) 控制好倉庫溫度, 霉菌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8-38℃, 所以要控制好倉庫的溫度, 防止霉變, 飼料中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在較高的溫度下也容易氧化酸敗。
(4) 合理使用一些防霉粉和抗氧化劑來處理一些緊急的飼料霉變和酸敗情況, 即便這些高效的抗霉菌制劑能有效抑制霉菌毒素的生長, 通過吸附毒素來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 解除動物中毒后出現(xiàn)的休克與肺水腫作用, 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防治繼發(fā)性感染, 但這多少會影響到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 故不建議長期使用。
2.6 合理加工
根據(jù)不同的原料組成確定工藝參數(shù), 改善成品糊化度。合理控制成品水分, 行業(yè)標準12%,冬季13%。水分不到11%時, 不但會影響適口性, 而且還會降低生產效率。掌握好粉碎粒度, 豬喜食顆粒相對較小的飼料, 粉碎粒度一般要求0.5~0.8mm, 不宜過粗, 會導致飼料利用率下降;過細時飼料適口性下降, 時間長有可能造成消化道潰瘍, 不利于健康。所以飼料加工成適宜的大小是豬增加采食量, 提高飼料利用率的前提。有報道稱, 將粉碎的谷物飼料再制成顆粒飼料, 則飼料的利用率可以提高23%左右。飼料在制粒過程中會經(jīng)過蒸汽處理和壓制過程中的高壓搓擠, 使得飼料谷物細胞破裂而釋放出胞內物質增加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同時, 飼料制成顆粒后, 適口性好, 采食時減少了能量消耗, 而且可以使得飼料更均勻, 能避免豬專揀某種飼料成分進食。有研究表明, 二次制粒飼料能提高飼料利用率。二次制粒工藝可經(jīng)第一次高溫制粒去除玉米和豆粕中的部分抗營養(yǎng)因子, 提高飼料消化率, 第二次低溫制粒后既去除了飼料中的微生物, 又不影響微量元素、維生素、酶類等的復合作用, 使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達到最大。
2.7 飼養(yǎng)管理
現(xiàn)在喂豬料型共有三種, 即:干料、濕拌料 (水料比3-4:1) 和稀料, 據(jù)試驗, 同樣的飼料濕拌料喂法采食量最高, 稀料最差。
3. 結語
改善飼料適口性是提高飼料利用率的最便捷途徑, 上文提出了部分措施, 但在實際應用中需結合自身情況, 考慮不同年齡、大小豬的適用情況等。要提高飼料利用率除了改善飼料適口性還可以從動物生理層面出發(fā), 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總結才能在養(yǎng)豬道路上越走越好。
來源:改變飼界 鄧敦博士等
其他相關閱讀:
飼料甜味劑中甜蜜素對糖精鈉測定值的影響
母豬妊娠后期如何正確合理的選擇攻胎飼料
2017中國飼料和原料霉菌毒素檢測報告
膨化水產飼料相關的常用信息
飼料品質管理的重點是生產過程
格局已變!未來飼料廠或將為養(yǎng)豬場打工?
無抗,離畜牧業(yè)還有多遠?
腸舒寧3.jpg (170.49 KB, 下載次數(shù): 2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9 09:44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