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發(fā)酵豆粕的營養(yǎng)素指標 [打印本頁]

作者: zhaoyong    時間: 2008-1-17 14:04
標題: 發(fā)酵豆粕的營養(yǎng)素指標
聽說發(fā)酵豆粕在仔豬飼料中使用,有不錯的效果。誰有發(fā)酵豆粕的營養(yǎng)素指標可否共享一下。
有經驗的請講一下發(fā)酵豆粕的實際應用價值。謝謝了!
作者: xyy169    時間: 2008-1-17 14:24
你需要哪方面的營養(yǎng)指標?
真蛋白含量提高2-3%,部分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小分子肽和小肽含量(10%左右)都大大增加,消化率會提高許多,如果發(fā)酵工藝和菌種好的話,可以去除大部分抗原和NSP等抗營養(yǎng)因子。而且發(fā)酵之后會部分活性因子和有益菌(這與所使用的菌種有很大關系,不同公司的可能會有較大的差異)
很多做仔豬飼料廠都有用,親自見過,效果很不錯,不過未親自做過養(yǎng)殖實驗。
有需要可以一起交流,我QQ8276549
作者: 尚天有道    時間: 2008-1-17 14:26
說是發(fā)酵豆粕,其實真正的豆粕很少,一般測定酸堿度、活菌指數,再就是口感和氣味了!
作者: 尚天有道    時間: 2008-1-17 14:28
在仔豬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豬上主要是適口性好,增重明顯!
作者: huhongj0723    時間: 2008-1-17 15:06
發(fā)酵豆粕生產廠家都會提供營養(yǎng)指標:如什么優(yōu)補健、健乳肽、金泰得等等
作者: wanglf69    時間: 2008-1-17 15:15
用過的發(fā)表一下看法,讓不懂的同行長長見識吧。
作者: wangguanbao    時間: 2008-1-21 11:31
我們的標準:
粗蛋白≥50%      小肽(1000d以下)≥10%
乳酸≥3.5%       水分≤10%
鈣 0.5-0.54%    總磷≥0.74%
益生菌≥20億/克   蛋白酶≥150/g
粗脂肪≤5.0%     粗纖維≤3.0%
無氮浸出物≤28%  粗灰分≤6.0%
豬消化能(kcal/kg)3980
豬代謝能(kcal/kg)3600
豬凈能(kcal/kg)2320
禽代謝能(kcal/kg)2570
魚消化能(kcal/kg)3200
奶牛凈能(kcal/kg)1090
項目        含量
天門冬氨酸Asp        5.42%
賴氨酸Lys        3.03%
蛋氨酸Met        0.65%
蘇氨酸Thr        2.05%
精氨酸Arg        3.50%
甘氨酸Gly        2.25%
絲氨酸Ser        2.43%
異亮氨酸Ile        2.21%
苯丙氨酸Phe        2.37%
纈氨酸Val        2.36%
組氨酸His        1.24%
谷氨酸Glu        9.84%
丙氨酸Ala        2.30%
脯氨酸Pro        2.04%
色氨酸Trp        0.50%
亮氨酸Leu        3.76%
作者: wangguanbao    時間: 2008-1-21 11:46
標題: 發(fā)酵豆粕與普通豆粕、膨化豆粕比較
項目/種類
豆粕
膨化大豆
發(fā)酵豆粕
工藝
壓榨/浸提
熱加工
發(fā)酵、酶解
粗蛋白%
44
36
50
粗纖維%
6-7
5
5
粗灰分%
6.5
5
6
酸堿度
7.0
7.0
4.0-4.8
細胞壁破裂
沒有破壁
部分破壁
100%破壁
小分子蛋白含量%
11.0
9.0
22
胰蛋白酶抑制劑
5-10mg/Kg
5-20mg/Kg
1mg/Kg
脲酶mg/Kg
0.4
/
<0.02
棉子糖水蘇四糖
12-15
9-12
<0.05
大豆球蛋白ppm
<10
半球蛋白ppm
<1
外源凝集素ppm
100-300
100-300
<1
氣味
豆腥味
豆腥味
發(fā)酵香味
顆粒度
大顆粒
大顆粒
細粉
流散性
中等
不好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08-1-21 12:11
現在有比發(fā)酵豆粕更好的產品,就是本人生產的發(fā)酵豆粉,發(fā)酵豆粉各項指標都優(yōu)於發(fā)酵豆粕:sdsd:
作者: complement    時間: 2008-1-21 17:09
發(fā)酵豆粉是不是用大豆來生產的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08-1-21 18:13
發(fā)酵豆粉主要是用大豆來生產的,大豆含有很多油,發(fā)酵豆粉里的油也被發(fā)酵了,很容易消化

[ 本帖最后由 狗王面包 于 2008-1-21 18:20 編輯 ]
作者: any_wyb    時間: 2008-1-21 18:27
好象蛋白是50個,別的忘了,一般廠家都有的
作者: 流水高山    時間: 2008-1-28 08:28
原帖由 狗王面包 于 2008-1-21 12:11 發(fā)表
現在有比發(fā)酵豆粕更好的產品,就是本人生產的發(fā)酵豆粉,發(fā)酵豆粉各項指標都優(yōu)於發(fā)酵豆粕:sdsd:


能否提供一些發(fā)酵豆粉的營養(yǎng)指標啊?供大家參考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08-1-28 09:42
原帖由 流水高山 于 2008-1-28 08:28 發(fā)表


能否提供一些發(fā)酵豆粉的營養(yǎng)指標啊?供大家參考
流水高山兄 我的發(fā)酵豆粉絕對是好產品,豆粉的營養(yǎng)數據還要送去檢測才知道,發(fā)酵豆粉我吃過比奶粉容易消化
作者: jeffwangw    時間: 2008-1-28 11:07
我認為主要看看抗營養(yǎng)因子大豆球蛋白、凝集素、尿酶的活性,如果這些指標低,表明發(fā)酵豆粕不錯,一江春水提出的這些指標不錯,列出的營養(yǎng)指標比較詳細。
作者: laurer    時間: 2008-1-28 12:00
據我了解,發(fā)酵大豆蛋白不是大豆發(fā)酵生產出來,而是用去皮豆粕發(fā)酵出來的。
作者: wanhaifeng    時間: 2008-1-28 13:58
發(fā)酵豆粕需要進行營養(yǎng)價值評定
作者: dengnet    時間: 2008-1-28 14:37
具體的評定工作誰去做???????????
作者: jeremy    時間: 2008-1-28 17:05
不同的生產廠家,指標差異很大,而且效果也有很大差別。
作者: 空心人    時間: 2008-1-29 14:36
豆粕中的油也可以被發(fā)酵?
作者: xiafangfang    時間: 2008-2-20 15:59
大豆球蛋白、凝集素這些指標有詳細的檢測方法嗎,有無檢測機構可以負責檢測?呵呵
作者: xyy169    時間: 2008-2-20 16:19
呵呵,確實有發(fā)酵大豆粉呢,我也做過。
大豆球蛋白,凝集素這些指標都可以檢測的,但可能沒有專門針對這些的檢測機構,大部分都是廠家自己買儀器和試劑檢測。
作者: xiafangfang    時間: 2008-2-21 10:25
想請教下,發(fā)酵豆粉是什么?和發(fā)酵豆粕有什么不同嗎,謝謝
作者: 南京郁氏    時間: 2008-2-22 09:50
標題: 發(fā)酵豆粕
呵呵,真的沒什么營養(yǎng)指標哎,我也在想這方面的東西呢
作者: ninggz    時間: 2008-2-22 10:03
一江兄的指標倒是挺全的,關鍵是這些指標是怎么來的,全部是自己檢測的嗎?又如何保證產品指標的穩(wěn)定性呢?
作者: SHYK    時間: 2008-2-22 10:26
原帖由 狗王面包 于 2008-1-21 18:13 發(fā)表
發(fā)酵豆粉主要是用大豆來生產的,大豆含有很多油,發(fā)酵豆粉里的油也被發(fā)酵了,很容易消化


弱弱的問一下:油也能發(fā)酵嗎?發(fā)酵過程是怎樣的?
作者: chexr    時間: 2008-2-22 10:41
哪位能提供發(fā)酵豆粕所用的菌種?:lairen:
作者: yuting    時間: 2008-2-22 11:07
發(fā)酵產品是趨勢,但誰來做標準,讓配方師用的更放心?
作者: 楊春陽    時間: 2008-2-28 10:46
標題: 感謝
謝謝了,學習了,我算是剛剛接觸這個行業(yè)的,多多向大家學習,我還是學生
作者: celiakim    時間: 2008-2-28 11:54
標題: 回復 18樓 的帖子
“中國糖都”,你是山東鄒平的?那咱們是嫡親的老鄉(xiāng)。
作者: celiakim    時間: 2008-2-28 13:11
標題: 請教
豆粕、膨化大豆和發(fā)酵豆粕中“棉籽糖水蘇四糖”的含量是實際測定的嗎?還是參考的什么文獻?想詳細了解一下。多謝了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08-2-28 13:30
原帖由 SHYK 于 2008-2-22 10:26 發(fā)表


弱弱的問一下:油也能發(fā)酵嗎?發(fā)酵過程是怎樣的?
油能不能發(fā)酵不是一兩句話說的清楚,請看下面發(fā)酵豆粉的帖子
http://ffers.com.cn/thread-162406-1-3.html
(, 下載次數: 0)

[ 本帖最后由 狗王面包 于 2008-2-28 13:33 編輯 ]
作者: gliang521    時間: 2008-3-2 11:12
好像是挺有意思的,發(fā)酵還能提高蛋白,多出的蛋白從那來的
作者: yidx    時間: 2008-6-17 11:21
發(fā)酵豆粕產品品質鑒別要點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產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利潤空間的不斷壓縮,發(fā)酵豆粕類產品已經從原來對普通飼料廠來說顯得較為神秘的概念性產品逐漸變成一種常規(guī)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原料。市場需求的急劇膨脹帶來生產供應商的大量增加,同時也帶來產品多元化,不可避免的會造成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局面。
由于發(fā)酵豆粕的生產一般需要使用多種益生菌,生產過程需要幾十或一百多小時,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較大,不同廠家的產品甚至同一廠家不同批次的產品不可能完全統(tǒng)一。發(fā)酵豆粕的一些關鍵性技術指標如小肽含量、抗營養(yǎng)因子、球蛋白等等受技術標準和檢測手段的限制,短期內無法制定全國性統(tǒng)一的、適用于所有產品的質量標準。加之許多生產廠家片面宣傳、有意或無意誤導,使得該類產品在市場上造成很大的混亂,用戶無所適從,特別是對于飼料廠的品管來說,如何采用科學、有效、相對簡便的方法判定發(fā)酵豆粕產品是否合格已成了一大難題。
下面從實際生產使用過程中得到的經驗,以發(fā)酵豆粕產品“金肽陽”(廣州國信飼料有限公司,電話02086818218)為例,簡要說明,除了飼料廠常規(guī)理化指標檢驗之外,如何判定發(fā)酵豆粕的品質。
一、產品外觀
1、原料。顧名思義,發(fā)酵豆粕是以豆粕為原料,經接種益生菌發(fā)酵培養(yǎng)、干燥而成。產品基本保持豆粕的物理外觀。如果通過肉眼或顯微鏡檢查發(fā)現產品混有非豆粕原料或者有多種原料組成,即可初步判定該產品不是純豆粕發(fā)酵產品。
2、顏色。豆粕經100余小時發(fā)酵、再經低溫氣流干燥后,產品顏色比原料豆粕略為加深,以“金肽陽”為例,一般呈黃色至淺褐色。由于發(fā)酵周期長達100小時以上,發(fā)酵期間的環(huán)境溫度不同會造成成品色澤帶來一定的變化,因此不同批次產品顏色不是絕對一致,顏色深淺在一定范圍內屬于正常現象。生產過程中如遇停電或設備檢修等意外情況,發(fā)酵時間會比正常周期延長,此時,“金肽陽”顏色比正常產品加深,產品損耗增加,但不影響產品質量。但是,如果產品顏色過淺,與生豆粕粉一樣或者比生豆粕更淺,比如呈灰白色,則表明發(fā)酵程度不夠或者添加了其它非豆粕原料;產品呈深褐色或黑色,則表明干燥過程溫度太高,發(fā)生焦糊。
3、氣味。不同益生菌在發(fā)酵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代謝產物,相應的呈現不同的風味,一般發(fā)酵程度越深氣味越濃。“金肽陽”的生產采用復合益生菌發(fā)酵,主要包括曲霉、真菌、芽孢桿菌、酵母、乳酸菌等,以前兩類占主導,后幾類為輔助。因此“金肽陽”產品呈現混合的發(fā)酵氣味而非單一“酸味”或“酒味”等,其中帶有類似“腐乳”或“豆豉”產品的味道。由于自然發(fā)酵生成的氣味較淡,生成的代謝產物與發(fā)酵時間及發(fā)酵環(huán)境溫度相關性很大,因此成品的氣味不可能完全一致,除非人為添加外源性香味物質?!敖痣年枴碑a品沒有添加任何改變風味的物質,產品只是保持較淡的混合發(fā)酵香味,無刺激性氣味,但隨著季節(jié)不同氣味并不完全一致。這里特別提醒:由于受誤導宣傳的影響,許多用戶認為,“發(fā)酵豆粕必須呈酸味或酒味,味越濃表示產品越好”,由此,一些廠家為迎合用戶需要,在產品中添加香味物質。一般來說,人為添加后產品氣味過于濃郁或帶有刺激性,如果碰到此種情況,用戶必須警惕。
4、粒度。“金肽陽”產品粒度為90%過60目篩。采用此種粒度出于如下幾方面的理由:a利于畜禽飼料生產直接配料;b可以憑肉眼直觀看到原料組成;c保持產品最好的流動性;d不需要采用超微粉碎,避免原料大幅升溫帶來活性成分的損失。
5、水分。產品的水分含量是一般人不太注重的問題,只要不超出標準用戶也不會在意。其實,發(fā)酵豆粕不同廠家在水分標準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會給部分用戶造成誤解。產品的水分標準制定的第一原則是確保產品的儲存安全。發(fā)酵豆粕在正常情況下比普通的飼料原料保質期更長,主要原因在于:大豆異黃酮在豆粕發(fā)酵過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存在形式發(fā)生了變化,絕大部分異黃酮糖甙解離為甙元,而游離的甙元具有更強烈的生物學活性,因而表現出更好的抗氧化效果;大量益生菌可以抑制產品中霉菌的繁殖。所以“金肽陽”企業(yè)標準規(guī)定水分不大于12%。如果水分標準定的過低,則必須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干燥溫度或者延長干燥時間,不可避免會對活性物質造成破壞。是否如某些人所說,“水分高則表明產品有效物質少,水分低則產品有效物質多”呢? 其實不然,發(fā)酵豆粕作為一種新型蛋白原料,蛋白含量是其最根本的指標,市場上絕大部分產品標示量為50%。比如有兩個產品: A水分12%,蛋白50%;B水分8%,蛋白50%。假如A將水分降到8%,則蛋白52.27%;B將水分升到12%,蛋白47.83%。由此可以看出以上說法的荒謬。發(fā)酵豆粕生產過程中蛋白含量的提高是有限的,不同生產工藝差別不會很大,如果不添加其它原料,則從成品的蛋白含量可以推斷其所用原料的蛋白含量。
二、酶活力鑒別
發(fā)酵豆粕生產選用的菌種大都是高產酶的菌種,所以發(fā)酵時間越長,產品中酶活量越高。當然,通過實驗室檢測酶活性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但是,復活酶的檢測結果偏差較大,也較繁瑣。這里推薦一簡單、快速且較準確的方法:取一定量a-淀粉(鰻魚料用的原料),與發(fā)酵豆粕1:1混合,放入盤中,加適量的水,調成面團,放置5-10分鐘,拉伸面團,看其粘彈性。如果粘彈性很快下降,則表明發(fā)酵豆粕中淀粉酶、蛋白酶活性高;反之,如果長時間粘彈性無變化,則表明酶活很低。
作者: hulixiaohua    時間: 2008-6-18 09:56
請問有沒有膨化豆粕的營養(yǎng)指標呢
作者: 失憶的風    時間: 2008-6-24 13:39
"發(fā)酵豆粉主要是用大豆來生產的,大豆含有很多油,發(fā)酵豆粉里的油也被發(fā)酵了,很容易消化"
油發(fā)酵后成了油籽了唄

把你的菌種用于油田,是不是出來就是高標號汽油呢?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08-6-24 14:11
原帖由 失憶的風 于 2008-6-24 13:39 發(fā)表
"發(fā)酵豆粉主要是用大豆來生產的,大豆含有很多油,發(fā)酵豆粉里的油也被發(fā)酵了,很容易消化"
油發(fā)酵后成了油籽了唄

把你的菌種用于油田,是不是出來就是高標號汽油呢?
我的菌種不能用于油田,我的發(fā)酵豆粉是天時 地利 人和 有選擇的高精尖產品
作者: zhaoyong    時間: 2008-6-24 15:46
標題: 幾個問題想請教!
原帖由 wangguanbao 于 2008-1-21 11:46 發(fā)表
項目/種類豆粕膨化大豆發(fā)酵豆粕工藝壓榨/浸提熱加工發(fā)酵、酶解粗蛋白%443650粗纖維%6-755粗灰分%6.556酸堿度7.07.04.0-4.8細胞壁破裂沒有破壁部分破壁100%破壁小分子蛋白含量%11.09.022胰蛋白酶抑制劑5-10mg/Kg5-20m ...

由于對發(fā)酵產品不是太了解,wangguanbao提供了詳細的數據,非常專業(yè),十分感謝。但是以下幾個問題想請教各位!
1.表格中發(fā)酵豆粕的粗蛋白比豆粕和膨化大豆的高,這個我不理解,是因為固氮?
2.這為朋友上邊的一些數據顯示發(fā)酵豆粕消化能在3900大卡,常識是發(fā)酵的時候會損失能量,為何代謝能比普通豆粕提高了近500打卡。
3.發(fā)酵豆粕100%破壁如何做到的?我了解的酵母細胞壁的工藝都是物理的方法,發(fā)酵過程是如何做到的?

由于本人對發(fā)酵產品不熟悉,如果問題太膚淺或者不專業(yè)請諒解!??!
作者: lishanwen    時間: 2008-6-24 20:37
發(fā)酵豆粕的適口性能好一些,但價格相對較高。
作者: 陳海河    時間: 2008-6-25 08: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zabalone    時間: 2008-6-25 11:31
原帖由 zhaoyong 于 2008-6-24 15:46 發(fā)表

由于對發(fā)酵產品不是太了解,wangguanbao提供了詳細的數據,非常專業(yè),十分感謝。但是以下幾個問題想請教各位!
1.表格中發(fā)酵豆粕的粗蛋白比豆粕和膨化大豆的高,這個我不理解,是因為固氮?



我對發(fā)酵工藝也不是太懂,但是針對發(fā)酵豆粕蛋白提高,我想可能有幾點:1、發(fā)酵菌種含有高蛋白,可能會提升蛋白水平;2、我們知道豆粕粗蛋白含量約46%,是以一定的干物質為前提,一般是86-89%,剛才看了一下發(fā)酵豆粕水分含量是《10%,所以在水分上就有幾個點的差別。

不知道分析是否正確。
作者: zabalone    時間: 2008-6-25 11:41
標題: 回復 39樓 zhaoyong 的帖子
我對發(fā)酵工藝也不是太懂,但是針對發(fā)酵豆粕蛋白提高,我想可能有幾點:1、發(fā)酵菌種含有高蛋白,可能會提升蛋白水平;2、我們知道豆粕粗蛋白含量約46%,是以一定的干物質為前提,一般是86-89%,剛才看了一下發(fā)酵豆粕水分含量是《10%,所以在水分上就有幾個點的差別。

不知道分析是否正確。
作者: dongnongzz    時間: 2008-6-25 12:05
只是參與一下,請問大家用的發(fā)酵豆粕是固體發(fā)酵的還是液體發(fā)酵的,質量差別會很大,還有指標是哪所國家檢測機構檢測的.
作者: zdw123    時間: 2008-6-26 21:57
標題: 答39樓
1.發(fā)酵豆粕的蛋白比發(fā)酵前的豆粕一般可以提高2-3個點,這是因為發(fā)酵過程中,菌種需要碳源,就是提供能量的,一些碳水化合物被分解,而氮源被保留在菌體內,氮作為分子不變,總質量作為分母變少了,導致蛋白有所提高。如果豆粕水分十二個點,發(fā)酵豆粕烘干后水分在十以下,又可以提高一個點蛋白。所以去皮豆粕發(fā)酵后可以做到五十個蛋白。
2.菌種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眾多的酶,可以分解粗纖維,提高消化率,導致消化能和代謝能都有所提高。比豆粕高500大卡可以實現的。
3.細胞壁做到100%破解是理論上的。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和酶解基本上可以實現的。

如有不當,敬請指正,謝謝!
作者: 華夏風云    時間: 2008-6-28 19:15
很難選擇,我化驗過兩批發(fā)酵豆粕的氨基酸都與廠家標示的有很大差別,有朋友用得比較好的產品告一聲。謝謝了。
作者: 捧鵬場    時間: 2008-7-3 09:47
標題: 回復 7樓 wangguanbao 的帖子
請問可以提供簡易的工藝嗎?
作者: 捧鵬場    時間: 2008-7-3 09:49
標題: 回復 47樓 華夏風云 的帖子
我司專門生產發(fā)酵豆粕。位于江蘇。

這是我司的網站,歡迎留言。

http://www.czsjyz.cn/index.htm
作者: horsegreenhill    時間: 2008-7-3 10:12
原帖由 wangguanbao 于 2008-1-21 11:46 發(fā)表
項目/種類豆粕膨化大豆發(fā)酵豆粕工藝壓榨/浸提熱加工發(fā)酵、酶解粗蛋白%443650粗纖維%6-755粗灰分%6.556酸堿度7.07.04.0-4.8細胞壁破裂沒有破壁部分破壁100%破壁小分子蛋白含量%11.09.022胰蛋白酶抑制劑5-10mg/Kg5-20m ...



問一下一江春水兄,為什么大豆膨化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反而高了?蛋白降低了?這個我不太明白,請您幫我解答一下,謝謝!
作者: xiaoyanzhu2002    時間: 2008-10-23 16:48
標題: 回復 39樓 zhaoyong 的帖子
您沒有看見發(fā)酵豆粕的水分比豆粕的低嗎?通過烘乾起到了濃縮的效果,不然有些蛋白含量低的豆粕做的發(fā)酵豆粕其初蛋白含量很難達到50%
作者: 開心2009    時間: 2009-5-11 14:44
46# zdw123 非常專業(y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