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殖技術
- 死魚污染環(huán)境五招及時處置
-
在魚病防治工作中,對病死魚的處置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時進行死魚的無公害化處置,避免其造成社會公害。
-
2012-11-8 11:16
- 大規(guī)格河蟹全程養(yǎng)殖
-
河蟹在天然環(huán)境中抗病能力較強,但在人工養(yǎng)殖的情況下,因放養(yǎng)密度大,活動范圍受到限制,加之飼養(yǎng)管理方法的缺陷,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病害發(fā)生。
-
2012-10-15 10:44
- 閑話青蟹
-
青蟹的學名為鋸緣青蟹,是我國珍貴的水產品之一。其肉味鮮美獨特,營養(yǎng)極為豐富。青蟹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等省沿海,尤以浙江、福建、廣東三省為多。
-
2012-10-15 10:43
- 秋季養(yǎng)鱖魚
-
改善池塘水質進入秋季,鱖魚采食量增大,每天產生廢物較多,容易導致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過高,因此應常換水,每7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量20厘米左右。
-
2012-10-15 10:43
- 如何看魚兒吃飽了嗎
-
看吃食時間的長短,投喂的食料在3小時內吃完為正常,2小時左右吃完表明投喂量不足,還有一部分魚沒有吃飽,應在下次投喂時適當增加投喂量。
-
2012-10-15 10:43
- 巴西翠龜簡易養(yǎng)殖
-
巴西翠龜簡易養(yǎng)殖生活習性巴西翠龜喜食動物性餌料,如紅蟲、小魚、小蝦、蚌、螺、蚯蚓、瘦肉等。在動物性餌料缺乏時,也食植物性餌料。
-
2012-10-15 10:43
- 精養(yǎng)魚池的水質調節(jié)
-
秋季常有暴雨,特別是“秋老虎”發(fā)威,這些災害性天氣極易使池塘水質變化,不利魚類生長。而秋季又是精養(yǎng)魚池魚類生長的黃金季節(jié),攝食旺盛、生長快,因此必須及時做好水質管理。
-
2012-10-15 10:42
- 飼料干鮮搭配養(yǎng)殖大黃魚
-
大黃魚養(yǎng)殖的飼料一般有三品種。生物餌料、鮮飼料和人工配合飼料。但在池塘進行成魚養(yǎng)殖,生物餌料是難以滿足大黃魚生長需要的。
-
2012-10-15 10:42
- 魚蝦蟹鱔鰍混養(yǎng)技術
-
池塘為近正方形,四周溝寬8米,深0.6~0.8米,灘面可提水至1.2米,池底為沙質土壤,淤泥較少,水源水質良好,注排水設施齊全,塘內可設小木船一條。
-
2012-10-10 11:02
- 冬季魚類常見病防治技術
-
當池塘水溫降到1℃時,魚類就進入麻痹狀態(tài);當水溫在-3℃以下,草龜、鰱、鳙就會凍死。
-
2012-10-10 11:01
- 娃娃魚飼料的投飼方法
-
飼料與投喂是整個娃娃魚養(yǎng)殖技術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娃娃魚病的發(fā)生以及成活率產量等都與飼料的投飼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必須重視娃娃魚飼料的投飼。
-
2012-9-19 10:30
- 稻魚秋捕三技巧
-
秋末是稻田魚種捕獲時期。但若起捕不當,會造成大批魚種死亡。疏通魚溝,魚溜挖深,在養(yǎng)殖期間,由于魚的搗動,使魚溝、魚溜由深變淺,由小變大。因此,必須灌滿田水,挖深魚溝。
-
2012-9-19 10:30
- 暴雨過后養(yǎng)殖戶及時清理養(yǎng)魚水體
-
暴雨過后養(yǎng)殖戶及時清理養(yǎng)魚水體
-
2012-9-12 15:06
- 小龍蝦池塘養(yǎng)殖
-
一、池塘要求。塘須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面積一般為3~5畝。池埂要有一定坡度,且為避免小龍蝦掘穴外逃,池埂寬應在1.5米以上,并在池埂四周設置0.5米高、內壁光滑的防逃墻或防逃板。池塘中間搭建一些泥 ...
-
2012-9-12 10:22
- 鯽魚種培育
-
一、材料與方法1.池塘條件: 池塘2個,位于山東省東營六戶鎮(zhèn),單池面積1畝,水深1.5米,東西走向,水源為黃河水,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 2.清池處理: 放苗前將池內所有魚清理干凈,徹底清淤,并 ...
-
2012-9-12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