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yǎng)雞人最考驗水平是育雛,記住這幾點教你菜鳥變老手
y3 S7 ~& {& r% g* u# L2 p- I/ i3 ]- P# B$ H
一、溫度控制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提供適宜的溫度條件能有效地提高雛雞成活率。1 H; ?9 `& Y5 G. ^. ]" A8 W
要求:溫度恒定,分布均勻,盡量不要使熱源集中而導致雛雞圍繞一個中心點來取暖。
! r! B- t+ X }5 A' |" S3 @育雛前期對采取上方輻射加溫的,保溫中心離地面5厘米高處的溫度應保持32-35℃;采取地下溫床加溫的,要求地面保溫區(qū)溫度在30-32℃。$ \0 K6 T; v$ P7 t
隨著雛雞日齡的增加,育雛溫度也要逐漸下降,下降的幅度視季節(jié)及雛雞的承受能力而定,一般以每周下降不超過3℃為宜,直到20℃時,方可脫溫。脫溫的時間為,春季20日齡,夏季5日齡,秋季10日齡,冬季30日齡。溫度高低還應根據(jù)季節(jié)、晝夜、雛雞日齡、品種等變化。2 X1 J" m; d/ Q6 h5 ?# P
施溫原則為小群宜高,大群宜低;稀群宜高,密群宜低;冬季宜高,夏季宜低;夜晚宜高,白天宜低;陰天宜高,晴天宜低;弱雛宜高,強雛宜低。溫度是否合適,不但要看溫度計,更重要的是要觀察雞群的精神狀態(tài)和活動規(guī)律。5 X2 u$ r( j2 F0 }5 R$ X
溫度適當,雛雞活潑好動,食欲旺盛,睡眠安靜,睡姿伸展舒適,分散均勻,發(fā)育正常。溫度過低,表現(xiàn)行動遲緩,頸羽收縮直立,夜間睡眠不安,雞群密集,向熱源靠攏,甚至互相擠壓,層層扎堆,時間稍長即可造成大批壓死現(xiàn)象。溫度過高,雛雞張嘴喘氣,遠離熱源分布,精神懶散,食欲減退,大量飲水。" |, ? ]9 K `& z% }
6 X8 L. I# C$ c; c) J* q二、飲水控制雛雞在進入育雛室后,首先要給水,然后開食。
6 k' g5 n1 P8 B出殼后的幼雛腹部卵黃囊內,還有一部分卵黃尚未吸收完,這部分營養(yǎng)物質需要3-5天才能基本上吸收完,盡早利用卵黃囊的營養(yǎng)物質, 對幼雛生長發(fā)育有明顯的效果。雛雞飲水能加速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利用。$ N6 y" ?7 d: ]. `" q" n$ L/ _ x
雛雞在育雛室高溫條件下,因呼吸蒸發(fā)量大,需要飲水來維持體內水代謝的平衡,防止脫水死亡。雛雞入舍1-2小時后,用足夠的飲水器開始供飲水。
" k: z Y5 D3 b5 C第1天飲水中加5%葡萄糖或白糖,0.1%的維生素C。
6 R8 }6 K, M% {' ]第2天飲水中加0.01%高錳酸鉀。1-2周齡內的雛雞要禁止飲用涼水,要求水溫18-20℃。另外要防止斷水、缺水和間斷給水,應該做到飲水不斷,隨時自由飲用。這一點往往被忽視。間斷飲水使雞群干渴,造成搶水,容易使一些雛雞被擠入水里淹死,即使采用塔型飲水器也難以避免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搶水的另一后果是許多雛雞羽毛弄濕,出現(xiàn)發(fā)冷扎堆壓死的現(xiàn)象,如不及時發(fā)現(xiàn),會造成嚴重損失。
i8 M$ I' l) H$ I) s3 Z: F2 _/ |% ^ V! y( ?
3 [- }7 U s6 i# x! Z; S7 _
三、濕度控制濕度是指舍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在南方濕度過大,會影響雛雞的水分代謝,并給細菌和某些寄生蟲提供有利的繁殖條件,因此,要求保持育雛舍地面干燥。
1 }0 \2 q% Y1 q" ^在北方,尤其是在使用暖炕溫床育雛的條件下,由于地表面的水分不斷蒸發(fā),舍內濕度過低,容易造成雛雞脫水、消瘦,影響食欲,或致室內灰塵飛揚,引起雛雞呼吸道疾病。這時就必須采取增加濕度的措施。在高溫時濕度能提高體感溫度,在低溫時,濕度會降低體感溫度。
4 z- m! H2 L# k p" f( @; ~雛雞舍內環(huán)境適宜的濕度:0-10日齡為80%左右,11-20日齡為65%-70%。以后,隨個體的加大,可將濕度保持在55%-60%。2 j- n/ t; y L0 J3 Y
, C9 j0 g4 r2 `* l2 t四、通氣調節(jié)控制雞舍進行通風換氣時,要求既要能夠排除舍內的有害氣體,使之降低到最低限度,又要避免因通風換氣而造成舍內溫度降低。- O5 Z: M r. B
普通雞舍的適宜換氣量:冬季最高0.054米3/分鐘·只,最低0.027米3/分鐘·只,夏季最高0.135米3/分鐘·只。
0 ]9 Q" O" g( J1 T通風換氣方法,在育雛前期主要是通過育雛室的風斗來實現(xiàn)空氣交換,第2周以后應選擇晴暖無風的中午開窗通氣。但應注意盡可能避免冷空氣直接吹入,可用布簾遮擋,或用過道辦法,使室外冷空氣經過轉彎再進入育雛室。
$ ]4 b* g* j' T d- E. K
p* [: ] c% P2 |五、光照控制光照對雛雞的生長沒有直接影響,但照明時間的長短對采食量有較大影響,因而間接影響生長。通常1-3日齡的雛雞應以連續(xù)24小時的照明(15-30勒克司),使其熟悉環(huán)境,會采食和飲水。
; l% z) l5 E9 _2 x/ q" {用育雛籠養(yǎng)的雛雞須在0-7日齡24小時照明,爾后采用11-15小時的恒定光照法(至6周齡)或間斷光照法。
: ~* U1 N: N* n. ^恒定光照法對開放式雞舍以自然日長加上午夜2小時照明就已足夠。
4 c& t9 I+ k( H* R斷續(xù)光照法須在不采用自然光照時才實行。雛雞以30分鐘明比150分鐘暗的3小時一個周期組最好。斷續(xù)照明和限食一樣,必須有足夠的食槽長度及飲水位置,以免影響采食量和飲水。明期少于30分鐘的斷續(xù)照明應提高飼料中蛋白質與能量的水平,最好用顆粒飼料,以減少采食時間并滿足營養(yǎng)需求,并要使用松軟、干燥的墊料,以免發(fā)生胸部囊腫。
0 M- p* Q- d' |0 S' |2 s. {1 O9 E& [' f
六、密度控制育雛密度是指雞舍每平方米面積飼喂雛雞數(shù)。適當?shù)娘曫B(yǎng)密度能保證雛雞正常生長發(fā)育。飼養(yǎng)密度過大,雛雞擠扎、起堆,生長慢,發(fā)育不整齊,環(huán)境污染加重,疾病傳播快,死亡率高。密度過小,不利于保溫,造成飼養(yǎng)面積、能源、人工等浪費。育雛飼養(yǎng)密度要根據(jù)雞舍的結構、通風和飼養(yǎng)條件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另外要注意飼養(yǎng)群體不可過大,一般300-500只為一間隔。9 s4 e4 ?$ W$ e+ D( r2 y- D
( h8 x8 I; M2 ^6 v# c: S o! M
& r# E4 O! t% E. B; W7 w/ X. k W5 p- h
9 I/ f* `; ?8 [4 E7 d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