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母豬產(chǎn)仔數(shù)的增加將有助于提高母豬繁殖效率和經(jīng)濟效益。妊娠母豬感染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會引起母豬早產(chǎn)、死胎、流產(chǎn)及產(chǎn)弱仔等繁殖障礙,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近年來國內(nèi)外許多研究證實通過飼糧添加精氨酸可顯著提高母豬窩產(chǎn)活仔數(shù)和窩活仔重,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精氨酸對改善機體免疫功能起著重要作用。N-氨甲酰谷氨酸作為尿素循環(huán)中鳥氨酸生成瓜氨酸的中間N-乙酰谷氨酸(NAG)的代謝穩(wěn)定類似物,是精氨酸內(nèi)源合成限速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CPS-1)激活劑,能促進精氨酸的合成。
本試驗旨在探討飼糧添加L-精氨酸或NCG是否通過影響母豬體內(nèi)代謝過程和提高免疫進而影響感染PRRSV母豬的繁殖性能。
試驗設(shè)計
選用3-5胎感染PRRSV的母豬(長白×大約克)60頭,妊娠第1-29天飼喂相同的對照組飼糧,妊娠第30天,按體況將母豬隨機分為3組,每組20頭,單欄飼養(yǎng)。妊娠第30-90天分別飼喂1.7%L-丙氨酸(對照組)、1.0%L-精氨酸鹽酸鹽和0.1%NCG的飼糧,妊娠第91天至分娩飼喂對照組飼糧,對照組飼糧添加1.7%L-丙氨酸以滿足等氮平衡需要,試驗期84d。試驗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1.jpg (222.82 KB, 下載次數(shù): 2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9 15:10 上傳
試驗結(jié)果
2.1 血清PRRSV檢測結(jié)果
本試驗中每組隨機抽取30%試驗?zāi)肛i血樣進行血清PRRSV抗原分析,抽樣母豬陽性率達到100%,抽樣結(jié)果提示所有試驗?zāi)肛i均為感染PRRSV。
2.2 飼糧添加L-精氨酸或NCG對妊娠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對照組相比,1.0%L-精氨酸組窩產(chǎn)活仔豬數(shù)提高0.89頭(P<0.05),窩活仔重提高1.02kg(P=0.065),死胎率有降低趨勢;0.1%NCG組窩產(chǎn)仔數(shù)提高0.33頭(P>0.05),弱仔率和死胎率均降低,但差異不顯著(P>0.05)。1.0%L-精氨酸組比0.1%NCG組比較,前者窩產(chǎn)仔數(shù)、初生窩活仔重、弱仔率均高于后者,死胎率低于后者。
表2 飼糧添加L-精氨酸或NCG對妊娠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2.jpg (99.04 KB, 下載次數(shù): 24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9 15:10 上傳
2.3 飼糧添加L-精氨酸或NCG對妊娠母豬血漿游離氨基酸濃度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1.0%L-精氨酸組妊娠第90天母豬血漿游離蛋氨酸、精氨酸、鳥氨酸、脯氨酸濃度顯著升高(P<0.05),丙氨酸濃度顯著降低(P<0.05);1.0%L-精氨酸添加組較0.1%NCG組妊娠第90天母豬血漿游離蛋氨酸、精氨酸、鳥氨酸濃度顯著升高(P<0.05);丙氨酸濃度顯著降低(P<0.05)(如圖1)。
3.jpg (52.97 KB, 下載次數(shù): 2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9 15:10 上傳
圖1 L-精氨酸或NCG對妊娠90天母豬血漿游離氨基酸濃度的影響
2.4 飼糧添加L-精氨酸或NCG對妊娠母豬血清免疫球蛋白和PRRSV抗體水平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對照組相比,1.0%L-精氨酸組妊娠第90天母豬血清PRRSV抗體、IgG和IgM水平顯著提高(P<0.05);0.1%NCG具有提高趨勢,但無顯著差異(P>0.05)。1.0%精氨酸組較0.1%NCG組妊娠第90天母豬血清IgG水平顯著提高(P<0.05)。
表3 飼糧添加L-精氨酸或NCG對妊娠90天母豬血清IgG、IgM及PRRSV抗體水平的影響
4.jpg (52.33 KB, 下載次數(shù): 25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2-9 15:10 上傳
討論
本試驗發(fā)現(xiàn)飼糧添加NCG窩產(chǎn)活仔數(shù)只提高0.33頭,這可能與NCG的添加時間及在體內(nèi)不能促進大量精氨酸的合成及其代謝產(chǎn)物(鳥氨酸和脯氨酸)的增加有關(guān)。本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妊娠中期給感染PRRSV母豬飼糧添加精氨酸或NCG降低了死胎率,增加窩產(chǎn)活仔數(shù)和窩活仔豬,且精氨酸作用明顯。
本文節(jié)選自:楊平,吳德,車煉強,等. 飼糧添加L-精氨酸或N-氨甲酰谷氨酸對感染PRRSV妊娠母豬繁殖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1,23(8):1351-1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