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180425160837.jpg (154.95 KB, 下載次數(shù): 2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5 16:07 上傳
一、母豬試驗的困惑
母豬的生產成績和效率對豬場養(yǎng)殖效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目前普遍認為我國養(yǎng)豬水平落后于國外先進水平主要表現(xiàn)在母豬的生產成績方面。因此業(yè)界從品種、營養(yǎng)、飼養(yǎng)管理、硬件設施等多方面入手以提高母豬生產成績。然而做好一個有意義有說服力的母豬的生產試驗并不容易。
1.母豬試驗的樣本數(shù)通常較少,結果的代表性不夠。
2.母豬的個體差異較大,通常情況下,組內差異遠遠大于組間差異,因此很難做出統(tǒng)計差異性結果。
3.母豬性能指標數(shù)據(jù)收集難度較大,且一些指標對于母豬性能的經濟重要性不高。
4.母豬的周期較長,短期的試驗通常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通常缺乏對全期性能的代表性
二、初生仔豬均勻度作為評價母豬性能的優(yōu)勢
1.初生仔豬均勻度對于養(yǎng)豬生產的重要性
窩內仔豬初生重的差異對于養(yǎng)豬生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指標,因為這一指標與仔豬斷奶前死亡率呈正相關(Wolf等,2008)。在初生重變異較大的窩中,體重較輕的仔豬在與窩內體重較大的同伴的競爭乳頭過程中處于弱勢,通常采食較少的初乳和常乳,從而導致免疫(被動免疫)力低,且營養(yǎng)不良(Quiniou等,2002);小的豬能量貯備極少,更加容易貧血,且出生后維持體溫的能力差(Herpin等,2002;Wolf等,2008)。因此體重較輕的豬,疾病易感性和死亡率高(Mabry等(2015)研究表明,1.0kg初生重的仔豬比1.4kg初生重的仔豬斷奶前死亡率高12%)且生長慢,斷奶體重輕。而出生時如果體重偏大則容易引起母豬難產,增加死產比例,影響活產仔數(shù),同時造成母豬的損傷,使母豬產后恢復滿,增加母豬淘汰率,縮短母豬的使用年限。另外窩內仔豬初生重均勻度,還會影響豬的肥育成績。Rehfeldt等(2006)研究顯示,初生重分別為0.94、1.39、1.80 kg的仔豬從出生到175日齡的日增重分別為582、619、641g。據(jù)丹麥養(yǎng)豬研究院的數(shù)據(jù),初生重分別為1.0kg、1.4kg、1.8kg的仔豬到出欄為止的總飼養(yǎng)時間分別為187.8、157.9、142.4天。Mabry等(2015)的研究中根據(jù)當時情況計算了不同初生重仔豬育肥后出欄所能獲得的收益。1.4kg初生重仔豬為12.03美金,1.1kg初生重仔豬為1.04美金,而1.0kg初生重仔豬初生重為-2.54美金!均勻度差異的豬群,上市時全價值豬(Full Value Pigs)的比例也低。
2.可以規(guī)避母豬樣本數(shù)少的問題
窩內仔豬均勻度是以仔豬為樣本單位,相比其他指標(如產仔數(shù)等)以母豬為樣本單位而言,樣本數(shù)擴大了10多倍。因此結果更有代表性。
3.數(shù)據(jù)容易收集,準確性高。該項指標只需小豬出生時逐頭稱重即可,準確性非常高。
4.試驗所需時間短。初生仔豬體重增加主要是在妊娠后期,因此試驗可以在妊娠80-90天開始到分娩結束,時間就1個月左右,時間成本低。
5.影響因素少。越是母豬差異大的群體,越能反應該指標意義。因此了避免母豬個體差異
三、引起仔豬初生重(窩內)變異的原因
1.遺傳選擇和產仔數(shù)。研究表明,增加產仔數(shù)為目標的現(xiàn)代母豬遺傳選育,對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存在不利影響,增加了較輕仔豬的比例,同時降低了仔豬初生重的一致性。增加的胚胎減少了每個胚胎子宮-胎盤的血流量,從而減少胎兒營養(yǎng)和氧的攝取量(Reynolds和 Redmer, 2001)。在子宮容量固定的情況下,胎兒的數(shù)量與每個胎兒的生長呈負相關(Wolf等,2008)。
2.品種差異。子宮容量(子宮滿足胎兒營養(yǎng)需要的能力)是動物(品種或基因型)遺產特性(Pere and Etienne, 2000)。如中國的太湖豬與商業(yè)母豬相比,可以分娩較多的仔豬,具有較好的存活率,窩均勻度和足夠的初生重。一些證據(jù)表明太湖豬胚胎生長速度較低與其一致性和較大的子宮容量有關。Ford等(2002)認為,太湖豬較好的子宮容量似乎與較高的胎盤效率或較大的子宮有關。另外根據(jù)Ford等(1997)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太湖豬懷孕后1/3階段,胎兒胎盤血管生成提高的能力與其較高的子宮容量有關。Biensen等(1998)的研究表明,品種的差異,影響血管生成因子的表達,從而導致胎盤及其毗連子宮內膜血管濃度的差異,進而導致胎盤效率的差異。
3.卵泡生長過程中血管和胎盤發(fā)育。胎盤是母體與胎兒呼吸氣體,交換營養(yǎng)與廢物的器官。因此胚胎的生長發(fā)育依賴母體提供胎兒各種代謝需要的能力。這一過程的效率受胎盤血流速度的影響,而胎盤血流速度有依賴于胎盤血管化和血管擴張(Reynolds等,1992; Ford, 1995; Reynolds和 Redmer, 2001)。任何對胎盤生長發(fā)育或母體向胎兒轉運營養(yǎng)能力有不利影響的事情都會導致胎兒生長阻滯。懷孕期提供給每個胎兒營養(yǎng)量的差異可以部分解釋窩內初生重的差異。因為子宮和臍帶血流速度及分配影響給胎兒恰當提供生長所需的代謝物。
四、妊娠期母豬營養(yǎng)在改善初生仔豬均勻度的機會
對于高產母豬而言,需要更高的營養(yǎng)以滿足母豬和胎兒的代謝需要(Kim等, 2005)。由于母豬和胎兒營養(yǎng)需求逐漸增加,因此妊娠期給母豬提供一成不變的日糧不能滿足母體和胎兒的需要(McPherson,2004)。不恰當?shù)哪阁w營養(yǎng)會導致胎兒的生長阻滯,最終影響仔豬的生長成績如導致窩內均勻度差、仔豬初生重降低。Kim等(2009)報道胎兒較大的體重差異主要是在懷孕45天以后,母豬不能通過血液為所有的胎兒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Wu等, 2006)
1.排卵期之前的營養(yǎng)
排卵期之前卵子的發(fā)育和成熟是影響胚胎發(fā)育一致性的關鍵因素。許多研究表明,排卵期前日糧組成與隨后的胚胎發(fā)育和存活率有關,但還沒有證據(jù)表明排卵期前營養(yǎng)與排卵卵泡發(fā)育的差異有關。有限的證據(jù)表明,排卵前營養(yǎng)影響窩內胚胎多樣性。Van den Brand等(2006)報道,斷奶-發(fā)情間隔期間給初產長大母豬飼喂添加葡萄糖的日糧,顯著降低初生重變異度。
微信圖片_20180425160947.jpg (40.67 KB, 下載次數(shù): 2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5 16:09 上傳
排卵前營養(yǎng)對卵泡和卵母細胞的作用通常與營養(yǎng)對循環(huán)中激素濃度影響有關,如生長激素和瘦素的濃度,特別是胰島素和IGF-1的濃度。血液中胰島素和IGF-1的濃度被認為對介導營養(yǎng)對卵巢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哺乳動物中,胰島素在體外獨立或與促性腺激素協(xié)同刺激營養(yǎng)的攝取和利用、卵巢顆粒細胞的增殖和分化(Prunier和Quesnel, 2000b)。另外許多體內試驗也證明了胰島素和IGF-1對卵泡發(fā)育有刺激作用。例如,在黃體晚期或卵泡早期,不論血漿LH如何改變,增加血漿胰島素會增加排卵率,這可能與胰島素能夠降低小型和中型卵泡的閉鎖有關(Prunier和Quesnel,2000b)。根據(jù)Prunier和Quesnel(2000a)報道,胰島素對營養(yǎng)素的供應以及卵泡細胞的生長發(fā)育有積極影響,然而還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由于限飼降低胰島素分泌與豬卵泡發(fā)育和排卵有關甚至部分有關。相反,斷奶時或斷奶之前,胰島素和IGF-1水平的增加與斷奶后LH分泌的波動呈正相關。高水平的LH刺激較大卵泡的發(fā)育,因為小卵泡只有FSH受體而沒有LH受體,這樣小卵泡受到的刺激較小而閉鎖(Van Den Brand等2009)。從而使卵泡群變得更加一致,卵泡群越一致,卵母細胞的質量也就越一致(VanDen Brand 等,2009)。
2.妊娠期不同能量水平的影響。
Buitrago等 (1974)評估了妊娠期低攝食能量水平日糧對繁殖性能的影響。發(fā)現(xiàn)飼喂2.2Mcal DE/d母豬所產小豬的個體重及窩重顯著低于每天飼喂8.0Mcal DE的母豬。Noblet等 (1985)的研究也表明,母體營養(yǎng)與胎兒的重量存在直接的相關性。懷孕80天后,降低28%的采食量降低初產母豬胎兒的生長。然而一些研究報道,當給母豬飼喂能量限制日糧時,母豬(特別是多胎母豬)有能力動用母體營養(yǎng)貯備以支持胎盤和胎兒的發(fā)育(Anderson, 1975;Pluske等,1995;Bee, 2004)。
3.妊娠期不同蛋白水平的影響。
妊娠期日糧蛋白的攝入對母體和胎兒的生長和發(fā)育起到關鍵作用。根據(jù)Wu等(1998)研究結果,蛋白限飼日糧與飼喂含13%CP對照日糧相比,日糧蛋白缺乏使胎盤和子宮內膜NO合成酶、從精氨酸合成瓜氨酸以及鳥氨酸脫羧酶活性分別降低了30-51%,34-42%和44-47%。這些結果表明母體向胎兒轉運營養(yǎng)和氧的能力降低,導致對窩內初生重均勻度產生不利影響。同樣,Redmer等(2004)認為母體營養(yǎng)通過改變胎盤生長和血管發(fā)育對胎兒的生長和發(fā)育具有重要的影響。而胎盤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體的表達受到營養(yǎng)水平的干擾,妊娠期成年母體營養(yǎng)限制抑制胎盤細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當與成熟母豬相比,未成熟母豬所產仔豬的初生重較低。因為這些未成熟母豬會與其胎兒競爭營養(yǎng)(Redmer等,2004;Wu等,2004)。這可以證明母體營養(yǎng)不足對胎兒生長的不利影響,
4.妊娠期不同采食量水平的影響。
Mahan(1998)發(fā)現(xiàn)與飼喂NRC(1998)推薦是飼喂量相比,飼喂量額外增加130g/天的母豬可以分娩更多總產仔數(shù)和活仔數(shù)。同樣Cromwell等(1989)得出相似的結論:妊娠后期(妊娠90d-分娩)每天增加1.36kg飼喂量改善母豬的繁殖性能,與對照組相比,初生窩重增加(15.06vs14.36kg)、斷奶重提高(5.37vs5.20)以及平均初生重(1.48vs1.44)。同時每窩總產仔數(shù)增加(0.35),活產仔數(shù)增加(0.34)。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妊娠期飼喂水平對母豬繁殖性能沒有影響(Dwyer等,1994)。
5.氨基酸對窩內均勻度的影響。
有力的證據(jù)表明精氨酸家族成員氨基酸(AFAAs)在胎盤血管化和發(fā)育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妊娠前半段(Wu等,2007)。AFAAs在胎盤血管生成、胎盤、胚胎和胎兒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者認為,添加精氨酸增加產仔數(shù)和初生窩重,與谷氨酰胺、亮氨酸和脯氨酸結合可以減少仔豬初生重的變異。
添加精氨酸。精氨酸作為合成蛋白、一氧化氮和多胺的前體,是一種在動物細胞中具有多種功能的氨基酸。精氨酸在胎兒生長和發(fā)育的相關性已經得到認知,因為在妊娠-血管生成,胎盤血管化以及胚胎形成的期間,NO和多胺參與關鍵過程(Flynn等,2002;Wu等,2006)。NO是一種內源性松弛因子,由精氨酸通過NO合成酶產生,參與母體全身循環(huán)的血管擴張,調節(jié)子宮和胎兒-胎盤血流(Wu和Morris,1998;Wu等2006)。證據(jù)表明血管生成因子和NO相互作用共同控制胎盤血管生成和血流,這對于胎盤血管化以及隨后的胎兒生長非常重要(Reynolds和Redmer,2001)。多胺與蛋白合成調節(jié)和細胞功能和分化有關,胎盤多胺合成的抑制與胎盤大小降低以及胎兒生長速度下降有關(Wu等,2004)。多胺是一類有機復合物,來自于鳥氨酸通過精氨酸酶途徑合成的腐胺、亞精胺和精胺(Lehninger等1993;Wang等,2003)。然而豬胎盤中的多胺合成依賴于精氨酸在其他母體組織通過精氨酸酶途徑轉化成鳥氨酸和脯氨酸(Wu等,2006)。Mateo等(2007)報道,青年母豬從妊娠30-114d添加1%的L-精氨酸鹽酸鹽,與對照組相比,活產仔數(shù)提高22%,窩活仔重提高24%,而平均初生重并未降低;同時仔豬死亡率降低65%。血漿精氨酸及其代謝產物(鳥氨酸和脯氨酸)濃度增加,初生重差異并未增加。
添加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是一種在整個機體許多代謝過程非常重要的氨基酸,參與氨基糖和核苷酸的合成,對細胞增殖和分化是必需的,在胎兒和胎盤營養(yǎng)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母體和胎盤轉移到胎兒的所有氨基酸中,Gln的濃度是最高的(Self等,2004)。在妊娠后2/3階段,胎盤谷氨酰胺合成和尿囊液谷氨酸濃度的增加。由于胎盤和胎兒的快速生長,Gln的供應量更大。證據(jù)表明了快速生長的胎兒對谷氨酰胺及其代謝產物充足供應存在依賴性(Neu,2001)。另外Gln是胎兒合成精氨酸的底物,對調節(jié)胎兒精氨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子宮攝入精氨酸不足,而在妊娠后1/3階段,需要精氨酸支持胎兒生長(Wu等,1999;Self等,2004)。Wu等(2010)研究從妊娠30-114天,在基礎妊娠母豬日糧中添加8gL-精氨酸和12gL-谷氨酰胺,發(fā)現(xiàn)所有仔豬初生重差異降低27%,活仔豬初生重差異降低24%,所有仔豬中體重較輕仔豬的比例下降23%,活產仔豬中體重較輕的仔豬比例下降22%。
6. 日糧纖維的影響。
Ferguson等(2006)研究表明,發(fā)情期和配種前飼喂高纖維日糧增加胚胎的成活率,并降低妊娠27d胎兒子宮內生長阻滯。Paul(2012)在妊娠母豬料中添加一種益生纖維(Opticell),顯著提高仔豬初生重,并降低1kg以下仔豬的比例。Ard van Enkevort(2012)報道,在母豬日糧中添加益生纖維,明顯提高初生仔豬均勻度,減少弱仔的比例。增加日糧纖維水平,有利于促進胃腸蠕動,緩解便秘,減少食糜對子宮的壓迫,保證了胎盤血流速度和血流分配均勻性;增加纖維(特別是后腸可發(fā)酵纖維)對于維持母豬血糖濃度相對穩(wěn)定(John等,2004),保證胎兒營養(yǎng)的均衡供給非常重要;增加日糧纖維,有利于維持限飼母豬的飽感(Souza da Silva等研究發(fā)現(xiàn),與快速發(fā)酵纖維相比,慢速發(fā)酵纖維飽感作用更長,2013)減少饑餓應激,降低應激激素糖皮質醇的分泌(Timisorra,2007)。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的增加會導致母豬胎盤細胞的死亡,影響胎盤的發(fā)育(Waddell,2000),導致胎兒子宮內生長阻滯(Rupasri,2005)增加弱仔數(shù)量,降低窩內仔豬的均勻度。
作者:成廷水,張翼 來源:北京九州互聯(liá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