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的防控目前依然是養(yǎng)豬企業(yè)的頭等大事,關系到豬場的生死存亡。防控的前提是做好生物安全,讓接近或可能進入豬場的病毒數(shù)量越少越好,此外要提高豬群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發(fā)生的機率。但飼料中的霉菌毒素是大家經常關注但又易忽視的問題,其中的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酶烯酮、赫曲霉毒素等都會影響機體的免疫機能,導致免疫抑制。那么霉菌毒素到底是怎么產生的?
作為飼料原料的農作物收獲前后、加工過程、運輸或儲存期間,易遭受霉菌感染,并產生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謝產物即霉菌毒素,主要發(fā)生在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生長環(huán)節(jié):在生長過程中遭遇干旱、高溫、洪澇等極端天氣;機械以及昆蟲、鳥類對作物的損害都會造成霉菌的滋生。
收獲環(huán)節(jié):在農作物收割時,溫度與濕度也是影響因素。
儲存及加工環(huán)節(jié):在儲存過程中溫度、濕度、倉庫的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溫差過大容易導致水汽凝結在糧食表面)以及運輸、加工環(huán)節(jié)如果處理不當都會導致霉菌毒素的產生。
1.jpg (344.99 KB, 下載次數(shù): 9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13 10:49 上傳
此外我們還要注意的是飼料經過高溫制粒雖然可以殺死霉菌,但是并不能破壞耐熱性的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的危害和豬群中毒后的表現(xiàn)有哪些呢?
黃曲霉毒:損害肝臟和淋巴腺、降低采食量、導致免疫抑制、四肢無力、殺死受精卵。
玉米赤霉烯酮:導致母豬不孕,后備母豬假孕、懷孕母豬流產、卵巢變性,母豬產仔數(shù)減少、公豬性欲降低,睪丸變小、新生仔豬后肢開張、外陰腫大。
嘔吐毒素:導致豬群嘔吐,拒食。
T-2毒素:運動失調,厭食,嘔吐等現(xiàn)象。
赭曲霉毒素:對腎臟產生極大的危害。
煙曲霉毒素:導致肺氣腫和水腫,大量攝入后會導致急性死亡。
但是受污染的飼料并不只含有單一的霉菌毒素,在實際生產中的飼料及原料中大都含有多種霉菌毒素,王國強[1]等在2019年上半年對江西市場321份飼料及飼料原料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高達91.36%的樣品受到兩種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霉菌毒素中毒有蓄積和協(xié)同作用,所以在霉菌毒素影響的豬場,根據(jù)飼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和持續(xù)攝入的時間,主要呈現(xiàn)以下幾種臨床表現(xiàn)形式:
2.jpg (117.81 KB, 下載次數(shù): 9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5-13 10:49 上傳
如何降低霉菌毒素對豬群的影響
首先,對于自制飼料的豬場來講,一定要確保采購玉米和麩皮的質量,肉眼觀察無法準確判斷原料的污染程度,因此每批原料要檢測,選擇大集團的豆粕制品。同時對所采購原料合理貯存,防止在場內的倉庫再次滋生霉菌。而對于直接采購顆粒料的豬場,要關注上游飼料廠的原料采購,并定期自費檢測飼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
此外還需要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劑,防止毒素對豬群的危害。目前常見的吸附劑是以蒙脫石為代表的礦物質類吸附劑,但是其吸附效率不高,而且對玉米赤酶烯酮等弱極性的霉菌毒素吸附能力差。目前吸附效果比較好的是復合型的吸附劑,其主要成分是鈣基化處理的硅鋁酸鹽和酵母細胞壁提取物,不僅可以高效的吸附強極性的霉菌毒素,如黃曲霉毒素,而且對弱極性的霉菌毒素也可以高效吸附。而楊凡[2]等人對比了不同吸附劑對玉米赤酶烯酮的吸附效果,其結果也表明只有復合型的吸附劑才能高效的去除飼料中的玉米赤酶烯酮。
所以豬場首先要采購合格的原料,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控制霉菌毒素的污染;再使用高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劑進一步降低霉菌毒素對豬群的影響,避免豬群因為霉菌導致的免疫抑制。
本文為科普性文章,涉及動物疾病和治療方案,應根據(jù)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并根據(jù)具體情況就醫(yī)并遵從醫(yī)囑。
參考文獻: 【1】王國強. 2019年上半年飼料及飼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及調查報告[J].養(yǎng)豬(2019)06-0017-04 【2】楊凡.霉菌毒素吸附劑對玉米赤酶烯酮脫毒效果的評價.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20,32(5)
來源:默家農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