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份,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候炎熱天氣潮濕,加之產房是養(yǎng)豬生產中比較特別的車間:母豬乳豬同時存在,病原微生物很容易孳生,一旦產房管理稍有疏忽,容易造成母豬產后出現(xiàn)不食、無乳、各種炎癥和不發(fā)情等。為預防母豬MMA綜合征等一系列問題的發(fā)生,筆者試著從多個維度探討解決夏季母豬產后系列問題。
1.png (83.44 KB, 下載次數(shù): 2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3 10:12 上傳
一、PART母豬產后不食原因
NO.1
消化不良:母豬產前食欲減退或不食,精神差,糞便干燥,體溫無異常,導致母豬胃腸消化功能暫時性降低或失調,導致消化不良。
2.jpg (64.64 KB, 下載次數(shù): 24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3 10:13 上傳
建議:可使用胃蛋白酶,酵母片或小蘇打等飲水或灌服。有食欲的可在母豬產后喂紅糖水。逐日增加飼料量,一周左右恢復采食量。
需要注意:母豬產后采食量與母豬妊娠期間采食量成反比,應限制母豬妊娠期間采食量。
NO.2
營養(yǎng)失調:產前母豬飼料營養(yǎng)不均衡,粗纖維不足,加上母豬產程長,產后過度疲勞,體力衰竭而導致潰瘍或糞便干結,引起食欲減退。甚至出現(xiàn)產后母豬站立困難,嚴重者臥地不起。與妊娠母豬料中鈣磷比例失調或缺乏或維生素D缺乏,造成母豬鈣缺乏或不足有關。
建議:妊娠母豬料鈣磷比可以適當提高,夏天多補充些維生素D;個體治療采取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或肌注維丁膠性鈣,加強母豬護理,及時使用50克硫酸鎂/天等軟化糞便,對其仔豬進行特別護理。
NO.3
熱應激:夏季產房溫度高濕度大,產后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導致母豬熱應激,胃腸功能受損,采食量下降甚至不食。
建議:豬舍加裝防曬網(wǎng),降低屋面熱輻射;產房面積與濕簾面積按20:1加裝濕簾,使用變頻風機通風降溫,控制豬舍中溫濕度,炎熱季節(jié)確保產房溫度在28度以下。夏天哺乳母豬料中添加易消化吸收的蒸汽烘干魚粉2~3%,添加油脂2%,適當提高哺乳料營養(yǎng)濃度,促進母豬采食。
產科炎癥:母豬產后3天體溫升高(超過41度),產后不食,外陰處排紅、棕色等非白色膿汁,流出的膿汁越濃,臀部結痂多。
3.png (315.26 KB, 下載次數(shù): 2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3 10:13 上傳
建議:用0.1%的高錳酸鉀水對母豬后軀、外陰、尾根等部位進行嚴格的清洗和消毒,同時清理產床,減少重復感染機會,直到恢復。產后24小時注射一針氯前列烯醇,促使母豬將子宮內膿汁或其他異物排盡,做好徹底清宮工作。并對母豬進行全身抗菌消炎,如采用大劑量青霉素類抗生素治療,一天兩針,連續(xù)三天。
二、PART綜合防治原則及措施
NO.1
總體防治原則:改善飼養(yǎng)管理,加強環(huán)境控制,減少應激因素。防止繼發(fā)感染,檢查有無產道炎癥。調理消化機能,促進代謝,恢復食欲。具體防治措施除前述四點外,特別注意保證夏季母豬飲水充足,飲水符合衛(wèi)生質量標準。母豬妊娠期間每頭每天應不少于12~15 升的飲水,泌乳期間每頭每天不應少于25~30升飲水。
NO.2
夏天產房適當提高消毒頻率,建議使用復合過硫酸氫鉀1:200帶豬消毒,每周3-4次。采取有效產后保健措施,減少炎癥發(fā)生,產后每頭母豬肌注15%長效阿莫西林8-10ml。豬場如產后炎癥特別嚴重,建議使用宮炎凈等藥物子宮灌注50~100毫升。宮炎凈中多組分中藥可活血化瘀促進產道血液循環(huán)通暢,使壞死組織與粘膜分離;去瘀生血,促使子宮內盡快修復;促子宮平滑肌收縮,使滯留于子宮內的胎衣和胎兒盡快排出。宮炎凈高效清宮,安全,能使母豬淘汰率大大降低。
4.jpg (29.76 KB, 下載次數(shù): 24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3 10:13 上傳
來源:養(yǎng)豬職業(yè)經(jīng)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