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產后子宮炎是一種較普遍發(fā)生的疾病,慢性或隱性子宮炎是影響母豬不孕的主要因素。在屢配不孕的母豬中,有50%由于患此病而被淘汰,該病在純種母豬中的發(fā)生尤為突出。
1.jpg (61.85 KB, 下載次數(shù): 26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11 10:43 上傳
一、母豬產后子宮炎的發(fā)病原因
母豬在產仔過程中陰道受到污染是造成產后子宮炎的主要原因。對于大多數(shù)母豬來說,在分娩過程中,子宮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產后子宮或陰道都會出現(xiàn)短暫的炎癥過程。
如果母豬僅在產后10天內,陰道有濃性分泌物排出,而不影響斷奶后配種,這種炎癥在生產中可以被忽略,大多數(shù)雜交母豬產后子宮炎都屬于這種類型;但有部分純種母豬,陰道膿性分泌物在產后20天后仍然排出,往往導致配種率降低。
二、母豬產后子宮炎的防治
1、預防措施:1) 母豬分娩前必須清洗消毒后軀,特別是陰戶、肛門和尾巴,消毒液選用0.1%高錳酸鉀溶液、新潔爾滅或者季胺鹽類新型消毒劑。
2) 在母豬產仔并排出胎盤后向母豬子宮內灌入適量清宮消炎類藥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子宮炎的發(fā)生,把母豬產后子宮炎消滅在發(fā)病前。
2.jpg (69.89 KB, 下載次數(shù): 2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11 10:43 上傳
2、藥物治療:
1) 在母豬產后注射藥物如前列腺素等,促使母豬盡快排出胎盤和污物,消滅感染源。
2) 子宮沖洗消毒類藥物,結合注射抗生素類藥物,效果會更好。
3)產后當天每頭母豬肌注青霉素或注射阿莫西林。
4)產后當天用土霉素溶液沖洗母豬子宮,待5小時小時后用青霉素同生理鹽水混合進行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用3天。
5)魚腥草+阿莫西林混合肌注,每天1次,連用5天~7天。
6)對有過子宮炎病史的母豬,在配種前用葡萄糖混合青霉素、鏈霉素注入子宮。
7)子宮炎的治療較費時力,應盡早預防,對長時間不能康復的豬應立即淘汰。
三、體會
1、母豬子宮炎的防治應采取預防為主的防治原則,在飼養(yǎng)時加強管理和衛(wèi)生保健,飼喂全價飼料,適當增加青飼料,加強衛(wèi)生保健措施,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時要有嚴格的消毒程序。
2、在治療方面,應采取全身治療及局部用藥結合的綜合療法,以局部為主,用藥時選用適宜的藥品,要合理掌握用藥時間,以保證治療效果,不宜大劑量使用,以免產生藥物中毒及耐藥性。
|